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直性子得改改了,當著康君立的麵,千萬別暴露了你內心的憤懣。不然,後果會很嚴重的喲。當初,康君立遊說你所說的話,我也是讚同的,是不是連我也要一塊兒處置啊?”


    “還說啥處置不處置的,我現在什麽都不是。”接著,李克用又長歎一聲說:“淄青鎮那個屢次科考落榜、販賣私鹽的黃巢,現在不知道鬧騰成啥樣了?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會不會想起我李克用來?盼隻盼有朝一日、重新做人、脫胎換骨、以報國恩!用我堅實的臂膀,匡扶大唐的江山社稷。”


    劉氏夫人忍不住笑了:“這不是‘喝西北風的命、操太極宮的心,’嗎?不過呢,我也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支持你!”。


    夫人的支持,使李克用心裏暖洋洋的。平常就不愛說話的他,這回也隻說了短短的四個字:“理解萬歲!”


    赫連鐸派人來賄賂韃靼酋長的事,很快就有人報告了李克用。李克用又一次望著夫人,似乎在喊:夫人救命啊!


    “你看著我幹嘛?我有什麽辦法?上次我出的餿主意,讓你背上了‘屠戮忠烈之後’的黑鍋,我至今也難以釋懷。”


    “那不是你的錯,是李盡忠太狡猾!再說了,就算你也有錯,一次錯不等於永遠錯,讓我們用青春和生命再賭一把吧。”


    “好!我就欣賞你這種不服輸的氣概。通過這幾個月和韃靼人相處。我對他們多少有一些了解。他們有點兒像土老財,眼睛隻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胸無大誌、鼠目寸光。你知道韃靼人最忌憚的是什麽?”


    “是什麽?”


    “就怕我們長期賴在這裏不走。然後搶他們的地盤。所以我們第一要使韃靼人對你產生敬畏,不敢輕易對你下手。第二要向他們表明,我並不願意呆在這個鬼地方,我名叫‘鴉兒’,其實是‘飛虎子’,早晚要一飛衝天,成就一番事業。隻有他們的顧慮消除了。我們才安全。”說完這段話,劉氏夫人也自我感覺良好。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這是個好主意嗎?後來事情發展的結果,完全驗證了這個主意無比正確。從此,劉氏夫人在李克用的眼裏,簡直成了自由女神雅典娜的化身。對她言聽計從。


    然而,劉氏夫人這一次正確,不等於永遠正確。後來發生了“上源驛事件”,她出的主意,卻又是一個餿主意(至少我是這麽認為的)。如果李克用堅持己見就好了,這是後話,偶先賣個關子。


    李克用與韃靼酋長約好了某一天一同去遊獵,酋長與左右商議,都認為這是一個綁架李克用的好機會。決定到時候見機行事。


    這一天早晨,天剛蒙蒙亮,李克用帶著薛誌勤、李存璋等幾個鐵哥們與酋長他們一起。策馬走在山間的小路上。據《舊五代史》記載:“韃靼指雙雕於空曰,‘公能一發中否?’武皇(李克用)即彎弧發矢,連貫雙雕,邊人拜服。”注:這就叫一箭雙雕!


    “(李克用)每召其豪右射獵於野,或與之百步馳射馬鞭,或以懸針、樹葉為的。中之如神。由是部人心服,不敢竊發。”注:百步穿楊算什麽?李克用於百步之外。馳射馬鞭、懸針、樹葉,一一中的,其難度係數比百步穿楊大多了。“不敢竊發”指的是韃靼人不敢對李克用實施綁架計劃。


    當過兵的朋友都知道,哪怕是一名最出色的狙擊手,如果沒有遠紅外瞄準器,他很難做到次次都命中十環,更何況是用弓箭。可李克用做到了,並且是馳射。


    李克用在用近乎完美的行動昭示天下:“李鴉兒”將在這裏開始他的鳳凰涅磐、浴火重生……


    天晴了,終於見到了久違的陽光。山區裏冰雪消融,氣象萬千。黃色的沙丘、翠綠的鬆柏和草地、姹紫嫣紅的梅花,紛紛呈現出它們的本來麵目。


    這一天,李克用的帳篷前熱鬧非凡,這在大擺筵席。請來的客人是韃靼酋長和一幹頭麵人物。咱們中國人曆來有在酒桌上辦事的習慣,形形色色的飯局多如牛毛。飛虎子曾經在官場上混過幾年,當然也深諳此道。


    他端起滿滿的一碗酒,說:“尊敬的大汗,各位貴客、朋友們,我李克用自從落難到此,多蒙諸位幫助,庇佑至今。克用無以為報,特備了一些水酒,聊表謝意。幹!我先幹為敬。”說畢,一碗酒“咕咚、咕咚,”全倒入口中。


    韃靼酋長一邊吃著不久前打來的野味,一邊半開玩笑說:“李壯士的神功讓我等大開眼界了,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啊!長此以往,那些個什麽鳥兒、兔兒的,恐怕在也不敢上這兒來囉?嗬嗬!”


    薛誌勤聽出了他的玄外之音,忍不住嘲諷了他幾句:“你以為我們家老大隻是個以打獵為生的材料麽?燕雀焉知鴻鵠之誌。”


    “不得無禮!”李克用喝住了他。


    這些韃靼人聽了,都暗暗吃驚:不以打獵為生,還想幹嘛?難道想在我們的地盤上重操舊業、聚眾造反?


    別看李克用平時話不多,但,一旦他沾上了酒,加上有個好興致,他的話就會想打開了閘門的水,一瀉千裏遠:“兩年前,我和父親為賊臣凂間,報國無由。也怪我一時糊塗,才與朝廷對抗。每念及此,心不自安。今聞黃巢北寇,塗炭生靈,為中原之大患。如有一日,得天子赦宥,我必南向定天下,解民於倒懸,還大唐一個朗朗乾坤!同時,克用也不會把韃靼兄弟們撇在一邊,願帶你們一道南下。有財大家發,共同致富奔小康。到時候,上沙場為國立功。歸故裏封妻蔭子,不亦快乎!君不見,曹阿瞞橫槊賦詩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吾輩庸能終老沙磧哉!”


    “大俠,什麽叫‘庸能終老沙磧哉’?”


    “意思是說,有誌青年誰甘心一輩子呆在這個地方啃沙子?”


    韃靼人確實被李克用一番慷慨陳詞所打動。他們一個個停住了手中的酒碗,忘記了吃喝。聽得是如癡如醉。韃靼酋長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原來李克用根本就沒打算在此地久住。謝天謝地!


    長期以來,可以說自大唐開國以來,北方少數民族一直把中原當做自己心中的聖地。陰山地區的韃靼人也一樣。他們向往長安、向往中原,也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了。聽說可以跟著李大俠南下去“觀光旅遊”,真比中了百萬元彩票還高興,一個個手舞足蹈、笑逐顏開。


    現在,韃靼酋長對李克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豎起大拇指說:“都說李壯士是活雷峰,果然名不虛傳。你仗義,我也不含糊,咱韃靼別的東西沒有。最不缺的就是巴圖魯(勇士)。今天,我鄭重其事的向你承若,隻要大俠用得著。我隨時把我的巴圖魯一股腦兒交給你做賭注。”


    “好,一言為定!你有多少,我要多少。我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哈哈哈!”李克用請韃靼人喝酒,原隻是為了保命。可沒想到啊沒想到,意外得到了韃靼酋長一張無價的口頭支票。李克用心中竊喜,按下不表。


    且說。就在李克用遁入陰山的前兩年,即公元878年3月,黃巢帶著十餘萬草軍突破名將高駢的封鎖線,由北向南輾轉到了福建。12月攻占福州,於879年春進入嶺南。他在掂量自己的實力之後,覺得有把握了,就上表朝廷,點名索要廣州節度使官職。


    這讓長安的宰相們思前想後、左右為難。既想招安黃巢,又舍不得廣州這塊肥肉。在唐代,廣州是與揚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寧波)齊名的中國四大通商口岸之一,對全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即gdp)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宰相們一致認為:若把這個富得流油的地方給了黃巢,以他的人品,會老老實實把財富收入上繳中央麽?不會!這等於又培植了一個新的割據勢力,絕對不劃算!


    所以,就在給黃巢的詔書上殺了價,給他一個率府率(皇太子屬官,正四品。)的官職。詔書最後說:限一個月之內解散軍隊,然後你就可以到長安來正式上班了。


    率府率的職權範圍是負責東宮的安全保衛及出行儀仗工作,旗下的士兵是通過各種渠道、開後門進來的,他們個個都愛崗敬業。應該說,率府率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官職,可你猜黃巢怎麽著?他看過之後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就把詔書撕了個粉碎,破口大罵:“太欺負人了不是,打發乞丐呢?還想讓我解散軍隊,不如直接說把人頭送過去得了。這些當宰相的沒一個好東西,你不給俺那啥——哦,廣州節鉞(一種類似斧的兵器,是節度使的權力標誌。)俺不會自行去取麽?是可忍,孰不可忍!”


    已自稱“衝天大將軍”的黃巢這一發怒不要緊,數十萬草軍以人海戰術對廣州發起了猛攻。廣州——一座千百年來從未經曆過戰爭洗禮的城市;一座所有人忙忙碌碌隻顧做生意、掙錢的城市;一座自由、幸福、開放的城市;一座武備鬆懈、不設防的城市。今天遭受到空前巨大的浩劫,一日之內,全城淪陷,廣州節度使李迢也被逮住了。


    黃巢令李迢草擬上表(即告知朝廷:我黃巢已經到了廣州,節鉞也在我的手裏,請頒發委任狀。)李迢說:“我世受國恩,腕可斷,表不可草!”


    黃巢不囉嗦,當即拔刀揮動兩下,李迢的一隻手臂斷了,頭也斷了。好一個張巡、段秀實、顏杲卿式的人物!如果說龐勳之亂還有一點兒值得同情的話,那麽,黃巢之亂就完全是負能量了。


    接下來,世界聞名的廣州城,海上絲綢之路的廣州港,在黃巢的暴虐下,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煉獄之城,血腥之港!


    從乾符六年(879)九月占領廣州,到十月份離開廣州北上,草軍在廣州共呆了一兩個月時間。這一兩個月,黃巢很忙,每天隻忙著重複做一件事——殺人!


    “據阿拉伯人記載,黃巢在廣州殺回教徒、就太人、基督教徒、祆教徒,為數達十二萬至二十萬人。”——摘自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


    人們不禁要問,黃巢為什麽要殺這麽多外國宗教界人士呢?範老先生在書中給出了答案:“商人是中國民眾的直接剝削者,而教徒多兼做商人,所以他們都屬於剝削階級,黃巢殺他們自有他的道理。”原來如此。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出版日期是1965年底(特殊時期時期)時,我才理解了範老用階級鬥爭來詮釋曆史的苦衷。說商人是剝削階級,在今天看來顯然是荒謬的。按照這種邏輯,在當今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如果有一塊廣告牌倒下來,在被砸到的人當中,估計約有一半人是剝削階級。不過範老這段話的中心思想是對的——黃巢仇視商人。


    黃巢為什麽仇視商人?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還是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黃巢在廣州除了屠殺外國商人之外,有沒有屠殺本地和內地的中國商人?在這方麵,阿拉伯史和中國正史均無記載。甚至連屠殺穆斯林商人一事,也不見於中國史籍。


    這確實讓人匪夷所思,難道是當時的中國政府考慮到國際影響,而有意屏蔽了這一事件?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依據現有的資料進行分析,從而得出接近事實真相的結論。


    有一件事,可以為揭開真相提供快捷通路:去年(878),黃巢在進入福建後血洗泉州,劫殺富商萬人,財寶掠奪一空。接著,又從沿海一直掠奪到新興商業城市——潮州。這件事使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黃巢所恨之人隻是商人,而不是恨所有的外國人,也不是恨什麽剝削階級。要說剝削階級,他黃巢就曾經算一個。


    可以說,正因為他是一個不法商人,所以他才恨合法商人。根據以上分析,可以肯定,黃巢在廣州屠殺的中國商人至少有數萬之眾。他仇視商人的根源究竟在哪裏?我想,這大概與他造反的動機源自於科舉不第,是如出一轍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