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在今寧夏固原縣境內,地處黃土高原六盤山北麓清水河畔,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一處戰略要地。破六韓拔陵領導的六鎮大起義爆發後。


    大魏朝廷已經根據魏蘭根、元淵等人的建議實施了改鎮為州政策,高平鎮位列其中,在大魏朝的版圖上高平鎮已經改為原州,下轄高平、長城兩郡,不過,高平自從被秦州叛軍攻下後一直沒有光複,所以朝廷的恩澤自然也沒有給高平鎮民帶來過實惠。高平守將是萬俟醜奴行台萬俟道洛,一個以英勇善戰聞名隴右的猛將。


    高平城有守軍六千,大部分是原高平鎮的職業軍人,屬於正規部隊,加上高平鎮多年經營,城牆寬厚,易守難攻。


    攻城一向不是騎兵的優勢,所以爾朱天光不打算強攻,在與賀拔嶽等人商議後,他們計劃采用“引蛇出洞”之計,想辦法把萬俟道洛騙出高平城,然後殲滅之。


    計策雖好,怎麽引,派誰去引是個問題。自從官軍大敗尉遲菩薩以後,叛軍已經加強了戒備,此時入高平存在著極大的風險,敵人很警惕,一般人去很容易暴露身份。事實上,軍中的確有個合適人選。


    爾朱天光麾下別將李遠就是土生土長的高平人,李遠出身高平豪族,李家一門三傑在高平一帶頗有人望,如今李遠在爾朱天光軍中效力,大哥李賢及宗族子弟仍在城中。李賢,字賢和,隴西成紀人,自稱漢李陵後人。


    魏太武時。李賢的曾祖父李富以子都督帥兵討伐兩山屠各陣亡,祖父李斌襲領父兵,鎮守高平,從此在高平鎮安家,逐漸發展為當地豪族。


    李賢少年老成。誌向遠大,傳說有一次出遊碰到一個白胡子老頭,老頭看到他很驚詫:我活了八十多歲,見的人多了,卻從沒有看到過如你般麵相的,將來你一定能做到台牧。好自為之吧。


    九歲,父親給他請了老師學習經書,他隻是略觀大義,從不尋章斷句,有人指責他說:學不精不如不學。


    李賢反駁道:人各有誌。李賢豈是做老先生的人?不過粗聞教義而已。至於忠孝之道,早已銘記在心了。十四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弟弟李遠和李穆年幼,李賢一下成了家裏的頂梁柱,承擔起家長的責任,兄弟們友愛和諧成為鄉間美談,李賢成為鄉黨領袖。


    李遠。字萬歲,受其兄的影響亦重武輕文,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軍。正光末年天下群雄並起。秦州羌賊和高平敕勒賊造反,高平各鄉村紛紛響應,李賢兄弟把宗族子弟、鄉人們召集在一起,號召大家保衛家園,由於叛軍勢大,眾人心懷疑懼。大部分人首鼠兩端麵露猶豫。見此情景,李遠按劍怒吼道:皇家多難。匈奴賊子乘機造反,這正是我等顯示忠臣氣節。義士建功立業的時候。


    大丈夫當在死中求生,不可臨難苟且偷生。有異議者,我李萬歲的刀劍無眼,誰再有異心,定斬爾的人頭!攤上這麽一位耍混的,誰還敢在說什麽,於是大家結盟相約死守。


    怎奈叛軍勢大,盟軍又是在李遠的暴力恐嚇下結成的,人心不齊,難免有些出工不出力的,所以城破是必然的,守城之人大多遇害,李遠兄弟被鄉人藏匿,這才躲過一劫。李遠與李賢商量:現在逆賊勢大,屠戮忠良。


    我想到洛陽求援。兄長韜光養晦,加上你在鄉間的威望,可以免禍,然後選找機會立功。倘若某一天王師來討,我等裏應外合,既可報效國家又能保全家族。李賢聽弟弟所言有理,不由歎道:說到我心裏了。兄弟倆合計好後,李遠悄悄上路了。


    李賢躲了一陣,眼見高平城一會歸了秦軍,一會又被胡琛奪去,曾經領導過抵抗運動的事已經如煙散去,沒有人再追究誰曾經反對過誰,李賢便回到家中繼續做自己的太平紳士。豪族曆來是當政者爭取的對象,所以盡管李賢跟叛軍進行過殊死戰鬥,戰爭過後進入建設時期他依然可以過他的好日子,不少高平軍的上層還親自拜訪他,畢竟要征收錢糧什麽還用得上地頭蛇們。


    李遠穿越萬水千山到了京城洛陽,輾轉向朝廷匯報了西北的亂局,請求朝廷發兵解放自己的家鄉。亂世識忠臣,李遠的事跡受到朝野的關注,孝明帝還特別召見了他,褒獎了他的一片忠心,並授官武騎常侍,後轉為別將,賞賜衣馬。


    爾朱天光西征,以李遠路熟,配備精兵,作為向導帶大軍征討。如今爾朱天光定下破敵之策,苦於找不到執行的合適人選,李遠請命前往。


    李遠潛入高平見到了李賢,兄弟倆見麵,訴說別後想念之情已罷,李遠將自己隨爾朱天光平定關中已經將萬俟醜奴擒獲,大兵不日即到原州,但高平城易守難攻,為了減少無謂的損失,領導們希望自己想辦法將萬俟道洛主力引出高平。


    李賢沉吟不語,如今萬俟醜奴已經完了,萬俟道洛苟延殘喘而已,如果從爾朱天光之計,將道洛誘出高平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功勞,對我李家有大大的益處。


    不過,這事委實難辦,難辦在李賢跟萬俟道洛根本說不上話。兄弟倆正在商量,俗話說無巧不成書,機會竟然自己送上門來了。家人來報,萬俟阿寶求見。李賢聽說阿寶來了,不禁大喜過望,脫口道:有辦法了


    萬俟阿寶是萬俟醜奴手下的高層將領,這次隨萬俟醜奴出征,萬俟醜奴敗亡後,阿寶輾轉逃回高平,他知道高平城肯定保不住了,所以回來後沒有去見萬俟道洛,而是到了李賢府上。他一向與李賢交好,所以相信李賢比道洛更靠譜。


    萬俟醜奴縱橫隴右數年,先後擊敗過大魏名將崔延伯、蕭寶夤。讓長孫稚不能離開長安半步,誰也沒有想到,他竟然突然就被抓了。事情發生地太快,加上交通不便消息閉塞,高平守軍目前還不知道萬俟醜奴已敗的消息。所以。阿寶很有用。


    李賢讓李遠暫時回避,然後親自出門將阿寶迎到廳內。阿寶撲通一聲跪倒在李賢麵前,連連道:賢和救我。李賢趕緊把阿寶扶起。阿寶道:神獸天子已經被朝廷大軍抓了,高平眼看也不保了,望賢和救我一命。


    李賢道:“如今之計,唯有棄暗投明方可保全性命。你是造反派頭頭。犯的是謀逆大罪,如果沒有功勞,如何不被追究?我倒有一計可讓你戴罪立功,你可願按我說的做?”“阿寶唯命是從!”“好,萬歲。出來吧。”李遠走出來與萬俟阿寶相見,三人又秘密計議了一番。


    阿寶悄悄離開李家,假裝萬俟醜奴的使者來見萬俟道洛,向萬俟道洛傳達了萬俟醜奴的口頭命令:大軍已經大破官軍,道洛火速趕往平亭共商大計,由阿寶暫時代理原州事務。醜奴沒有多少文化,所以口頭傳旨是常事,加上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萬俟道洛對阿寶的話深信不疑,當日便將高平防務交待給阿寶,自己帶六千部眾出城往平亭方向馳奔。


    自己人才是最危險的敵人。他們往往讓你防不勝防。爾朱天光已經得到李遠的密報,早就將精銳埋伏在萬俟道洛來平亭必經的路上。萬俟道洛中伏,交戰不利,回原州的路已被截斷,隻好率領部眾逃到牽屯山去了。


    爾朱天光進逼高平,高平最大的官是太尉蕭寶夤。守衛主將是萬俟阿寶,萬俟阿寶早已在策劃起義了。萬俟醜奴已經敗亡。城中人哪裏肯為蕭寶夤賣命,萬俟阿寶很從容地把蕭寶夤抓住當作了投降官軍的大禮。


    至此。自萬俟醜奴破大魏猛將崔延伯,收納蕭寶夤,稱王稱帝後至此完敗。爾朱天光進入原州,專門拜訪了李賢:道洛能夠出城,多虧你了。“將軍不要客氣,應該的,這是我應該做的。”


    李賢率領鄉人送給爾朱天光駿馬千匹,爾朱天光更加高興,軍民其樂融融。爾朱天光下令將萬俟醜奴、蕭寶夤押送京城。萬俟醜奴、蕭寶夤在洛陽聚首,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麽?皇帝下令先將兩人遊街示眾三天,讓天下人明白:反叛的下場是這樣的。


    丹陽王蕭讚上表請求留蕭寶夤一命,吏部尚書李神俊、黃門侍郎高道穆跟蕭寶夤是好朋友,兩人一起替蕭寶夤誰好話:蕭寶夤反的是前朝。這事通過高層間的操作原本不難做,古代新聞媒體不發達,更不用說互聯網,所以民眾的知情權基本沒有。但是,孝莊帝拿不定主意。


    應詔王道習回朝覲見,孝莊帝問他關於蕭寶夤外麵現在有什麽議論。王道習道:隻聽說李尚書、高黃門跟蕭寶夤友善,兩人又身居要位,一定能保全他的性命。


    聽說兩人說蕭寶夤叛逆在前朝,但蕭寶夤為醜奴的太傅,不是在陛下朝嗎?賊臣不殺,還要國家的法度做什麽!這幾句話等於判了蕭寶夤的死刑,皇帝也要兼顧民意,所以李尚書和高黃門的一番努力付諸流水。


    孝莊帝將蕭寶夤賜死在駝牛署,在菜市口將萬俟醜奴斬首。蕭寶夤臨刑前,李神俊攜酒相送,兩人聊起過往之事,李神俊忍不住眼淚嘩嘩的,蕭寶夤倒是很平靜,毫無畏懼之情,隻是感歎命運作弄,不能盡臣節。


    公主帶著孩子們訣別,駝牛署內號哭震天,蕭寶夤色貌不改。作為南朝皇族成員,蕭寶夤從呱呱落地就享受富貴榮華,後來國破家亡,流落北方,以身事虜,南征西討,硬生生打下一片錦繡前程,最後過了一把皇帝癮,死了,也算了無遺憾了,見慣了打打殺殺,生死又如何,妻兒又如何,還有什麽可掛牽的。然而,蕭寶夤沒有想到的是。


    他身後家庭悲劇一再發生,長子蕭烈隨自己被賜死,次子蕭權在與三弟蕭凱遊戲射箭時出意外死了,蕭凱乃長孫稚的女婿,長孫家的姑娘也不是個好東西,為人輕薄不懂禮數,公主屢加斥責,兩人竟然對母親產生怨恨,從此母子成仇,逆子在老婆的教唆下居然派人害死了母親,事發後問罪被殺。


    蕭寶夤一脈就此滅絕,南齊皇族蕭家隻剩下個出身不明的蕭讚。萬俟醜奴敗亡後,涇、豳、二夏,北麵到靈州(即當初賈顯智守衛的薄骨律鎮,城在河曲衝積平原上)境內的叛軍全部歸降,隻有萬俟道洛不肯投降,繼續在山中打遊擊騷擾官軍,不過,諒一個喪家之犬又能有多大的威脅。


    四月以來,高平大旱,一滴雨也沒下,田地呈龜裂狀,野地裏寸草不生,騎兵出戰,沒有了野草戰馬吃不飽,爾朱天光率軍退到城東五十裏一帶休整,以都督長孫邪利率二百人入駐高平,代理原州刺史,以李賢為主簿。任用當地豪族為州府主要官員是那時的通用做法。


    爾朱天光大意了,他沒有想到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萬俟道洛一直在等機會反攻。原州雖然光複了,但城中埋伏了不少特務,他們一直在策劃著迎接萬俟道洛歸來。萬俟道洛對阿寶恨之入骨,他當然不甘心州城被賺。


    爾朱天光走後,城中兵力薄弱,萬俟道洛跟城中特務接上了頭,然後,突然從山中殺出襲擊了原州,長孫邪利等二百多名鮮卑戰士全部被殺,李賢召集鄉人拚死抵抗才算保住了高平城。爾朱天光聞訊率眾來攻,道洛戰敗,再次率軍退入牽屯山據險自守。原州被襲的消息傳到晉陽,爾朱榮大怒,馬上派特使馳赴關西。(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