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四月中旬,一場春雨已淅淅瀝瀝地下了十多天,整個皇城籠罩在一層淡淡的薄紗之中,空氣中滿是化不開的愁霧。雨水匯聚成細流,沿著卵石鋪成的斜坡流向暗溝之中,一點一滴,都像這後宮女子落下的淚水,日日夜夜也不能流盡。
大行皇帝的梓宮,不日即將出殯。
皇帝下詔,建昭帝後宮的嬪妃中,凡嬪位以下,無子嗣者,須皆生殉,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靈。一紙詔書傳來,壽安宮上下一片哀嚎。都是如花似玉的年紀,先前穆氏黨人一案已有數十人死於極刑,如今剩下三十餘人,原想安安分分地在擁擠的太妃宮中終老,竟是也不能了。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蘭妃步出雲台宮,見細雨如絲,雲煙渺渺,心中一片惘然。這樣的美景,可惜到底生錯了地方,倘若還在江南……
“小姐?”如霜在一旁打著一柄青羅絹傘,將蘭妃從回憶中喚醒,“皇上也真是的,這樣的差事,為什麽要丟給我們家小姐?就算皇後娘娘有孕,那還有敏妃、榮嬪,偏生要折騰小姐,去辦這樣叫人心裏不痛快的差事!”
蘭妃苦笑,皇帝的心意,她怎會不知?她愈是對他不冷不淡,他愈要讓她在人前風光無限。出潛邸時,不過是個尋常良娣,她的封號“蘭”讓多少肅王府的舊人羨煞不已。衡蘭芷若,高潔幽雅,在外人看來,這是皇帝對她出眾美貌與才華的由衷稱讚。可隻有她自己清楚,皇帝這樣做,多半是別有深意的脅迫。
如今讓她主持大行皇帝的嬪妃殉葬,這一步,更是一箭雙雕之舉。既讓旁人看到她雲台宮的寵愛與地位直逼中宮,又讓她明白,若不順從討好皇帝,今後該是怎樣一副下場!
蘭妃隻淡淡地訓斥她:“不在自己宮裏,說話要注意分寸。”
如霜悶悶不樂道:“奴婢也是為小姐擔心,小姐自小就最是心慈的,怎能去做那種事情?”
蘭妃本就生的弱骨柔肌,此時受了委屈,再經家生的丫鬟這麽一說,柔腸百轉,兩靨生愁,愈發如西子捧心,讓人瞧了憐惜不已。
“蘭妃娘娘駕到!”
皇帝派了內侍總管太監祖成隨她一同“辦差”,壽安宮裏的女人們,看到他手中黃色的詔書,就如同見到了閻王殿前的小鬼一般,頓時三魂去了七魄。
建昭帝駕崩之後,文武百官及天家眷屬均須以日代月,服斬衰二十七。此時尚未服滿,蘭妃隻穿了一條白緞素裙,烏發以白繩束起,梳成喪髻。一番不做修飾的打扮,愈發襯得她輕盈柔美,仿佛一片落地即融的雪花。
“祖成,宣讀皇上的詔書吧。”她醞釀已久,話出口時,方能做到不帶一絲情感。
“奴才遵旨。”
壽安宮側殿中黑壓壓地擠了一群宮婦,她們的臉龐還猶自嬌嫩,雙眼卻如行將就木的老者,再無分毫光彩。她們麻木地跪在殿中,聽著聖詔一字一句,剝奪走她們一生中最後的時光。
“你們都是大行皇帝的妃嬪,當今聖上念著你們昔日的情分,特賜你們與大行皇帝一路同行,葬入潛山皇陵。生同衾,死同穴,這是尋常夫妻最盼望不過的事。你們身為禦妾,能有此結局,應當感到榮幸,莫要太過傷感了。”
她色如冰霜,語調裏也尋不到一點溫度。滿室的女人,有人哭得嘶聲力竭,有人則早已流幹了眼淚,呆怔怔地望著雕梁上懸掛的白綾,被風吹得鼓起、搖晃、垂落。
阮嘉站在這群人中,望著那宛若天人的蘭妃,心頭霎時翻騰起驚濤駭浪。隻見她雙目倏然放光,嘴唇張了又合,旋即緊緊咬著牙關,似乎在極力扼製住自己不要喊出聲來!
蘭妃環視了一周,並未發現阮嘉的注視,回首對祖成道:“時辰差不多了,你們去辦吧,本宮就在殿外。等你們辦完事,再來回複本宮便是。”
祖成一臉謙恭,道:“奴才謹遵娘娘的吩咐。”
蘭妃轉身,正要踏出殿外,身後傳來的聲音讓她徹然渾身冰涼!
“慕芝姐姐,是我!”
連如霜也被這聲音驚得睜大了雙眼,急忙拿手捂住了嘴。
刹時蘭妃腳步驟停,她頓了一頓,緩步回到殿中,冷冷地看了一眼阮嘉,似乎並不認識這個人,語氣猶如冰雪:“你認錯人了。”
阮嘉不可置信地看著她,想在這張精致的臉龐上找到每處她最熟悉的痕跡,蘭妃卻連看都懶得再看她一眼,向身旁侍衛冷聲道:“這宮婦極不安分,倘若留在這裏,隻會惹了旁人也學她不肯順從。依本宮看,不如你們將她單獨帶到內室,賜杯禦酒,好生送她一程罷。”
兩個侍衛拱手遵命,一左一右架著阮嘉立即欲將其拖走。阮嘉卻也不掙紮,隻是苦笑。她並非想要楊慕芝出手相救,她亦深知皇命難違。她所想所念的,不過是兒時一段姐妹情誼。
曾經年少時,她們一同在楊府長大,楊夫人白氏是阮嘉的姨母。當年白氏雙生姊妹花,美貌享譽京城。姐姐嫁給了當時的四品禮部侍郎楊似道,男才女貌,一段佳話;桀驁的妹妹卻不肯聽從家族為她定下的婚約,竟隨著一個府裏的戲子私奔了。起初二人還靠著私奔時攜帶的一些錢財,柴米油鹽地過著日子。誰知好景不長,幾年後,坐吃山空的夫婦倆終於難以為繼。那姓阮的戲子隻好重操舊業,浪蕩於京城貴胄圈中,尤其擅長討好婦人。白氏得知真相後,不久鬱鬱而終。可那戲子非但毫無愧疚悔過之心,還嫌棄白氏留下了一個拖油瓶。借著楊夫人來悼念其胞妹,將年僅五歲的阮嘉,送入了楊家寄養。
楊慕芝大阮嘉兩歲,又是楊家獨女。因此這二人既是表姊妹,又是少時彼此唯一的玩伴,一同生活了五年多,感情勝似同胞姐妹。直到楊府出事那年,楊似道因朝中派係鬥爭,被貶去了江南道做了從六品的知州司馬。楊府舉家搬遷南下,阮嘉才不得不回到生父身邊,從此與姨母一家,一別至今。
“旁人膽敢鬧事的,都是打了一頓直接掛上去了。你倒好,惹事還得了便宜,總歸是能死得體麵些了。莫非蘭妃娘娘真的認識你?”
侍衛將酒杯和酒壺往桌上重重一摔,見阮嘉不搭理他,定睛朝她仔細瞧了瞧,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恍然道:“哦,我認得你。你就是那個差點被先帝臨幸的小宮女嘛!還是我奉旨把你從鸞清宮帶到這壽安宮的呢,你肯定不記得我了。唉,人家都說,富貴險中求,藝高人膽大。你還真是個膽大的,可惜藝嘛……不怎麽高。”
阮嘉原本念著自己幼年喪母,父親將其賣做了官婢,如今姐姐也不肯認他,如此孑然一身,死又有何懼?這樣一想,心下倒是隻哀不傷,此時聽了侍衛這番話,突然起了興致,問道:“你且說說,我怎麽藝不高了?”
侍衛皺眉道:“也不是藝不高,就是差了點運氣。你看啊,先帝本來就要破例封你做娘娘了,誰知……那話怎麽說來著?啊,天有不測風雲,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好端端的就沒了,你這不倫不類的,名分也沒了,安安分分的宮女也做不成了。現在要你殉葬,你走投無路了吧,誰想又遇到了熟人!這放了別的事,你八成也就得救了,可攤上這皇家的事……唉,這回就是親爹娘,也救不了你啦。”
阮嘉道:“你說得對,我就是個無福的人。”
侍衛望著她,歎了一口氣:“你長得……還真是挺好看的,別說,和方才那位娘娘還挺像的。要說你們認識,我看倒也有幾分可能。要不是……唉,可惜,真是可惜,和我一樣,同是天涯淪落人哪!我也不為難你了,你也別為難我,都是苦命的人,你且把酒喝了吧,喝了我好去交差。”
阮嘉靜靜地看著那隻白瓷酒杯,門外悲哭震天,夾雜著侍衛們的呼喝,還有木板凳一個一個被推倒砸在地磚上的回聲。漸漸地,不聞哭泣,腳步聲也隨之遠去,隻餘下如同無間地獄一般的死寂。
“謝謝你。”她真誠地說。正如他所說,她還能死得體麵,死前還有人願意和她說說話。既然皆是無能為力之事,死亡對她來說,確也不是件難事了,“假如有一日,你能離開壽安宮,去別的地方當差,見了蘭妃娘娘,也替我謝謝她。”
說完,阮嘉淡然一笑,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侍衛看著她緩緩倒下,恍若一隻斷翅的蝶,淒然飄墜,終而歸於塵土。他將桌上的酒具一一收好,也收起他的憐憫。再怎樣不忍心,他也不過是個在壽安宮給太妃太嬪們當差的低等侍衛,蘭妃和祖總管還在殿外等著他去複命。更何況,在壽安宮呆得久了,這些女子的生生死死,他還見得少麽?
大行皇帝的梓宮,不日即將出殯。
皇帝下詔,建昭帝後宮的嬪妃中,凡嬪位以下,無子嗣者,須皆生殉,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靈。一紙詔書傳來,壽安宮上下一片哀嚎。都是如花似玉的年紀,先前穆氏黨人一案已有數十人死於極刑,如今剩下三十餘人,原想安安分分地在擁擠的太妃宮中終老,竟是也不能了。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蘭妃步出雲台宮,見細雨如絲,雲煙渺渺,心中一片惘然。這樣的美景,可惜到底生錯了地方,倘若還在江南……
“小姐?”如霜在一旁打著一柄青羅絹傘,將蘭妃從回憶中喚醒,“皇上也真是的,這樣的差事,為什麽要丟給我們家小姐?就算皇後娘娘有孕,那還有敏妃、榮嬪,偏生要折騰小姐,去辦這樣叫人心裏不痛快的差事!”
蘭妃苦笑,皇帝的心意,她怎會不知?她愈是對他不冷不淡,他愈要讓她在人前風光無限。出潛邸時,不過是個尋常良娣,她的封號“蘭”讓多少肅王府的舊人羨煞不已。衡蘭芷若,高潔幽雅,在外人看來,這是皇帝對她出眾美貌與才華的由衷稱讚。可隻有她自己清楚,皇帝這樣做,多半是別有深意的脅迫。
如今讓她主持大行皇帝的嬪妃殉葬,這一步,更是一箭雙雕之舉。既讓旁人看到她雲台宮的寵愛與地位直逼中宮,又讓她明白,若不順從討好皇帝,今後該是怎樣一副下場!
蘭妃隻淡淡地訓斥她:“不在自己宮裏,說話要注意分寸。”
如霜悶悶不樂道:“奴婢也是為小姐擔心,小姐自小就最是心慈的,怎能去做那種事情?”
蘭妃本就生的弱骨柔肌,此時受了委屈,再經家生的丫鬟這麽一說,柔腸百轉,兩靨生愁,愈發如西子捧心,讓人瞧了憐惜不已。
“蘭妃娘娘駕到!”
皇帝派了內侍總管太監祖成隨她一同“辦差”,壽安宮裏的女人們,看到他手中黃色的詔書,就如同見到了閻王殿前的小鬼一般,頓時三魂去了七魄。
建昭帝駕崩之後,文武百官及天家眷屬均須以日代月,服斬衰二十七。此時尚未服滿,蘭妃隻穿了一條白緞素裙,烏發以白繩束起,梳成喪髻。一番不做修飾的打扮,愈發襯得她輕盈柔美,仿佛一片落地即融的雪花。
“祖成,宣讀皇上的詔書吧。”她醞釀已久,話出口時,方能做到不帶一絲情感。
“奴才遵旨。”
壽安宮側殿中黑壓壓地擠了一群宮婦,她們的臉龐還猶自嬌嫩,雙眼卻如行將就木的老者,再無分毫光彩。她們麻木地跪在殿中,聽著聖詔一字一句,剝奪走她們一生中最後的時光。
“你們都是大行皇帝的妃嬪,當今聖上念著你們昔日的情分,特賜你們與大行皇帝一路同行,葬入潛山皇陵。生同衾,死同穴,這是尋常夫妻最盼望不過的事。你們身為禦妾,能有此結局,應當感到榮幸,莫要太過傷感了。”
她色如冰霜,語調裏也尋不到一點溫度。滿室的女人,有人哭得嘶聲力竭,有人則早已流幹了眼淚,呆怔怔地望著雕梁上懸掛的白綾,被風吹得鼓起、搖晃、垂落。
阮嘉站在這群人中,望著那宛若天人的蘭妃,心頭霎時翻騰起驚濤駭浪。隻見她雙目倏然放光,嘴唇張了又合,旋即緊緊咬著牙關,似乎在極力扼製住自己不要喊出聲來!
蘭妃環視了一周,並未發現阮嘉的注視,回首對祖成道:“時辰差不多了,你們去辦吧,本宮就在殿外。等你們辦完事,再來回複本宮便是。”
祖成一臉謙恭,道:“奴才謹遵娘娘的吩咐。”
蘭妃轉身,正要踏出殿外,身後傳來的聲音讓她徹然渾身冰涼!
“慕芝姐姐,是我!”
連如霜也被這聲音驚得睜大了雙眼,急忙拿手捂住了嘴。
刹時蘭妃腳步驟停,她頓了一頓,緩步回到殿中,冷冷地看了一眼阮嘉,似乎並不認識這個人,語氣猶如冰雪:“你認錯人了。”
阮嘉不可置信地看著她,想在這張精致的臉龐上找到每處她最熟悉的痕跡,蘭妃卻連看都懶得再看她一眼,向身旁侍衛冷聲道:“這宮婦極不安分,倘若留在這裏,隻會惹了旁人也學她不肯順從。依本宮看,不如你們將她單獨帶到內室,賜杯禦酒,好生送她一程罷。”
兩個侍衛拱手遵命,一左一右架著阮嘉立即欲將其拖走。阮嘉卻也不掙紮,隻是苦笑。她並非想要楊慕芝出手相救,她亦深知皇命難違。她所想所念的,不過是兒時一段姐妹情誼。
曾經年少時,她們一同在楊府長大,楊夫人白氏是阮嘉的姨母。當年白氏雙生姊妹花,美貌享譽京城。姐姐嫁給了當時的四品禮部侍郎楊似道,男才女貌,一段佳話;桀驁的妹妹卻不肯聽從家族為她定下的婚約,竟隨著一個府裏的戲子私奔了。起初二人還靠著私奔時攜帶的一些錢財,柴米油鹽地過著日子。誰知好景不長,幾年後,坐吃山空的夫婦倆終於難以為繼。那姓阮的戲子隻好重操舊業,浪蕩於京城貴胄圈中,尤其擅長討好婦人。白氏得知真相後,不久鬱鬱而終。可那戲子非但毫無愧疚悔過之心,還嫌棄白氏留下了一個拖油瓶。借著楊夫人來悼念其胞妹,將年僅五歲的阮嘉,送入了楊家寄養。
楊慕芝大阮嘉兩歲,又是楊家獨女。因此這二人既是表姊妹,又是少時彼此唯一的玩伴,一同生活了五年多,感情勝似同胞姐妹。直到楊府出事那年,楊似道因朝中派係鬥爭,被貶去了江南道做了從六品的知州司馬。楊府舉家搬遷南下,阮嘉才不得不回到生父身邊,從此與姨母一家,一別至今。
“旁人膽敢鬧事的,都是打了一頓直接掛上去了。你倒好,惹事還得了便宜,總歸是能死得體麵些了。莫非蘭妃娘娘真的認識你?”
侍衛將酒杯和酒壺往桌上重重一摔,見阮嘉不搭理他,定睛朝她仔細瞧了瞧,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恍然道:“哦,我認得你。你就是那個差點被先帝臨幸的小宮女嘛!還是我奉旨把你從鸞清宮帶到這壽安宮的呢,你肯定不記得我了。唉,人家都說,富貴險中求,藝高人膽大。你還真是個膽大的,可惜藝嘛……不怎麽高。”
阮嘉原本念著自己幼年喪母,父親將其賣做了官婢,如今姐姐也不肯認他,如此孑然一身,死又有何懼?這樣一想,心下倒是隻哀不傷,此時聽了侍衛這番話,突然起了興致,問道:“你且說說,我怎麽藝不高了?”
侍衛皺眉道:“也不是藝不高,就是差了點運氣。你看啊,先帝本來就要破例封你做娘娘了,誰知……那話怎麽說來著?啊,天有不測風雲,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好端端的就沒了,你這不倫不類的,名分也沒了,安安分分的宮女也做不成了。現在要你殉葬,你走投無路了吧,誰想又遇到了熟人!這放了別的事,你八成也就得救了,可攤上這皇家的事……唉,這回就是親爹娘,也救不了你啦。”
阮嘉道:“你說得對,我就是個無福的人。”
侍衛望著她,歎了一口氣:“你長得……還真是挺好看的,別說,和方才那位娘娘還挺像的。要說你們認識,我看倒也有幾分可能。要不是……唉,可惜,真是可惜,和我一樣,同是天涯淪落人哪!我也不為難你了,你也別為難我,都是苦命的人,你且把酒喝了吧,喝了我好去交差。”
阮嘉靜靜地看著那隻白瓷酒杯,門外悲哭震天,夾雜著侍衛們的呼喝,還有木板凳一個一個被推倒砸在地磚上的回聲。漸漸地,不聞哭泣,腳步聲也隨之遠去,隻餘下如同無間地獄一般的死寂。
“謝謝你。”她真誠地說。正如他所說,她還能死得體麵,死前還有人願意和她說說話。既然皆是無能為力之事,死亡對她來說,確也不是件難事了,“假如有一日,你能離開壽安宮,去別的地方當差,見了蘭妃娘娘,也替我謝謝她。”
說完,阮嘉淡然一笑,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侍衛看著她緩緩倒下,恍若一隻斷翅的蝶,淒然飄墜,終而歸於塵土。他將桌上的酒具一一收好,也收起他的憐憫。再怎樣不忍心,他也不過是個在壽安宮給太妃太嬪們當差的低等侍衛,蘭妃和祖總管還在殿外等著他去複命。更何況,在壽安宮呆得久了,這些女子的生生死死,他還見得少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