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略東南隋文帝末年,群臣中有人說林邑(今越南中部)有許多奇珍異寶,當時天下無事,劉方剛剛平息了交州的叛亂,文帝就任命劉方為驩州道行軍總管,籌劃處理林邑方向的事務。


    劉方派欽州刺史寧長真等人率領步騎兵一萬餘人出越裳;劉方親自率領大將軍張等人統帥水師出比景,當月,劉方軍隊到達林邑出海口。林邑國王梵誌,派兵據險死守,劉方率軍將他們擊敗。隋軍渡過闍黎江,林邑的士兵乘巨象,從四麵八方攻來。


    隋軍初戰不利,劉方讓兵士在地上挖了許多小坑,用草蓋上,然後向林邑軍隊挑戰,兩軍交戰,隋軍佯敗;林邑士兵追擊隋軍,他們乘坐的大象很多陷入小坑被絆倒,於是林邑士兵非常驚恐,軍隊大亂,劉方命士兵用弩射擊大象,大象即逃跑,將林邑軍的陣勢踐踏擾亂。劉方趁機用精兵繼續進攻,林邑軍大敗,被俘殺者萬餘人。


    劉方率軍追擊,屢戰屢勝,追過了馬援(東漢伏波將軍)銅柱以南,用了八天就打到林邑的國都。


    梵誌棄城逃到海上。劉方率軍入城,繳獲廟主黃金牌位十八枚。劉方刻石紀功而還。


    不知是否水土不服,隋軍士卒患腳腫病,死去十之四、五。劉方也患病,死於途中。劉方班師之後,梵誌收複其地,遣使謝罪,一直朝貢不絕。


    大業三年,隋煬帝派羽騎尉朱寬入海求訪異俗,到達流求(今台灣島)。由於語言不通,掠一人而返。


    四年,隋煬帝又派朱寬前往慰撫,流求不從,隨即派虎賁郎將陳棱、朝請大夫張鎮周征發東陽兵一萬餘人,從義安渡海進攻流求。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後,才到達流求。


    流求國王渴刺兜派兵迎戰,隋軍屢敗流求軍,一直攻到流求國都。渴刺兜親自率軍出戰,又被打敗,退入營柵內,大業三年,煬帝派屯田主事常駿等人出使赤土。


    令常駿攜帶著財物五千段,用來賞賜赤土國王。常駿等人到達赤土國的國境,赤土國王利富多塞派遣使者乘三十隻大船來迎接他們。


    進獻金鎖以纜常駿的船。赤土國王居住的宮殿、器物用品,都極其珍貴華麗,接待使者的禮節也十分隆重。


    赤土國王還對常駿表示“今是大國中人,非複赤土國矣。”派兒子那邪迦跟隨常駿入朝進貢。


    大業六年,常駿帶那邪迦在弘農(今河南靈寶)謁見煬帝,煬帝賜以官位及物品。此外,還有真臘、婆利、丹丹、盤盤等國遣使貢方物。


    誇示富強大業元年八月,隋煬帝即位不久,契丹人吃飽了撐著,起兵進攻營州。通事謁者韋雲起領突厥兵兩萬人去討伐契丹。


    韋雲起將士兵分為二十營,分四路出發,每營相隔一裏,不得混雜,聽到鼓聲行動,聽到號角聲就停止。無公事不得馳馬,三令五申之後,軍隊擂鼓進發。突厥的一個紇幹違犯了軍令,被斬首示眾。


    殺雞儆猴,突厥將帥進見韋雲起,都跪著行走,戰栗不己,不敢仰視。契丹本是依附突厥的,所以對突厥人並無猜忌防範之心。韋雲起率軍進入契丹境內,佯稱到柳城與高句麗人做買賣。


    契丹人不加防備,韋雲起率領軍進至契丹大營五十裏處,突然發起進攻,俘獲契丹男女四萬人。


    煬帝非常高興,集合百官說:“雲起用突厥平契丹,才兼文武,朕今天要親自舉薦他。”於是提升韋雲起為治書侍禦史。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正月,突厥啟民可汗入朝。為了向突厥人誇示富庶,隋煬帝下令將天下原來的周、齊、梁、陳等國的樂家子弟都召集到東京。先是大陳文物,後讓人領著啟民可汗一行人觀賞魚龍雜戲


    舍利獸(感覺像舞獅子)先來跳躍,忽然水流注滿街道,遍地都是黿鼉、龜鱉、水人、蟲魚;又有鯨魚噴霧掩蔽日光,轉眼間化作黃龍,長七八丈。又有二人頭頂長竿,竿上有人舞蹈,忽然兩竿上的人交叉飛過,跳到對方的竿上。


    還有神鼇背負大山,魔術藝人吐火等技藝,千變萬化。藝人們都穿著錦繡繒彩的衣服,舞蹈者身上環佩叮當,還點綴著花色的羽毛。


    突厥人看的是暈頭轉向,見而慕之,叩請改易服飾,隋煬帝雖喜,但優詔不許。四月,煬帝北巡。征發河北十幾郡的男丁開鑿太行山,達於並州,以通馳道。啟民可汗想親自入塞迎接煬帝,煬帝沒有應允。


    五月,煬帝的車駕停留在榆林郡。煬帝想要出塞去炫耀兵力,想徑直進入突厥境內,去涿郡。


    他怕啟民驚恐,先派遣武衛將軍長孫晟傳達他的旨意。啟民接到煬帝的詔書,把所屬的奚、室韋(蒙古的祖先)等部族的酋長幾十人都召集起來。


    長孫晟看見啟民可汗牙帳中雜草肮髒,想讓啟民可汗親自除掉,以示對朝廷的敬重。


    指著帳前的草說:“這根草很香。”啟民可汗急忙聞道,說:“一點也不香。”長孫晟說:“天子巡幸所經之地,諸侯都要親自灑掃,修整禦道,以示對天子的誠敬之心。


    現在牙帳內雜草叢生,我隻說是留著香草罷了!”啟民可汗這才醒悟過來,說:“奴之罪也!奴之骨肉皆天子所賜,得效筋力,豈敢有辭。


    隻因邊遠之人不知法度,全靠將軍教誨,將軍的恩惠,是我的幸運。”於是拔出佩刀,親自割除牙帳中的草。


    啟民部族的顯貴和其他部族的人都爭相仿效啟民可汗。於是從榆林北境,到啟民可汗的牙帳,向東到薊,全體突厥人出動,開辟了一條長三千裏、寬一百步的禦道。煬帝聽說後,對長孫晟大加讚賞。


    將行之前,太府卿元壽對煬帝說:“昔日漢武帝出關,旌旗連綿千裏,請將軍隊分為二十四軍,日遣一軍,相距三十裏,旗幟相望,鉦鼓相聞,首尾相連,千裏不絕。這是出師的盛況。”


    定襄太守周法尚說:“這樣不行。軍隊連綿千裏,中央有事,則首尾不知,難以相救。雖有漢武帝出關兵連千裏的故事,但這是致敗之法。”煬帝聽了不高興,反問:“卿意如何?”


    法尚說:“將軍隊列成方陣,四麵拒敵,六宮及百官家屬都在方陣內,倘若發生變故,就命令受敵的方麵抵抗,並從陣內派奇兵,出陣外攻擊,以車子作壁壘,再設曲形鉤陣。


    假若交戰得勝,就調派騎兵追擊,萬一不勝,可以屯營自守,這才是萬全之策。”煬帝大喜,立馬就任命周法尚為左武衛將軍。煬帝想向突厥人炫耀,他命令宇文愷製作大帳,帳內可坐幾千人。煬帝於帳中宴請啟民可汗及其部屬,宴間演出散樂。


    諸胡駭悅,爭獻牛羊駝馬數千萬頭。煬帝賜給啟民可汗帛二千萬段,啟民的部屬按等級都有不同的賞賜。得了大便宜的啟民可汗,又上表請求改裝易服。


    這時隋煬帝臉上已是大有光彩,不過還是賜給啟民璽書:“磧北未靜,猶須征戰,但存心恭順,何必變服!”同時,煬帝又下詔征發男丁一百餘萬人修築長城,西起榆林,東至紫河。


    太常卿高熲和光祿大夫賀若弼私下議論宴請啟民可汗的規模太奢侈。這些話都被人報告了煬帝。


    煬帝認為他們誹謗朝政,立斬兩位大臣,抄沒家產,妻子為奴。十八年前,二十歲的楊廣以晉王身份正是在這兩位大臣的幫助下才能平滅江南,如今,不僅不念舊勳,反而借機誅殺,可見楊廣有其父文帝之風,真是個刻薄寡恩之人。


    八月,煬帝的車駕從榆林出發,經雲中,溯金河而上。當時天下承平,百物豐實,隨駕兵士五十餘萬,馬匹十萬,旌旗輜重,千裏不絕。煬帝令人製造觀風行殿,殿上可容納侍衛幾百人,行殿可以離合,下設輪軸,可以很快地推移。


    又作行城,行城周長二千步,以木板為主體,用布蒙上,再畫上彩畫,行城上觀台、望敵樓全都齊備。


    “胡人驚以為神,每望禦營,十裏之外,屈膝稽顙,無敢乘馬。”煬帝駕臨啟民可汗的營帳,啟民捧著酒杯為煬帝祝壽,跪伏於地極為恭順。


    突厥王侯以下的人都袒衣立於帳前,不敢仰視。此時的煬帝意氣奮發,當場賦詩道:“呼韓叩頭至,屠耆接踵來,怎比漢天子,空上單於台!”吏部侍郎裴矩知道煬帝好大喜功,裴矩就探詢各國的山川地理和風俗,國王以及百姓的風土人情,服飾儀表,撰寫了《西域圖記》三卷,共四十四國,上奏隋煬帝。


    另外還製作了西域地圖,上麵包括了西域所有重要的地點。煬帝大為高興,讓裴矩到禦坐旁,親自詢問西域的情況。裴矩誇張地說:“西域有很多珍寶,吐穀渾容易被吞並。”


    煬帝仰慕秦皇、漢武的功績,誠心要開通西域。將籌劃處理四夷的事務交給了裴矩。任命裴矩為黃門侍郎,又派裴矩到張掖,招引西域各國的胡人,給他們利益,勸告他們入朝。


    從此西域的胡人往來不斷,所經郡縣,疲於招待迎送,耗費以萬萬計,有錢也扛不住這樣花,終於使隋王朝疲乏凋敝至於滅亡,這都是裴矩所致。裴矩遊說鐵勒,讓鐵勒攻擊吐穀渾,大敗吐穀渾。吐穀渾可汗伏允向東逃,進入西平境內,向隋朝求救。


    煬帝派安德王楊雄率兵出澆河郡,許公宇文述出西平迎接伏允。宇文述到達臨羌城,伏允畏懼宇文述兵勢強盛,不敢投降,就率眾向西逃。


    宇文述引兵追殺,攻下曼頭、赤水二城,斬首三千餘,俘獲王公以下貴族二百人,男女四千人返。至此吐穀渾之地東西四千裏,南北二千裏,都為隋朝所有。隋朝在此設置州、縣、鎮、戍,將所有犯輕罪的人遷到此居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