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鄉鎮機關的曆史變遷,描寫鄉鎮幹部的生存狀態。紀實中國鄉村的風雲變幻,刻畫基層人物的人生畫卷。是對鄉鎮機關的真實寫照,是對鄉鎮幹部的人文關懷。


    蘭汀梅子,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300餘篇(首),並多次獲獎,著有詩文集《在風中歌唱》。


    史玉林的婚事是轉年臘月份辦的。


    辦事這天,史玉林的發小、同學、朋友、鄉裏的人都來幫忙、賀喜,眾位親戚、鄉鄰、本家自己也來參加婚禮。史玉林家親朋滿座,喜氣盈門。


    楊得喜今天早早就來了,他穿的整整齊齊,特活躍,他像亂龍一樣在人群中跑來跑去,吆五喝六,前後張羅,忙得團團轉。一陣鞭炮聲響,外麵人群中吆喝:“新媳婦娶回來了。”他趕忙跑到大門外去看。


    隻見迎送親的自行車在史玉林家的門前一溜排開,史玉林和宋惠敏胸前掛著紅花、戴著墨鏡站在那裏。負責司儀的人喊:“放鞭炮。”頓時鞭炮齊鳴,紅屑亂飛,濺得到處都是,落了新人一身。


    鞭炮過後,司儀喊:“迎接新人。”史玉林的姐姐玉琴上前接過宋惠敏的自行車,要惠敏進家。


    宋惠敏低著頭、咪著嘴笑著站在那不動。


    圍觀的人起哄:“新女婿,新女婿不施禮,人家咋會進。”


    司儀就讓史玉林給宋惠敏施禮。史玉林就向著宋惠敏施了一個禮。宋惠敏笑著還是站在那裏不動。


    眾人喊:“再來一個!”


    史玉林又向著宋惠敏施了一個禮。宋惠敏還是站在那裏不動。


    眾人喊:“再來一個,這次禮得施深點。”


    站在近前的楊得喜就按著史玉林的頭,讓他對著宋惠敏施了一個深深的九十度的大禮。


    村裏的嬸們、大娘們說:“行了,行了,可中了,進家吧。”


    幾個大嫂就上前去拉,史玉林也給宋惠敏開玩笑:“一路上我逢拐彎就給你施禮,我都快變成點頭蟲了。”眾人都笑。史玉林一邊說著,一邊就伸手攬住宋惠敏的肩膀往裏推,宋惠敏就半推半就地進了門。


    院子正中設著喜桌,大紅緞子被麵上別著一個金色的“囍”字,“囍”字兩邊用紅綢結了兩個大大的繡球疙瘩,主持婚禮的安排兩個新人在此拜了天地,拜了高堂,夫妻對拜後,人們哄笑著將一對新人擁進洞房。


    鬧洞房三天不分大小,楊得喜從小就和村裏的野小子扒東家房,聽西家房,鬧洞房更是老手。隻見他和史玉林的幾個發小起哄著,將宋惠敏推來擠去,楊得喜甚至拉著宋惠敏的胳膊差點將她拽翻在地。宋惠敏從小生活在一個書香門第,本人性格穩穩重重、靦靦腆腆,即使和史玉林談戀愛,也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她哪受得了人們對她如此無禮,她一下子惱了,她對著楊得喜的手使勁地抓了一下,將楊得喜的的手抓了幾道血痕。


    楊得喜疼得鬆開了手,他正要發作,看到宋惠敏滿眼含著淚水瞪著自己,一張粉臉漲的通紅,他隻好作罷。他尷尬地甩著手離開人群。


    鬧洞房的人無趣地作鳥獸散。楊得喜出來走到正招呼親朋坐席的史玉林跟前,舉起手讓史玉林看:“你看,俺嫂子多厲害,將俺的手抓爛了。”


    史玉林笑著說:“誰讓你領頭起哄,一會給你端杯酒壓壓驚。”


    楊得喜開玩笑說:“娶個媳婦恁厲害,以後有得你受。”


    史玉林說:“那有啥,她是老虎?她是老虎,我是武鬆,她在我身邊就變成了貓了。”說得眾人大笑。


    晚上沒人的時候,史玉林向宋惠敏解釋鬧洞房是民間的風俗,讓宋惠敏別當真。但宋惠敏還是對楊得喜有了看法,以後再見楊得喜,神情就有點冷,楊得喜鬧洞房被抓後,見了宋惠敏也訕訕的,客客氣氣的,聲音都放低了八度,史玉林的姐姐笑著說,楊得喜平時像亂龍一樣,見了宋惠敏就拔繆了、吃虱子了。宋惠敏看楊得喜這樣,雖對他還是熱情不起來,但對他也是客客氣氣的。


    按照風俗史玉林家在院落裏、街上擺酒席宴請宋慧敏的娘家人以及前來賀喜的親戚朋友,婚禮辦得簡約而熱鬧,又不失一個普通農家的隆重。一切都遵照民間的鄉風民俗,盡管史玉林和宋慧敏都是大學生也不能超脫出外,他們的婚禮充滿了鄉土氣息和農家的歡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鄉鎮政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汀梅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汀梅子並收藏鄉鎮政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