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細節決定成敗
《莊子》說:“重積德,則天不克。天不克,則莫之其極。”也就是說,心中重視積德的人,那是貴不可極啊!因為我們真正的生命,正是在這一積功累德的過程之中不斷升華的。
為什麽會有“仁者無敵”、“仁者無憂”之說?因為仁者是時時積功,處處累德之人。這樣過的人生,是“百福駢臻,千祥雲集”的無憂人生,所以孔子說,“仁者壽”。仁者,是重積功德的人,是信奉中國“種德說”的人,那可是世間最會養生的人啊!他們身心合一,為而不有,善而不居,無愧無怍,心安理得。
仁者認為,人生就是愛人的人生,人生就是助人的人生。故曰“仁者愛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們隻恐好事沒能盡心盡力由自己去做,但卻不是為了自己,這樣是何其豁達的人生。
《孟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也就是說,聖人大舜是誰,我又是誰,隻要我用心去做,我也可以成為聖賢。此言非虛,譬如,“替長者折枝(古人為尊重長者,作揖問禮)非不能也,乃不為也。”也就是說,禮貌待人,這並不是人不能做到的啊,正如把廢紙丟到紙簍裏,把礙道的瓦石,順手清除開,或者在人危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助其出離,這些都是人們完完全全可以做到的啊!並不是不能做的。
然而一個人做與不做,全在於你肯於不肯。若是肯樂於助人,不圖後來福報,當下就是“無位相公”、“在世聖賢”、“諸佛菩薩”。果能“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即便是窮困的平民,不忘“種德施惠”、“天必賜汝以福”。這就是中國曆代傳統特有的,包括教育、養生、立業、治國等方方麵麵,點點滴滴,在裏麵無不滲透著這種“種德收福”的智慧,無不洋溢著這種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莊子》說:“重積德,則天不克。天不克,則莫之其極。”也就是說,心中重視積德的人,那是貴不可極啊!因為我們真正的生命,正是在這一積功累德的過程之中不斷升華的。
為什麽會有“仁者無敵”、“仁者無憂”之說?因為仁者是時時積功,處處累德之人。這樣過的人生,是“百福駢臻,千祥雲集”的無憂人生,所以孔子說,“仁者壽”。仁者,是重積功德的人,是信奉中國“種德說”的人,那可是世間最會養生的人啊!他們身心合一,為而不有,善而不居,無愧無怍,心安理得。
仁者認為,人生就是愛人的人生,人生就是助人的人生。故曰“仁者愛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們隻恐好事沒能盡心盡力由自己去做,但卻不是為了自己,這樣是何其豁達的人生。
《孟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也就是說,聖人大舜是誰,我又是誰,隻要我用心去做,我也可以成為聖賢。此言非虛,譬如,“替長者折枝(古人為尊重長者,作揖問禮)非不能也,乃不為也。”也就是說,禮貌待人,這並不是人不能做到的啊,正如把廢紙丟到紙簍裏,把礙道的瓦石,順手清除開,或者在人危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助其出離,這些都是人們完完全全可以做到的啊!並不是不能做的。
然而一個人做與不做,全在於你肯於不肯。若是肯樂於助人,不圖後來福報,當下就是“無位相公”、“在世聖賢”、“諸佛菩薩”。果能“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即便是窮困的平民,不忘“種德施惠”、“天必賜汝以福”。這就是中國曆代傳統特有的,包括教育、養生、立業、治國等方方麵麵,點點滴滴,在裏麵無不滲透著這種“種德收福”的智慧,無不洋溢著這種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