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的古代的珍貴官窯瓷器,卻買不到,那就做,這又什麽好猶豫的?</p>
隻不過之前燒製過,所以陳文哲很清楚,鬆石綠釉是以銅為著色劑,二次燒成的低溫單色釉。</p>
這就是一種以銅為著色劑的低溫彩釉,燒成溫度低,還是銅來顯色,這對陳文哲來說,可就太友好了。</p>
陳文哲對於銅元素呈色的燒成溫度,已經有著很高的把握。</p>
雖然不能說想要什麽顏色,他都能控製這燒出來,也已經是差不多。</p>
他現在最關注的反而是雜糅一些工藝,也就是把鬆石綠釉和粉彩柔和在一起燒成。</p>
其實,鬆石綠釉的出現,還真是個不算意外的意外。</p>
眾所周知,鬆石綠釉是清代雍正時,禦窯廠創燒的色釉品種之一,是仿造綠鬆石的仿石釉瓷器一種。</p>
而自古以來,綠鬆石都是國人喜歡的寶石。</p>
它的顏色綠中帶有藍色或黃色,散發著迷人高貴的氣息。</p>
然而,綠鬆石畢竟是寶石,是不可再生資源。</p>
雍正皇帝一向節儉,在瓷器和寶石之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瓷器。</p>
在皇帝的授意以及景鎮禦窯廠匠人的努力下,就成功燒製出了同綠鬆石顏色一致的釉色,名為鬆石綠釉。</p>
鬆石綠釉是以銅為著色劑二次燒成的低溫單色釉,請注意,這裏明確了是低溫釉。</p>
現代人已經燒製出高溫油的鬆石綠釉,它肯定相比低溫釉更有優勢,但是現在陳文哲做的是仿古工藝,自然就不會關注高溫釉的鬆石綠釉。</p>
這種低溫釉經過雍正和乾隆兩朝的不斷發展,到乾隆時期,鬆石綠釉瓷已經非常流行。</p>
鬆石綠釉雖然是一種單色釉,但清朝瓷器的燒製並不教條主義。</p>
他們在鬆石綠釉的底色上,會配以其它釉色、圖案或工藝。</p>
這種瓷器的“雜糅”,不但沒有破壞鬆石綠釉的美感,反而讓高貴神秘感更加充分。</p>
鬆石綠釉主要在雍正和乾隆年間燒製,雖然乾隆以後的嘉慶、道光均有燒製,但無論呈色,還是瓷胎較前代略有不如,嘉慶之後的鬆石綠釉總體顏色較深。</p>
可以說,乾隆過後,瓷器的曆史慢慢地就沒有了什麽創新,全在前朝人基礎之上發展。</p>
但這不代表後麵的瓷器,就不夠漂亮了,不夠有新意了。</p>
在嘉慶往後走的時候,其實還是有很多古董瓷器,可以做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p>
比如陳文哲看到過的一件寶貝,還比較出名。</p>
最起碼在收藏圈中比較出名,它屬於嘉慶年間的代表作品。</p>
那是一件小小的雅器,就很有乾隆時候的特點,畢竟嘉慶是屬於兒子,乾隆是父親。</p>
父親的審美,多少會影響到兒子吧?</p>
這一件嘉慶的寶貝也是受人爭議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形容嘉慶這一件東西,偏離了古瓷器的審美。</p>
那是一件嘉慶時期的寶貝鬆石綠的粉彩龍瓶,整個造型還是比較經典且規矩的。</p>
為什麽陳文哲會想到它?肯定是因為龍瓶,還有就是正好他在做粉彩和鬆石綠釉的雜糅瓷器。</p>
這是一件龍瓶,而龍瓶的價值,之前陳文哲已經了解的很清楚。</p>
那麽為什麽要形容這一件瓷器是龍瓶呢?因為上麵有一條龍,一條紅色的螭龍。</p>
很多人形容它不雅,就是因為這一條龍。</p>
粉紅色的,這就是嘉慶的審美。</p>
除了這一點,不管是造型還是器物的釉色,還是粉彩的製作,都達到了官窯的頂級。</p>
尤其是有一種乾隆的特色,但這一條龍不夠雅,反而是有一種趣味橫生的意思。</p>
這算創新嗎?要是細看一下,它的構成與所表現的古董魅力,還是很強的。</p>
通體來看,這一種鬆石綠的寶貝不簡單,屬於宮廷重器,當然普通人是無緣擁有的。</p>
這一件寶貝是運用了彩繪的形式,然後纏枝西番蓮紋與玉磬紋構成。</p>
當然,這一種寓意還是老樣子,寓意著吉慶連連。</p>
整個肩部往下走的時候,其實是貼著一種胭脂紅的螭龍,它盤踞在瓶身變化的位置,有一種新貨的創意感。</p>
在嘉慶帝來看,還是下了功夫的,他是在乾隆的瓶身上麵,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p>
整條龍屬於昂首仰探,造型還是相當的準確,而且比較漂亮。</p>
但這一件意趣橫生的作品,卻被很多收藏人吐槽。</p>
但是,你要不吐槽這條龍,那再看這一件寶貝的鬆石綠釉,還是很漂亮的。</p>
其釉色勻淨厚潤,也有著乾隆年間的功底,匠人的認真體現了它的不平凡。</p>
雖然是有一條龍盤在上麵,但這一切都符合當時的審美,所以它是一件真正的好寶貝。</p>
至於雅與不雅這一個說法,好看就行了,審美因人而異。</p>
這一件瓷器,可以說是滿足了最近階段,陳文哲製作瓷器的一切要求。</p>
而等他做完了這一件十分有創意,又很漂亮的瓷器,陳文哲再一次開始收心。</p>
想他這樣散發思維,隨意創作,很多瓷器都需要製作,那設計的瓷器、工藝就太多了。</p>
所以,他現在還是回歸正途,認真的燒製一件粉彩瓷。</p>
其實低溫釉中的鬆石綠,燒製起來不難,所以陳文哲還是對於更難燒製出精品的粉彩瓷,更加上心。</p>
粉彩瓷我們現代人接觸的比較多,很多五顏六色的瓷器,看著十分漂亮的,一般都是粉彩,而不是五彩。</p>
粉彩的特點,就是漂亮,就是靚麗,就是多彩!</p>
當然,它不是五彩,因為它相比五彩,優勢就太多了。</p>
隻不過粉彩製作起來,還是比較難的。</p>
特別是剛剛開始創燒的時候,粉彩這種工藝使用的時候很少。</p>
沒辦法之下,就隻能還用五彩,隻有其中一小部分彩,才是使用粉彩。</p>
粉彩始創於康熙,極盛於雍正。</p>
康熙晚期,在琺琅彩瓷製作的基礎上,景鎮窯才開始燒製粉彩瓷,但製作較粗。</p>
那個時期,僅在紅花的花朵中運用粉彩點染,其他紋飾仍沿用五彩的製作。</p>
</p>
粉彩瓷是琺琅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p>
它是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後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p>
隻不過之前燒製過,所以陳文哲很清楚,鬆石綠釉是以銅為著色劑,二次燒成的低溫單色釉。</p>
這就是一種以銅為著色劑的低溫彩釉,燒成溫度低,還是銅來顯色,這對陳文哲來說,可就太友好了。</p>
陳文哲對於銅元素呈色的燒成溫度,已經有著很高的把握。</p>
雖然不能說想要什麽顏色,他都能控製這燒出來,也已經是差不多。</p>
他現在最關注的反而是雜糅一些工藝,也就是把鬆石綠釉和粉彩柔和在一起燒成。</p>
其實,鬆石綠釉的出現,還真是個不算意外的意外。</p>
眾所周知,鬆石綠釉是清代雍正時,禦窯廠創燒的色釉品種之一,是仿造綠鬆石的仿石釉瓷器一種。</p>
而自古以來,綠鬆石都是國人喜歡的寶石。</p>
它的顏色綠中帶有藍色或黃色,散發著迷人高貴的氣息。</p>
然而,綠鬆石畢竟是寶石,是不可再生資源。</p>
雍正皇帝一向節儉,在瓷器和寶石之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瓷器。</p>
在皇帝的授意以及景鎮禦窯廠匠人的努力下,就成功燒製出了同綠鬆石顏色一致的釉色,名為鬆石綠釉。</p>
鬆石綠釉是以銅為著色劑二次燒成的低溫單色釉,請注意,這裏明確了是低溫釉。</p>
現代人已經燒製出高溫油的鬆石綠釉,它肯定相比低溫釉更有優勢,但是現在陳文哲做的是仿古工藝,自然就不會關注高溫釉的鬆石綠釉。</p>
這種低溫釉經過雍正和乾隆兩朝的不斷發展,到乾隆時期,鬆石綠釉瓷已經非常流行。</p>
鬆石綠釉雖然是一種單色釉,但清朝瓷器的燒製並不教條主義。</p>
他們在鬆石綠釉的底色上,會配以其它釉色、圖案或工藝。</p>
這種瓷器的“雜糅”,不但沒有破壞鬆石綠釉的美感,反而讓高貴神秘感更加充分。</p>
鬆石綠釉主要在雍正和乾隆年間燒製,雖然乾隆以後的嘉慶、道光均有燒製,但無論呈色,還是瓷胎較前代略有不如,嘉慶之後的鬆石綠釉總體顏色較深。</p>
可以說,乾隆過後,瓷器的曆史慢慢地就沒有了什麽創新,全在前朝人基礎之上發展。</p>
但這不代表後麵的瓷器,就不夠漂亮了,不夠有新意了。</p>
在嘉慶往後走的時候,其實還是有很多古董瓷器,可以做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p>
比如陳文哲看到過的一件寶貝,還比較出名。</p>
最起碼在收藏圈中比較出名,它屬於嘉慶年間的代表作品。</p>
那是一件小小的雅器,就很有乾隆時候的特點,畢竟嘉慶是屬於兒子,乾隆是父親。</p>
父親的審美,多少會影響到兒子吧?</p>
這一件嘉慶的寶貝也是受人爭議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形容嘉慶這一件東西,偏離了古瓷器的審美。</p>
那是一件嘉慶時期的寶貝鬆石綠的粉彩龍瓶,整個造型還是比較經典且規矩的。</p>
為什麽陳文哲會想到它?肯定是因為龍瓶,還有就是正好他在做粉彩和鬆石綠釉的雜糅瓷器。</p>
這是一件龍瓶,而龍瓶的價值,之前陳文哲已經了解的很清楚。</p>
那麽為什麽要形容這一件瓷器是龍瓶呢?因為上麵有一條龍,一條紅色的螭龍。</p>
很多人形容它不雅,就是因為這一條龍。</p>
粉紅色的,這就是嘉慶的審美。</p>
除了這一點,不管是造型還是器物的釉色,還是粉彩的製作,都達到了官窯的頂級。</p>
尤其是有一種乾隆的特色,但這一條龍不夠雅,反而是有一種趣味橫生的意思。</p>
這算創新嗎?要是細看一下,它的構成與所表現的古董魅力,還是很強的。</p>
通體來看,這一種鬆石綠的寶貝不簡單,屬於宮廷重器,當然普通人是無緣擁有的。</p>
這一件寶貝是運用了彩繪的形式,然後纏枝西番蓮紋與玉磬紋構成。</p>
當然,這一種寓意還是老樣子,寓意著吉慶連連。</p>
整個肩部往下走的時候,其實是貼著一種胭脂紅的螭龍,它盤踞在瓶身變化的位置,有一種新貨的創意感。</p>
在嘉慶帝來看,還是下了功夫的,他是在乾隆的瓶身上麵,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p>
整條龍屬於昂首仰探,造型還是相當的準確,而且比較漂亮。</p>
但這一件意趣橫生的作品,卻被很多收藏人吐槽。</p>
但是,你要不吐槽這條龍,那再看這一件寶貝的鬆石綠釉,還是很漂亮的。</p>
其釉色勻淨厚潤,也有著乾隆年間的功底,匠人的認真體現了它的不平凡。</p>
雖然是有一條龍盤在上麵,但這一切都符合當時的審美,所以它是一件真正的好寶貝。</p>
至於雅與不雅這一個說法,好看就行了,審美因人而異。</p>
這一件瓷器,可以說是滿足了最近階段,陳文哲製作瓷器的一切要求。</p>
而等他做完了這一件十分有創意,又很漂亮的瓷器,陳文哲再一次開始收心。</p>
想他這樣散發思維,隨意創作,很多瓷器都需要製作,那設計的瓷器、工藝就太多了。</p>
所以,他現在還是回歸正途,認真的燒製一件粉彩瓷。</p>
其實低溫釉中的鬆石綠,燒製起來不難,所以陳文哲還是對於更難燒製出精品的粉彩瓷,更加上心。</p>
粉彩瓷我們現代人接觸的比較多,很多五顏六色的瓷器,看著十分漂亮的,一般都是粉彩,而不是五彩。</p>
粉彩的特點,就是漂亮,就是靚麗,就是多彩!</p>
當然,它不是五彩,因為它相比五彩,優勢就太多了。</p>
隻不過粉彩製作起來,還是比較難的。</p>
特別是剛剛開始創燒的時候,粉彩這種工藝使用的時候很少。</p>
沒辦法之下,就隻能還用五彩,隻有其中一小部分彩,才是使用粉彩。</p>
粉彩始創於康熙,極盛於雍正。</p>
康熙晚期,在琺琅彩瓷製作的基礎上,景鎮窯才開始燒製粉彩瓷,但製作較粗。</p>
那個時期,僅在紅花的花朵中運用粉彩點染,其他紋飾仍沿用五彩的製作。</p>
</p>
粉彩瓷是琺琅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p>
它是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後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