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秦宗權
883年,也就是朱溫投降的第二年,朱溫即被授予宣武軍節度使一職。但有個附加條件,就是必須在收複長安之後才能走馬上任。
同年四月,發揚大家一起上的打群架精神,眾藩鎮終於將黃巢趕出了長安城。
朱溫這才帶著自己的所有家當--500名親兵前往梁苑走馬上任。梁苑,即大梁,也就是今天河南省開封市。當時宣武軍的轄區為汴州、宋州、亳州、潁州四地。
這一年,朱溫32歲,辛辛苦苦打拚這麽多年,違背了多少良心,做了多少孽,終於才有了今天這麽一席之地,真是來之不易啊!
可是,當他四下這麽一打量後,臉上的高興勁馬上一掃而光……這份家業不好守啊!開封城,四麵平坦,無險可守,
是兵家所說的四戰之地。而周圍又有一群豺狼虎豹虎視眈眈,正盯著這塊肥肉流哈喇子呢。西邊是蔡州秦宗權,
河中王重榮,鳳翔李昌符;西北是河陽諸葛爽;北邊是昭義孟方立,河東李克用,東邊是泰寧朱瑄,平盧王敬武,
東南是徐州時溥,揚州高駢,宣歙秦彥,浙東錢鏐……都是實力派,哪個也不好惹。思慮再三,朱溫決定,先向秦宗權開刀。原因很簡單,因為秦宗權的刀也正向他揮來。
秦宗權,河南人,初為許州牙將。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許州大將周岌驅逐忠武軍節度使薛能,然後取而代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壞榜樣的力量。
秦宗權心想:同樣是大將。為什麽周岌可以當節度使,我就不能?於是也有樣學樣,驅逐了蔡州刺史,占據蔡州。
不過,不地道歸不地道,至少開始的時候,秦宗權是個積極的掃黃先鋒。黃巢率軍入關後,秦宗權對起義軍進行了猛烈的打擊。並因功被授蔡州奉*節度使。到了中和三年(883年),
黃巢退出關中,進入河南,這次秦宗權被起義軍打敗了。於是投降黃巢,以前的掃黃先鋒自己也成了黃人一個。
黃巢兵敗被殺後,秦宗權如脫韁的野馬,無人管束,野心隨之極度膨脹,蔡州自此成為他造反的革命根據地。光啟元年(885年)二月,
秦宗權在蔡州稱帝,並分兵攻取了陝州(今三門峽市西)、洛州(今洛陽)、懷州(今沁陽)、孟州(今孟縣南)、唐州(今唐河)、許州(今許昌)、汝州(今臨汝)、鄭州(今均屬河南)等20餘州,
一時成為中原地區實力最強的軍閥。不過。小小的蔡州根本滿足不了秦宗權的胃口,他的目標是當皇帝,不是蔡州的皇帝。而是全天下的皇帝。這時候的秦宗權是這麽想的:
同樣是人,黃巢當得了皇帝,我就當不得?得中原者得天下,奪取天下,首先要奪取中原,而中原的中心便是開封。
這個時候。朱溫小朋友正在開封曬太陽呢,秦宗權對朱溫說:“朋友。讓一下。”朱溫很幹脆的說:“不讓!”
秦宗權威脅說:“你不讓,我就打你。”朱溫說:“不用你打我,老子也早就看你不順眼了。”話不投機,多說無益,開打吧。
885年到886年,雙方進行了多次小規模戰鬥,結果以秦宗權的數次失敗告終。
秦宗權很生氣,於是調集所有軍隊,向開封碾來。朱溫勢小,知道不是對手,
便派大將朱珍去東部招兵,所謂東部即今天山東一帶,地球人都知道山東大漢是當兵的好材料。朱珍,朱溫的老部下,
始終追隨朱溫左右,座右銘:我是爺的一條狗,蹲在爺的家門口。爺叫咬誰就咬誰,叫咬幾口咬幾口。朱溫為黃巢賣命,
他就為黃巢賣命,朱溫投降朝廷,他就跟著投降朝廷。黃巢退出長安後,一路向東,其大將尚讓曾以驍騎五千攻至繁台,
當時朱溫手下兵微將寡,朱珍、龐師古等人拚死戰鬥方才將其擊退。黃巢失敗後,朱珍跟隨朱溫師入西華,攻破王夏寨,勇冠三軍。光啟元年,朱珍任諸軍都指揮使,
位列諸將之上。
這一次,朱珍也沒令老板失望,十天之內便募集了一萬大軍。這是朱珍心中好員工的標準嗎?顯然不是,
好員工不是要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而是要超額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朱珍想了想,或許主公還缺馬,於是偷襲青州,
奪得一千多匹戰馬和相當數量的鎧甲才回去交差。朱溫一看,簡直都快樂瘋了,
派這樣的員工出去辦事,太讓人省心了。朱溫的兵力已經得到加強,而敵人卻渾然不知。朱溫便發動閃電戰,小勝秦軍,斬殺一萬多人。
與此同時,鄆州天平節度使朱瑄、兗州泰寧節度使朱瑾跟義成軍也趕來增援。有朋至至遠方來,一定要請客吃飯,飯局中,朱溫說:“我先閃一會,上個廁所。”然後一拐彎,
就帶著大軍向敵將張晊殺去。太不按套路出牌了,請別人吃飯怎麽能趕場子搞偷襲啊!還沒等回過神來,張晊就被殺了兩萬餘人。
秦宗權乘夜逃跑,路過鄭州時,越想越氣,就順便屠城而去。回到蔡州後,秦宗權想:朱溫能搞偷襲,
我就不行?於是派張晊進攻開封。這個時候,朱溫在幹嘛?朱溫正站在高處四下打望,看到張晊來了,就派朱珍迎敵,
並告誡朱珍:“張晊看見我們,必定會停下來,你看他停下來,就趕緊往回跑。”朱珍很聽話。就這麽做了,結果,果如朱溫所料。
這是。按朱溫部署,朱珍隱藏在大樹林裏,朱溫親自率軍埋伏在東門的大塚間。張晊也不著急,先讓大家吃飯,然後才追擊朱珍,結果被朱溫伏擊,大敗而歸。回去後被秦宗權砍了腦袋。
經此一戰,秦宗權實力大損。隻得歸縮在蔡州城內。朱溫是什麽人?朱溫是那種要麽不做,要麽做絕的人。既然已經開打了,那麽就一定要把你打死,
免得你緩過勁來。文德元年(888年)。朱溫自任蔡州四麵行營都統,率領大軍進至滑州(治今河南滑縣),
相繼攻克黎陽(今河南滑縣北)、臨河(今河南濮陽)、李固(今河北大名東北)三鎮,又占據了洛州和孟州(治今河南孟縣),解除了西顧之憂。五月,大敗秦宗權於龍陂(今河南汝南南),
進逼蔡州城下。經過長達數月的圍困作戰之後,十二月,秦宗權被部將申叢打斷雙腳。
送往汴州,後來申叢又被別將郭璠所殺,郭璠自己帶著秦宗權到京城獻俘。就這樣,秦宗權成了一件名副其實的活寶被大家掙來搶去。
秦宗權為人殘暴,所過之處,百姓或被殺絕,或逃散殆盡。
當時,秦軍的後勤補給十分困難。士兵吃了上頓沒下頓。秦宗權也不著急,
這還是個事?黃巢能吃人肉。我就不能?於是派手下將領四處擄掠百姓,
捕殺之後,把屍體用食鹽醃製起來充作軍糧。士兵打仗的時候,背上背個死人,餓了就啃上一口,然後帶著殘缺的胳膊腿兒繼續打仗。
吃人,在當時是很常見的事情,黃巢吃過,秦宗權吃過,其他軍隊也吃過。小時候,我寫作文,作文題目是我家的小豬,
文章的最後我寫道:豬渾身上下都是寶,豬肉可以吃,豬皮可以做皮鞋,豬毛可以做鞋刷。
估計當時的軍閥也是這麽想的:老百姓真是個好東西,他們有糧食可以搶糧食,沒糧食可以拉來當兵,當不了兵可以抓來吃肉。
亂世,真他媽的操蛋!
龍紀元年(889年)初,秦宗權被押送至京師。昭宗受俘之後,命令京兆尹孫揆將其斬首
。獨柳樹,唐朝處決政治犯的地方,因那裏有一棵柳樹而得名。秦宗權跪在那裏,等著脖子上挨那人生的最後一刀。
臨刑前,秦宗權向孫揆辨解:“尚書大人,您看我秦宗權是造反的人嗎?我對朝廷一片忠心,隻是無處投效罷了。”
秦宗權,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秦宗權喊破喉嚨,破喉嚨說:“秦宗權,你吃了那麽多人肉,現在是你還債的時候了。”
河陽諸葛家
諸葛爽投降黃巢後,黃巢還是老一套---裝大款,噌噌的開了張支票說:“河陽給你了,隨便拿去吧。”
諸葛爽樂嗬嗬的拿著支票直奔河陽而去。河陽節度使羅元杲一看,氣就不打一處來了:小樣,你把我名字看成羅元呆了吧!
大爺我叫羅元杲,你拿著黃巢的任命書來我朝廷的地界就職,
你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說罷,向後一揮手,孩兒們,給我上。可惜,孩兒們早就一溜煙的跑路投降去了。
大勢已去,沒有辦法,羅元杲隻好也跟著一溜煙跑到四川投奔唐僖宗去了。想想唐僖宗也真無語,
正兒八經的實力派人物都不去成都護駕,投靠他的都是些沒兵沒將的光杆司令,他還得拿出錢來供著這些吃白飯的大爺。就這樣,諸葛爽接管了河陽。
一年後,諸葛爽再次歸順朝廷,朝廷順水推舟,仍任他為河陽節度使,不任命又能怎樣,搞不好,諸葛兄弟一生氣,
能再給你反了。雖然一圈下來,還是節度使,但好歹是從西北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跑到了富庶的中原地區,看
來這幾次投降也還是挺劃算的,想到這裏,諸葛爽笑了。
不過你不找事,事來找你,流年不利,躺著都會中槍子兒。這時候的普世價值觀是: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搶你,不需要理由,而且不僅要搶你的地盤,還要捎帶你的小命。中和二年(882年)八月,魏博節度使韓簡出兵攻打河陽。韓簡,其父韓君雄長期在魏博為將,
公元870年,在兵變中殺死時任節度使何全皞後,控製了魏博,成為魏博節度使。四年後,韓君雄去世,士兵推舉韓簡繼任,手續在唐僖宗那裏走了個過場,
韓簡就成為新一屆的節度使。
雙方在修武排兵開戰,諸葛爽輸了,棄城而逃。韓簡命部將趙文弁駐守河陽,自己繼續北上打劫。
同年,韓簡攻打天平軍首府鄆州,節度使曹存實戰死。部將朱瑄接掌天平軍,防守鄆州,韓簡圍城半年,未能攻克。
同年十月,諸葛爽趁機複入河陽,進入首府孟州。魏博守軍大驚,諸葛爽卻很有禮貌:“大家好,我胡漢三又回來了,哦,不對,我諸葛爽又回來了,不過請大家放心,我的政策是銀子換武器,換完以後你們就可以拿銀子走人了。”
士兵們一聽,居然有這好事,便紛紛放下武器,領著銀子閃人了。
此時,韓簡還忙著在鄆州城給朱瑄包餃子,一時無法分身。朱瑄給了他個台階,向他求和,韓簡順著台階就下了,然後從天平撤軍,從此朱瑄占領鄆州。
諸葛爽派部將李罕之在武陟攔截韓簡,並將他打敗。此役之後,韓簡部將樂彥禎返回魏博首府魏州,士兵們支持樂彥禎接管魏博,從此,樂彥禎就成了魏博的一把手。
這件事情的結局是,韓簡死了,有人說他是被氣死的,也有人說是被部將殺死的,不管怎麽說,他最終死了。偷雞不成蝕把米,最後把小命都弄丟了,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憐之處吧。
這件事後,諸葛爽更在乎自己這一畝三分地了,每天像母狗護著小狗一樣,守護著自己的河陽,擺出一副誰敢動我的河陽我就咬誰的姿態。
平時隻要別人看上河陽一眼,他就嚇得三天睡不著覺。家雖然窮,但好歹是自己的,離開這個家,就隻能寄人籬下看人臉色了。
中和四年(884年)春,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向他借道,諸葛爽以洛陽附近跨河大橋尚未修好而予以拒絕,順便還派大軍時刻盯防李克用。最後李克用隻能改道河中。
光啟二年(886年)冬,諸葛爽病死軍中,軍閥混戰的時代,沒被別人打死,沒被自己人黑掉,能壽終正寢,也算是祖宗保佑,該燒高香了。
諸葛爽死後,部將劉經、張全義、李罕之推其子諸葛仲方為留後。
張全義,字國維,今山東鄄城人。
初名言,又作居言。降唐後唐昭宗賜名全義。(未完待續)
883年,也就是朱溫投降的第二年,朱溫即被授予宣武軍節度使一職。但有個附加條件,就是必須在收複長安之後才能走馬上任。
同年四月,發揚大家一起上的打群架精神,眾藩鎮終於將黃巢趕出了長安城。
朱溫這才帶著自己的所有家當--500名親兵前往梁苑走馬上任。梁苑,即大梁,也就是今天河南省開封市。當時宣武軍的轄區為汴州、宋州、亳州、潁州四地。
這一年,朱溫32歲,辛辛苦苦打拚這麽多年,違背了多少良心,做了多少孽,終於才有了今天這麽一席之地,真是來之不易啊!
可是,當他四下這麽一打量後,臉上的高興勁馬上一掃而光……這份家業不好守啊!開封城,四麵平坦,無險可守,
是兵家所說的四戰之地。而周圍又有一群豺狼虎豹虎視眈眈,正盯著這塊肥肉流哈喇子呢。西邊是蔡州秦宗權,
河中王重榮,鳳翔李昌符;西北是河陽諸葛爽;北邊是昭義孟方立,河東李克用,東邊是泰寧朱瑄,平盧王敬武,
東南是徐州時溥,揚州高駢,宣歙秦彥,浙東錢鏐……都是實力派,哪個也不好惹。思慮再三,朱溫決定,先向秦宗權開刀。原因很簡單,因為秦宗權的刀也正向他揮來。
秦宗權,河南人,初為許州牙將。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許州大將周岌驅逐忠武軍節度使薛能,然後取而代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壞榜樣的力量。
秦宗權心想:同樣是大將。為什麽周岌可以當節度使,我就不能?於是也有樣學樣,驅逐了蔡州刺史,占據蔡州。
不過,不地道歸不地道,至少開始的時候,秦宗權是個積極的掃黃先鋒。黃巢率軍入關後,秦宗權對起義軍進行了猛烈的打擊。並因功被授蔡州奉*節度使。到了中和三年(883年),
黃巢退出關中,進入河南,這次秦宗權被起義軍打敗了。於是投降黃巢,以前的掃黃先鋒自己也成了黃人一個。
黃巢兵敗被殺後,秦宗權如脫韁的野馬,無人管束,野心隨之極度膨脹,蔡州自此成為他造反的革命根據地。光啟元年(885年)二月,
秦宗權在蔡州稱帝,並分兵攻取了陝州(今三門峽市西)、洛州(今洛陽)、懷州(今沁陽)、孟州(今孟縣南)、唐州(今唐河)、許州(今許昌)、汝州(今臨汝)、鄭州(今均屬河南)等20餘州,
一時成為中原地區實力最強的軍閥。不過。小小的蔡州根本滿足不了秦宗權的胃口,他的目標是當皇帝,不是蔡州的皇帝。而是全天下的皇帝。這時候的秦宗權是這麽想的:
同樣是人,黃巢當得了皇帝,我就當不得?得中原者得天下,奪取天下,首先要奪取中原,而中原的中心便是開封。
這個時候。朱溫小朋友正在開封曬太陽呢,秦宗權對朱溫說:“朋友。讓一下。”朱溫很幹脆的說:“不讓!”
秦宗權威脅說:“你不讓,我就打你。”朱溫說:“不用你打我,老子也早就看你不順眼了。”話不投機,多說無益,開打吧。
885年到886年,雙方進行了多次小規模戰鬥,結果以秦宗權的數次失敗告終。
秦宗權很生氣,於是調集所有軍隊,向開封碾來。朱溫勢小,知道不是對手,
便派大將朱珍去東部招兵,所謂東部即今天山東一帶,地球人都知道山東大漢是當兵的好材料。朱珍,朱溫的老部下,
始終追隨朱溫左右,座右銘:我是爺的一條狗,蹲在爺的家門口。爺叫咬誰就咬誰,叫咬幾口咬幾口。朱溫為黃巢賣命,
他就為黃巢賣命,朱溫投降朝廷,他就跟著投降朝廷。黃巢退出長安後,一路向東,其大將尚讓曾以驍騎五千攻至繁台,
當時朱溫手下兵微將寡,朱珍、龐師古等人拚死戰鬥方才將其擊退。黃巢失敗後,朱珍跟隨朱溫師入西華,攻破王夏寨,勇冠三軍。光啟元年,朱珍任諸軍都指揮使,
位列諸將之上。
這一次,朱珍也沒令老板失望,十天之內便募集了一萬大軍。這是朱珍心中好員工的標準嗎?顯然不是,
好員工不是要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而是要超額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朱珍想了想,或許主公還缺馬,於是偷襲青州,
奪得一千多匹戰馬和相當數量的鎧甲才回去交差。朱溫一看,簡直都快樂瘋了,
派這樣的員工出去辦事,太讓人省心了。朱溫的兵力已經得到加強,而敵人卻渾然不知。朱溫便發動閃電戰,小勝秦軍,斬殺一萬多人。
與此同時,鄆州天平節度使朱瑄、兗州泰寧節度使朱瑾跟義成軍也趕來增援。有朋至至遠方來,一定要請客吃飯,飯局中,朱溫說:“我先閃一會,上個廁所。”然後一拐彎,
就帶著大軍向敵將張晊殺去。太不按套路出牌了,請別人吃飯怎麽能趕場子搞偷襲啊!還沒等回過神來,張晊就被殺了兩萬餘人。
秦宗權乘夜逃跑,路過鄭州時,越想越氣,就順便屠城而去。回到蔡州後,秦宗權想:朱溫能搞偷襲,
我就不行?於是派張晊進攻開封。這個時候,朱溫在幹嘛?朱溫正站在高處四下打望,看到張晊來了,就派朱珍迎敵,
並告誡朱珍:“張晊看見我們,必定會停下來,你看他停下來,就趕緊往回跑。”朱珍很聽話。就這麽做了,結果,果如朱溫所料。
這是。按朱溫部署,朱珍隱藏在大樹林裏,朱溫親自率軍埋伏在東門的大塚間。張晊也不著急,先讓大家吃飯,然後才追擊朱珍,結果被朱溫伏擊,大敗而歸。回去後被秦宗權砍了腦袋。
經此一戰,秦宗權實力大損。隻得歸縮在蔡州城內。朱溫是什麽人?朱溫是那種要麽不做,要麽做絕的人。既然已經開打了,那麽就一定要把你打死,
免得你緩過勁來。文德元年(888年)。朱溫自任蔡州四麵行營都統,率領大軍進至滑州(治今河南滑縣),
相繼攻克黎陽(今河南滑縣北)、臨河(今河南濮陽)、李固(今河北大名東北)三鎮,又占據了洛州和孟州(治今河南孟縣),解除了西顧之憂。五月,大敗秦宗權於龍陂(今河南汝南南),
進逼蔡州城下。經過長達數月的圍困作戰之後,十二月,秦宗權被部將申叢打斷雙腳。
送往汴州,後來申叢又被別將郭璠所殺,郭璠自己帶著秦宗權到京城獻俘。就這樣,秦宗權成了一件名副其實的活寶被大家掙來搶去。
秦宗權為人殘暴,所過之處,百姓或被殺絕,或逃散殆盡。
當時,秦軍的後勤補給十分困難。士兵吃了上頓沒下頓。秦宗權也不著急,
這還是個事?黃巢能吃人肉。我就不能?於是派手下將領四處擄掠百姓,
捕殺之後,把屍體用食鹽醃製起來充作軍糧。士兵打仗的時候,背上背個死人,餓了就啃上一口,然後帶著殘缺的胳膊腿兒繼續打仗。
吃人,在當時是很常見的事情,黃巢吃過,秦宗權吃過,其他軍隊也吃過。小時候,我寫作文,作文題目是我家的小豬,
文章的最後我寫道:豬渾身上下都是寶,豬肉可以吃,豬皮可以做皮鞋,豬毛可以做鞋刷。
估計當時的軍閥也是這麽想的:老百姓真是個好東西,他們有糧食可以搶糧食,沒糧食可以拉來當兵,當不了兵可以抓來吃肉。
亂世,真他媽的操蛋!
龍紀元年(889年)初,秦宗權被押送至京師。昭宗受俘之後,命令京兆尹孫揆將其斬首
。獨柳樹,唐朝處決政治犯的地方,因那裏有一棵柳樹而得名。秦宗權跪在那裏,等著脖子上挨那人生的最後一刀。
臨刑前,秦宗權向孫揆辨解:“尚書大人,您看我秦宗權是造反的人嗎?我對朝廷一片忠心,隻是無處投效罷了。”
秦宗權,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秦宗權喊破喉嚨,破喉嚨說:“秦宗權,你吃了那麽多人肉,現在是你還債的時候了。”
河陽諸葛家
諸葛爽投降黃巢後,黃巢還是老一套---裝大款,噌噌的開了張支票說:“河陽給你了,隨便拿去吧。”
諸葛爽樂嗬嗬的拿著支票直奔河陽而去。河陽節度使羅元杲一看,氣就不打一處來了:小樣,你把我名字看成羅元呆了吧!
大爺我叫羅元杲,你拿著黃巢的任命書來我朝廷的地界就職,
你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說罷,向後一揮手,孩兒們,給我上。可惜,孩兒們早就一溜煙的跑路投降去了。
大勢已去,沒有辦法,羅元杲隻好也跟著一溜煙跑到四川投奔唐僖宗去了。想想唐僖宗也真無語,
正兒八經的實力派人物都不去成都護駕,投靠他的都是些沒兵沒將的光杆司令,他還得拿出錢來供著這些吃白飯的大爺。就這樣,諸葛爽接管了河陽。
一年後,諸葛爽再次歸順朝廷,朝廷順水推舟,仍任他為河陽節度使,不任命又能怎樣,搞不好,諸葛兄弟一生氣,
能再給你反了。雖然一圈下來,還是節度使,但好歹是從西北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跑到了富庶的中原地區,看
來這幾次投降也還是挺劃算的,想到這裏,諸葛爽笑了。
不過你不找事,事來找你,流年不利,躺著都會中槍子兒。這時候的普世價值觀是: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搶你,不需要理由,而且不僅要搶你的地盤,還要捎帶你的小命。中和二年(882年)八月,魏博節度使韓簡出兵攻打河陽。韓簡,其父韓君雄長期在魏博為將,
公元870年,在兵變中殺死時任節度使何全皞後,控製了魏博,成為魏博節度使。四年後,韓君雄去世,士兵推舉韓簡繼任,手續在唐僖宗那裏走了個過場,
韓簡就成為新一屆的節度使。
雙方在修武排兵開戰,諸葛爽輸了,棄城而逃。韓簡命部將趙文弁駐守河陽,自己繼續北上打劫。
同年,韓簡攻打天平軍首府鄆州,節度使曹存實戰死。部將朱瑄接掌天平軍,防守鄆州,韓簡圍城半年,未能攻克。
同年十月,諸葛爽趁機複入河陽,進入首府孟州。魏博守軍大驚,諸葛爽卻很有禮貌:“大家好,我胡漢三又回來了,哦,不對,我諸葛爽又回來了,不過請大家放心,我的政策是銀子換武器,換完以後你們就可以拿銀子走人了。”
士兵們一聽,居然有這好事,便紛紛放下武器,領著銀子閃人了。
此時,韓簡還忙著在鄆州城給朱瑄包餃子,一時無法分身。朱瑄給了他個台階,向他求和,韓簡順著台階就下了,然後從天平撤軍,從此朱瑄占領鄆州。
諸葛爽派部將李罕之在武陟攔截韓簡,並將他打敗。此役之後,韓簡部將樂彥禎返回魏博首府魏州,士兵們支持樂彥禎接管魏博,從此,樂彥禎就成了魏博的一把手。
這件事情的結局是,韓簡死了,有人說他是被氣死的,也有人說是被部將殺死的,不管怎麽說,他最終死了。偷雞不成蝕把米,最後把小命都弄丟了,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憐之處吧。
這件事後,諸葛爽更在乎自己這一畝三分地了,每天像母狗護著小狗一樣,守護著自己的河陽,擺出一副誰敢動我的河陽我就咬誰的姿態。
平時隻要別人看上河陽一眼,他就嚇得三天睡不著覺。家雖然窮,但好歹是自己的,離開這個家,就隻能寄人籬下看人臉色了。
中和四年(884年)春,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向他借道,諸葛爽以洛陽附近跨河大橋尚未修好而予以拒絕,順便還派大軍時刻盯防李克用。最後李克用隻能改道河中。
光啟二年(886年)冬,諸葛爽病死軍中,軍閥混戰的時代,沒被別人打死,沒被自己人黑掉,能壽終正寢,也算是祖宗保佑,該燒高香了。
諸葛爽死後,部將劉經、張全義、李罕之推其子諸葛仲方為留後。
張全義,字國維,今山東鄄城人。
初名言,又作居言。降唐後唐昭宗賜名全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