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六年三月二日,皇帝楊廣開始了他第二次巡遊江都。這次巡遊那基本延續了上次的奢華和誇張。處理了一批幹部,當然也提拔了一批。


    張衡,這位發小是最早跟自己打天下的老部下,由於一句讒言被免了江都宮監,代替這位爺的便是表現超好的後起之秀牛人王世充。老王同誌從此開始進入了特殊時期的官宦快車道。這開過了年,就是大業七年了。


    二月十九日,皇帝起駕,準備直接從江都坐著龍舟沿運河北上涿郡(今北京)。就在這旅遊途中,皇帝吹響了征遼的號角。


    二十六日,楊廣同誌正式頒詔討伐高元。這場世紀大戰帷幕是正式拉開。楊廣可為這次征遼那是準備充分。


    楊廣可為這次征遼那是準備充分。一、敕幽州總管元弘嗣往東萊造戰船三百艘。這是水軍。二、詔總征天下兵,“無問遠近,俱會於涿。”


    發江淮以南水手一萬人、弩手三萬人,嶺南排鑹手三萬人。這個排鑹手估計是相當於加了鉤的矛這樣的武器。


    能刺也能鉤。皇帝一聲令下,那下麵可就玩了命了。在楊廣的眼裏,那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沒有大家哪有小家?史書上記載“於是四遠奔赴如流”。


    還沒完。這後勤補給更誇張。詔河南、淮南和江南造五萬戰車送高陽。衣甲幔布這些那都裝戎車裏軍士拉著就奔赴戰場。這一通準備就到年中了。那關鍵還是糧食。


    七月,皇帝看各地準備工作差不多了,楊廣一聲令下。“發江、淮南民夫及船運黎陽、洛口(兩大糧倉)米至涿郡。”史書上記載“舳艫相次千餘裏,載兵甲及攻取之具。往還在道常數十萬人,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


    這光光運送軍需物資,就累死一大批。這可真叫舉全國之力啊。


    這光光運送軍需物資,就累死一大批。這可真叫舉全國之力啊。不過這舉全國之力幹的不是舉辦奧運這般的好事。而是去那個萬裏之外苦寒之地的遼東城。而那裏將是這幫官兵的噩夢和墳場。


    這次征高麗,楊廣那是玩了命了。從大業六年就開始了,準備了整整三年。先在山東專門置了府,用於儲備軍用物資。府兵的大量征調導致田園荒蕪。糧食短缺外加連年災荒。其結果是“穀價踴貴”。


    這當官的可不管這些,保自己的烏紗帽那才是硬道理。穀價再貴也得交,一個子那都不能少。不過身處帝國金字塔最下層的老百姓可就吃不消了。前幾年全國大搞土木工程和皇帝巡遊早已榨幹了他們身上最後一滴油。這家夥,窮困凍餒又加官吏督察過急。


    這就走上了逃亡和為盜之路。“重以官吏貪殘,因緣侵漁。百姓困窮,財力俱竭,安居則不勝凍餒,死期交急,剽掠則猶得延生,於是始相聚為群盜。”即使家裏有餘糧,那也沒得活路


    這幫農民工兄弟從廣東推著獨輪車,載滿糧食雄赳赳氣昂昂奔往鴨綠江。哥倆推一車。車上麵載了三石米(一石120斤),一路是翻山越嶺過河涉灘的,半年後到涿郡了。這就興高采烈準備交軍糧。


    一看車裏這哥倆傻眼了。這三石米被這哥倆路上當幹糧吃光光。這官府督察又急。沒辦法。哥倆就隻一條路了。


    “懼罪亡命”那就逃啊。這叫官逼民反,是個人就逃。這陸地上要馬步兵做好準備,那高麗是個半島,水路也要加緊備戰。這幽州總管元弘嗣被安排在萊州督造戰船。說起這元弘嗣啊,那有點說道。


    這位爺當幽州總管那可是拿命換來的。怎麽著?是不是靠打仗熬軍功挺過來的?非也。這位是靠挨皮鞭熬過來的。有點意思,跟大家夥白話白話。


    說這元大人曾經是幽州長史。那牛啦,相當於現在北京市市長。但他上麵有個頂頭上司。幽州總管,此人姓燕命榮。


    是個曆史上有名的虐待狂。燕大人工作期間最喜歡用皮鞭。那皮鞭可不是用來抽馬騾子或驢牛什麽牲畜的,他喜歡抽下麵的官員,而且很享受。雖然官階高如北京市長(幽州長史)一般的帝國高級公務員,那燕榮也是照鞭不誤。


    可想而知在燕大人手下當差的那一般的下級公務員都過著神馬日子。看來在這位爺手下謀差事,挨鞭子也是每日必修工作啊。說有一次一位職員沒犯錯,燕大人一不高興掄起皮鞭那就開打。


    這位職員那哭喊著可就說了,說大人怎麽沒理由就打呀,這燕大人眼睛一瞪說:“今兒個大爺我不高興,這幾鞭子先記在賬上賒欠著,改天你犯錯了抵消。”就這等領導,下麵您且受著吧。


    過了幾天這位職員犯錯了(估計也是燕大人沒事找事),燕大人掄起鞭子這就又要開打,這位職員立馬向燕大人哭訴,說前幾天您剛打過,今兒個應該免了。這燕大人嘴巴一撇眼睛又是一瞪,一句雷人的話脫口而出:“無過尚爾,況有過邪!”這燕榮在北周和大隋那是立功大大的。


    打仗是位猛人,治理地方尤其嚴酷,所以楊堅同誌以人才為由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當時朝廷讓元大人去幽州擔任長史,這元大人就死活不去。可想而知前任長史肯定沒少挨過燕大人的皮鞭啊。


    這皇帝一看這哪行啊,總要有人去當北京市長吧。就給幽州總管燕榮下命令了,說打長史十鞭以上必須向朝廷奏報。


    就給幽州總管燕榮下命令了,說打長史十鞭以上必須向朝廷奏報。好嘛,這燕榮就想了,你這還給朝廷告我黑狀打我的小報告啊,看我怎麽收拾你。那就派這位元大人去看倉庫。


    可憐見的。北京市長竟被下放當糧食局倉庫保管員。並且規定,倉庫裏麵糧食一顆都不能少,如果少了那就被鞭。那時候的技術,糧食加工過程中秕糠總歸要被風吹走,另外加老鼠偷吃。這缺斤短兩那是常事。


    可燕大人那不認這個。反正少一顆糧食你元弘嗣就要拿鞭子來換取。那元大人挨鞭子也就成了日常工作之一。不過燕大人可是嚴格按照文帝指示辦事。


    每次鞭咱們可憐的元大人都小於十下。可雷人的是這每天鞭的次數這領導可沒限製。所以這元大人可就遭了殃了,每天被鞭個三次五次的那是常事。


    後來發現輪鞭子挺麻煩而且吃力費勁的,這燕榮就直接把元大人投入大牢,不給吃也不給喝,那是要活活餓死這位北京市長啊。


    後來發現輪鞭子挺麻煩而且吃力費勁的,這燕榮就直接把元大人投入大牢。不給吃也不給喝,那是要活活餓死這位北京市長啊。


    可憐元大人如果不是靠衣服裏的棉絮就著天上下的雨水充饑的話估計早就見了閻王。京城的元夫人得知丈夫的悲慘遭遇那就直接找皇帝楊堅是擂鼓鳴冤啊。“詣闕訟冤。”這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軍區司令要整死這北京市長。這皇帝也被嚇個夠嗆。不是小事,要查查。


    朝廷立馬派考功侍郎劉士龍馳驛鞫問。這還用問,燕大人的光輝事跡那是盡人皆知啊。劉世龍回來報告:情況屬實。燕榮被征還京師,於開皇三年八月被賜死。元大人得以重見天日並成功上位。


    成為新的幽州總管。這元大人代替前任虐待狂燕榮當了幽州總管。應該消停了吧。托緊您的下巴,您的想象力太不豐富了。哪知這位爺比他前任燕大人更加狠毒,燕大人跟他比那算小巫見大巫了。


    元大人那對下屬的殘暴手法是無所不用其極啊。什麽鼻孔灌醋、木橛塞擊犯人下體等等,總之比燕大人的皮鞭那可算是鳥槍換炮了。


    這官場那是夠肮髒黑暗的,簡直是虐待狂的天堂。這次皇帝征遼命他在東萊海口這地方督造戰船,這哥們覺得機會來了。工期緊質量又馬虎不得,那元大人可玩了命了。


    他這一玩了命不要緊,下麵人可就倒了黴了。由於督促太急。農民工兄弟幾乎都在水裏成天泡著,史書上記載“官吏督役,晝夜立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皆生蛆,死者什三四”我看比那納粹集中營都恐怖。不過這些在皇帝楊廣的眼裏,這些都不算個事,他眼裏那都是大戰略大目標和大想法。他要的是不世的戰功和清史的留名。


    但曆史發展絕不會因為個人的意願而轉變方向,他往往總會以滑稽甚至無常的方式作為對你努力付出的回報。即使您貴為天子。那也不例外。


    *、壓製——封建主義等級森嚴的血腥*恐怖-特權統治#!、管理、管製——官僚主義、官本(所謂的精英)意識,單方立約、對人不對己-製定律他的霸王條款、條約#!~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造反有理!


    爭無罪!——基礎就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人人皆有追求公平、公正地位,獲取、獲得-現實人生幸福的天然*天賦的權力與權利!)民主*憲政——是上帝的主意(主義)。


    遵循自然法則。讓合適的人(選賢任能-選舉製)在合適的時間(民主選舉-任期製)-處在合理的位置(責\權\利相等原則的授權與監督#!~)。


    君子之德-五世而斬,人亡政息——不可持續、、可持續的選賢任能製度,必然是遵循自然法則和人生、社會規律的民主選舉-憲政製度!~領袖*領導與法製*自治——平等、自由基礎之上,見賢思齊,傳道、授業、解惑的自我提升、教學相長與自我完善!~小子、孺子-學習、受教,罪犯才會受罰、被拘、受管製#!人人平等自由——各行其事,各成其是;各得其樂,各得其所;各安其天命——公平、公正,自由選擇,方才、方能-精誠合作!~——道不同不相為謀#!~(有句名言說得好——“國王的仁慈寓於正義和力量之中”!~)(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