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1-02
浩浩波濤,茫茫水際。碧空萬裏,水天一色。
雲夢澤展現在眾人眼前的,便是這樣一幅壯闊的波瀾美景,在其上,心胸也為之廣闊澄淨,可是相比之下卻又令人覺得自身渺小。如此壯麗的景色,嶽飛近來已經見過太多,他總被人讚做胸懷豁達天地,可是每次看到洞庭湖的波瀾,他就會覺得自己萬分不及,眼前的這種浩大才可以被稱作豁達天地,與之相比,人生終究顯得短暫和微不足道。
一個立誌收複河山的將才,本不應該有這種看透紅塵的想法,然而自然的瑰麗壯闊總是能滌淨人的靈魂。尚是四月,嶽飛卻也能隱隱感受到“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的博大氣勢,然而此時此刻他的心終究不能沉浸於雲夢澤的風景上,因為在他麵前的水麵上排開的車船,給絕美的風景添上了一種肅殺之感。
今日一早,洞庭水寨的動向就不尋常,起初嶽飛隻以為對方和以往一樣為了掠奪資源進行的騷擾,嶽家軍圍攻的的策略主要還是消耗為主,嶽家軍在水戰方麵終究不太擅長,沒法與車船相抗,是以消耗戰是比較穩妥而且勝算較大的戰法。然而在被圍困了月餘之後,洞庭水寨仿佛是難以為繼般的打算孤注一擲了,因為這次的騷擾特別的強勢,隱隱有一種轉為正麵對抗的趨勢,是以嶽飛才來前線督戰。
看著眼前連成一片的車船,嶽飛估算出這應該占據了水寨七成以上的力量了,對此他的心中隱隱有些不安。嶽飛的消耗策略也是因天時地利而製,他們來到洞庭湖的時候正值枯水期,就算水寨留有後備的消耗,恐怕也不能維持太久,而當時枯水期還要持續近三個月,這也正是嶽飛不下令猛攻的原因。水寨方麵仿佛也是畏懼與嶽家軍正麵抗衡,所以才穩守了兩個月,企圖挨到在水位上漲之後,以解眼前危局。
局勢發展正是嶽飛想要看到的,在他推演,最好的趨勢就是水寨與自己僵持,就算等到漲水期,水寨的人也是困乏疲憊,人心難振的時刻,屆時加大力度攻擊圍困,不讓他們有餘暇補給,就算守著滿江魚蝦,也沒法取用。從身到心的拖垮敵人,或許還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洞庭水寨。兩軍交戰,殺伐果敢為下,應時而動因地製宜為中,攻心為上。嶽飛的戰略就是攻心,拖垮敵人身體的同時,更是拖垮敵人的精神。
然而令嶽飛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堅守了兩個月的洞庭水寨,在眼看漲水期將近的時候,居然主動發起了攻擊,他們固然占有地利,但是時機卻不是最佳的,甚至很差。嶽飛與楊幺交戰過幾次,發現對方雖然不是帥才,卻也不是庸才,即便是中規中矩之人,也不應該犯下這樣的錯誤,至少在嶽飛的推演來看,楊幺不會在此時出此庸招。如此看來,原因或許有二,一是嶽飛高估了水寨眾人的忍耐力,或者說高估了楊幺,堅持到此時,一眾水匪已然堅持不下去了,畢竟士氣的低落可能衍生出任何一種可怕的結果;二則是楊幺有了足夠的實力打贏自己。
雖然可能性更小一些,但是嶽飛卻更傾向於第二種,因為他實在找不到楊幺如此做的理由,照理說洞庭水寨的人應該對環境更為了解,萬不會在這個時候冒險行事,而且看對方陣型條理分明,一點也不像臨時起意或者趁亂而發。。可是第二種可能,一夜之間楊幺哪裏來的如此自信和實力,看對方的排斥,顯然是孤注一擲,將一切賭在了這一戰上。嶽飛想不到原因,不過此時此刻的確有些敏感,楊幺發動攻擊的時候恰好是命石到來不久,再結合李鐵柱所說的話,嶽飛心中隱隱有了些猜測。
“刺殺嗎,當世的絕頂高手,萬軍之中取我首級,若真如此,我倒真想見見。”嶽飛自言自語的說道,他的身體立刻升騰出一股睥睨四方的氣勢。據傳嶽飛是拳法與槍術的大家,可他出手的機會很少,反倒統帥之才令人驚豔,然而此時氣勢一放,頓時顯露出他的個人修為之不俗。
“報――”此時一個傳令兵飛奔而來,“稟元帥,匪寨東方山腳發現敵蹤,約有千人企圖偷襲大營。”
“東方?楊幺倒是舍得。”嶽飛聞言雙目閃過精光。
兩人說的東方山腳其實就在水寨背麵,直線距離不超過三裏,然而這裏出現敵蹤卻很不尋常,因為水寨與這山腳所在中間恰好隔了一座山脈,要想從水寨到達那裏,若不繞路就得翻越山脈。洞庭湖水依傍山巒,山雖不險峻,卻綿延橫亙,山勢也很高,若想翻越自然是十分不易。所以嶽飛才有了舍得之言,千人翻越水寨依靠的山脈,耗費的補給和時間不提,若想成功翻越對人力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哪怕成功了恐怕也是疲勞至極,所以這一處雖然是通途,但是嶽飛圍困水寨之後,卻反而無法在這裏開辟出戰場。
隻是嶽飛謹慎,終究還是在山腳處安排了斥候,這才發現了楊幺的異動。有了這個發現,嶽飛也在心裏推演著局勢,先在正麵投入大量兵力攻擊吸引注意,接著以奇兵偷襲軍營。所謂偷襲,自然是隱蔽行事,而此時楊幺的偷襲戰術卻必須在白天進行,否則怎能吸引住嶽家軍的全部注意力。這一招雖然算不上高明,卻利用了地勢的險惡,鑽了人的心理盲區,也算是犀利了。
“雖是奇招,卻消耗太大,你到底想要做什麽?難道就僅此而已嗎?”嶽飛眼望水寨方向,喃喃說道,跟著轉向那傳令兵道,“傳令,抽調五百背嵬軍騎兵,配一千五百破敵軍步兵前去殲敵,著李山領軍,告訴他若吃不下這一千人就自己滾著回來。”
“得令。”傳令兵說完就飛身而走,此時嶽飛身在前沿,自然乘坐主艦,而這傳令兵在練成線的船艦上騰挪閃越如履平地,輕身功夫著實了得。
嶽飛剛才傳令時笑意盈盈,顯然覺得李山拿下那一千人不在話下。隻是傳令兵一走,他的臉色就轉為平和,眼神掃過水寨特有的車船,心下不由讚歎楊幺設計之精。
不片刻,連片的車船突然有了動作,嶽飛身邊的親兵上前一步道:“元帥,前方有動靜。”
嶽飛點點頭,他早已發現車船有移動的趨勢。風吹大旗烈烈,船借風勢徐徐向前,車船開動之後便不停的加速,其加速的趨勢也越來越快,車船取的就是水上之車的意思,楊幺所使用的車船幾有百餘米長,動力來自風力以及人力腳踏,靈活多變運行如龍,其之大可運載幾近千人,在其上作戰十分便利。然而車船這種龐然大物卻也有弊端,就是無法在淺水行動,這也是嶽飛圍困之初,楊幺無法反擊的原因之一。
“號令全軍後撤五裏。”麵對水寨車船的逼近,嶽飛竟然下了這樣的命令。
他身邊的親兵明顯一愣,卻不敢違令,命令立刻被傳達下去,嶽家軍的船隻徐徐後退,讓出了五裏的水域。五裏其實並不多,但是足夠給嶽飛觀察對手的時間,他到此時還想看看楊幺的決心,是真的打算決一死戰還是隻為了搶占資源,這五裏的水域既是讓步也是觀察,一旦發現車船的氣勢不足,嶽飛必然會毫不猶豫的發動反擊。
水寨的車船挾著一往無前之勢逼近,其速度在有了足夠的距離加速之後達到了頂峰。嶽飛察覺到對方真的不像隻是佯攻之後,立刻下了一個全軍戒備隨時反擊的命令下去。整個洞庭湖上頓時一副劍拔弩張之勢,隨時等待著一觸即發的時刻。
在嶽飛下達戒備的命令之後,所有嶽家軍的船隻也再度徐徐向前,很快就迎了上去,兩軍的船隻在寬闊的水域上轟然相遇。戰爭自然不乏碰撞,隻是有些是血肉,有些是器械木石。兩軍的船隻碰撞之後,大量的木屑紛飛,場麵一度十分混亂,水戰打的就是船隻尖利,否則一通亂箭就能射沉的船隻,根本上不得台麵。楊幺一方的車船足夠堅固,而嶽家軍這邊的也不差,在碰撞之後,雙方的前進之勢同時一緩,隨後自然就是接舷戰,這才是短兵相接最凶險的戰鬥。
水寨的車船戰鬥力強,但是近身搏鬥卻無疑不如嶽家軍來的精熟,幾乎在接觸瞬間,楊幺的軍隊便陷入了苦戰,損失了不少人手。然而車船的作用卻在此時體現,一合交鋒之後,所有車船立刻靈活的轉彎走避,竟然在甫一接觸之後立刻逃遁,這與他們之前表現出來的氣勢嚴重不符。
嶽飛發現了這情況,神色一凝,水寨的戰力就算不足,也萬不會剛交戰就開始逃走,他敏銳的發覺其中有問題,立刻說道:“命後軍守好大營,接舷各部牽住他們。”
既然楊幺有了一路偷襲,就不會吝嗇多派出幾路偷襲,如果眼前的這些敵人不是佯裝不敵的話,那就真的是戰力不足,極有可能楊幺的精兵都被派去襲營了。牽扯了自己大量兵力,卻又分出精兵去偷襲,如果是前幾天的話嶽飛還會莫名其妙,可此時此刻他能想到的答案隻有一個,楊幺是為了命石去的。
想到此處,嶽飛心中一驚,心下權衡之後,他立刻下令全軍出擊,既然後軍已經回營,那就先拿下眼前的敵人再說。
就在嶽飛的帥船行出不久,一條小舟飛速駛來,在大船盤踞的湖麵上,這條小舟就好像一條遊魚一般,飛快的趕上嶽飛所在的大船。
(簡單說一下,車船這東西其實就是比較大的戰艦,人力以及風力共同做動力。本人對船舶不精通,但是個人認為類似於加勒比海盜裏的傳奇戰艦,如有精通者可以批駁。一些古裝電影裏經常出現的大船就和車船類似,典型的就是東方不敗裏左冷禪坐的那樣。這東西其實不是楊幺發明的,而且嶽飛手下也有這種船隻,大小不一,小的也隻能容納兩三百人,本文隻是使用這種說法,不敢誤導。寫到第四卷,有點頭疼,對於戰爭實在是寫不好,小五是詭計白癡,大局觀和小局觀都幾乎為零,設計不出精妙的戰法和詭計,所以我姑且言之,朋友們姑且看之,別較真)
浩浩波濤,茫茫水際。碧空萬裏,水天一色。
雲夢澤展現在眾人眼前的,便是這樣一幅壯闊的波瀾美景,在其上,心胸也為之廣闊澄淨,可是相比之下卻又令人覺得自身渺小。如此壯麗的景色,嶽飛近來已經見過太多,他總被人讚做胸懷豁達天地,可是每次看到洞庭湖的波瀾,他就會覺得自己萬分不及,眼前的這種浩大才可以被稱作豁達天地,與之相比,人生終究顯得短暫和微不足道。
一個立誌收複河山的將才,本不應該有這種看透紅塵的想法,然而自然的瑰麗壯闊總是能滌淨人的靈魂。尚是四月,嶽飛卻也能隱隱感受到“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的博大氣勢,然而此時此刻他的心終究不能沉浸於雲夢澤的風景上,因為在他麵前的水麵上排開的車船,給絕美的風景添上了一種肅殺之感。
今日一早,洞庭水寨的動向就不尋常,起初嶽飛隻以為對方和以往一樣為了掠奪資源進行的騷擾,嶽家軍圍攻的的策略主要還是消耗為主,嶽家軍在水戰方麵終究不太擅長,沒法與車船相抗,是以消耗戰是比較穩妥而且勝算較大的戰法。然而在被圍困了月餘之後,洞庭水寨仿佛是難以為繼般的打算孤注一擲了,因為這次的騷擾特別的強勢,隱隱有一種轉為正麵對抗的趨勢,是以嶽飛才來前線督戰。
看著眼前連成一片的車船,嶽飛估算出這應該占據了水寨七成以上的力量了,對此他的心中隱隱有些不安。嶽飛的消耗策略也是因天時地利而製,他們來到洞庭湖的時候正值枯水期,就算水寨留有後備的消耗,恐怕也不能維持太久,而當時枯水期還要持續近三個月,這也正是嶽飛不下令猛攻的原因。水寨方麵仿佛也是畏懼與嶽家軍正麵抗衡,所以才穩守了兩個月,企圖挨到在水位上漲之後,以解眼前危局。
局勢發展正是嶽飛想要看到的,在他推演,最好的趨勢就是水寨與自己僵持,就算等到漲水期,水寨的人也是困乏疲憊,人心難振的時刻,屆時加大力度攻擊圍困,不讓他們有餘暇補給,就算守著滿江魚蝦,也沒法取用。從身到心的拖垮敵人,或許還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洞庭水寨。兩軍交戰,殺伐果敢為下,應時而動因地製宜為中,攻心為上。嶽飛的戰略就是攻心,拖垮敵人身體的同時,更是拖垮敵人的精神。
然而令嶽飛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堅守了兩個月的洞庭水寨,在眼看漲水期將近的時候,居然主動發起了攻擊,他們固然占有地利,但是時機卻不是最佳的,甚至很差。嶽飛與楊幺交戰過幾次,發現對方雖然不是帥才,卻也不是庸才,即便是中規中矩之人,也不應該犯下這樣的錯誤,至少在嶽飛的推演來看,楊幺不會在此時出此庸招。如此看來,原因或許有二,一是嶽飛高估了水寨眾人的忍耐力,或者說高估了楊幺,堅持到此時,一眾水匪已然堅持不下去了,畢竟士氣的低落可能衍生出任何一種可怕的結果;二則是楊幺有了足夠的實力打贏自己。
雖然可能性更小一些,但是嶽飛卻更傾向於第二種,因為他實在找不到楊幺如此做的理由,照理說洞庭水寨的人應該對環境更為了解,萬不會在這個時候冒險行事,而且看對方陣型條理分明,一點也不像臨時起意或者趁亂而發。。可是第二種可能,一夜之間楊幺哪裏來的如此自信和實力,看對方的排斥,顯然是孤注一擲,將一切賭在了這一戰上。嶽飛想不到原因,不過此時此刻的確有些敏感,楊幺發動攻擊的時候恰好是命石到來不久,再結合李鐵柱所說的話,嶽飛心中隱隱有了些猜測。
“刺殺嗎,當世的絕頂高手,萬軍之中取我首級,若真如此,我倒真想見見。”嶽飛自言自語的說道,他的身體立刻升騰出一股睥睨四方的氣勢。據傳嶽飛是拳法與槍術的大家,可他出手的機會很少,反倒統帥之才令人驚豔,然而此時氣勢一放,頓時顯露出他的個人修為之不俗。
“報――”此時一個傳令兵飛奔而來,“稟元帥,匪寨東方山腳發現敵蹤,約有千人企圖偷襲大營。”
“東方?楊幺倒是舍得。”嶽飛聞言雙目閃過精光。
兩人說的東方山腳其實就在水寨背麵,直線距離不超過三裏,然而這裏出現敵蹤卻很不尋常,因為水寨與這山腳所在中間恰好隔了一座山脈,要想從水寨到達那裏,若不繞路就得翻越山脈。洞庭湖水依傍山巒,山雖不險峻,卻綿延橫亙,山勢也很高,若想翻越自然是十分不易。所以嶽飛才有了舍得之言,千人翻越水寨依靠的山脈,耗費的補給和時間不提,若想成功翻越對人力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哪怕成功了恐怕也是疲勞至極,所以這一處雖然是通途,但是嶽飛圍困水寨之後,卻反而無法在這裏開辟出戰場。
隻是嶽飛謹慎,終究還是在山腳處安排了斥候,這才發現了楊幺的異動。有了這個發現,嶽飛也在心裏推演著局勢,先在正麵投入大量兵力攻擊吸引注意,接著以奇兵偷襲軍營。所謂偷襲,自然是隱蔽行事,而此時楊幺的偷襲戰術卻必須在白天進行,否則怎能吸引住嶽家軍的全部注意力。這一招雖然算不上高明,卻利用了地勢的險惡,鑽了人的心理盲區,也算是犀利了。
“雖是奇招,卻消耗太大,你到底想要做什麽?難道就僅此而已嗎?”嶽飛眼望水寨方向,喃喃說道,跟著轉向那傳令兵道,“傳令,抽調五百背嵬軍騎兵,配一千五百破敵軍步兵前去殲敵,著李山領軍,告訴他若吃不下這一千人就自己滾著回來。”
“得令。”傳令兵說完就飛身而走,此時嶽飛身在前沿,自然乘坐主艦,而這傳令兵在練成線的船艦上騰挪閃越如履平地,輕身功夫著實了得。
嶽飛剛才傳令時笑意盈盈,顯然覺得李山拿下那一千人不在話下。隻是傳令兵一走,他的臉色就轉為平和,眼神掃過水寨特有的車船,心下不由讚歎楊幺設計之精。
不片刻,連片的車船突然有了動作,嶽飛身邊的親兵上前一步道:“元帥,前方有動靜。”
嶽飛點點頭,他早已發現車船有移動的趨勢。風吹大旗烈烈,船借風勢徐徐向前,車船開動之後便不停的加速,其加速的趨勢也越來越快,車船取的就是水上之車的意思,楊幺所使用的車船幾有百餘米長,動力來自風力以及人力腳踏,靈活多變運行如龍,其之大可運載幾近千人,在其上作戰十分便利。然而車船這種龐然大物卻也有弊端,就是無法在淺水行動,這也是嶽飛圍困之初,楊幺無法反擊的原因之一。
“號令全軍後撤五裏。”麵對水寨車船的逼近,嶽飛竟然下了這樣的命令。
他身邊的親兵明顯一愣,卻不敢違令,命令立刻被傳達下去,嶽家軍的船隻徐徐後退,讓出了五裏的水域。五裏其實並不多,但是足夠給嶽飛觀察對手的時間,他到此時還想看看楊幺的決心,是真的打算決一死戰還是隻為了搶占資源,這五裏的水域既是讓步也是觀察,一旦發現車船的氣勢不足,嶽飛必然會毫不猶豫的發動反擊。
水寨的車船挾著一往無前之勢逼近,其速度在有了足夠的距離加速之後達到了頂峰。嶽飛察覺到對方真的不像隻是佯攻之後,立刻下了一個全軍戒備隨時反擊的命令下去。整個洞庭湖上頓時一副劍拔弩張之勢,隨時等待著一觸即發的時刻。
在嶽飛下達戒備的命令之後,所有嶽家軍的船隻也再度徐徐向前,很快就迎了上去,兩軍的船隻在寬闊的水域上轟然相遇。戰爭自然不乏碰撞,隻是有些是血肉,有些是器械木石。兩軍的船隻碰撞之後,大量的木屑紛飛,場麵一度十分混亂,水戰打的就是船隻尖利,否則一通亂箭就能射沉的船隻,根本上不得台麵。楊幺一方的車船足夠堅固,而嶽家軍這邊的也不差,在碰撞之後,雙方的前進之勢同時一緩,隨後自然就是接舷戰,這才是短兵相接最凶險的戰鬥。
水寨的車船戰鬥力強,但是近身搏鬥卻無疑不如嶽家軍來的精熟,幾乎在接觸瞬間,楊幺的軍隊便陷入了苦戰,損失了不少人手。然而車船的作用卻在此時體現,一合交鋒之後,所有車船立刻靈活的轉彎走避,竟然在甫一接觸之後立刻逃遁,這與他們之前表現出來的氣勢嚴重不符。
嶽飛發現了這情況,神色一凝,水寨的戰力就算不足,也萬不會剛交戰就開始逃走,他敏銳的發覺其中有問題,立刻說道:“命後軍守好大營,接舷各部牽住他們。”
既然楊幺有了一路偷襲,就不會吝嗇多派出幾路偷襲,如果眼前的這些敵人不是佯裝不敵的話,那就真的是戰力不足,極有可能楊幺的精兵都被派去襲營了。牽扯了自己大量兵力,卻又分出精兵去偷襲,如果是前幾天的話嶽飛還會莫名其妙,可此時此刻他能想到的答案隻有一個,楊幺是為了命石去的。
想到此處,嶽飛心中一驚,心下權衡之後,他立刻下令全軍出擊,既然後軍已經回營,那就先拿下眼前的敵人再說。
就在嶽飛的帥船行出不久,一條小舟飛速駛來,在大船盤踞的湖麵上,這條小舟就好像一條遊魚一般,飛快的趕上嶽飛所在的大船。
(簡單說一下,車船這東西其實就是比較大的戰艦,人力以及風力共同做動力。本人對船舶不精通,但是個人認為類似於加勒比海盜裏的傳奇戰艦,如有精通者可以批駁。一些古裝電影裏經常出現的大船就和車船類似,典型的就是東方不敗裏左冷禪坐的那樣。這東西其實不是楊幺發明的,而且嶽飛手下也有這種船隻,大小不一,小的也隻能容納兩三百人,本文隻是使用這種說法,不敢誤導。寫到第四卷,有點頭疼,對於戰爭實在是寫不好,小五是詭計白癡,大局觀和小局觀都幾乎為零,設計不出精妙的戰法和詭計,所以我姑且言之,朋友們姑且看之,別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