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保之所以急著見秦泰,還不光光是為了玉娘和譚綸。[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本來馮保想再等等的,因為處理張居正的家務事還有譚綸的事情,找秦泰並不是太合適。張居正和秦泰的私交雖然好,但是張居正畢竟比秦泰年紀大不少,以前可以說是忘年交,如今張居正當上內閣首輔後和秦泰關係就不是太好了。以前張居正把秦泰當朋友甚至於當兒子看,秦泰的一些話張居正還是聽得。現在秦泰的話張居正未必願意聽,而且這件事情關係到張居正的個人**問題。馮保曾經遠遠的說了一句過,張居正馬上就不高興了,馮保連忙把話題帶開。譚綸不但是張居正的老友,更是秦泰的好友,秦泰要是插手譚綸的事情的話,不是和張居正徹底鬧翻,就是會再一次得罪兩宮皇太後。要是秦泰不插手的話,就會失去譚綸這個好便宜。所以馮保並不想馬上把事情告訴秦泰的,畢竟秦泰不是處理這方麵事務的最好人選。可是就在昨天發生了兩件事情,令馮保不得不抓緊時間找秦泰幫忙。


    鄒元標和鄒雲標是當時既平常又不平常的兩兄弟。說他們平常是因為他們既不是高官也不是名人又沒有什麽大作問世。說他們不平常是因為一個已經過時的名人,他就是前任內閣首輔高拱。高拱被迫致仕後,在自己的老家居住養老。名義上依然有朝廷的供養,實際上是被看管著不尊他亂說話亂動。地方衙門幾乎每天派人監視著他,就連他吃什麽東西,每天幹什麽都要記錄在案。高拱除了見家人外,幾乎一個外人也見不著,名以上說是保護高拱的安全,其實是防止高拱聯絡門下弟子東山再起。鄒元標和鄒雲標是一對親兄弟,也是高拱晚年唯一的隨身弟子了。他們的父親和高拱是同年,不過運氣沒有高拱好,早在嘉靖皇帝時期任職翰林院的時候就走了。高拱一直派人照顧著這對兄弟,高拱致仕的時候他們就和高拱一起回了高拱的老家。高拱擔心因為自己影響他們兄弟的前途,不讓他們一起回老家,但是他們一定要隨身照顧高拱。按他們兄弟的原話來說,高拱富貴的時候他們可以不來沾光,高拱落難了他們不能不盡兒女之情。(.無彈窗廣告)也就在這個時候高拱終於明白了這兩個孩子的心思,正式把他們兩兄弟收為門下弟子。從此兩兄弟既是高拱的學生又是高拱的親人,每天照顧高拱的飲食起居。也從此打傷了高拱門人的烙印,一些想當官的讀書人不敢接近他們兩兄弟。


    本來不出名的他們兩兄弟卻在三年前一下子出名了,原因就是因為高拱以死相逼要他們出仕為官。高拱也知道自己複出無望了,所以不願意耽誤兩個孩子的前途。可是說什麽都沒用,他們兩兄弟都不願意離開高拱去參加考試。高拱反複勸說都沒有結果,甚至於讓他們兩兄弟輪流去考試,將來真的中進士了輪流照顧自己他們也不願意。高拱終於發大招了,他拒絕服用湯藥和飲食,目的就是逼孩子們去參加考試。在高拱的威逼之下,兩兄弟終於答應一起去參加考試,但是他們當不當官高拱不能強迫。因為他們的籍貫不在高拱老家,所以要回自己的老家去考試。在他們老家就連衙門的人也不知道他們和高拱的關係,所以順利的通過了初試。


    不知道是他們兩兄弟功底好,還是高拱的教導水平高,他們兩兄弟一連三場考試都順利過關。在鄉試的時候兩兄弟還獲得了鄉試第三名和第七名的好成績。他們兩兄弟這一年秋一起進京參加會試,他們準備中了進士後就不當官,依然會去照顧老師高拱。可是在會試的時候出現了大問題,哥哥鄒元標的論點非常激進,引起了主考官們的不同意見。弟弟鄒雲標的文章四平八穩的,更像一個中老年學者的文章。鄒元標的文章最後送到了張居正那裏,張居正十分欣賞鄒元標的性格,親自點了鄒元標第一名,成為會試的會元。鄒雲標因為是鄒元標的弟弟,所以他的文章也被張居正看了,張居正覺得弟弟比哥哥穩重踏實,取了弟弟鄒雲標會試第三名的成績。會試之後就是最著名的殿試了,大家都看好這對兄弟,大家都說狀元不是哥哥鄒元標的,就是弟弟鄒雲標的。


    也就在這個時候張居正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這對自己非常看好的兄弟原來是自己老對手高拱的弟子。張居正既為他們可惜又覺得上了他們的當,他們的成績既然已經公開了不好直接取消,但是絕對不能讓他們順利通過殿試這一關。兩兄弟是高拱的弟子的消息馬上被公開,大家馬上都不看好他們了。因為張居正也好,小皇帝和李太後也好,哪怕是馮保也好,都不會讓高拱或者高拱有關係的人出山的。


    兩兄弟本來就沒有打算參加殿試,身份公開後索性宣布不參加殿試了。正當他們準備回去繼續照顧高拱這個老師的時候,高拱的來信來了。當他們打開高拱的來信的時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因為高拱不是親筆寫的信,而是讓剛剛啟蒙的孫子代筆寫的。高拱連寫信都困難了,看來高拱真的病重了。來信裏都是高拱的原話,高拱得知他們兩兄弟順利進入會試很高興,希望他們再接再厲考出好成績。也同時告訴他們兩兄弟一個不好的消息,高拱已經不久於人世,不用他們回來照顧了。高拱深知兩兄弟的學問,隨信附來一張大夫開的藥方,說自己最多隻有拖一兩個月了。為了高拱為了他們兩兄弟自己,一定要考出好成績來,讓大家都知道高拱教出來的才是人才。


    兩兄弟取消了原來的打算,決定參加殿試考出好成績報答老師高拱。兩兄弟在殿試上超常發揮,寫出了就連張居正也都暗自讚歎的好文章。激進的哥哥鄒元標主張在地方上大刀闊斧的施行新政,不讓地方勢力有機會反對中央的新政。必要的時候可以派出比較厲害的官員去下麵監督執行,甚至於或殺或貶一批官員,讓大家不敢對抗新政。弟弟鄒雲標的做法比哥哥鄒元標的更加令張居正吃驚,他主張將一批有誌青年先關進一些清水衙門熬他們心性,然後用激將法挑起他們的鬥誌,下去擔任一個個的地方長官或者地方二把手。到時候不用幾年就會出現煥然一新的局麵,這些人不但容易接受新事物更加容易接受新政,執行起來就會十分的容易順利。


    對於這兩兄弟的觀點,都是張居正十分看好又喜歡的。隻可惜他們是高拱的弟子,不然張居正一定會重用他們的。就在張居正猶豫,要不要給予兩兄弟合適的成績的時候,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來了。馮保帶來了兩宮皇太後的懿旨,兩宮皇太後聽說高拱弟子參加殿試後,覺得不應該讓這兩個人高中。為了不引起其他的流言蜚語,就以他們的身份有假為理由取消他們的殿試資格。有了這道懿旨張居正就不用為難了,但是張居正並沒有落井下石。張居正以鄒元標和鄒雲標兩兄弟戶籍有問題為理由,隻讓他們兩兄弟排在中選的最後兩位。殿試結束後兩兄弟被安排去禮部一個不起眼的衙門擔任從八品的小官,等於算是流放坐冷板凳了。


    鄒元標和鄒雲標並不在意這個,直接向他們的上司提交了請假報告。張居正也知道高拱不行了,所並沒有阻攔他們兩兄弟回去見高拱最後一麵。鄒元標和鄒雲標趕回去後,終於見到了高拱最後一麵,然後以弟子和子孫的雙重身份為高拱出喪。同時上報朝廷為高拱守孝,張居正幾乎沒有考慮就答應了。


    鄒元標和鄒雲標為高拱守孝二十七個月,不久之前才回來複職。因為高拱的緣故,張居正遲遲不安排新的職務給他們兩兄弟。一個原來的高拱手下看不過去了,利用自己在吏部當一個小官的機會,外放鄒元標去外地當一任縣丞。之所以外放鄒元標,是因為鄒元標比鄒雲標脾氣更加不好,留在京城容易得罪人。鄒元標去了外地當一個不起眼的小官了,留下弟弟鄒雲標繼續等待新的任免。就在這個時候張居正父親過世,小皇帝奪情不讓張居正回家丁憂。


    鄒雲標雖然比哥哥鄒元標平和,但是依然也是一個比較固執又遵守原則的人,畢竟他們的老師是當年以“炮筒子”出名的高拱。在他看來為父母守孝是大事,就算小皇帝有意阻攔也應該堅決拒絕。張居正身為內閣首輔百官之首,就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簡直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人。他理解小皇帝留下張居正為了國家好,也理解張居正當時為了新政順利執行的苦楚,但是絕對不能諒解張居正這種半推半就的行為。鄒雲標連夜起草一份彈劾張居正的奏折,準備第二天通過自己的上級一級一級上報朝廷和小皇帝。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謎案追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任縱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任縱橫1並收藏謎案追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