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鄉鎮機關的曆史變遷,描寫鄉鎮幹部的生存狀態。紀實中國鄉村的風雲變幻,刻畫基層人物的人生畫卷。是對鄉鎮機關的真實寫照,是對鄉鎮幹部的人文關懷。


    蘭汀梅子,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餘篇(首),並多次獲獎,著有詩文集《在風中歌唱》。


    懷川鎮管轄的桃花塢與國家級景區丹河大峽穀發源地毗鄰,兩山相隔不足米,地勢平緩,有支流環繞其間,形成溪瀑,水源充足,氣候濕潤,適宜果樹生長,曆史上村裏村外曾遍植桃樹,春時繁花似錦,燦若雲霞。因其地處深山,於世隔絕,有陶淵明世外桃源之意境,故名桃花塢。


    桃花塢在三年自然災害和“深挖洞,廣積糧”期間,桃林幾乎被毀之殆盡,改革開放後,鎮政府在解決賣糧難,引導農民致富奔小康中,大力倡導發展經濟林,鼓勵該村村民恢複桃林種植,漸成景觀,吸引很多外地遊客自發到此旅遊。


    時至二十一世紀,綠色環保和回歸自然已成為人們的至愛,五一、十一旅遊黃金周更是推波助瀾,旅遊熱一浪高過一浪,呈現出如火如荼的勃勃商機,為了拉動經濟,很多地方都在開發旅遊業。懷川縣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得天獨厚,境內的丹河大峽穀奇峰競秀,碧水爭流,形成“八百翠微峰,三千琉璃水”的自然景觀,她的幽美、恬靜、清澈、純淨為世人所震撼,追尋芳蹤的人紛至遝來。擁有如此美麗山水,豈肯坐失良機?為了發展旅遊業,懷川縣提出了“強力開發旅遊業,打造綠色環保景區”的口號,經過幾年的開發,丹河大峽穀已成為國家級景區汊。


    懷川鎮為了引導附近所轄村莊農民依托丹河大峽穀風景區興辦旅遊項目,他們作出了“發展萬畝桃園,建設生態園林”的規劃,桃園種植以桃花塢為中心,向附近的周邊村輻射,連村連片,形成規模,讓遊客“遊在丹河峽穀,住在桃園農家”。這個思路得到了縣領導的大力支持,萬畝桃園如果發展起來,將是懷川縣的又一大旅遊景觀和特色,既可促進旅遊業的多元化發展,吸引更多遊客到丹河峽穀觀光旅遊,又能帶動當地農民增產增收,實現一舉多贏,所以縣委、縣政府在政策上給予了優惠和扶持,很快萬畝桃林就發展了起來,號稱萬畝目前隻是一個誇張的說法是一個遠景規劃,但兩、三千畝還是有的,桃林生態園區已初具規模。為了把桃花塢和萬畝桃園宣傳出去,史玉林提議搞一個“桃花節”,他的提議得到了鎮裏全體班子成員的擁護。


    “桃花節”有兩個議程:一是舉辦全省書畫筆會。這個活動由懷川鎮主辦,縣書畫協會協辦,石磊是協會主席,又是從懷川鎮出來的,和鎮長史玉林私交也不錯,所以不論是於公於私主角都非他莫屬,他具體負責組織實施這項活動;二是舉行“希望工程”——桃花塢中學大型募捐活動。兩項活動捆綁在一起舉行,屆時將邀請省、市書畫名家參加此次盛會,省心連心藝術團將義演助興。


    古昆被作為特邀嘉賓專程從石溪趕過來參加“桃花節”,同來的還有他的老父親“老古頭”,這時他已七十六歲高齡,他想在有生之年再回他工作過的地方看看,見見幾個老夥計。為了滿足老父親的這一心願,古昆將行程提前了兩天,王凱和王紅衛親自到省城機場去接站朕。


    王凱和王紅衛把古昆奉為他們的“財神爺”。古昆是史玉林為懷川鎮招商引資的最大商家,這幾年他累計為大王莊和小王莊的中原大懷川集團公司投資幾個億,使之迅速發展成為華北最大的汽車配件和食品生產基地,其生產的汽車配件、鋼圈、輪胎、啤酒銷售到東南亞,是懷川縣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和主要納稅大戶。對於這樣有卓越貢獻的投資商,即使縣裏也是十分禮遇的,古昆每次來懷川縣,縣領導都要親自出麵接待。


    古昆父子到來後,鎮裏安排古昆父子到丹河大峽穀觀光旅遊。陪同的有史玉林、王凱、王紅衛,已離職的侯書記、副鄉長老程、派出所長“黑老張”也被邀來作陪。老友故知歡聚在一起,同遊美麗的丹河大峽穀風景區,情景相融,其樂陶陶,真乃人生一大快事矣!


    一行人乘船溯水而上,綠水碧波靜靜地流淌在崇山峻嶺之間,像絲綢、像翡翠、像處子,她是那樣的飄逸、溫潤、靜好,盡顯高貴典雅波瀾不驚之神韻,泛舟其上,既養眼又養心還養神。憑船而望,兩岸流秀奇峰迥異,絕壁峽穀千姿百態,嵐峰綠水相映相融,一縷縷清風掠過湖麵,輕輕漾起一層層水霧,使一池春水愈顯得流麗碧綠、幽深明淨。遠處幾隻白色的水鳥在崖下綠色的水麵上嬉戲浮遊,使這幽美的環境一下子變得生動和富有情趣起來。


    船到盡頭,一行人下船步行。但見山路依水而設,秀水伴路而流,清溪幽穀,流水淙淙,緩處水流潺潺,輕起漣漪,急處飛流直下,水聲喧然,人行其中,如入一種至靈、至聖、至幻的空朦之境。這裏風光最顯著的特征是水的清純、明淨、碧綠。這是自然水的標本和“化石”,通過它可以反映出真正的大自然到底有多美麗、多純真。水中有小魚細蝦在綠草浮萍中輕輕地遊動,岸上幾個人或坐於疏林之中或蹲於石上靜靜垂釣,他們和這深山峽穀飛瀑流泉融為一體,人們隻有在這裏才可能真正地領略到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境界。


    古昆觀賞著周圍的景色說:“這裏的風光很獨特,既有三峽之雄奇,又有漓江之秀美,與那些名山大川相比一點也不遜色。”


    這個風景區很多地方原來屬於懷川鎮管轄,開發之初史玉林作為領導小組主要成員,參與了協調和開發,所以他對這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他一路上興致勃勃地客串起義務導遊。聽古昆誇這裏的風景美,史玉林眉宇之間頓生一股自豪之情,他說:“這裏不但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也很多,很有曆史價值。”


    他指著一個山峰向大家介紹道:“這座山形狀酷似大佛,高一百三十餘米,半山有北魏石刻,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望著這座高大的石佛山,人們變得肅穆起來。古昆在佛台前燃起三株高香,對著大佛拜了拜。同行的人也紛紛上前禮拜。


    拜畢,眾人坐下歇息。


    深山幽穀,清風徐徐,涼意習習,仰頭環顧四周景色,忽聽一女孩驚呼道:“快看,桃花!”


    眾人順著女孩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半山崖畔一樹桃花在春光中悄然盛開,因是初春萬物剛剛蘇醒林疏草淺,這桃花就顯得格外的豔麗奪目,很多人驚喜地用鏡頭捕捉著這一春的訊息。


    史玉林站在人群中微笑著對眾人說:“在這附近有一個山村叫桃花塢,那裏滿山遍野到處都開著桃花,有幾千畝,你們不妨到那裏去看看。”


    那個發現桃花的女孩問:“真的?”


    史玉林說:“真的,我們剛從那兒過來。”


    那個女孩就和她的同伴歡呼著向前跑去。


    史玉林帶著一行人乘船返回。途中他指著右岸山頂幾處隱隱約約的古寨遺址說:“那是天井關,古時這裏地勢險要,是征戰的咽喉之地,那裏就是他們安營紮寨、休養生息的地方。”


    他指著半山腰一條古道說:“這條路是古時晉豫通道要衝,三國曹操北上壺關伐高幹曾路經此地,寫下著名詩篇《苦寒行》。”說著他就朗誦起這首古詩:“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


    一路上他還給大家講了很多關於景區的民間傳說。眾人饒有興致地聽著他的介紹,遊興大增。


    船到碼頭,他們棄船上岸。在一棵大槐樹下,史玉林介紹道:“這棵樹當地人叫拴馬槐,三個人摟抱不住,它有兩千多年曆史,據說曹操當年曾在這棵樹上拴過馬。”


    古昆端詳著這棵樹說:“它真是植物中的‘活化石’。”


    眾人也紛紛稱奇,邊上站著的幾個遊客忍不住上前去試著環抱,還有一個身穿袈裟的佛門高僧在大槐樹前頂禮膜拜,他手撚佛珠,口中念念有詞。


    人們紛紛在此留影紀念。


    晚上史玉林把古昆父子和幾個離職的老夥計安排在景區大酒店下榻,留下王紅衛服務他們的住行起居。第二天王紅衛又帶著他們在附近山上的原始次生林、植物園、獼猴區、古寨遺址等景點作了休閑遊。


    次日一行人被接去參加“桃花節”。


    “桃花節”這天是農曆三月初三,陽光明媚,桃花盛開,紛繁的桃花粉紅粉紅的,像姑娘揚起的笑臉,洋溢著春天的光彩,笑迎著八方來客。


    主席台前彩旗飄揚,鑼鼓喧天,人頭攢動,笑語飛揚。縣領導應邀出席了這次活動,活動由鎮長史玉林主持,縣長致歡迎詞,石磊對參加的書畫家們一一作了介紹,最後是特邀嘉賓古昆就“希望工程——桃花塢中學募捐活動”作表態性發言。


    活動儀式舉行後,書畫家們現場揮毫潑墨寫丹青,其書畫作品當場拍賣捐獻“希望工程”,作為桃花塢中學的建設用款。


    名家雲集現場創作,當場拍賣義捐本身就是個很大的看點,所以吸引了很多圍觀者和新聞媒體的記者。首先上場的是石磊,他現在是中國書協會員、河南書協理事、市書協副主席、縣書協主席,隻見他氣定神閑,一揮而就,他寫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從萬元開始競拍,一路走高,最後王凱以萬元的價格落下鼓錘。其實競拍的價格是事先就確定好的,隻是走個形式,渲染一下活動氣氛。


    **代表劉玉蘭、大王莊支部書記王紅衛、養牛專業戶王桂蘭等企業家紛紛參加了書畫競拍活動。老程的大兒子現在已是大房地產商,他作為成功人士也專程從外地飛回來代表弟兄三個參加了競拍。


    省書畫院院長、著名畫家周立鶴以桃花為題現場作了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數筆就將漫山遍野的桃花的神韻表現了出來,這幅大寫意畫題名為“春光無限”,他的大手筆贏得一片喝彩聲。這幅畫是這次活動的收官之作,古昆以萬元競拍到手。


    書畫家們與企業家們共同將競拍的善款投在捐款箱內。圍觀的群眾為他們的義舉報以熱烈的掌聲。


    就在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有人在場外大聲叫道:“且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鄉鎮政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汀梅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汀梅子並收藏鄉鎮政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