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被認為是陽光和大地之色,如後漢劉熙的《釋名》:“黃,晃也,猶晃晃,像日光色也。”</p>


    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說文》:“黃,土之色也。”</p>


    象征著能使萬物生長的陽光和土地,受到人們的崇尚。</p>


    可惜,這一切隨著時代的演變,都一去不複返了。</p>


    還是說回玉璜,這種玉禮器,從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始一直是女性的象征,並僅限於個人飾件體現其社會地位的象征性。</p>


    步入良渚時期後,琮、璧和鉞開始超越個人飾件的範疇。</p>


    這時玉璜成為重要的社會權力象征,標誌社會複雜化進程加速。</p>


    當然也代表著社會成員的地位、等級和財富,也意味著地位分化明顯加劇。</p>


    當象征男性權力的琮和璧開始流行,璜作為女性的象征仍然沒有太大的變化,表明女性地位已退居於男性之下。</p>


    隨著良渚文化的衰落,無論是琮、璧還是璜,統統隨著酋邦社會的解體而消失。</p>


    這表明當時的社會結構,又退回到了等級關係比較簡單的狀態。</p>


    雖然其中一些玉器的形製與工藝,後來被中原地區的複雜社會所繼承,但是由於青銅禮器的出現,它們的象征性和社會意義已經和新石器時代不可同日而語了。</p>


    當然,就算是青銅器這種被古代貴族、皇族重視的禮器,也成為了現代人收藏的寶物。</p>


    </p>


    青銅器,在國內陳文哲是弄不到多少的。</p>


    再說,之前他弄到的那麽一大批,他已經十分滿足。</p>


    沒想到,這一次他居然還在一堆原石之中,弄到了一些玉禮器。</p>


    這裏的這種玉禮器雖然不多,但是,從良渚文化,到戰國、一直到漢代,好像都有。</p>


    比如眼前的這件黃玉柱,或者說是黃玉豬,他就是典型的漢代之物。</p>


    這件玉器十分特殊,就跟一個木質粗細的柱子一樣,隻不過柱子的一頭,有著豬頭的形象。</p>


    特別是長長的住嘴,可以讓你一眼就看出來,這是一件玉豬。</p>


    但是,它的整體形態,確實柱狀!</p>


    把小型的玉石,全部翻出來,仔細查找,發現古代玉器很少。</p>


    除了之前的幾件,另外還有一件黃玉馬,再有就是黃玉鷹紋鴞首紋圭和黃玉瑞獸。</p>


    那件黃玉馬好像是新時期時代的,此時陳文哲沒有時間研究,也就是看一眼,大體等級下一些簡單的信息,也就放過了。</p>


    他更看重的肯定是器型稍微複雜點的,比如這件黃玉鷹紋鴞首紋圭。</p>


    首先是質地,它是秋葵黃,這種黃色是有其他黃色轉變而來的。</p>


    黃玉由澹黃到深黃色,有栗黃、秋葵黃等色。</p>


    由澹黃到深黃,肯定是以“黃侔蒸梨”色者為最佳。</p>


    這一件作品的玉質,肯定不如先前的玉璜。</p>


    但是,它是一件圭,也是玉禮器的一種,跟那件玉璜一樣。</p>


    而且其上還有著這種禮器當中,最為經典的獸麵紋。</p>


    這件玉圭,黃色,帶赭色沁,不用說又是一件出土器。</p>


    玉圭整體扁薄,呈半圓形。</p>


    直邊中部凹凋一獸麵,雙眼為重環形。</p>


    自眼廓上凸起,形成雙重浮凋,用管鑽鑽出兩重眼圈。</p>


    眼圈外側飾繁密的渦紋地,渦紋間用多條弧線接連。</p>


    鼻為長方形,飾密集的回紋地。</p>


    闊口微啟,上下齒各有兩個獠牙露於口外。</p>


    其上飾密集的直線紋地,兩端各凸凋側視獸麵紋一個。</p>


    獸麵紋之外,滿飾渦紋、雲紋、回紋等。</p>


    其間連接獸麵的上肢依稀可辨,酷似人的臂膀,背麵刻滿陰線紋。</p>


    此器熟練地采用起凸、管鑽等技術。</p>


    紋飾精繁,為新石器時代玉器中所罕見。</p>


    黃玉作為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晶瑩剔透、柔和如脂,質地細膩、滋潤。</p>


    在一個,黃玉以色黃正而驕,潤如脂者使其身價不匪,它稀有罕見,是玉中的珍品。</p>


    如果還能有不錯的凋工,那就更是價值倍增。</p>


    說到黃玉,很多懂玉的朋友,可能都會覺得很熟悉,並沒有什麽特殊。</p>


    現代社會,還會缺黃玉?</p>


    再說,我大清早就忘了,也沒有什麽皇朝,誰都可以玩的東西,也沒什麽珍貴的了吧?</p>


    其實,不管是什麽時期,不管是什麽顏色的玉石,隻要品質好的,就全都是稀缺之物。</p>


    這可不是胡說,甚至陳文哲這種想法還有點保守了。</p>


    真實的情況是,市場上隻要是黃色的玉石,就十分稀少。</p>


    不管品質好壞,作為和田四大品種之一的黃玉,從來都不多。</p>


    那事情就有的說到了,為什麽市場上,好像並不缺黃玉?</p>


    畢竟長期玩玉的朋友,誰還沒見過幾塊顏色呈黃色的“黃玉”呢?</p>


    可事實恰恰相反,黃玉真的少見,一般人見到的幾乎都是染色做出來的。</p>


    這裏說的染色,不一定是作假,也有可能是天然染色,比如沁色!</p>


    還是說之前的那件玉圭,它是秋葵黃。</p>


    這種顏色的黃玉,隻要是內行,一眼就能看出來。</p>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種秋葵黃是怎麽來的!</p>


    不是純正的內行人,恐怕不知道,收藏古玉愛好者圈裏,還有一句俗話,就是“千年古玉變秋葵”。</p>


    什麽意思呢?其實意思很簡單,應當就是指古玉出漿現象。</p>


    隻要有這種現象,玉石的顏色就必然改變。</p>


    當然,也不一定就會變成秋葵黃,但是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p>


    吃過秋葵的朋友都會記得,秋葵裏麵有一種漿,觸感滑滑的,微帶一點黏性。</p>


    這與古玉遇水,也就是遇潮吐漿現象,十分相似。</p>


    隻要上手國唐宋之前的古玉,就應該會遇到一些,可以說幾無例外,都存在吐漿現象。</p>


    而明清之後的玉器吐漿現象,則不甚明顯。</p>


    新玉遇水吐漿的現象,更為罕見。</p>


    從吐漿這個特點來看,千年古玉變秋葵這句話是比較妥帖的。</p>


    但這並意味著,這句話就是真理,因為埋藏古玉的環境不同,肯定會造成古玉顏色變化的不同。</p>


    陳文哲想到這一點,自然不是關心古玉為什麽會變成秋葵黃,而是認為,玉石之中,特別是放置時間長久的玉石,會變色。</p>


    這就直接決定了,流傳下來的黃玉玉器數量,其實更少,因為有很大一部分,本質根本就不是黃玉。</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係統不正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神狂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神狂想並收藏我的係統不正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