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鄉鎮機關的曆史變遷,描寫鄉鎮幹部的生存狀態。紀實中國鄉村的風雲變幻,刻畫基層人物的人生畫卷。是對鄉鎮機關的真實寫照,是對鄉鎮幹部的人文關懷。
蘭汀梅子,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300餘篇(首),並多次獲獎,著有詩文集《在風中歌唱》。
物極必反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尤其是“六.四”學*潮後,出現了經濟蕭條,農民減負呼聲也日益高漲,精兵簡政就成為政府的當務之急。可是越靠上越不好動,能攻進城市大機關的要莫是各大院校的高材生,要莫是來頭不小的關係戶,動誰都動不了,但精兵簡政又是大勢所趨,作為政府部門首先要作出表率,才能號令天下。既然這樣,那麽就先從政府機構鄉鎮機關開始下刀吧,誰讓它是政府機構中的最低一級建製呢,不拉你拉誰?鄉鎮政府成為改革案板上待宰的羔羊。
懷川鄉領導接到精簡人員的任務後,就開始頭疼了,這畢竟是建國以來鄉鎮政府首次的最大的一次人事改革,以前國家對農村基層一直實行政策傾斜和政策優惠,鄉鎮政府不論是財政上、還是人員編製上都給予扶持,即使人員工資都比市、縣上浮一級,可現在猛地一家夥從天上掉到了地上,鄉裏人員還真有點不適應。別說下邊人想不通,首先鄉鎮領導就想不通,尤其是牽涉到人事改革,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切身利益,關係到一個人的飯碗問題,不是兒戲,這怎不讓鄉領導犯難?手心手背都是肉,動誰都於心不忍,侯書記和關鄉長麵麵相覷。
侯書記出身農村,受過苦寒,生性仁厚,特別的能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他寧願予人飯碗,也不會奪人飯碗,而關鄉長雖然改革創新意識比較強,但在人這個敏感的問題上,他也不願打紅臉得罪人,兩個人個別交換了幾次意見,誰也拿不出譜譜。侯書記說:“那就上會吧。”
關鄉長說:“對,充分發揮民*主,讓大家來定改革這個譜。”
按照慣例,史玉林作為辦公室主任列席了會議,會前侯書記特意交代史玉林要做好記錄,形成決議後以會議紀要形式上報公布。
班子會上,侯書記首先宣讀了縣委、縣政府關於人事改革的文件,然後讓每位班子成員都進行表態發言。
關鄉長的發言著重對這次改革的意義、必要性、重要性進行了闡述,並根據縣委的要求,作了幾點強調,但具體到怎樣改,改誰他一帶而過,他說他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就把球踢給了旁邊的副鄉長老程。
老程本性很憨厚,他胸無城府,不工心計,心中有啥說啥,他想同誌們都在鄉裏幹的好好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又沒犯啥錯誤,無緣無故說把誰改革掉就把誰改革掉,他設身處地地想想,覺得這樣很不盡人情,但這些想法他隻能在心裏咕噥咕噥,作為黨員、班子成員他必須和上級精神保持一致,所以他說:“按照組織原則,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俺堅決擁護鄉黨委、鄉政府的決定,侯書記、關鄉長,你們說咋改就咋改,俺沒說的。”
得,老程又將球踢回給了侯書記、關鄉長。
但他的球卻不是故意踢的,他是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所以侯書記、關鄉長也不難為他,就把眼睛轉向了下一位:“石磊你是組織委員,組織人事工作你最熟悉,最有發言權,你談談你的意見。”
石磊性格豪爽坦率,直言不諱,平時好提個意見,好放個炮,是有名的炮筒子,很多時候他放的炮、冒的煙還很在點子上,這時侯書記、關鄉長就想讓他的炮再響響,他們都拿期待的目光注視著鄉裏的這位“小諸葛”。
石磊避開大家的眼睛,他誰也不看,他表情異常地嚴峻,言語也低了八度,他完全以一個組織幹部的身份對這次改革談了三點認識,這三點認識都是縣委、縣政府的文件中寫的,隻不過被他變成了自己的話又表述了一遍。在表述的同時,他內心裏翻江倒海地難受,可以說在座的哪位領導都沒有他和鄉裏的人打的交道時間長,他家住在鄉裏,誰都在他家蹭過飯,誰都喝過他的酒,他和鄉裏的人真是朝夕相處,情同手足,當然他也因工作和私事與人拍過桌子、紅過臉,但那是不把兄弟當外人才那樣的,這時卻要生剝活離地把有些人開出鄉裏,真比割他的肉還疼,他是直爽、快人快語,為這他免不了得罪人,但他也重情重義,想到這裏他的眼圈紅了,他低下頭去匆匆地結束了發言。
蘭汀梅子,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300餘篇(首),並多次獲獎,著有詩文集《在風中歌唱》。
物極必反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尤其是“六.四”學*潮後,出現了經濟蕭條,農民減負呼聲也日益高漲,精兵簡政就成為政府的當務之急。可是越靠上越不好動,能攻進城市大機關的要莫是各大院校的高材生,要莫是來頭不小的關係戶,動誰都動不了,但精兵簡政又是大勢所趨,作為政府部門首先要作出表率,才能號令天下。既然這樣,那麽就先從政府機構鄉鎮機關開始下刀吧,誰讓它是政府機構中的最低一級建製呢,不拉你拉誰?鄉鎮政府成為改革案板上待宰的羔羊。
懷川鄉領導接到精簡人員的任務後,就開始頭疼了,這畢竟是建國以來鄉鎮政府首次的最大的一次人事改革,以前國家對農村基層一直實行政策傾斜和政策優惠,鄉鎮政府不論是財政上、還是人員編製上都給予扶持,即使人員工資都比市、縣上浮一級,可現在猛地一家夥從天上掉到了地上,鄉裏人員還真有點不適應。別說下邊人想不通,首先鄉鎮領導就想不通,尤其是牽涉到人事改革,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切身利益,關係到一個人的飯碗問題,不是兒戲,這怎不讓鄉領導犯難?手心手背都是肉,動誰都於心不忍,侯書記和關鄉長麵麵相覷。
侯書記出身農村,受過苦寒,生性仁厚,特別的能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他寧願予人飯碗,也不會奪人飯碗,而關鄉長雖然改革創新意識比較強,但在人這個敏感的問題上,他也不願打紅臉得罪人,兩個人個別交換了幾次意見,誰也拿不出譜譜。侯書記說:“那就上會吧。”
關鄉長說:“對,充分發揮民*主,讓大家來定改革這個譜。”
按照慣例,史玉林作為辦公室主任列席了會議,會前侯書記特意交代史玉林要做好記錄,形成決議後以會議紀要形式上報公布。
班子會上,侯書記首先宣讀了縣委、縣政府關於人事改革的文件,然後讓每位班子成員都進行表態發言。
關鄉長的發言著重對這次改革的意義、必要性、重要性進行了闡述,並根據縣委的要求,作了幾點強調,但具體到怎樣改,改誰他一帶而過,他說他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就把球踢給了旁邊的副鄉長老程。
老程本性很憨厚,他胸無城府,不工心計,心中有啥說啥,他想同誌們都在鄉裏幹的好好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又沒犯啥錯誤,無緣無故說把誰改革掉就把誰改革掉,他設身處地地想想,覺得這樣很不盡人情,但這些想法他隻能在心裏咕噥咕噥,作為黨員、班子成員他必須和上級精神保持一致,所以他說:“按照組織原則,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俺堅決擁護鄉黨委、鄉政府的決定,侯書記、關鄉長,你們說咋改就咋改,俺沒說的。”
得,老程又將球踢回給了侯書記、關鄉長。
但他的球卻不是故意踢的,他是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所以侯書記、關鄉長也不難為他,就把眼睛轉向了下一位:“石磊你是組織委員,組織人事工作你最熟悉,最有發言權,你談談你的意見。”
石磊性格豪爽坦率,直言不諱,平時好提個意見,好放個炮,是有名的炮筒子,很多時候他放的炮、冒的煙還很在點子上,這時侯書記、關鄉長就想讓他的炮再響響,他們都拿期待的目光注視著鄉裏的這位“小諸葛”。
石磊避開大家的眼睛,他誰也不看,他表情異常地嚴峻,言語也低了八度,他完全以一個組織幹部的身份對這次改革談了三點認識,這三點認識都是縣委、縣政府的文件中寫的,隻不過被他變成了自己的話又表述了一遍。在表述的同時,他內心裏翻江倒海地難受,可以說在座的哪位領導都沒有他和鄉裏的人打的交道時間長,他家住在鄉裏,誰都在他家蹭過飯,誰都喝過他的酒,他和鄉裏的人真是朝夕相處,情同手足,當然他也因工作和私事與人拍過桌子、紅過臉,但那是不把兄弟當外人才那樣的,這時卻要生剝活離地把有些人開出鄉裏,真比割他的肉還疼,他是直爽、快人快語,為這他免不了得罪人,但他也重情重義,想到這裏他的眼圈紅了,他低下頭去匆匆地結束了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