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鄉鎮機關的曆史變遷,描寫鄉鎮幹部的生存狀態。紀實中國鄉村的風雲變幻,刻畫基層人物的人生畫卷。是對鄉鎮機關的真實寫照,是對鄉鎮幹部的人文關懷。
蘭汀梅子,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300餘篇(首),並多次獲獎,著有詩文集《在風中歌唱》。
這樣全鄉各村的計劃生育工作接近尾聲後,鄉裏將其他村的計劃生育包村幹部都調集到這個村,集中力量進行計劃生育大突擊。在對一家說服教育無效後,鄉裏人開始搬這家人的東西。按照以往的做法,搬了東西後先放在村委倉庫裏,等計劃生育對象作了絕育手術後,東西就會完璧歸趙。在搬這家東西的時候,這家人進行了阻擋,引來了村裏不少圍觀者,在雙方爭執中,鄉辦公室主任王紅衛不小心將當屋掛的寫著少數民族文字的中堂弄爛了,中堂是這個少數民族的標誌和象征,是這個民族的魂和神靈,是這個民族心目中的上帝,是人人都要頂禮膜拜和心生敬畏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時卻被人就這樣輕易的弄爛了,這還了得,本就窩著一心火的主家,騰地火冒三丈,他抓住王紅衛就打,王紅衛本能地抗拒著阻攔著,這下惹了眾怒,近前的幾個村裏人也上手去打,圍觀的人群起而攻之,把王紅衛掀翻在地,腳踢手打,鼻子都被打出血了,史玉林去攔,背上也挨了幾拳,在鄉裏人的阻攔下,王紅衛得以逃脫,他從地上爬起來就跑,一邊擦著鼻子裏流出的血,一邊向鄉裏方向跑,小東莊的村民在後邊追,一直追到鄉裏,王紅衛看實在無路可逃,隻好給給扒扒翻圍牆過去,從隔壁的鄉糧站逃走了。
追過來的人看王紅衛已逃脫,就跑到鄉機關的辦公室對著東西又打又砸。
鄉派出所的“黑老張”聞訊趕來,他一生斷喝:“住手!”
隻見“黑老張”像一座鐵塔似地站在那裏,他高大威嚴,手裏還惦著手槍,雖然沒有子彈,但也夠震人的,他說:“誰再動,我逮捕誰。”
這時鄉武裝部長也趕了過來,他是轉業軍人,著一身軍裝,雖未掛領章帽徽,但也夠威嚴的,他每年都要領著各村的民兵搞集訓,想當兵的後生都要經他的手,所以村裏的人很多人都認識他。
鄉派出所所長、鄉武裝部長,一個代表法,一個代表地方武裝,足以震懾參與打砸的村民,村民們悻悻地住了手。
“黑老張”吩咐扣押了兩個帶頭聚眾鬧事的村民,然後將其他村民驅散。
晚上,小東莊的村民聚集起來,來鄉裏要求放人。幾百個村民在門口吵吵鬧鬧,聲言不放人就要到縣裏、市裏、省裏、直至中央**,有一部分人已去了縣裏。當晚,鄉裏被迫無奈放了人。
第二天,小東莊的村民再度聚集來鄉裏鬧事,他們這次將問題上升為民族衝突,將王紅衛弄爛中堂上升為不尊重少數民族宗教信仰,不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要求處理人。鄉裏當然不同意,雙方就僵持起來。
小東莊的村民越聚越多,幾乎全村出動,他們在鄉裏壘火、搭帳篷,拉開了長期抗戰的架勢。一邊還有人跑到縣裏、市裏去**,
縣裏、市裏組成專門調查組進駐懷川鄉。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羅永軍坐鎮協調解決此事。
小東莊的村民提出不處理人誓不罷休,這樣僵持到第三天,鄉裏隻好答應處理人,小東莊的村民才收兵回營。
縣裏很快就拿出了處理決定,對王紅衛通報批評,並給予辭退處理。
王紅衛是鄉裏的招聘幹部,離開鄉政府的時候,鄉裏人都去送他,一路上大家的心裏都很不是滋味。人們一直把他送到家,他父親是大王莊的支部書記王魁,王魁本來給兒子設計了一條走仕途的路,讓他考聘到鄉裏當幹部,再當辦公室主任,下一步當鄉長、縣長也未可知,但因這一件事斷送了他的政治前途。
王魁對兒子說:“鄉裏的事真不是人幹的事,挨打受氣遭辭退,回來也好,村裏正需要人。”
這時大王莊的麵粉廠已發展壯大成縣裏最大一個麵粉廠,年產值2000萬,正準備籌建一個啤酒廠,年利稅500萬元,王紅衛就到新籌建的啤酒廠跑供銷了,這是後話不提。
小東莊事件發生後,引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各鄉鎮開展計生工作大整頓,在執行“國策”中嚴禁粗暴、過激行為,特別是對那些有損黨和政府形象、有損幹群關係、影響穩定大局的標語要進行徹底清理。縣裏還派出督導組深入各鄉鎮、各村街進行現場檢查,發現一條不良標語罰款1000元,並追究相關領導責任。為了免於罰款和追責,各鄉鎮迅速行動起來,發動機關幹部都下到村裏去清除、塗刮那些含有暴力、不文明傾向的標語口號,幾乎是一夜間那些諸如“一孩上環,二孩結紮,三孩罰你傾家蕩產”、“誰不計劃生育就將誰家的糧食瓦光東西抬光錢罰光”(當時被稱為計劃生育“新三光”政策)”、“喝藥不奪瓶,上吊不解繩”等標語就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文明的、倡導婚育新風、優生優育的標語。
自此“國策”由強硬階段步入溫和階段,這也是時代進步的一種表現。
蘭汀梅子,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300餘篇(首),並多次獲獎,著有詩文集《在風中歌唱》。
這樣全鄉各村的計劃生育工作接近尾聲後,鄉裏將其他村的計劃生育包村幹部都調集到這個村,集中力量進行計劃生育大突擊。在對一家說服教育無效後,鄉裏人開始搬這家人的東西。按照以往的做法,搬了東西後先放在村委倉庫裏,等計劃生育對象作了絕育手術後,東西就會完璧歸趙。在搬這家東西的時候,這家人進行了阻擋,引來了村裏不少圍觀者,在雙方爭執中,鄉辦公室主任王紅衛不小心將當屋掛的寫著少數民族文字的中堂弄爛了,中堂是這個少數民族的標誌和象征,是這個民族的魂和神靈,是這個民族心目中的上帝,是人人都要頂禮膜拜和心生敬畏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時卻被人就這樣輕易的弄爛了,這還了得,本就窩著一心火的主家,騰地火冒三丈,他抓住王紅衛就打,王紅衛本能地抗拒著阻攔著,這下惹了眾怒,近前的幾個村裏人也上手去打,圍觀的人群起而攻之,把王紅衛掀翻在地,腳踢手打,鼻子都被打出血了,史玉林去攔,背上也挨了幾拳,在鄉裏人的阻攔下,王紅衛得以逃脫,他從地上爬起來就跑,一邊擦著鼻子裏流出的血,一邊向鄉裏方向跑,小東莊的村民在後邊追,一直追到鄉裏,王紅衛看實在無路可逃,隻好給給扒扒翻圍牆過去,從隔壁的鄉糧站逃走了。
追過來的人看王紅衛已逃脫,就跑到鄉機關的辦公室對著東西又打又砸。
鄉派出所的“黑老張”聞訊趕來,他一生斷喝:“住手!”
隻見“黑老張”像一座鐵塔似地站在那裏,他高大威嚴,手裏還惦著手槍,雖然沒有子彈,但也夠震人的,他說:“誰再動,我逮捕誰。”
這時鄉武裝部長也趕了過來,他是轉業軍人,著一身軍裝,雖未掛領章帽徽,但也夠威嚴的,他每年都要領著各村的民兵搞集訓,想當兵的後生都要經他的手,所以村裏的人很多人都認識他。
鄉派出所所長、鄉武裝部長,一個代表法,一個代表地方武裝,足以震懾參與打砸的村民,村民們悻悻地住了手。
“黑老張”吩咐扣押了兩個帶頭聚眾鬧事的村民,然後將其他村民驅散。
晚上,小東莊的村民聚集起來,來鄉裏要求放人。幾百個村民在門口吵吵鬧鬧,聲言不放人就要到縣裏、市裏、省裏、直至中央**,有一部分人已去了縣裏。當晚,鄉裏被迫無奈放了人。
第二天,小東莊的村民再度聚集來鄉裏鬧事,他們這次將問題上升為民族衝突,將王紅衛弄爛中堂上升為不尊重少數民族宗教信仰,不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要求處理人。鄉裏當然不同意,雙方就僵持起來。
小東莊的村民越聚越多,幾乎全村出動,他們在鄉裏壘火、搭帳篷,拉開了長期抗戰的架勢。一邊還有人跑到縣裏、市裏去**,
縣裏、市裏組成專門調查組進駐懷川鄉。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羅永軍坐鎮協調解決此事。
小東莊的村民提出不處理人誓不罷休,這樣僵持到第三天,鄉裏隻好答應處理人,小東莊的村民才收兵回營。
縣裏很快就拿出了處理決定,對王紅衛通報批評,並給予辭退處理。
王紅衛是鄉裏的招聘幹部,離開鄉政府的時候,鄉裏人都去送他,一路上大家的心裏都很不是滋味。人們一直把他送到家,他父親是大王莊的支部書記王魁,王魁本來給兒子設計了一條走仕途的路,讓他考聘到鄉裏當幹部,再當辦公室主任,下一步當鄉長、縣長也未可知,但因這一件事斷送了他的政治前途。
王魁對兒子說:“鄉裏的事真不是人幹的事,挨打受氣遭辭退,回來也好,村裏正需要人。”
這時大王莊的麵粉廠已發展壯大成縣裏最大一個麵粉廠,年產值2000萬,正準備籌建一個啤酒廠,年利稅500萬元,王紅衛就到新籌建的啤酒廠跑供銷了,這是後話不提。
小東莊事件發生後,引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各鄉鎮開展計生工作大整頓,在執行“國策”中嚴禁粗暴、過激行為,特別是對那些有損黨和政府形象、有損幹群關係、影響穩定大局的標語要進行徹底清理。縣裏還派出督導組深入各鄉鎮、各村街進行現場檢查,發現一條不良標語罰款1000元,並追究相關領導責任。為了免於罰款和追責,各鄉鎮迅速行動起來,發動機關幹部都下到村裏去清除、塗刮那些含有暴力、不文明傾向的標語口號,幾乎是一夜間那些諸如“一孩上環,二孩結紮,三孩罰你傾家蕩產”、“誰不計劃生育就將誰家的糧食瓦光東西抬光錢罰光”(當時被稱為計劃生育“新三光”政策)”、“喝藥不奪瓶,上吊不解繩”等標語就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文明的、倡導婚育新風、優生優育的標語。
自此“國策”由強硬階段步入溫和階段,這也是時代進步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