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人事天1,莫若嗇2。夫唯嗇,是謂早服3;早服謂之重積德4;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5,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6。
[譯文]
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麽不能攻克的;沒有什麽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
[注釋]
1、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氣、養護身心。對“天”的解釋有兩種,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為保養天賦。
2、嗇:愛惜、保養。
3、早服:早為準備。
4、重積德:不斷地積德。
5、有國之母:有國,含有保國的意思。母,根本、原則。
6、長生久視:長久地維持、長久存在。
[引語]
本章講治國與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從文字上看,老子講了與別人不同的這樣一個道理,他把吝嗇當作人修身養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頌揚,而不是專指財物的愛惜。老子認為,吝嗇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積蓄、養護、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嗇”,隻有積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這就與聖人治國聯係到一起了。這裏,把“嗇”解釋為節儉也可以,因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視“儉”德,這也是道家一貫的思想特征。
[評析]
首先談“治人事天,莫若嗇”。上麵提到,“嗇”可以解釋為治國安邦的根本原則,同時也可以解釋為節儉的美德。老子提出“嗇”這個觀念,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獨特的。老子把“儉”當作“三寶”之一,他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他認為,要“儉”才可以進一步擴大生活的範圍,否則必死矣。張鬆如說:“嗇者,亦儉也。嗇就是留有餘地;留有餘地,才能早為之備;早為之備,才能在事物即將發生之頃及時予以解決;在事物即將發生之頃及時矛以解決,才能廣有蓄積;廣有蓄積,自然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自然就具有了無窮的力量。老子認為大而維持國家的統治,小而維持生命的長久,都離不開‘嗇’這條原則,都要從‘嗇’這條原則做起。所以說它是‘長生久視之道也’。嗇與儉當然符合‘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不過,如果強調它是一種消極、退守的政治傾向,就未免隻從表麵形式上看問題,不見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實質。”(《老子校讀》第331頁)
治人事天1,莫若嗇2。夫唯嗇,是謂早服3;早服謂之重積德4;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5,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6。
[譯文]
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麽不能攻克的;沒有什麽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
[注釋]
1、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氣、養護身心。對“天”的解釋有兩種,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為保養天賦。
2、嗇:愛惜、保養。
3、早服:早為準備。
4、重積德:不斷地積德。
5、有國之母:有國,含有保國的意思。母,根本、原則。
6、長生久視:長久地維持、長久存在。
[引語]
本章講治國與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從文字上看,老子講了與別人不同的這樣一個道理,他把吝嗇當作人修身養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頌揚,而不是專指財物的愛惜。老子認為,吝嗇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積蓄、養護、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嗇”,隻有積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這就與聖人治國聯係到一起了。這裏,把“嗇”解釋為節儉也可以,因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視“儉”德,這也是道家一貫的思想特征。
[評析]
首先談“治人事天,莫若嗇”。上麵提到,“嗇”可以解釋為治國安邦的根本原則,同時也可以解釋為節儉的美德。老子提出“嗇”這個觀念,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獨特的。老子把“儉”當作“三寶”之一,他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他認為,要“儉”才可以進一步擴大生活的範圍,否則必死矣。張鬆如說:“嗇者,亦儉也。嗇就是留有餘地;留有餘地,才能早為之備;早為之備,才能在事物即將發生之頃及時予以解決;在事物即將發生之頃及時矛以解決,才能廣有蓄積;廣有蓄積,自然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自然就具有了無窮的力量。老子認為大而維持國家的統治,小而維持生命的長久,都離不開‘嗇’這條原則,都要從‘嗇’這條原則做起。所以說它是‘長生久視之道也’。嗇與儉當然符合‘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不過,如果強調它是一種消極、退守的政治傾向,就未免隻從表麵形式上看問題,不見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實質。”(《老子校讀》第331頁)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未完待續。)
[譯文]
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麽不能攻克的;沒有什麽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
[注釋]
1、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氣、養護身心。對“天”的解釋有兩種,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為保養天賦。
2、嗇:愛惜、保養。
3、早服:早為準備。
4、重積德:不斷地積德。
5、有國之母:有國,含有保國的意思。母,根本、原則。
6、長生久視:長久地維持、長久存在。
[引語]
本章講治國與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從文字上看,老子講了與別人不同的這樣一個道理,他把吝嗇當作人修身養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頌揚,而不是專指財物的愛惜。老子認為,吝嗇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積蓄、養護、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嗇”,隻有積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這就與聖人治國聯係到一起了。這裏,把“嗇”解釋為節儉也可以,因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視“儉”德,這也是道家一貫的思想特征。
[評析]
首先談“治人事天,莫若嗇”。上麵提到,“嗇”可以解釋為治國安邦的根本原則,同時也可以解釋為節儉的美德。老子提出“嗇”這個觀念,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獨特的。老子把“儉”當作“三寶”之一,他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他認為,要“儉”才可以進一步擴大生活的範圍,否則必死矣。張鬆如說:“嗇者,亦儉也。嗇就是留有餘地;留有餘地,才能早為之備;早為之備,才能在事物即將發生之頃及時予以解決;在事物即將發生之頃及時矛以解決,才能廣有蓄積;廣有蓄積,自然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自然就具有了無窮的力量。老子認為大而維持國家的統治,小而維持生命的長久,都離不開‘嗇’這條原則,都要從‘嗇’這條原則做起。所以說它是‘長生久視之道也’。嗇與儉當然符合‘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不過,如果強調它是一種消極、退守的政治傾向,就未免隻從表麵形式上看問題,不見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實質。”(《老子校讀》第331頁)
治人事天1,莫若嗇2。夫唯嗇,是謂早服3;早服謂之重積德4;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5,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6。
[譯文]
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麽不能攻克的;沒有什麽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
[注釋]
1、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氣、養護身心。對“天”的解釋有兩種,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為保養天賦。
2、嗇:愛惜、保養。
3、早服:早為準備。
4、重積德:不斷地積德。
5、有國之母:有國,含有保國的意思。母,根本、原則。
6、長生久視:長久地維持、長久存在。
[引語]
本章講治國與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從文字上看,老子講了與別人不同的這樣一個道理,他把吝嗇當作人修身養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頌揚,而不是專指財物的愛惜。老子認為,吝嗇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積蓄、養護、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嗇”,隻有積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這就與聖人治國聯係到一起了。這裏,把“嗇”解釋為節儉也可以,因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視“儉”德,這也是道家一貫的思想特征。
[評析]
首先談“治人事天,莫若嗇”。上麵提到,“嗇”可以解釋為治國安邦的根本原則,同時也可以解釋為節儉的美德。老子提出“嗇”這個觀念,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獨特的。老子把“儉”當作“三寶”之一,他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他認為,要“儉”才可以進一步擴大生活的範圍,否則必死矣。張鬆如說:“嗇者,亦儉也。嗇就是留有餘地;留有餘地,才能早為之備;早為之備,才能在事物即將發生之頃及時予以解決;在事物即將發生之頃及時矛以解決,才能廣有蓄積;廣有蓄積,自然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自然就具有了無窮的力量。老子認為大而維持國家的統治,小而維持生命的長久,都離不開‘嗇’這條原則,都要從‘嗇’這條原則做起。所以說它是‘長生久視之道也’。嗇與儉當然符合‘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不過,如果強調它是一種消極、退守的政治傾向,就未免隻從表麵形式上看問題,不見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實質。”(《老子校讀》第331頁)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