聽得慕容啟這樣說,丁漁倒有幾分信他。慕容家的子孫也許不在乎很多事情,但絕不會胡亂拿曆代先祖來撒謊,不過這不代表他認可慕容啟的交易。他搖頭道:“即便你說的不假,貧僧大不了放過你家後輩。山洞裏的這份‘大禮’,隻因為你一個故事,就要貧僧拱手送人,難不成你以為貧僧是聖誕老人?”
慕容啟一愣:聖彈老人是誰?和送禮有什麽關係?這名號像是使暗器的高手,我怎麽從沒聽說過?不過他很快收回心神,不再糾結於這名神秘高手,說道:“我和你做的交易,不是以事情的真相來交換這批財富,我和你交換的,是還施水閣。
還施水閣當中,是我慕容氏幾代家主收藏的武功秘籍,加上這一次剿滅江南各大派別所得,足有一百七十八部之多,其中不乏一流級別的武技,還有不少失傳了的門派秘技。隻要你答應將這筆財物轉交給慕容立,便可以任意進出還施水閣閱覽。對你這等好武之人來說,難道價值不比區區金銀財物更高?”
丁漁意味深長地笑笑,道:“不錯,你家的還施水閣對確實令人眼紅。不過,你覺得以我的武功,真要硬闖你參合莊,你家中還有誰能攔得住我?”
慕容啟“嘿嘿”冷笑兩聲,說道:“我承認你的武功,非我慕容氏現今可以抵敵。不過你未免太過小看我慕容氏。我那參合莊雖非龍潭虎穴,卻也不是任人來去之地。若真有強敵硬闖,大不了發動機關,玉石俱焚。哪怕你有金剛不壞之身,機關傷你不得,但我敢保證,還施水閣中的秘籍,你連一張完整的紙片都得不到。”
丁漁心中盤算:慕容啟這番話不知真假,但憑他一座地宮坑死三十七家掌門的“戰績”,若說他自己家裏沒有機關,反倒令人難以相信,由此推斷,還施水閣多半難以硬闖。
慕容啟見丁漁半晌沉吟,知道他已經有幾分心動。便趁熱打鐵道:“這十年來,我也偶爾聽說過你在江湖上的名聲,你不在意金銀,但專好搜集某些天生地產的奇異之物,此次你來江南,也是十二連環塢以太湖特產的紫珠作為報酬,請你來替他們守擂。我答應你,這山洞中若有任何你看得上的奇物,盡管拿去,隻要將其餘財物轉交我兒便可。”
丁漁不得不承認,慕容啟開出的條件對自己極其有利:山洞裏的財富雖然驚人,但對於自己來說卻隻是累贅,他本來也隻打算取走其中的天地靈物,剩餘的金銀就留在洞中。能夠用一堆無用的金銀換來一百多本武功秘籍,何樂而不為?
唯一的不利,就是金銀落入慕容立之手,很可能會成為慕容家壯大的助力。不過這一點他並不在意,他還巴不得慕容立練成絕世武功,來向他報殺父之仇,好讓他不至於太過無聊。
對於慕容氏來說,這筆交易也不吃虧。付出的不過是讓丁漁看幾遍藏書,但得到的卻是足以振興家族的巨額資金,也由此化解了一名大敵。
除此以外,慕容啟更希望慕容立能領悟自己的這番苦心——“殺父之仇雖然不共戴天,但興複大燕才是慕容氏最重要的使命。為了這一使命,哪怕殺父仇人也能迎入家中以禮相待”——慕容龍城臨終前對慕容啟也有這樣的交待,他雖然聽從了,但當仇人現身麵前時,他還是按捺不住複仇的衝動,最終落得如此下場。他希望,兒子能做到自己沒能做到的事情,深埋仇恨,一心複國。
兩人各懷心思,默然移時,丁漁終於打破沉默,說道:“好,我答應你。若你能令我相信,慕容立和地宮陰謀無關,我便和你做這筆交易。”
慕容啟長長鬆了口氣,說道:“一言為定。此事,其實還得從當年吳越國被趙宋吞並說起。
十年前,我為了躲避趙匡胤的報複,帶著家人和臣下,與王家一道遷徙到當時還是吳越國的江南地區,兩家人在蘇州城外太湖畔隱居。但時間才過了不到兩年,吳越國便被大宋吞並,江南自然落於趙宋掌控之中。
我擔心自家跟腳被官府查出,又沒有穩妥的渠道去獲得官府的消息。左思右想,隻能偽裝成一名被江南武林爭鬥所害的落難老者,也就是穆先生,混到江南道安撫使楊行簡身邊。我花了幾年時間,終於成為了楊行簡的左右手,官府中所有重要的動態都落入我視線之內,我不僅能確保慕容家和王家兩家根底不暴露,更能利用官府的消息暗中為兩家謀利。
但與此同時,為了確保我的偽裝身份不被揭穿,我不能頻繁出入慕容家,因此隻能佯作走火入魔,安排了一個替身終日臥床,令立兒他們不致生疑。
我一直在謀算,想要利用官府的力量,來壯大我慕容家,但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在半年前,機會終於來到。江南武林一直不服趙宋管治,首當其衝的便是江南各大門派。你接觸過的十二連環塢和鹽幫,便是其中的惡中之惡。
趙光義早就有心北伐遼國,在半年前終於下定決心。但在北伐之前,他不願留下江南武林這個不安定因素。因此他暗中向楊行簡下令,命他無論用何方式,一定要在三個月內徹底平定江南武林。
那楊行簡是文官出身,哪裏懂得武林中的勾當。他初時直接派兵攻打各家門派,可這些武林門派哪家不是狡兔三窟,就說十二連環塢,對偌大太湖和周圍水道了若指掌,官船一來,他便開著快船在蛛網似的河道中東躲西藏,無論派出多少官船,總抓不住他的尾巴;官船一走,他又大搖大擺地繼續打家劫舍。其他幾家大派無不類似。
楊行簡空耗兵力,卻收效甚微,被江南武林攪得焦頭爛額,無法向趙光義交差。那時我趁機對他建言,要剿滅武林門派,就要先剿滅門派首腦,隻要首腦一死,再大的門派也是蛇無頭不行,屆時再派大兵攻打,便能一舉建功。”
丁漁暗暗點頭,這確實是武林門派的通病,就如天龍原著中的丐幫,喬峰任幫主時,丐幫足以和少林比肩。但喬峰一走,立刻變成一盤散沙,什麽西夏一品堂、慕容家、星宿派,誰都能踩上幾腳。(未完待續。)
慕容啟一愣:聖彈老人是誰?和送禮有什麽關係?這名號像是使暗器的高手,我怎麽從沒聽說過?不過他很快收回心神,不再糾結於這名神秘高手,說道:“我和你做的交易,不是以事情的真相來交換這批財富,我和你交換的,是還施水閣。
還施水閣當中,是我慕容氏幾代家主收藏的武功秘籍,加上這一次剿滅江南各大派別所得,足有一百七十八部之多,其中不乏一流級別的武技,還有不少失傳了的門派秘技。隻要你答應將這筆財物轉交給慕容立,便可以任意進出還施水閣閱覽。對你這等好武之人來說,難道價值不比區區金銀財物更高?”
丁漁意味深長地笑笑,道:“不錯,你家的還施水閣對確實令人眼紅。不過,你覺得以我的武功,真要硬闖你參合莊,你家中還有誰能攔得住我?”
慕容啟“嘿嘿”冷笑兩聲,說道:“我承認你的武功,非我慕容氏現今可以抵敵。不過你未免太過小看我慕容氏。我那參合莊雖非龍潭虎穴,卻也不是任人來去之地。若真有強敵硬闖,大不了發動機關,玉石俱焚。哪怕你有金剛不壞之身,機關傷你不得,但我敢保證,還施水閣中的秘籍,你連一張完整的紙片都得不到。”
丁漁心中盤算:慕容啟這番話不知真假,但憑他一座地宮坑死三十七家掌門的“戰績”,若說他自己家裏沒有機關,反倒令人難以相信,由此推斷,還施水閣多半難以硬闖。
慕容啟見丁漁半晌沉吟,知道他已經有幾分心動。便趁熱打鐵道:“這十年來,我也偶爾聽說過你在江湖上的名聲,你不在意金銀,但專好搜集某些天生地產的奇異之物,此次你來江南,也是十二連環塢以太湖特產的紫珠作為報酬,請你來替他們守擂。我答應你,這山洞中若有任何你看得上的奇物,盡管拿去,隻要將其餘財物轉交我兒便可。”
丁漁不得不承認,慕容啟開出的條件對自己極其有利:山洞裏的財富雖然驚人,但對於自己來說卻隻是累贅,他本來也隻打算取走其中的天地靈物,剩餘的金銀就留在洞中。能夠用一堆無用的金銀換來一百多本武功秘籍,何樂而不為?
唯一的不利,就是金銀落入慕容立之手,很可能會成為慕容家壯大的助力。不過這一點他並不在意,他還巴不得慕容立練成絕世武功,來向他報殺父之仇,好讓他不至於太過無聊。
對於慕容氏來說,這筆交易也不吃虧。付出的不過是讓丁漁看幾遍藏書,但得到的卻是足以振興家族的巨額資金,也由此化解了一名大敵。
除此以外,慕容啟更希望慕容立能領悟自己的這番苦心——“殺父之仇雖然不共戴天,但興複大燕才是慕容氏最重要的使命。為了這一使命,哪怕殺父仇人也能迎入家中以禮相待”——慕容龍城臨終前對慕容啟也有這樣的交待,他雖然聽從了,但當仇人現身麵前時,他還是按捺不住複仇的衝動,最終落得如此下場。他希望,兒子能做到自己沒能做到的事情,深埋仇恨,一心複國。
兩人各懷心思,默然移時,丁漁終於打破沉默,說道:“好,我答應你。若你能令我相信,慕容立和地宮陰謀無關,我便和你做這筆交易。”
慕容啟長長鬆了口氣,說道:“一言為定。此事,其實還得從當年吳越國被趙宋吞並說起。
十年前,我為了躲避趙匡胤的報複,帶著家人和臣下,與王家一道遷徙到當時還是吳越國的江南地區,兩家人在蘇州城外太湖畔隱居。但時間才過了不到兩年,吳越國便被大宋吞並,江南自然落於趙宋掌控之中。
我擔心自家跟腳被官府查出,又沒有穩妥的渠道去獲得官府的消息。左思右想,隻能偽裝成一名被江南武林爭鬥所害的落難老者,也就是穆先生,混到江南道安撫使楊行簡身邊。我花了幾年時間,終於成為了楊行簡的左右手,官府中所有重要的動態都落入我視線之內,我不僅能確保慕容家和王家兩家根底不暴露,更能利用官府的消息暗中為兩家謀利。
但與此同時,為了確保我的偽裝身份不被揭穿,我不能頻繁出入慕容家,因此隻能佯作走火入魔,安排了一個替身終日臥床,令立兒他們不致生疑。
我一直在謀算,想要利用官府的力量,來壯大我慕容家,但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在半年前,機會終於來到。江南武林一直不服趙宋管治,首當其衝的便是江南各大門派。你接觸過的十二連環塢和鹽幫,便是其中的惡中之惡。
趙光義早就有心北伐遼國,在半年前終於下定決心。但在北伐之前,他不願留下江南武林這個不安定因素。因此他暗中向楊行簡下令,命他無論用何方式,一定要在三個月內徹底平定江南武林。
那楊行簡是文官出身,哪裏懂得武林中的勾當。他初時直接派兵攻打各家門派,可這些武林門派哪家不是狡兔三窟,就說十二連環塢,對偌大太湖和周圍水道了若指掌,官船一來,他便開著快船在蛛網似的河道中東躲西藏,無論派出多少官船,總抓不住他的尾巴;官船一走,他又大搖大擺地繼續打家劫舍。其他幾家大派無不類似。
楊行簡空耗兵力,卻收效甚微,被江南武林攪得焦頭爛額,無法向趙光義交差。那時我趁機對他建言,要剿滅武林門派,就要先剿滅門派首腦,隻要首腦一死,再大的門派也是蛇無頭不行,屆時再派大兵攻打,便能一舉建功。”
丁漁暗暗點頭,這確實是武林門派的通病,就如天龍原著中的丐幫,喬峰任幫主時,丐幫足以和少林比肩。但喬峰一走,立刻變成一盤散沙,什麽西夏一品堂、慕容家、星宿派,誰都能踩上幾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