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的好色是天生的,從小就對女人有興趣,還把父親最寵愛的鄭大車給泡了,差點沒惹出大禍。高仲密是被高澄逼跑的,侯景在相當程度上也是被高澄給惹毛的。


    於是,宇文泰以李遠為行台尚書,領先驅東出接應高仲密,自己親自率西魏精銳6萬餘眾浩浩蕩蕩開往河南。


    考慮到虎牢地處東魏控製區,必得一名守城夠專業的大將方可無虞,王思政守玉璧給了宇文泰太多的驚喜,所以此刻他認為隻有王思政才是最佳人選。


    能者多勞,王思政責無旁貸,但是玉璧的防務也很重要,所以他要先把玉璧的事情安排好才能去虎牢赴任,就這樣耽擱了些時日,誰料計劃不如變化快,後來發生的變故竟然讓他沒去成。


    宇文泰再一次踏上了河南的土地,一路上泉仲遵、楊摽、陳忻等紛紛率部曲加入東征大軍。


    開府儀同三司於謹奉命率泉仲遵、楊摽攻下柏穀城,打通了通往北豫州的道路,於謹留下楊摽鎮守,與泉仲遵隨宇文泰進逼洛陽。李遠秘密將高仲密迎到軍中,高仲密見過宇文泰,宇文泰自然好言相慰。


    宇文泰親自率大軍包圍了河橋南城,他打算先拿下河橋切斷高歡河北大軍救援的道路,然後再圖收複河南。消息傳到晉陽,高歡鼻子都氣歪了,去年在玉璧損兵折將,一口窩囊氣還沒出,宇文泰竟然親自送上門來了,好啊,新帳舊賬一起算,於是集合十萬大軍匆忙趕赴洛陽。


    對於高歡。宇文泰仍然頗為忌憚。河橋南城一時攻拔不下,聽到高歡趕到河北的消息後,宇文泰退軍瀍西,為了阻止高歡渡河,他派人在大河上遊放出火船意圖燒毀河橋。


    河橋是河北河南的交通要道。東魏在河橋上設了三座橋頭堡防守,足見其地位的重要性,河橋三城防備森嚴,宇文泰改變策略用火攻,等於繞過三城專門對付大橋。河橋是一座木橋,自然最怕火攻。


    火船順流東去漂向河橋。眼看大橋難保。早有守衛在河橋北岸的東魏河陽守將斛律金探知西軍要燒橋,派部將張亮以小船百餘載長鎖橫在河中,火船飄過來就用長索牽引到岸邊,河橋毫發未傷,高歡大軍從容渡河。


    一直在洛陽附近打遊擊的韓雄對洛陽附近的地形了熟於胸。他自告奮勇請命前往邙山隘口設伏,高歡如果南進,可以打他個措手不及。宇文泰答應了,但他隻是讓韓雄帶自己的部曲前往。


    高歡果然中伏,但是,高歡凶悍異常,他命令三軍狠狠地還擊,韓雄的部曲戰鬥力到底弱些。如何禁得起東魏精銳的攻擊?韓雄奮力突圍,部曲幾乎喪盡。


    西軍將士們聞聽韓雄敗回,心中莫不心驚。高歡率大軍上了邙山。邙山屬於崤山餘脈,山勢平緩,海拔高度不過二三百米,實不過一片丘陵。


    高歡據邙山安營,兩名絕世高手相距不過四五十裏的路程,誰都知道一場大戰不可避免。然而。東魏大軍一連幾天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放佛高歡不過是來打醬油的。


    大戰前的安靜讓西魏諸軍感到不安。大家搞不清高歡葫蘆裏賣的究竟是什麽藥,人們的情緒變得急躁起來。宇文泰終於沉不住氣了。他決定乘高歡不備以精銳輕騎偷襲東軍大營。


    當夜,宇文泰命各軍飽餐一頓,留輜重於瀍曲,中軍大營交給大都督臨洮王元柬等五王,自己親率輕騎奔襲東軍。宇文泰走了,元柬等人靜靜地等待著勝利的消息。


    然而,天亮了,宇文泰的好消息沒有等到,西軍大營前突然出現了大隊東軍精騎。


    然而,天亮了,宇文泰的好消息沒有等到,西軍大營前突然出現了大隊東軍精騎。


    元柬等猝不及防倉促應戰,西魏大營被東軍衝了個七零八落,包括五位親王在內的督將僚佐四十八人都做了俘虜。


    在這些俘虜中,還有趙貴的本家哥哥趙善,趙善資格很老,平涼議主時跟趙貴一起擁戴宇文泰,打曹泥時任北道行台,時為太子詹事。


    發橫財的東魏帶兵主將是彭樂。原來,宇文泰這邊剛一行動,高歡的斥候就發覺了,當聽到西軍吃了幹糧要襲擊自己的時候,高歡笑了:當渴死西賊。


    東軍據邙山的製高點布陣靜靜地等待西軍的到來。夜晚的路不好走,加上不熟悉地形,四十裏的路程宇文泰走了一夜,一直到黎明十分才登上邙山,借著柔和的晨曦望去,西軍將士們傻眼了,眼前一片耀眼的金黃。


    東軍旗幟本紅色,高歡帶來的這十萬大軍卻換上了黃旗,原來,東魏擁有宿鐵刀專利的著名發明家綦母懷文精通道術,他見兩軍黑紅分明,便勸高歡道:赤色,是火的顏色,黑色,五行主水,水能滅火,以赤色對黑色不利我軍。土克水,我軍旗幟應該改為黃色。


    高歡聽信綦母懷文所言,便將旗幟一律改為赭黃。東魏大軍嚴陣以待,襲擊戰打不成了,進攻還是撤退?這是個問題。開弓沒有回頭箭,宇文泰選擇了進攻,既然已經來了,焉有不打的道理。


    然而,以我們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來,這的確是個錯誤的決定,因為從襲擊變成野戰,西魏騎兵心理反差過大,換言之,有準備不足倉促上陣的感覺。


    開戰!“黃驄年少”裴果頭一個催馬挺槊衝入東軍陣中,東魏都督賀婁焉邏蘭擺矛相迎,兩馬相錯,裴果將其矛格開,輕舒猿臂將焉邏蘭生擒馬上,然後回馬返回,西軍一片喝彩。受裴果的鼓舞,西軍將士們呼喊著催馬陷陣,楊忠、泉仲遵衝在前頭。雙方陷入混戰中。


    東魏右軍主將彭樂率數千騎兵直衝西軍側翼,所到之處。西軍紛紛敗退,西魏軍陣被撕開一道口子,部分騎兵掉轉馬頭逃跑,彭樂窮追不舍誤打正撞插入了西魏中軍大營,就這樣。彭樂輕鬆端掉了西魏司令部,帶著俘虜們趾高氣揚地返回邙山主戰場。


    大戰之初,有人報告彭樂跑了,高歡氣得大罵:反複小人,當初棄韓樓投爾朱,又棄爾朱隨我。如今又背我投西,一個小人何足掛齒,不過恨小人反複無常罷了。


    沒想到,彭樂回來了,而且帶來了一堆驚喜。高歡的心裏樂開了花。他要好好利用這些出身高貴的俘虜們,於是,彭樂帶兵將俘虜們押解到戰場外圍,一個一個唱名,誇耀勝利果實。宇文泰做夢也想不到會出這樣的狀況,當聽到彭樂高呼俘虜們的官職爵位的時候,心頭不禁一顫,“完了!”。


    果然。西魏眾軍聞聽老窩被端的消息後氣勢大沮,本來就打得很艱難,現在看到隨軍的王爺們一個個做了俘虜。以為被斷了後路,登時鬥誌全消。相反,高歡大軍士氣高漲,越殺越勇,前後斬首西魏軍三萬餘人,西軍大潰。


    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關鍵時刻。宇文泰又出事了,廝殺中宇文泰與左右從騎失散落了單。碰巧又被交上狗屎運的彭樂盯上了。


    彭樂認得宇文泰,這可是那條最大的魚,所以他趕緊放馬直取宇文泰,宇文泰抵擋不過調轉馬頭落荒而逃,彭樂緊追不舍,追著追著成了原野上隻剩下兩人兩騎。眼見今天躲不過了,宇文泰打住馬,然後勒轉馬頭。


    兩人隔著一段距離,彭樂正追得歡,忽然見宇文泰停止逃跑調轉馬頭盯著自己,他嚇了一跳,由於弄不清宇文泰要幹什麽,慌亂中不由自主也勒馬停下。


    兩人近在咫尺。宇文泰忽然喊了一嗓子。“來者莫非是彭樂將軍吧?”事實上,大家都在爾朱榮軍*過事,雖然沒有深交,見麵還是認識的。“正是彭某,黑獺,今天當取爾的性命。”


    “嗬嗬,癡男子,倘若今天我完了,明天還有你的好日過嗎?”彭樂雖然是一勇之夫,但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還是懂的。見彭樂有所猶豫,宇文泰又道:“彭樂,我把隨身金帶一條送給你作為信物,也算是成全你一件天大的功勞。為你著想,還不趕緊回去搶些珍寶珠玩撈點實惠吧。”


    彭樂見宇文泰所言不無道理,他本就是個一根筋的莽夫,此刻為宇文泰言語所惑,滿腦子竟然都是黑獺死後高歡怎麽收拾自己,恍恍惚惚間竟然就此放過了黑獺。


    彭樂為人一輩子稀裏糊塗,十幾年前隨於暉打韓樓莫名其妙就投降了叛軍,十幾年後,他甚至稀裏糊塗地因為所謂的謀反送了命。彭樂提溜著宇文泰的玉帶去見高歡,他也不想想宇文泰送他個金帶有什麽用意。


    原來,宇文泰知道金帶會說話,他就是要用金帶捎信給高歡:彭樂不是你賀六渾的心腹愛將嗎,關鍵時刻照樣能背叛你,怎麽處理,你看著辦吧。彭樂嚷道:“我差點捉住黑獺,黑獺的膽子都嚇破了。


    “不信?你們看,你們看,黑獺的腰帶都在我手裏!他還想邀功。以高歡的精明,看見金帶便猜到眼前這個莽夫十有*是被黑獺騙了。


    彭樂終究為人粗疏,被高歡三言兩語就套出了實情,兩人的對話合盤端出,不過他沒有承認自己故意放走了黑獺,隻是強調自己並未被宇文泰所言迷惑,隻不過宇文泰命大才逃走了,自己願意帶五千精騎再去把黑獺抓回來。


    高歡簡直被眼前這個莽夫氣暈了,一個這麽好的機會白白送掉,太可惜了!他抽出佩刀砍向彭樂,但同當年的爾朱榮一樣,他一樣舍不得彭樂的勇猛,陣前斬殺大將笑得最開心自然是黑獺,絕不能讓黑獺的陰謀得逞。


    大刀在彭樂頭上晃了半天終究沒有落下,最後命人取三千匹布壓在彭樂的身上,也算獎懲一起了。死裏逃生的宇文泰在瀍西大營收攬敗退下來的軍卒,彭樂來如風去如電,除了人,輜重糧草損失並不大。西軍漸漸集結。


    大家見宇文泰安然無恙,眾心稍定,清點一下人馬,雖然一天惡戰下來損失不小,但西軍騎兵主力尚存。就這麽敗了,宇文泰不甘心,他決定再賭一把。


    宇文泰以趙貴領各雜牌軍組成的步騎混合軍作為左軍,領軍若幹惠領騎兵為右軍,自己親領中軍,布置停當。準備第二天整軍再戰。


    碰巧,高歡營中有士兵殺驢被抓,按律當斬,高歡將他押在營中準備戰事結束回晉陽後再處理,這家夥命大乘亂逃了出來。跑到西軍營中報告了高歡的中軍所在。宇文泰立即製定了連夜直插敵中軍的作戰計劃,在殺驢軍士的帶領下,各路大軍悄悄出發逼近了高歡中軍大營。


    天剛麻麻亮,西魏大軍再次發起總攻,宇文泰親率中軍、領軍若幹惠率領右軍聯合夾擊東軍中軍,趙貴在側翼牽製其他東魏軍。


    大獲全勝的東軍有些懈怠,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西軍這麽快就會卷土重來,慌亂之下倉促應戰。宇文泰昨天偷雞不成蝕把米。今天倒是打了一場漂亮的襲擊戰。


    這叫什麽?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西魏騎兵的衝擊下,東魏軍大潰。尤其是步兵損失慘重,大家紛紛扔掉武器投降。西軍將士們表現很出彩。


    沙苑大戰染成血葫蘆的南郢州刺史耿令貴戰前對部眾道:大丈夫見賊須右手挺刀,左手把矛,直刺直砍,一定不要皺眉怕死。


    說到做到,耿令貴呼喊著頭一個衝入敵軍陣中。東軍刀槍齊下,大家都以為耿令貴完了。沒想到耿令貴大刀一翻還了回來,如此三四次。東魏軍士死傷無數,耿令貴邊殺邊喊:我豈是喜歡殺人的人,壯士殺賊不得不爾。不能殺賊,又不想負傷,滾回家做刀筆吏去吧。


    和耿令貴媲美的是大將王胡仁,他手下三百敢死隊員個個手握短刀,喊著口號往裏衝,俗話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麵對這幫不顧性命的亡命徒,東魏軍士兵的心理防線霎時崩潰,紛紛敗退。


    蔡祐身穿明光寶愷,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他縱馬挺槊,橫衝直撞,東魏軍卒驚呼“鐵猛獸來了”,掉頭就跑。宇文泰所稱的“萬人敵”王文達也斬獲不少。


    戰事愈加慘烈,雙方的將士們各自為戰,大家都殺紅了眼,看見衣甲顏色不對的衝上去就砍就搠,山坡上到處都是被割去了頭顱的屍首和丟得亂七八糟的兵器旗幟。


    老天爺是公平的,昨日西軍主帥宇文泰落單遇險,今天輪到東軍主帥高歡倒黴了。


    一支流矢擊中了高歡的戰馬,危機時刻,東魏都督赫連陽順趕緊衝過來將自己的戰馬讓給高歡,西軍蜂擁而上,此時高歡身邊左右隻剩下六七步騎相隨,親信都督尉興慶勸高歡速速逃走,自己囊中尚有百箭,願殿後拚死掩護大家。


    好忠勇的壯士!高歡被感動地一塌糊塗,當即許諾如果大家逃過此劫則以尉興慶為懷州刺史,興慶倘若戰死則轉封其子。尉興慶望著西軍如一片烏雲般壓上來,自知難免一死,兒子年幼如何當得起刺史之任,當即高聲道:“小兒年幼,興慶請以家兄為刺史。”高歡允諾,尉興慶駐足執弓矢怒視著西軍,左右步騎保護高歡逃走。


    尉興慶箭不虛發,一連射到了幾名西魏士兵,跑在前麵的西軍士兵見尉興慶箭法厲害,稍稍遲疑,西軍的進攻暫時受阻,高歡等打馬如飛絕塵而去。


    但很快,更多的西軍士兵衝過來,尉興慶箭盡後被亂刀砍死。尉興慶每上戰場必讓人在後背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以示必死之心,戰爭結束後,高歡找到他的屍首厚葬,並且在他戰死的地方立了一座佛塔,以此紀念這位為自己舍生忘死的好戰士。


    後人稱此塔為高王塔。有人向宇文泰報告了高歡的行蹤,此時高歡同東軍失散,左右不過五六從騎,真是天賜良機,看來賀六渾這下真要玩完了。宇文泰審視左右,決定把這個千載難逢的立功機會送給賀拔勝,令左右召集三千手持短刀的勇士跟隨賀拔勝去追高歡。


    賀拔勝跟高歡可謂國仇家恨,兩位兄長都死在高歡的手裏,自己也屢遭高歡的算計,幾個留在東魏的兒子為高歡軟禁,要說這個世界上誰最恨高歡,賀拔勝肯定是其中之一。


    傳令官帶三千短刀手到賀拔勝軍中傳令,賀拔勝連番廝殺,人馬匱乏,正在一僻靜處歇息,大槊、弓箭放在身旁,左右十三從騎立於馬上警戒。


    聽到高歡落單的消息,賀拔勝大喜過望,立即翻身上馬,也顧不上三千短刀勇士,催馬提槊沿著高歡逃跑的方向一路追去,左右十三騎緊隨其後。由於走得太過性急,賀拔勝竟然忘將弓箭帶上,這是個足足讓他後悔一生的錯誤。很快,他們便發現了高歡的蹤跡。(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