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造反派頭頭項羽曾經說過: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就是書名錦衣夜行的來源。穿了件好衣服卻在黑夜裏行走,誰看得見?所以,榮歸故裏、光宗耀祖是一種傳統。


    崔楷出身博陵崔氏,博陵郡隸屬定州,所以賜予崔楷定州刺史屬於刺本州,雖然彼時還沒有官員任職回避製度,但能在家鄉做官還是不容易的。所以,朝廷對特別需要表彰的大臣死後的封贈通常帶有本州刺史,而死者也往往會把這個鄭重其事地刻在墓碑上。


    崔巨倫也受到了朝廷的表彰,升職為持節別將,“持節”這倆字相當於戲曲中皇帝授予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可以不經請示斬殺沒有官職的人,甚至在軍中可以直接向官員開刀。


    崔巨倫的傳奇仍未結束,得到朝廷許可後,他又秘密返回殷州,偷偷將叔叔的屍骨改葬,並將落入賊營的家口救出。崔巨倫,好樣的!葛榮大軍占領殷州首府廣阿後,他們失望地發現廣阿城的存貨簡直可以用匱乏形容,為了補充給養,葛榮命手下攻打殷州境內的塢堡,到廣大農村去劫掠。


    塢堡是中原大族對付戰亂的堡壘,他們將自己控製的村子築成城池一樣的防禦工事,不管哪裏的武裝,隻要是奔著人口和糧食來的就堅決予以反擊。饑餓一直是葛榮的夢魘,所以對他來說,搶糧食比占地盤還重要。但要搶糧食,首先得把藏糧食的塢堡拿下。殷州最富裕的地方李魚川同時擁有最大的地方武裝。


    李魚川的宗主李顯甫出自趙郡李氏,趙郡李氏係中原大族,太和改製厘定士族確定的中原四大高姓之一。由於家族繁衍擴張的需要,李顯甫率宗人千家遷徙到殷州西山,開李魚川五六十裏地方定居,李顯甫自然成為宗主。


    李顯甫還有個英雄兒子李元忠,在當地是黑白兩道通吃的大俠客。李元忠少有大誌。粗覽書史,精通陰陽術數,善於打彈子,愛好飲酒騎射,為人至孝,為了幫母親治病還潛心研究醫學。成為當地的名醫。


    李顯甫曾經帶領族人隨政府軍征戰,因功被封為平棘子,還出任過河南郡太守,李顯甫去世後,李元忠襲爵。做過清河王元營明堂大都督府主簿,後來因母親去世回到家鄉。


    李元忠曾經丟過兩匹馬,兩匹馬是小事,但李元忠感覺就像吃了個蒼蠅,鬱悶地很。所以他下定決心要把賊揪出來,經過耐心尋訪,果然把偷馬賊抓獲了,然而李元忠並沒有為難他們。教訓了一下就放人了,人走了還沒完,兩匹馬也贈給了他們。


    哥在乎的是名聲。不是兩匹馬!鄉人碰著點難處免不了過來借貸,李元忠不但借錢,還將家境困難的人的借據焚毀。如此一來,李元忠在鄉間的威望與日俱增。


    把指揮部設在村子中間大槲樹下,親自訓練子弟兵,在村子實行戒嚴。先後殺死不聽命令擅自入村的外人三百多,當然這裏麵少不了有義軍的人。葛榮開始沒當回事,前後派出幾支小部隊攻打。全被李元忠擊退。


    葛榮生氣了:我從中山殺到這裏,一路攻城拔寨,現在居然連一個小村子都攻不下,傳出去好說不好聽,也太有損於我的名譽了。於是,葛榮親自率大軍進攻李魚川,李元忠再牛、再厲害,麵對十萬大軍,也隻有低頭認命了,李元忠做了葛榮的俘虜。


    葛榮很佩服李元忠的本事,加上他身後站著一個大家族,大家族是輕易不可以得罪的,要知道一家親打斷骨頭連著筋,馬蜂窩能不捅還是不捅的好,葛榮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對這些人葛榮也希望他們為自己效力,即使暫時不能為自己所用,那就給他些時間,讓時間證明自己這個大齊皇帝值不值得效忠吧,葛榮將李元忠羈押在軍中。


    李元忠的使命還沒有完成,他怎麽會輕易死呢?一件天大的事業正在等待他去開創,曆史將給他更多的機會。葛榮讓北魏朝廷丟了地盤丟了臉,胡太後對此一籌莫展。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公元527年正月,北魏首都洛陽沉浸在一片悲哀中,大魏君臣還沒有走出殷州陷落的沮喪,關西台軍大敗的消息再次震驚了朝廷上下。


    北魏頂級猛將崔延伯在安定陣亡後,西征軍士氣空前低落。蕭寶夤率眾將退守涇州,雖然折了崔延伯的兩萬餘眾,但西道都督車騎大將軍元恒芝部、別將盧祖遷部、別將崔模部、別將伊瓫生部等各路軍馬精銳尚存,官軍少說也有十萬之眾,雖然失去了主動進攻的銳氣,但自保還是有餘的。事實上,以當前台軍的實力,萬俟醜奴也有點打怵,兩方都不願意主動進攻,各自保土安民,關西戰場進入相持狀態。


    蕭寶夤部被萬俟醜奴阻擋在涇州,元顥部又在東夏州滯留不前,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秦州叛軍莫折念生逐漸從失敗中走出來恢複了元氣。莫折念生再一次向東益州擴張,但東益州刺史魏子建實在很強悍,幾次進攻都被擊退。魏子建乘勝追擊,一直打到了南秦州,南秦州的氐人紛紛投降,先後有十二個據點歸順,南秦造反派頭頭韓祖香被殺,唬得張長命高掛免戰牌,派人到台軍處請降。


    魏子建和夏州刺史源子邕成為關西戰場上不多的亮點。朝野上下一片沮喪,大家對關西局勢充滿了悲觀和失望。然而,希望總是在絕望中孕育。就在蕭寶夤一籌莫展之際,秦州方麵傳來了好消息。


    原來,秦州叛軍內部鬧分裂,莫折念生手下大將呂伯度占據顯親城,宣布脫離秦州政府自立門戶。莫折念生如何能夠容忍部下的背叛,當即派大軍來攻,呂伯度不敵。北上高平投靠了胡琛。


    胡琛同莫折念生雖然同為大魏反叛,有共同利益,但同時又有矛盾,現在朝廷大軍離得遠,是將來的威脅。莫折念生在隴右,是跟前的眼中釘,有理想的胡琛早有除掉莫折念生統一隴右之心,所以他見到呂伯度表現得異常興奮。


    呂伯度熟悉秦軍的情況,用他來對付莫折念生自然是最好的選擇,所以。胡琛沒有猶豫,以其為大都督、秦王,要兵給兵要糧給糧,讓他去找莫折念生報仇。強敵環伺,兩路叛軍卻自己打起來了。所謂烏合之眾莫過如此。找到胡琛作後台,有了充足的兵馬糧草自,秦王呂伯度再次煥發了青春和激情,開始頻頻進攻莫折念生的秦軍,先在成紀大破秦將常山王杜粲,又於水洛城擊敗秦將金城王莫折普賢,然後頓軍顯親城下。


    杜粲、莫折普賢皆是秦軍名將,他們的失利讓大秦天子很受傷。莫折念生急了。如果任由呂伯度鬧下去,大秦就玩完了,於是大秦天子禦駕親征救援顯親。連戰連勝士氣正旺的呂伯度現在是遇佛殺佛遇仙殺仙,秦軍大敗,莫折念生丟下顯親城落荒而逃,呂伯度重新占據顯親。


    然而,呂伯度的勝利並沒有讓胡琛高興起來。有了做夠的實力後,呂伯度再次選擇了背叛。倒黴蛋胡琛很後悔:原來自己扶植的是一條狼。


    原來,呂伯度真正的想法是重新做大魏的臣子。投降胡琛原也不過是在莫折天生逼迫之下的無奈之舉。雖然背叛胡琛有忘恩負義之嫌,但行大義如何顧得小節?呂伯度襲擊了胡琛手下大將劉拔。然後派兄子呂忻和率騎兵趕到蕭寶夤處聯絡歸降事宜,計劃接引台軍大舉入隴。關西戰場形勢就此出現重大轉機。


    蕭寶夤一直沒有從崔延伯的陣亡的重大打擊中走出來,驍勇似關張的百戰名將怎麽說完就完了?關西戰場還有指望嗎?在這種情形下,蕭寶夤調整了戰略,台軍轉入戰略防守階段,但是,一直這樣耗下去,十萬大軍每天至少要消耗上千石糧食,哪裏耗得起?


    朝廷裏彈劾自己的奏章恐怕已經堆積成山了。正在此時,呂忻和來了,帶來了呂伯度歸順的消息,呂伯度作為秦軍名將,他的歸順透露出秦州叛賊大分裂的信息,高平軍和秦軍又反目相向,這樣一來,隴右的局麵就會打開,叛賊平定已經指日可待了,蕭寶夤仿佛看到了莫折念生、萬俟醜奴被五花大綁跪地求饒的樣子。


    誰說天上不會掉胡餅?蕭寶夤大喜過望,以極高的規格同呂忻和進行了協商,對呂伯度的棄暗投明表示熱烈歡迎,許諾立即上報朝廷,為呂伯度請求封賞。


    兩人擬定了下一步的合作方案,呂忻和返回顯親做準備。隨後,蕭寶夤命身體康複後回到軍中的大都督元修義會同小隴都督高聿立即率軍向秦州方向移動接應呂伯度


    官軍入隴的消息傳到秦州,莫折念生驚恐不已,看來呂伯度已經同官軍勾結,這是要裏應外合置自己於死地了。


    莫折念生還心存一點希望,即高平軍胡琛會同呂伯度反目成仇,畢竟呂伯度欺騙了胡琛,借了人家的人馬然後背叛,胡琛從心理上如何能接受這樣的事實。隻要胡琛同呂伯度打起來,諒蕭寶夤也沒有這麽大的膽子敢過來攪局。


    然而,令莫折念生失望的是,麵對官軍的步步緊逼,胡琛依然竟然按兵不動,擺明了要坐山觀虎鬥。腹背受敵的莫折念嗅到了毀滅的氣息,繼續混下去連老本恐怕也要賠進去,他要積極自救。既然胡琛沒有同為革命隊伍的階級情誼,對不起,不陪你玩了。


    莫折念生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公元526年9月,麵對蕭寶夤、呂伯度兩麵夾擊的巨大壓力,秦州叛軍首領莫折念生審時度勢做出了一個重大決策:脫下龍袍解散大秦朝廷,向蕭寶夤請降。


    對一切投降者,朝廷都是歡迎的,和平解放比武力征服好,成本相對比較,而且不戰而屈人之兵,正是皇恩浩蕩聖德所致。接連中大獎的蕭寶夤激動了,看來關西的戰事就要結束了,平叛大功非己莫屬。蕭寶夤立即對莫折念生的投降做了反應,秦州要摻沙子,防止再出現反複。


    於是,行台左丞崔士和奉命入秦州主持秦州事務,安撫百姓,顯示秦州重新收歸國有。同時,蕭寶夤派人飛馬馳奔洛陽向朝廷報告好消息。很快,朝廷的回信來了。


    關西兩支*武裝終於搞定了一個,朝廷是滿意的,當然首功不能不表彰,詔令呂伯度為涇州刺史、平秦郡公。呂伯度帶著自己的部曲離開秦州到涇州上任了。事實上,以呂伯度刺涇州,表麵上加恩,實際上還是不放心,倘若呂伯度繼續留在隴右,以其反複的性情難保不會成為第二個莫折念生,而涇州有十萬官軍駐防,諒他有心也無膽。樂極生悲,不信任帶來的後果是可怕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