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快樂無憂,是名為佛


    佛陀是“三祗修福慧,百劫種相好”。(.)福慧具足、相好莊嚴的人,左右逢源,心想事成,要度人就更方便了。佛陀在世時,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舉止安詳,就單憑那相好莊嚴就把眾生攝住了。尚未說法,眾生都已心存皈依欽慕,再一開口,誰不聽從?故佛陀能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那麽這些福慧以及相好莊嚴是從哪裏來的呢?就是一個大歡喜心生出來的。相由心生,福慧靠心耕。心好相就好,福慧自然長。不單相好,一切境緣都會因歡喜心而轉好。佛門有種說法叫“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三寶之一的僧寶,是“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的。故寺僧常生歡喜心與讚歎心是修行維持正法的根本,是自利利他的不二法門。


    我們看到所有寺廟去參訪時,一入山門必見彌勒菩薩一副歡天樂天的麵容。寺院這樣安排,是有其源遠流長的內涵在裏麵。為什麽呢?因為十地菩薩都是從初地――歡喜地開始修行,故想入菩薩地一定要心中常生歡喜。即便是逆境惡境,也歡喜信受,如飲甘露者,這是磨煉鍛煉菩薩隨順眾生、利樂有情的根本。故禪門古德曰:


    “快樂無憂,是名為佛。”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人能時常歡喜存心,便是人生能動轉境的大智慧,也是離苦得樂、避禍召福的資糧。俗語也常說:“一個心能常歡喜的人,運氣一般都不會差到哪去。”


    身體為什麽會不好?相貌為什麽會有缺陷?處境為什麽會不如意?人緣為什麽會不稱心?這一切的一切,不能得心應手,都是因為有虧於心之處。無故的貪嗔癡之心,令自己苦惱,也令他人煩擾。那要怎麽辦呢?《菜根譚》作者洪應明一生總結而後說:“天勞我以形,吾修吾心以補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就是這六個字“修吾心,高吾道”來對治。修心可補身,修心可補相,提高道行能轉變境緣,提高道行可增加福報。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養生菜根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草嶺書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草嶺書齋並收藏養生菜根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