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己心中是那樣期待的,但是寧辰肯定是不能承認就是了。


    寧辰鄭重其事的說道:“曹大人,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相信我們的百姓,他們是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何況這裏麵的利弊,自有官學與雲山書院在各州設立的學舍親自澄清。


    我相信大家在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之後,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曹刑見寧辰如此的堅持,也不再勸說什麽了。


    曹刑現在能做的就是帶領官學和雲山書院學舍的學子,去賀州各個府、縣,去把這件事情的利弊,仔細的與所有人陳明清楚。


    離開寧辰府邸之後,曹刑就馬不停蹄的去安排這些事情去了。


    寧辰則是靜靜的等待結果出爐。


    有修行者存在的好處,就是即使在沒有交通工具,沒有現代的通訊網絡的情況下。


    很多事情也依然可以辦理的非常迅速。


    比如說這樣的調查,包括各種各樣的宣講。


    那都是可以在一個非常短的時間,就能完成的。


    畢竟修行者的速度,真的不比火車或者飛機慢太多。


    通訊,那也是有通訊玉符來作為聯係的。


    隨著國力的提升,再加上對道門的撥亂反正。


    通訊玉符在官府當中已經完全普及了。


    各個州府縣之間,都有遠距離的通訊玉符可以使用。


    民間當中的一些富商,同樣使用上了遠、近兩種通訊玉符。


    信息的傳遞,倒是變的比以前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這就讓過去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現在變成了可能。


    比如武昭給林敦信的時間是半個月。


    林敦信給下麵的時間是十天。


    因為林敦信自己也還需要五天的時間,來整理這些信息。


    如此緊張的時間,如果沒有生產力的大幅度提升,那就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一點的便利,那同樣是寧辰的改革,給大家帶來的直接好處。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


    寧辰並沒有在這個時間離開過自己的府邸。


    並不是寧辰害怕知道結果,而是寧辰不希望自己的出現,影響到這個結果。


    萬一他們迫於自己的壓力,而改變自己的心意,那就不好了。


    十天的時間過去,林敦信這邊已經收到了全部州府,傳遞上來的民意調查結果了。


    餘下的五天時間,林敦信也帶著手下,緊鑼密鼓的進行核查與統計。


    既然做了這件事情,那林敦信就要把這件事情給坐實了。


    絕對不能讓這件事情反複的橫跳,更加不能讓任何人找出一點的紕漏來。


    用了五天的時間,林敦信把所有的信息,都整理了出來。


    看著手中沉甸甸的民意,林敦信的表情也嚴肅了幾分。


    第二天早上上朝,所有人都盯著林敦信手中,厚厚的一摞奏折。


    這個奏折可不僅僅是本身就厚,這份奏折的重量同樣非同小可。


    “陛下,臣不辱使命,已經拿到了全國的民意調查了。”林敦信並沒有賣關子,而是在孫伴伴宣布了上朝之後,第一個站了出來。


    武昭聽到這話,手掌也輕輕的緊握了一下扶手。


    這一次的調查情況,武昭全程都沒有參與。


    畢竟宗室和滿朝的文武,都在這裏盯著看呢。


    自己作出任何一點點的施壓,那都會被他們無限放大。


    所以這件事情真正的結果,究竟是怎樣的,武昭不清楚。


    “辛苦林相了,既然如此,林相就將這調查結果,說與大家聽聽吧。”武昭暗暗的調整了一下情緒,用一種非常平和且不失威嚴的語氣開口說道。


    “是。”


    林敦信應了一句,而後就開始朗讀起自己手中的奏折。


    林敦信先是羅列了一番的數據。


    比如說參與的州府數量,以及參與的人數。


    再有就是參加調查的人員都有誰。


    然後就是說林敦信在,這些數字裏麵發現的問題。


    比如說那些數字是造假不能使用的,那些數字來源不夠清楚,必須被清理出去的。


    各種分析之後,林敦信終於是進入了正題:“臣手中一共收到了有效的數據一共是96個府衙。


    其中讚成求和人數過半的府衙,一共有16個府衙。


    不讚成求和要保護冠軍公的府衙,一共有80個府衙。


    即使按照總人數來計算的話,不讚成求和的人數,也已經超過了九成。”


    林敦信說完了這個數字之後,武昭心中偷偷的鬆了一口氣。


    如果當真民意對寧辰不利的話,那武昭也隻能用自己皇帝的威嚴來壓這件事情了。


    不過這樣一來的話,對於武昭的權威來說的確會造成一些衝擊。


    甚至於可能會有很多人在這個時候,繼續的煽動民意,到時候造成一些混亂,恐怕就在所難免了。


    要是有人趁著混亂,渾水摸魚的話。


    武朝才會真的陷入動蕩當中。


    到時候得利的依然還是西域。


    這個恐怕也是大智菩薩的另外一層算計了。


    但是眼下,明顯大智菩薩所有的算計,都已經落空了。


    因為武朝的民心所向,還是指向寧辰的。


    武朝的百姓,沒有大智菩薩想象中的那樣不堪。


    林敦信說完了最終的結果之後,繼續道:“陛下,臣,這裏還有兩份說明。”


    “講。”


    林敦信應諾一聲,而後繼續開始讀自己手中的奏章:“根據臣的計算。


    軍戶家庭當中,反對求和的比例,要遠遠的高於普通百姓求和的比例。


    虎威軍軍戶家庭當中,讚成求和的人數,連一成都遠遠不到。”


    林敦信的這個數字,可說是把某些大臣最後的希望都給擊碎了。


    他們本來是打算用軍戶為說辭的了。


    可是他們卻沒有想到,林敦信已經想到了他們的前頭去了。


    早就命人特意的準備了軍戶的數字了。


    “陛下,這第二份說明是,賀州的百家城與北境的百家城。


    兩座百家城當中,沒有一人讚成求和。”


    頓了一下,林敦信從自己的奏章下麵,拿出了另外一份奏章,道:“陛下這份奏折是曹刑所寫,委托老臣轉交陛下。”


    “呈上來。”


    孫伴伴下去拿過奏折,交給了武昭。


    武昭看過了曹刑的奏折,不由得眼睛一亮。


    將奏折合上,武昭對下麵的文武百官說道:“你們知道曹刑奏折上寫的是什麽嗎?”


    這個眾人真的沒地方去猜去。


    武昭讓孫伴伴把奏折拿下去,讓孫伴伴展示給下麵的文武百官去看。


    文武百官看著曹刑呈上來的奏折,覺得曹刑這奏折寫的完全驢唇不對馬嘴。


    而且寫的完全談不上文采,關鍵是這根本就不連貫。


    好像不是一人完成的樣子。


    這樣的奏折,曹刑也好意思拿給皇帝批閱。


    這曹刑是不是跟寧辰待在一起的時間長了,自己也變的非常膨脹了。


    覺得自己也可以目無法紀了。


    尤其是那奏折當中很多罵當朝大臣們的話,那真的叫一個粗鄙。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那詞語真的是不堪入目。


    就這樣一份奏折,直接判曹刑一個斬首都不為過。


    一想到這裏,很多人的心思一下子就活絡了起來。


    等孫伴伴暫時完一圈之後,武昭才開口道:“大家是不是都覺得,曹刑這奏折寫的完全不通。


    而且用詞非常的粗糙,除了讚揚冠軍公寧辰的,剩下的就是罵滿朝文武的?”


    “陛下,曹刑這篇奏折,完全就是在褻瀆皇威,臣以為必須嚴懲曹刑!”


    當即有人站出來,說明了自己的態度。


    接著又有幾個人,也紛紛站出來附和。


    雖然他們不知道曹刑為何會如此糊塗和膨脹,呈上來這樣一份奏折。


    但是既然曹刑都把這份利益,送到他們的嘴邊了,他們就沒有不要的道理。


    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好好的整治曹刑一番。


    武昭看了那幾個跳出來,要懲治曹刑的人。


    隻是冷漠的看了一眼,而後就道:“曹大人的奏折,之所以粗鄙。


    那是因為曹大人奏折上麵所有的言辭,都並不是曹大人自己想要說的。


    這是曹大人去賀州的百家城時,百家城當中百姓,跪求曹大人,為他們上一封奏折。


    這奏折當中的言論,都是賀州的百姓口述,曹大人記錄的。


    所以這是一封萬民奏折。”


    頓了一下,武昭對外麵喊話:“把曹大人送來的萬民奏折,抬到大殿上來。”


    隨著武昭的吩咐,很快四個千牛衛,就抬著一個兩米多寬,有好幾個人粗的布毯子上來了。


    不過這布毯,明顯並不是一整塊的布,似乎是有很多的布塊拚接而成的。


    “展開!”


    武昭再次吩咐道。


    千牛衛得令,四個人合力將這個毯子給展開了。


    也就是金鑾殿的麵積足夠大。


    要不然的這麽一條幾十米長的毯子,還真的沒辦法展開了。


    從大門口的位置,一直延伸到快接近武昭的位置。


    所有的文武百官看著這樣一塊拚接的花花綠綠的毯子,一時都有些不明所以。


    不過好在這些布塊上麵都有文字的。


    隻不過這些文字很多並不是那麽好看。


    當然也有好看的。


    不過那些好看的一眼就能看出來,應該是請別人代筆的。


    粗略的估計,這些布塊大概得有上萬塊了。


    隻是他們依然不清楚,曹刑弄這樣一個毯子過來幹什麽。


    “這些布塊,是賀州百家城的百姓,主動從家中取來了一塊家中的布料。


    然後用這些布料,寫下他們向對冠軍公,向對朝廷說的話。


    曹大人找人將這些布料縫接在了一起,就成為了大家現在所看到的萬民書了。”


    看著下麵不明就裏的文武百官,武昭給眾人解釋道。


    聽了武昭的解釋,眾人這才明白是怎麽回事。


    武昭朗聲道:“各位不是想要看看民心所向嗎。那你們就好好的看看,這民心究竟是指向誰的。”


    武昭命令,他們就算再不想看也要看。


    隻是看了之後,那就真的覺得心裏格外的不舒服。


    因為除了那些讚揚寧辰的話以外,剩下的那些罵他們這些大臣的話,那真的是不堪入目。


    就連屍位素餐,都算是這裏麵一個非常褒義的用詞了。


    那些百姓親自寫的罵人話,那真的是他們連讀的勇氣都沒有。


    民心所向。


    這就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等大家看了一會之後,林敦信才再次說道:“陛下,曹刑還請老臣,替他帶一句話,給文武百官。”


    武昭直接應允,道:“講!”


    得到同意,林敦信也才開口道:“其實這句話也並不是曹大人親口所說。


    而是曹大人總結了百家城當中,五萬百姓的意見,想要對大家說的一句話。


    賀州百家城的百姓,想要說求和不求和,他們是最有發言權的。


    因為他們就在戰場的第一線,他們是距離危險最近的人。


    但是他們選擇不投降,不求和。


    他們要跟冠軍公寧辰站在一起。


    他們希望不管是朝中的大臣,還是其他州的百姓,如果想要求和的話。


    就跟他們直接對話。


    其他人沒有資格替他們做決定。


    另外他們還想告訴大家,他們願意跟冠軍公同生共死。


    哪怕接下來打下去,是滅城,他們也願意跟隨冠軍公。”


    林敦信的話,在他們的耳中,如同驚雷一般。


    這讓那些之前讚成求和的大臣們,一個個都是麵紅耳赤。


    本來他們以為自己還能有點勝算的。


    可是現在看來,他們是真的一點點的勝算都沒有。


    不僅僅是賀州的百姓,沒有站在他們這邊。


    其它州的百姓,也沒有站在他們這邊。


    現在賀州百家城更是抱著這樣必死的決心,獻上了這樣的萬民書。


    如果他們現在還想要說什麽求和是為了普羅大眾的話。


    那就真的太虛偽了。


    民心所向,真的是太明顯了。


    之前他們自以為,他們是掌握民心走勢的。


    可是現在看看,他們真的不了解民心。


    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了解,寧辰在百姓當中的意義和重量。


    與此同時,曹刑也正在眉飛色舞的給寧辰,講賀州百家城的萬民書。


    說道激動的地方,曹刑喝了一口茶之後,直接就用袖子擦嘴,這可是絕對的有辱斯文的做法。


    隻是曹刑真的太高興了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是佞臣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菠蘿絕不是鳳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菠蘿絕不是鳳梨並收藏我真是佞臣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