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鄉鎮機關的曆史變遷,描寫鄉鎮幹部的生存狀態。紀實中國鄉村的風雲變幻,刻畫基層人物的人生畫卷。是對鄉鎮機關的真實寫照,是對鄉鎮幹部的人文關懷。


    蘭汀梅子,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300餘篇(首),並多次獲獎,著有詩文集《在風中歌唱》。


    史玉林和宋慧敏結婚一年後,他們生了個男孩,起初宋慧敏和孩子一直住在娘家,隻有周末了他們兩口子才帶著孩子回史玉林父母家團聚,一家三口是聚少離多。


    宋慧敏娘家的住房也不寬裕,這樣長時間地和娘家擠住在一起,宋慧敏覺得也不是長事。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國老百姓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還沒有錢去考慮改善居住條件,所以人們住房普遍很緊張,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大有人在,尤其在大城市這個問題表現的更為突出,懷川縣城也不例外,那時還不時興大批地建私房,也不像現在到處都在搞房地產開發,當時即使有錢也買不到房,何況史玉林和宋慧敏他們還沒錢。史玉林農村的老家倒是有兩間婚房,可距他們上班的地方幾十裏,當時交通又不方便,遠水不解近渴,住在娘家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但住時間長了矛盾就出來了。有一次宋慧敏的妹妹要買一件毛呢大衣,六、七十元一件,用兩個月的工資去買一件衣服,在宋慧敏的母親看來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因此兩個人就出現了紛爭,宋慧敏為了息事寧人,同時也覺得長時間住在娘家心裏覺得虧欠想趁此補報一下,就對母親說:“你們不用吵了,她買衣服的錢家裏不用拿,我拿。”


    母親覺得宋慧敏是寵著妹妹,姊妹倆一起合起氣來氣她。那天正好是正月十四,按照當地風俗,正月十五出門閨女不能看娘家燈,看娘家燈瞎公婆眼。宋慧敏母親借此一氣之下非要攆宋慧敏娘倆走。宋慧敏也覺得非常委屈,她含淚抱著孩子就出了門。當時外邊正飄著雪花,地上滿是積雪,宋慧敏抱著孩子深一腳淺一腳地一直走了近兩個小時,才步行到懷川鄉政府。


    史玉林不在鄉裏,他上山到一個村裏去搞計劃生育了,鄉裏工作就是這樣,越是節假日越忙,平時那些計劃生育超生戶都盲流去了,隻有在過年、過八月十五等這些傳統、重大節日裏,他們才可能回來,鄉幹部根據這個規律上門找人,一找一捉準,屢試不爽。


    不見史玉林,宋慧敏就抱著孩子來到了總機房,李美玲是宋慧敏的遠房表姐,也是史玉林和宋慧敏的大紅媒,她看到宋慧敏詫異地說:“天這麽冷,你們怎麽冒著雪來鄉裏了?”宋慧敏的眼圈就紅了,眼淚忍不住地就往下滴。李美玲趕忙接過孩子,打開鬥篷,看到小家夥睡的好好的,才放下心來,她把孩子放在床上,蓋上厚厚的棉被,然後把宋慧敏拉到當屋的煤球火邊取暖。


    石磊的愛人梅老師看到宋慧敏也趕忙走進來,她們問清情況後,李美玲勸慰宋慧敏:“不要生氣,你們母女為這件小事生氣不值當。”


    梅老師也說:“正月十五出門閨女不能看娘家燈,看娘家燈瞎公婆眼。農村是有這一說,你媽操的也是好心,她也是為你公婆好。”


    宋慧敏心裏這才有點釋然,她是第一次聽說有這規矩,原以為媽媽是找借口攆她走,現在聽梅老師說確實有這種說法,她的氣消了一半。


    李美玲笑著說:“俺姨也是見過大世麵的人,想不到她還這樣封建。”李美玲說著就到裏間去給史玉林要電話,史玉林回話說:“我一時半刻回不去,讓宋慧敏和孩子先在你那呆著。”他說完就掛斷了電話。


    李美玲說:“真是沒尾巴鷹,為了工作家和孩子也不顧了。”然後安慰宋慧敏:“鄉裏人都這樣。”


    梅老師也說:“小史和石磊、小丁他們在一起,你不要擔心。”


    宋慧敏在李美玲家吃過飯,一直等到九點多還不見史玉林回來,往村裏打電話也打不通,無奈之下她隻好讓鄉裏的人幫忙把史玉林的門鎖撬開。在撬門時鬧出了很大動靜,幾個人先是拿改錐別,因門鎖是暗鎖改錐伸不進去,有人就拿身份證往裏捅,還是捅不開,幾個人輪番上陣,方法試遍了,門就是打不開。


    這天正好是副鄉長老程帶班,他聽到動靜後也過來了,也試著捅門也沒打開,有人給老程開玩笑:“你這技術,當小偷都不夠格。”


    老程把改錐遞給那個人:“你夠格,你試試。”


    那個人就接過改錐,上前去試,鼓搗了半天也沒鼓搗開,他自我解嘲地說:“看來我當小偷也不夠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鄉鎮政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汀梅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汀梅子並收藏鄉鎮政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