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靜悄悄的,一節空間站艙體就靜靜的停在那裏。


    它身後就是巨大的藍色星球,上邊點綴著白雲、綠地……還有黃沙。


    隨著實用科技航天公司太空遊的大發展,能在軌道上看到這些景象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從這個角度看地球,很多遊客就有了新的想法。


    玩歸玩,但是有些責任也要擔起來。


    雖然地球上的顏色越多,它就越漂亮, 可是大片大片的黃沙侵吞的都是人類的生存土壤。


    太空雖美,但是在人類還沒有能力改造其他星球,或者直接找到一顆完全適合人類的新星球之前,地球就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當然,今天的主角不是地球,而是那節空間站艙室。


    畢竟大自然對於人類來說太強了,人類以為的保護地球,事實上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就像全球變暖一樣,人類說熱了, 但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曆史中,比現在更熱的時候有的是。


    哪怕遍地岩漿,地球還是那個地球,但人類肯定是要遭殃的。


    以人類現在的技術來說確實搞不定地球,但往太空裏發射一些太空艙來留後路還是可以的。


    準確的說現在鏡頭裏的這個太空艙不是一個單純的空間站艙體,而是一天前剛發射上來的“未來遊樂園”空間站。


    當然,你要說它是核心艙也行,因為後期它還會對接其他艙室做拓展。


    隻不過它本身巨大的艙體已經比一些完備的空間站還要大了,並且能自主轉移軌道,擁有完善的生命保障係統和能源供給係統,說它是“一艙成站”也沒毛病。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這個艙室看起來像是放大的天和核心艙,也分為大柱段和小柱段, 隻是沒有提供多接口的節點艙。


    它的長度為25米,大柱段最寬處直徑能達到18米, 小柱段直徑也有12米。


    現在位於小柱段上的金色太陽能板已經展開, 翼展達到了70米, 陽光照到上麵可謂是金光燦爛。


    它的“前邊”和“後邊”都有一個對接口, 不過不是對接飛船的, 而是用來對接後續其他艙室的。


    從關閉的艙門可以看出這兩個對接口都很大,跟其他空間站的“小艙口”不一樣。


    而它對接飛船的對接口也在小柱段上,跟展開的太陽翼呈“十”字結構,誰也不幹擾誰。


    飛船對接口可以收縮拓展,像是機場裏用的封閉式廊橋。


    兩個飛船對接口就可以對接兩架空天飛機,以現在的空天飛機運載能力來說,這個“未來遊樂園”空間站的核心艙可以同時容納16人。


    繁星空間站一期的時候隻能長時間駐留3個人,隻有交班的時候才會短時間駐留6個人,核心艙和實驗艙各有3個帶舷窗的睡眠艙。


    而國際空間站可以長期駐留7個人,交班的時候能突破10人,甚至有個特殊情況導致13個人同時駐留。


    隻不過國際空間站隻有7個床位,多出來的6個人隻能“打地鋪”。


    後期又增加了一個床位,但對於交班期間多達10人的數量還是不夠。


    空間站可不比地麵的房子,它裏邊全是實驗設備,一天24小時開啟,實時都在製造噪音。


    而且空間站又是密閉的,不僅空氣震動傳播噪音, 金屬結構震動也有噪音,這就導致空間站裏的噪音很大,如果沒有專門的睡眠艙, 宇航員的睡眠質量會非常差。


    宇航員們的睡眠質量差了,後期一係列的東西都會變差。


    之所以“未來遊樂園”空間站的核心艙可以同時容納16人,甚至是因為可停靠的飛船數量限製了它可容納的人數,就是因為它的龐大體積。


    大體積造就大空間,它的加壓空間超過4000立方米,是國際空間站加壓空間的四倍多。


    隻論空間的話,這都不是“一艙成站”了,而是“一艙成四站”!


    要是對比對方換成繁星的空間站一期工程,更多!


    而且它是商業空間站,或者說太空旅館,其主要作用是讓人觀光旅遊的,可沒有各種各樣嗡嗡作響的試驗設備,加上特殊的隔音裝修,讓它內部的噪聲降到了最小。


    它還有一個地方跟科研性質的空間站不同,那就是空間利用率。


    空間站可謂是寸土寸金……哦,不對,是寸空間寸金,科研型空間站恨不得把每一寸空間都裝上實驗設備,力求把空間利用壓榨到極致。


    不過科研型空間站到底是要入駐宇航員的,作為人類,太過狹小的空間對他們相當不友好,所以科研人員就得在實驗設備和生活空間之中做平衡。


    而太空旅館就不一樣了,什麽試驗設備,根本就不存在,肯定是讓遊客怎麽舒服怎麽來。


    首先空間就得大。


    要說大,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太空艙段比“未來遊樂園”空間站的核心艙大,它中間是一個貫穿的巨大空間,長差不多有18米,直徑11米。


    之所以長度不直接整到25米,那是因為兩邊的大對接口有氣閘艙,防止對接處出現問題時用的,而且核心艙的控製中心集成在小柱段裏,也占了一些地方。


    而11米的直徑,大柱段肯定碰不到邊,但小柱段就碰到邊了,所以位於小柱段的部分有好幾個不小的舷窗。


    這個大空間就是“未來遊樂園”的遊樂場,遊客們可以在這裏充分享受“飛行”的樂趣。


    什麽太空排球、太空籃球、太空乒乓球、太空體操和太空遊泳等等,隻要帶上“太空”兩個字,任何運動都能玩出新花樣。


    不過要說新花樣,那肯定少不了實用科技自己的智能眼鏡。


    它能讓遊戲玩家們在公園裏玩各種遊戲,蹦跳、跑步、匍匐、翻滾修腳什麽都沒問題,但唯獨玩不了飛行的遊戲。


    現在到了太空裏,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穿上太空噴氣移動設備,再拿一把遊戲槍,智能眼鏡的AR增強程序直接覆蓋空間站場景展現“太空戰場”,遊客們就可以開啟太空槍戰了。


    而且玩累了還可以直接睡,這裏的客房還蠻大的。


    相對於常規空間站裏的睡袋和“睡艙”,這裏的標準客房層高都有2.5米,麵積差不多6平米,還有單獨的衛生間、衣櫃、網絡電視和舷窗等。


    豪華客房更大,不會小於10平米。


    除了私人的客房,裏邊還有公共區域,包括健身房、餐廳和擁有巨大觀景舷窗的觀景室等等。


    因為完全沒有科研設備,加上實用科技的技術確實牛批,所以剛剛進入太空軌道一天時間就完成了自檢和試運行,沒問題之後就迎來了首批訪客。


    而它之前的畫麵,就來自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的木鳶號空天飛機。


    訪客一共兩名,是實用科技的商業航天員,雖然設備自檢沒問題,但在迎接太空遊客之前,公司還是得派人檢查一遍。


    這不僅僅是檢查設備,還要檢查一下它的接待能力怎麽樣,需要真人模擬一下太空遊客的入住和遊玩體驗。


    木鳶號緩緩靠近“遊樂園”,它在拍攝空間站的同時,空間站也在拍攝它。


    觀眾們看著絕妙的互拍畫麵,地麵指揮中心卻在忙碌。


    “最後一次自檢,艙內氣壓正常、空氣含量比例正常!”


    “通訊正常!”


    “係統正常!”


    “艙體正常!”


    “太陽帆展開正常!”


    “折疊停泊口展開正常……”


    當一項一項的“正常”匯聚到李未來那邊時,他就知道這次徹底穩了。


    他之所以對這兩次的任務這麽關注,就是因為他也想去太空看看。


    之前感覺隻是轉一圈沒啥意思,現在“遊樂園”都入軌了,他也該去視察一下了。


    而且“未來遊樂園”裏還有一個專門為他準備的艙室,那就是太空圖書館。


    那間圖書館並不大,但裏邊放滿了精品紙質書,還有一個大大的舷窗,可以看到蔚藍的地球。


    在這樣的地方閱讀紙質書,想來一定很有意境。


    甚至可以的話,他還想去月球轉一轉。


    不過在那之前,他得先在飛船和月球基地裏搞一個圖書館,他已經連續“簽到”3年了,年初的時候大腦開發程度達到了23%,可不能斷了。


    近期,他就是想試試在太空“簽到學習”會怎麽樣?


    不斷的聽著匯報,看直播的觀眾也知道重點來了,視頻裏的木鳶號正在緩緩的靠近空間站,它的目標就是那個之前展開的折疊式停泊口。


    這個折疊停泊口剛開始跟太陽帆一樣折疊著縮在小柱段的艙壁上,之前緩緩展開,形成了一個長4米,直徑1.2米,有鋼架支撐的密閉空間。


    它的對接口是繁星標準,也就是內徑80厘米,足夠一名穿著航天服的航天員穿過。


    以前感覺也不小,但隨著後期建設的擴大,不管是人員運送還是貨物運送,它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所以實用科技正在和繁星航天局研究新的接口標準。


    新接口會更大,也會更堅固。


    對接場麵總是很令人緊張,因為太空裏沒有“摩擦力”和“重力”,所有的東西都“輕飄飄”的,任何動作都得小心翼翼的。


    當初繁星空間站建造的時候就有這種情況,核心艙才20來噸,載人飛船滿載是8噸左右,貨運飛船滿載更是有13噸左右,這都是核心艙一半多的質量了。


    這要是不小心撞一下,那可不得了。


    好在目前國際流行的都是自動對接,在太空對接的細節控製上,人類的操縱精度是比不上電腦計算控製的機器的,現在的手動控製隻是應急用的。


    而且現在的空間站上都裝了機械臂,一些大型設備隻靠近不對接,是用機械臂抓住對方之後再慢慢對接。


    雖然未來遊樂園空間站上沒有安裝機械臂,木鳶號飛上來消耗掉不少燃料之後還有三十噸的重量,但是不要緊,它就算撞上了也無法撼動遊樂園,因為遊樂園的重量超過兩百噸!


    它那麽大的塊頭可不是白給的,哪怕內部有個巨大的空房間,金屬結構堆出來的質量依然在線。


    所以任憑其他人多麽多麽的激動和緊張,木鳶號非常順利的完成了對接。


    等到打開對接門,宇航員進入遊樂園之後,觀眾們就震驚了。


    大!


    真大!


    雖然看宣傳片和直播的時候也知道很大,但是當人類真正進入其中,尤其是觀眾們跟著宇航員的頭戴攝像頭視角環望四周之後,他們才真正意識到這個“大廳”有多大。


    “哇,不愧是目前單艙體最大的空間站,這裏邊可真大,尤其是這個大廳,光這個大廳都比一般的空間站艙體大吧?”


    “這個大廳長18米,直徑11米,你自己可以算算它的體積有多大。”


    “一七得七,二七四十八,三八婦女節……嘶,我暈了!”


    “差不多是1710立方米吧,相當於1.8個國際空間站的加壓空間。”


    “現在國際空間站都成對比單位了。”


    “太震撼了,視覺差距非常明顯,不管是國際空間站還是繁星空間站,雖然它們大多數艙體的外部直徑都超過了4米,但是內部艙室給人的感覺還是狹小和擁擠。”


    “沒辦法,要安裝的科研設備太多了,外部就那麽大,隻能往內部壓縮,要不怎麽說選拔宇航員那麽難呢,天天在那種狹小的空間裏工作和生活,心理壓力太大了。”


    “太牛批了,相當於1.8個國際空間站的加壓艙室就這麽空著,不知道該說奢侈呢,還是浪費呢?”


    “我不知道,我隻知道國際空間站要哭了。”


    “要不怎麽說商業空間站跟科研型空間站不是一類東西呢,這空間利用率簡直低的誇張,要是科研型空間站,這個大廳肯定就塞滿實驗設備了。”


    “嗯,就個人感官來說,如果讓我去太空玩的話,我肯定會選這種商業空間站,住著舒服,之前那幾位私人去過國際空間站旅遊的前輩們,不知道他們現在的心理活動是什麽樣的?”


    “還能什麽樣,無非是感歎科技發展真快唄!”


    “我們算是趕上了,趕快正式運營吧,我……老爸的錢包已經迫不及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就該這麽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臉貓臉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臉貓臉大並收藏黑科技就該這麽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