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伯度離開秦州,官軍應該趕緊去填補呂伯度部離開形成的真空。蕭寶夤頓軍安定一線與萬俟醜奴對峙,所以台軍無法分身,不過,之前蕭寶夤已經命令元修義督軍上隴。令人吃驚的是,大都督元修義、大隴都督南平王元仲冏、小隴都督高聿等擁兵於隴口,懾於秦州複雜的形勢不敢繼續前進了,而呂伯度又離開了顯親,政府軍在秦州隻有崔士和的親兵衛隊。
莫折念生的影響力太大,所以暫時還要靠他安撫秦州降軍。雖然朝廷沒有下達對莫折念生的處置命令,但從以崔士和主持秦州的安排看,蕭寶夤想逐步架空莫折念生的意圖是有的。
崔士和開始積極地介入秦州事務,莫折念生一下從日理萬機的大秦天子變成靠邊站的閑散人員,他還真有點不適應。而且,處理秦州的事不可避免地與他的舊部起衝突,侵犯到自己的利益,罵娘的人越來越多。
莫折念生舊部原來都身居高位,如今連他們的皇帝連個刺史都不是了,他們算什麽,大家慫恿莫折念生趕走崔士和繼續過以往快樂的生活。莫折念生看到了呂伯度的下場,首功者尚且得不到信任,自己這個造反派頭頭又怎麽能指望得到朝廷的相信呢?
莫折念生豈能坐以待斃?呂伯度離開了,元修義等沒有膽子來,崔士和在秦州勢單力孤,莫折念生原本就不安分的心再次開始躁動起來,就在秦州易幟的當月,秦州事變,莫折念生再次舉旗造反。
本來投降就是暫避鋒芒。既然已經度過危機就不用繼續裝孫子了,不過,莫折念生以胡琛為榜樣,認真總結學習了胡琛的革命經驗,該低頭時就低頭。該裝孫子的時候就要裝孫子,隻要能保存實力名號算什麽?所以這一次莫折念生索性不做皇帝了,派人同胡琛聯絡,願意接受胡琛的領導,建立*的統一戰線,共同將革命事業進行到底。
這個結果。是蕭寶夤、胡琛以及大魏朝廷都沒有想到的。胡琛終於實現了統一隴右的夢想。然而,莫折念生的歸順對胡琛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太高興了,以致於高興到樂極生悲。
代理秦州刺史崔士和是秦州易幟的第一個受害者,由於上任時沒帶多少人。秦州到處都是莫折念生的手下,所以崔士和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莫折念生本打算把崔士和送給胡琛作見麵禮,但走到半道忽然改變主意把他殺了。
兩支縱橫隴右多年的武裝力量結合在一起,聲勢大震。胡琛本來接受破六韓拔陵的節度,現在勢力強大了就有點驕傲,而此時破六韓拔陵的主力已經被打散,威望江河日下,胡琛野心膨脹。對落魄的老大開始怠慢起來。破六韓拔陵憤怒了,虎落平陽被犬欺,胡琛落魄之際投奔我。如今居然敢同我叫板,弄死你也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
破六韓拔陵派特使費律到高平,表麵上還沒脫離拔陵的領導,麵子上的事還要做,胡琛設宴款待費律,費律趁胡琛不備將將其殺死。這是破六韓拔陵的最後一次露麵。從此他便從曆史舞台上消失了,是隱居了還是戰死了。我隻能說不知道。大部分史書隻記載到他被元淵、柔然聯合打敗的那一仗。讓大魏朝廷頭疼不已的胡琛死了,死的如此簡單。
受益的是高平軍二號人物萬俟醜奴。老大不在了,老二順利接班做了胡琛部眾的老大。兩大叛軍在萬俟醜奴的領導下,立即對台軍展開了新一輪的軍事行動。
秦州再叛讓蕭寶夤很受傷,他預感風暴即將來臨。公元527年正月,萬俟醜奴、莫折念生展開聯合軍事行動大舉向台軍發動春季攻勢,萬俟醜奴親率高平軍傾巢出動進攻涇州,另派胡引祖攻打北華州,叱幹麒麟攻打豳州,莫折念生也派莫折天生率領秦軍主力下隴威逼岐州。
高平軍來勢洶洶,台軍士氣低落。蕭寶夤、元恒芝在安定一線與高平軍展開生死大戰,最終台軍大敗,涇州失守,呂伯度戰死,蕭寶夤率殘兵敗將向雍州方向敗退,元恒芝率部北渡渭水。
秦軍下隴,屯軍隴口的大隴都督南平王元仲冏、小隴都督高聿被擊敗,東秦州刺史潘義淵獻汧城投降。秦軍包圍了岐州,岐州城人捉刺史魏蘭根投降,莫折天生以大將侯莫陳仲和為岐州刺史。負責北華州、豳州一線防務的都督元顥敗退,北華州陷落!
豳州陷落!豳州刺史畢祖暉率殘部退到華州境內,朝廷的問罪詔書下達,免去了畢祖暉的官爵,不過,很快第二道詔書下達,重新啟用他為豳州代理刺史,準備組織反攻。
兵敗如山倒,各路西征大軍紛紛潰敗,關中州郡紛紛淪陷,三輔一帶人心動蕩,長安處於危急存亡之秋,作為關中的曆史文化政政治中心,長安是一麵旗幟,如果長安不保,等於宣告整個關中地區徹底脫離了中央。元修義已經去世,雍州刺史換上了老將楊椿。
楊椿於關中形勢危急之刻走馬上任,他腦子很清醒,長安防守薄弱,如果台軍不協助防守,長安淪陷是早晚的事,所以,當他聽說元恒芝正沿渭北東逃的時候,趕緊跑到渭北截住元恒芝,勸元恒芝留下來同自己一起保衛雍州。楊椿失望了,已成驚弓之鳥的元恒芝如何肯理會楊椿的建議?
他把楊椿涼在一邊繼續跑路。令楊椿感到欣慰的是,西征主帥蕭寶夤沒有越過雍州繼續逃跑的打算。蕭寶夤知道自己不能學元顥、元恒芝等人,他們屬於宗室中人,算是朝廷信任的人,即使免官問罪一般過不了多久就會重新啟用。
而自己的漢人身份本來獨自帶兵就是破格使用,兵敗了隻能引頸受刀。蕭寶夤當然知道長安地位的重要。所以,蕭寶夤退到雍州以西的逍遙園便停下來。重整旗鼓,收攏殘兵萬餘人,在雍州以西設置防線抵禦緊隨而來的秦軍。
雍州刺史楊椿招募了七千餘人據守長安,三輔人心這才稍微安定下來。北地郡功曹毛鴻賓引賊兵抄略渭北,楊椿的侄子、雍州錄事參軍楊侃率兵三千進擊。毛鴻賓投降並請求討賊立功,反水後的毛鴻賓俘虜了高平軍二號首長宿勤明達的弟弟烏過仁。
台軍大敗的消息傳到洛陽,朝廷的處理決定隨即下發:蕭寶夤削職為民暫在軍中主持工作,楊椿為侍中兼尚書右仆射、行台,節度關西眾將。
莫折天生連戰連勝,官軍望風而逃。秦軍軍威大振,兵鋒直逼雍州,然而,莫折天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雍州之行竟然是一條不歸路。莫折天生死於一支冷箭。
天上掉餡餅的事不常有。但偶爾某某中大彩的事也是有的。幸運的人叫羊侃,一個具有狙擊手潛質的武林高手,當前的軍中職務為偏將。羊侃出自魏晉南北朝著名世家大族泰山羊氏,後世言北朝門閥,在“崔盧李鄭”以下,則稱“羊畢封高”。
三國末期,羊祜作為晉朝開國功臣,開啟了羊氏在在新朝的榮耀。一門中先後出了兩位皇後,數十位刺史、太守、將軍等,成為晉朝爪牙虎臣的生產基地。晉室南遷。羊家人也跟著渡江了,他們續效力南朝,成為南朝的官宦世家。
羊侃的爺爺羊規之是宋武帝親自任命的徐州祭酒從事、大中正,後來徐州主將叛魏,羊規之不得已做了大魏的衛將軍、營州刺史。羊規之生有四子,長子羊祉。曆官平北將軍;二子靈引,曆官冀州長史;三子靈寶。兗州主簿,後升為刺史;四子羊瑩。曆官兗州別駕從事
。羊侃是羊祉第七子,他身材魁梧,身高七尺八寸,用今天的計量的單位算(1尺=24.5厘米)差不多是一米九的大個,更兼臂力過人,能輕鬆拉開十餘石的硬弓。
泗水橋上有數個石人,長八尺,大十圍,羊侃犯渾,推石人相鬥,一會功夫石人全部破碎。
別以為羊侃隻會粗疏的硬功,他的輕功也很了得,據兗州傳出的故事,羊侃曾經在兗州堯廟的牆壁上直上五尋,橫走七步,令觀者歎為觀止。
然而,羊侃卻絕不是一介武夫,他自小酷愛文史,最喜歡讀的書是《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這兩本書可是修煉儒將的基礎課程。
文武雙全的羊侃出仕後走了文人路線,在尚書省做了一名郎官,做的是文字工作,閑暇之餘,免不了在同事們麵前漏兩手,所以很快他就成為尚書省的一個傳奇,大家對他的武功津津樂道,都稱讚羊侃是猛虎下山。
在北魏後期重文輕武的氣氛下,文人們對武人們往往輕視,但羊侃以文官而武藝絕倫則另當別論,你不服不行啊,人家能文能武,武功隻是業務愛好。
學理科的文科功底好或者文科生卻具有理科生的思維,女生生就了一副男人嗓子或者男生可以扮成不折不扣的美女,這些出人意料的事總是能引起人們的興趣,所以李宇春火了,李玉剛成名了。
羊侃出名了,他故事傳到宮內並且引起了宣武皇帝的興趣,所以宣武帝召見了他,是一個郎官蒙皇帝親自召見是不多見的。
羊侃來到大殿,宣武帝對他說:郎官們都說你是大老虎,不會是披著虎皮的羊吧?猛虎什麽樣,你知道嗎?
羊侃心說我今天就讓你看看我是羊還是虎。“請陛下看!”羊侃就勢一個臥倒,趴在地上做虎踞山崗狀,十指做虎爪狀伸向大殿地板。
擺什麽pose,弄個老虎造型就混稱老虎啊。然而,宣武帝的眼睛突然瞪大了:大殿地板是夯土層上鋪的地磚,羊侃的手指竟然深陷其中。
奇跡,簡直是奇跡,這是真功夫啊。好厲害的硬功!好一員虎將!皇帝開眼了,皇帝一激動,便將自己隨身佩戴的鑲滿寶珠的佩劍解下賜給了他。
在皇帝身邊的這次表演使羊侃名動天下,大家都知道尚書省有一個厲害的武林高手。
蕭寶夤在尚書省主政,自然對這位屬下很了解,所以讓他隨自己一起西征,還給了他一個偏將的軍職。
羊侃的哥哥羊深也隨元顥西征,任行台右丞、軍司。然而,西征軍出師不利,接連敗退,羊侃隨蕭寶夤退到雍州一線。
當莫折天生大軍衝過來的時候,蕭寶夤組織阻擊,羊侃隱身戰壕中,他看到了敵軍中軍大旗下耀武揚威的統帥莫折天生。羊侃抓住了戰機,將一支奪命箭搭在硬弓上瞄準了莫折天生。
弓弦響處,把大魏朝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莫折天生悄無聲息地倒地身亡。兩軍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片刻之後,神情振奮的官軍開始衝鋒,嚇傻了的叛軍則鬥誌全消。
戰場形勢出現了大逆轉。叛軍眾皆潰散,從此一蹶不振。羊侃這支神箭意義遠遠沒有結束,在這支箭的影響下,秦州政權不久便倒台了。莫折念生大將杜粲殺死念生自立山頭,莫折一家慘遭滅族。
不過,杜粲很快又被另一個秦軍將領駱超殺死,朝廷以駱超為秦州刺史,理論上秦州算是光複了。
其他秦軍殘部在萬俟普賢的帶領下投靠了萬俟醜奴。羊侃撿了個大便宜,朝廷很快送來了嘉獎令,以其為征東將軍、東道行台,領泰山太守,進爵钜平侯。
羊侃離開西征大軍回到家鄉泰山赴任,誰想到,他這一去,竟然弄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動靜。
莫折天生意外陣亡,秦州叛軍潰敗,台軍士氣重新振作起來,受這個消息的鼓舞,已經淪落的各州開始頻頻異動,岐州親朝廷的城民殺死侯莫陳仲和,把魏蘭根救出來重新做刺史。
或許是上天要給蕭寶夤一個機會,雍州刺史、行台楊椿突然得了重病,已經無法處理政事,不得已連連上表請求卸職,朝廷重新啟用蕭寶夤代為刺史、行台,蕭寶夤重新掌握了關西軍權。但是,楊椿對蕭寶夤很不放心。(未完待續)
莫折念生的影響力太大,所以暫時還要靠他安撫秦州降軍。雖然朝廷沒有下達對莫折念生的處置命令,但從以崔士和主持秦州的安排看,蕭寶夤想逐步架空莫折念生的意圖是有的。
崔士和開始積極地介入秦州事務,莫折念生一下從日理萬機的大秦天子變成靠邊站的閑散人員,他還真有點不適應。而且,處理秦州的事不可避免地與他的舊部起衝突,侵犯到自己的利益,罵娘的人越來越多。
莫折念生舊部原來都身居高位,如今連他們的皇帝連個刺史都不是了,他們算什麽,大家慫恿莫折念生趕走崔士和繼續過以往快樂的生活。莫折念生看到了呂伯度的下場,首功者尚且得不到信任,自己這個造反派頭頭又怎麽能指望得到朝廷的相信呢?
莫折念生豈能坐以待斃?呂伯度離開了,元修義等沒有膽子來,崔士和在秦州勢單力孤,莫折念生原本就不安分的心再次開始躁動起來,就在秦州易幟的當月,秦州事變,莫折念生再次舉旗造反。
本來投降就是暫避鋒芒。既然已經度過危機就不用繼續裝孫子了,不過,莫折念生以胡琛為榜樣,認真總結學習了胡琛的革命經驗,該低頭時就低頭。該裝孫子的時候就要裝孫子,隻要能保存實力名號算什麽?所以這一次莫折念生索性不做皇帝了,派人同胡琛聯絡,願意接受胡琛的領導,建立*的統一戰線,共同將革命事業進行到底。
這個結果。是蕭寶夤、胡琛以及大魏朝廷都沒有想到的。胡琛終於實現了統一隴右的夢想。然而,莫折念生的歸順對胡琛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太高興了,以致於高興到樂極生悲。
代理秦州刺史崔士和是秦州易幟的第一個受害者,由於上任時沒帶多少人。秦州到處都是莫折念生的手下,所以崔士和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莫折念生本打算把崔士和送給胡琛作見麵禮,但走到半道忽然改變主意把他殺了。
兩支縱橫隴右多年的武裝力量結合在一起,聲勢大震。胡琛本來接受破六韓拔陵的節度,現在勢力強大了就有點驕傲,而此時破六韓拔陵的主力已經被打散,威望江河日下,胡琛野心膨脹。對落魄的老大開始怠慢起來。破六韓拔陵憤怒了,虎落平陽被犬欺,胡琛落魄之際投奔我。如今居然敢同我叫板,弄死你也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
破六韓拔陵派特使費律到高平,表麵上還沒脫離拔陵的領導,麵子上的事還要做,胡琛設宴款待費律,費律趁胡琛不備將將其殺死。這是破六韓拔陵的最後一次露麵。從此他便從曆史舞台上消失了,是隱居了還是戰死了。我隻能說不知道。大部分史書隻記載到他被元淵、柔然聯合打敗的那一仗。讓大魏朝廷頭疼不已的胡琛死了,死的如此簡單。
受益的是高平軍二號人物萬俟醜奴。老大不在了,老二順利接班做了胡琛部眾的老大。兩大叛軍在萬俟醜奴的領導下,立即對台軍展開了新一輪的軍事行動。
秦州再叛讓蕭寶夤很受傷,他預感風暴即將來臨。公元527年正月,萬俟醜奴、莫折念生展開聯合軍事行動大舉向台軍發動春季攻勢,萬俟醜奴親率高平軍傾巢出動進攻涇州,另派胡引祖攻打北華州,叱幹麒麟攻打豳州,莫折念生也派莫折天生率領秦軍主力下隴威逼岐州。
高平軍來勢洶洶,台軍士氣低落。蕭寶夤、元恒芝在安定一線與高平軍展開生死大戰,最終台軍大敗,涇州失守,呂伯度戰死,蕭寶夤率殘兵敗將向雍州方向敗退,元恒芝率部北渡渭水。
秦軍下隴,屯軍隴口的大隴都督南平王元仲冏、小隴都督高聿被擊敗,東秦州刺史潘義淵獻汧城投降。秦軍包圍了岐州,岐州城人捉刺史魏蘭根投降,莫折天生以大將侯莫陳仲和為岐州刺史。負責北華州、豳州一線防務的都督元顥敗退,北華州陷落!
豳州陷落!豳州刺史畢祖暉率殘部退到華州境內,朝廷的問罪詔書下達,免去了畢祖暉的官爵,不過,很快第二道詔書下達,重新啟用他為豳州代理刺史,準備組織反攻。
兵敗如山倒,各路西征大軍紛紛潰敗,關中州郡紛紛淪陷,三輔一帶人心動蕩,長安處於危急存亡之秋,作為關中的曆史文化政政治中心,長安是一麵旗幟,如果長安不保,等於宣告整個關中地區徹底脫離了中央。元修義已經去世,雍州刺史換上了老將楊椿。
楊椿於關中形勢危急之刻走馬上任,他腦子很清醒,長安防守薄弱,如果台軍不協助防守,長安淪陷是早晚的事,所以,當他聽說元恒芝正沿渭北東逃的時候,趕緊跑到渭北截住元恒芝,勸元恒芝留下來同自己一起保衛雍州。楊椿失望了,已成驚弓之鳥的元恒芝如何肯理會楊椿的建議?
他把楊椿涼在一邊繼續跑路。令楊椿感到欣慰的是,西征主帥蕭寶夤沒有越過雍州繼續逃跑的打算。蕭寶夤知道自己不能學元顥、元恒芝等人,他們屬於宗室中人,算是朝廷信任的人,即使免官問罪一般過不了多久就會重新啟用。
而自己的漢人身份本來獨自帶兵就是破格使用,兵敗了隻能引頸受刀。蕭寶夤當然知道長安地位的重要。所以,蕭寶夤退到雍州以西的逍遙園便停下來。重整旗鼓,收攏殘兵萬餘人,在雍州以西設置防線抵禦緊隨而來的秦軍。
雍州刺史楊椿招募了七千餘人據守長安,三輔人心這才稍微安定下來。北地郡功曹毛鴻賓引賊兵抄略渭北,楊椿的侄子、雍州錄事參軍楊侃率兵三千進擊。毛鴻賓投降並請求討賊立功,反水後的毛鴻賓俘虜了高平軍二號首長宿勤明達的弟弟烏過仁。
台軍大敗的消息傳到洛陽,朝廷的處理決定隨即下發:蕭寶夤削職為民暫在軍中主持工作,楊椿為侍中兼尚書右仆射、行台,節度關西眾將。
莫折天生連戰連勝,官軍望風而逃。秦軍軍威大振,兵鋒直逼雍州,然而,莫折天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雍州之行竟然是一條不歸路。莫折天生死於一支冷箭。
天上掉餡餅的事不常有。但偶爾某某中大彩的事也是有的。幸運的人叫羊侃,一個具有狙擊手潛質的武林高手,當前的軍中職務為偏將。羊侃出自魏晉南北朝著名世家大族泰山羊氏,後世言北朝門閥,在“崔盧李鄭”以下,則稱“羊畢封高”。
三國末期,羊祜作為晉朝開國功臣,開啟了羊氏在在新朝的榮耀。一門中先後出了兩位皇後,數十位刺史、太守、將軍等,成為晉朝爪牙虎臣的生產基地。晉室南遷。羊家人也跟著渡江了,他們續效力南朝,成為南朝的官宦世家。
羊侃的爺爺羊規之是宋武帝親自任命的徐州祭酒從事、大中正,後來徐州主將叛魏,羊規之不得已做了大魏的衛將軍、營州刺史。羊規之生有四子,長子羊祉。曆官平北將軍;二子靈引,曆官冀州長史;三子靈寶。兗州主簿,後升為刺史;四子羊瑩。曆官兗州別駕從事
。羊侃是羊祉第七子,他身材魁梧,身高七尺八寸,用今天的計量的單位算(1尺=24.5厘米)差不多是一米九的大個,更兼臂力過人,能輕鬆拉開十餘石的硬弓。
泗水橋上有數個石人,長八尺,大十圍,羊侃犯渾,推石人相鬥,一會功夫石人全部破碎。
別以為羊侃隻會粗疏的硬功,他的輕功也很了得,據兗州傳出的故事,羊侃曾經在兗州堯廟的牆壁上直上五尋,橫走七步,令觀者歎為觀止。
然而,羊侃卻絕不是一介武夫,他自小酷愛文史,最喜歡讀的書是《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這兩本書可是修煉儒將的基礎課程。
文武雙全的羊侃出仕後走了文人路線,在尚書省做了一名郎官,做的是文字工作,閑暇之餘,免不了在同事們麵前漏兩手,所以很快他就成為尚書省的一個傳奇,大家對他的武功津津樂道,都稱讚羊侃是猛虎下山。
在北魏後期重文輕武的氣氛下,文人們對武人們往往輕視,但羊侃以文官而武藝絕倫則另當別論,你不服不行啊,人家能文能武,武功隻是業務愛好。
學理科的文科功底好或者文科生卻具有理科生的思維,女生生就了一副男人嗓子或者男生可以扮成不折不扣的美女,這些出人意料的事總是能引起人們的興趣,所以李宇春火了,李玉剛成名了。
羊侃出名了,他故事傳到宮內並且引起了宣武皇帝的興趣,所以宣武帝召見了他,是一個郎官蒙皇帝親自召見是不多見的。
羊侃來到大殿,宣武帝對他說:郎官們都說你是大老虎,不會是披著虎皮的羊吧?猛虎什麽樣,你知道嗎?
羊侃心說我今天就讓你看看我是羊還是虎。“請陛下看!”羊侃就勢一個臥倒,趴在地上做虎踞山崗狀,十指做虎爪狀伸向大殿地板。
擺什麽pose,弄個老虎造型就混稱老虎啊。然而,宣武帝的眼睛突然瞪大了:大殿地板是夯土層上鋪的地磚,羊侃的手指竟然深陷其中。
奇跡,簡直是奇跡,這是真功夫啊。好厲害的硬功!好一員虎將!皇帝開眼了,皇帝一激動,便將自己隨身佩戴的鑲滿寶珠的佩劍解下賜給了他。
在皇帝身邊的這次表演使羊侃名動天下,大家都知道尚書省有一個厲害的武林高手。
蕭寶夤在尚書省主政,自然對這位屬下很了解,所以讓他隨自己一起西征,還給了他一個偏將的軍職。
羊侃的哥哥羊深也隨元顥西征,任行台右丞、軍司。然而,西征軍出師不利,接連敗退,羊侃隨蕭寶夤退到雍州一線。
當莫折天生大軍衝過來的時候,蕭寶夤組織阻擊,羊侃隱身戰壕中,他看到了敵軍中軍大旗下耀武揚威的統帥莫折天生。羊侃抓住了戰機,將一支奪命箭搭在硬弓上瞄準了莫折天生。
弓弦響處,把大魏朝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莫折天生悄無聲息地倒地身亡。兩軍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片刻之後,神情振奮的官軍開始衝鋒,嚇傻了的叛軍則鬥誌全消。
戰場形勢出現了大逆轉。叛軍眾皆潰散,從此一蹶不振。羊侃這支神箭意義遠遠沒有結束,在這支箭的影響下,秦州政權不久便倒台了。莫折念生大將杜粲殺死念生自立山頭,莫折一家慘遭滅族。
不過,杜粲很快又被另一個秦軍將領駱超殺死,朝廷以駱超為秦州刺史,理論上秦州算是光複了。
其他秦軍殘部在萬俟普賢的帶領下投靠了萬俟醜奴。羊侃撿了個大便宜,朝廷很快送來了嘉獎令,以其為征東將軍、東道行台,領泰山太守,進爵钜平侯。
羊侃離開西征大軍回到家鄉泰山赴任,誰想到,他這一去,竟然弄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動靜。
莫折天生意外陣亡,秦州叛軍潰敗,台軍士氣重新振作起來,受這個消息的鼓舞,已經淪落的各州開始頻頻異動,岐州親朝廷的城民殺死侯莫陳仲和,把魏蘭根救出來重新做刺史。
或許是上天要給蕭寶夤一個機會,雍州刺史、行台楊椿突然得了重病,已經無法處理政事,不得已連連上表請求卸職,朝廷重新啟用蕭寶夤代為刺史、行台,蕭寶夤重新掌握了關西軍權。但是,楊椿對蕭寶夤很不放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