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李克用、李茂貞、王建等仍然奉天佑為正朔,不承認他的梁朝,朱溫擔心各地軍閥的擁立會使廢帝成為身邊的一顆不定時炸彈,於是一不做,二不休,
於天佑五年(開平二年,908年)二月二十一日,將年僅17歲的哀帝毒死。朱溫為之加諡曰“哀皇帝”,以王禮葬於濟陰縣定陶鄉。
下麵我們說說這個可憐的唐哀帝吧。唐哀帝,本名李柷,是唐昭宗李曄的第九子,景福元年九月三日生於大內,初名李祚,乾寧四年(897年)封輝王,天複三年(903年)二月拜開府儀同三司、充諸道兵馬元帥。
天佑元年(904年)八月,昭宗被殺以後,蔣玄暉假傳遺詔擁其為帝。他即位以後沒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號。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300年江山擊鼓傳花傳到他這一棒的時候,終於炸了。
哀帝在位期間,一直扮演著傀儡的角色,從來沒有下達過任何實際的政令。
那些所謂以他的名義下達的製敕,其實都是按照朱溫的意思辦理的。
他名義上的上朝,也會以各種冠冕堂皇的借口停罷。哀帝能夠做的,就是順乎朱溫的意思,把朱溫的政治地位和威望一步步提升和加固。
當然,對哀帝有利的事情也不是一件沒有,隻是一件都沒有成功而已。一件是天佑二年(905年)九月以宮內出旨的名義加封他的乳母為昭儀和郡夫人。
其中乳母楊氏賜號昭儀。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個也姓王的乳母在昭宗時已封為郡夫人,這時也打算按楊氏例改封為昭儀。此舉被宰相提出異議。哀帝也隻能作罷。另外一件是天佑二年(905年)十一月,哀帝準備在十九日祭天。
當時各衙門已經做好了舉行禮儀的各項準備。可是,朱溫聽到後很不高興,認為舉行郊天之禮是有意延長大唐國祚,有關官員都很恐懼,就借口改期。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當皇帝當的如此窩囊,死或許也是一種解脫。
潞州之戰
潞州也稱上黨、潞安府。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長治市,長治原是潞安府府治所在的縣名。得名於明嘉靖八年,取長治久安之意。上黨是由群山包圍起來的一塊高地。
其東部是太行山脈,與今河北、河南二省分界;西部是太嶽山脈,與臨汾交界;北部為五雲山、八賦嶺等山地。與晉中接壤;南部是丹朱嶺和金泉山,與晉城毗鄰。
上黨地區地高勢險,自古為戰略要地,狄子奇在《國策地名考》中曰“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其意即此。
其實,上黨平均海拔隻有1000米左右,比之山西的呂梁山、五台山、中條山來說。並不算高。
所謂與天為黨,主要是就其地理位置而言。上黨位於太行山之南端,太行以南即是中原。落差將近千米,站在中原仰望太行,
勢如黑雲壓頂,有巍然挺拔之感。太行山,北起拒馬河,南至陵川、晉城。末梢延至河南的林州、焦作等地,綿亙800餘裏。是山西與河北、河南的天然界山,山之東及南,
即是坦蕩無邊的華北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而上黨作為太行山南端的一塊台地,俯瞰中原,若順勢而下,奪中原兼而得天下,如探囊取物。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自古以來,上黨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中國古代,大部分朝代的國都也都位於上黨周圍,如長安、洛陽、開封、許昌等,就騎兵的速度,
由上黨而至,也就是幾天的路程,所以,曆代帝王都十分重視上黨的戰略地位。春秋末期,上黨作為軍事重鎮,晉國在此設立上黨郡。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分全國為三十六郡,上黨仍為其一,以後相沿多朝。唐玄宗升上黨郡為大都督府,是僅次於中央的地方最高軍事機構;
宋徽宗於潞州置昭義軍,轄澤、沁、儀、磁、洺、趙、懷、衛、河陽、鄭、陳、穎等十二州,遙製二三千裏;元初為隆德府,行都元帥府事;明設分巡冀南兵備道,轄澤、潞、沁、遼、汾五個州府。
古代軍事家對上黨都有過精辟的論斷,認為“上黨之地,據天下之肩脊,當河朔之咽喉”,“負太原,履蒲津,帶汾河,襝伊洛”,“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井陘關、壺口關、天井關),西為國蔽”,“一夫當關,萬夫難越,我出則易,彼來則難”。
因此,曆朝曆代都把占據上黨、奪取上黨看做是保衛國家、蔽護京師的大事要事。而每逢國家或政權到了關鍵時刻,上黨又常是兵刃血火之地。
曆史上,在上黨這塊土地上發生過的大小戰事多達400多起,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大軍被白起坑殺就發生在這裏。
對於李克用來說,守住潞州,就能拒朱溫於國門之外,既牽製梁軍擴張河北,又借以屏蔽河東,一旦時機成熟,還可以直下洛陽,逐鹿中原。
而對於朱溫來說,奪取潞州,則太原外圍無險可守,可扼河東之咽喉,一把把李克用掐死。
所以慘烈的潞州爭奪戰幾乎貫穿了朱、李爭霸的全過程,先是李克用擊敗占據上黨的昭義軍節度使孟方立,奪得澤、潞二州,但過沒多久,駐潞州的副將叛變,將潞州獻於朱溫。朱溫早就有奪取潞州之意,如今不戰而擁有上黨天險,
如獲至寶,連忙派兵入守潞州。李克用當然也不甘心放棄潞州這塊戰略要地。於是再次虎口奪食……經過五次易手,天複三年(903年),李克用再次奪回潞州。並加固城防,以圖長久。
朱溫念念不忘複取潞州,907年五月,在剛剛稱帝一個月後,朱溫就命令陝州節度使康懷英以8萬之眾攻取潞州。
康懷英,本名康懷貞,山東兗州人。原為朱瑾帳下列校。後降朱溫,被署為宣武軍軍校。在此之前,累立戰功。
光化元年(898年),康懷英隨大將氏叔琮進攻襄、漢,頗有功勞。光化三年(900年)。康懷英隨朱溫征伐河朔,
與大將張存敬擊敗燕軍於易水之上。天複元年(901年),朱溫率軍攻打鳳翔,李茂貞遣大將符道昭領兵萬餘屯武功以拒之,康懷英大破之,俘甲士六千、馬匹二千。
天複二年(902年)四月,符道昭複領大軍屯於虢縣之漢穀,康懷英率騎兵數千人擊之,又大敗符道昭。天複二年八月。鄜坊節度使李周彝屯軍於三原,聲援李茂貞,康懷英再次出擊。
李周彝拔軍而遁,康懷英追擊至梨園,攻下翟州。稍後,李茂貞又出軍奉天,康懷英再敗之。天祐三年(906年),
康懷英與大將劉知俊大破李茂貞五萬大軍於美原。是以功授陝州保義軍節度使。
六月,梁軍進抵潞州城下。當時。潞州守將為大將李嗣昭。李嗣昭,字益光,在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中排名第二。
李嗣昭本為汾州太穀縣農家子弟,李克用出獵,落腳韓家,發現周圍樹林中鬱鬱有氣,非常奇怪,便叫來他的父親詢問。
他父親回答說家中剛生下一子。李克用以為此子有富貴氣象,於是就用金帛換取嬰兒,孩子他爹一看有金子可拿,
就把孩子給賣了,然後李克用讓弟弟李克柔收其為養子。剛開始起名叫李進通,後來才改為李嗣昭。
李嗣昭身材短小但膽勇過人,毅力也非常人可比。曾經一度喜歡飲酒,李克用稍稍告誡,他便一改舊習,終身不飲。
這不由讓我想起一個笑話:一個抽煙抽了大半輩子的奶奶對孫女說:“孫女啊,以後嫁人千萬別嫁戒過煙的人啊!”孫女很納悶,就問她為什麽。奶奶說:“戒過煙的男人心狠啊!你想想,香煙都能戒得了,還有什麽事情做不出來!”
爺爺聽後對孫子說:“找對象千萬不能找減肥成功的!你想想,一個女人連她的嘴都能控製得住,還有什麽事情狠不下心來”。
古代沒有香煙,武將尤以嗜酒如命,一個武將能戒酒成功,可以說這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李克用喜歡他謹慎仁厚,所以常常帶他出兵打仗。
李嗣昭見梁軍來勢洶洶,難以爭鋒,遂憑城固守,避不出戰。
在堅城猛將麵前,曾經戰無不勝的康懷英這次算是啃到硬骨頭了,晝夜狂攻半個月,毫無進展,於是隻得築壘連營,打算長期圍困。八月初,周德威領兵至餘吾,康懷英打算阻截周德威,圍點打援。
於是遣親騎都頭秦武領兵阻擊,結果被周德威擊敗。周德威順利來到潞州與李嗣昭內外夾擊,攻打康懷英。
十二日,朱溫因康懷英久戰無功,遂貶其為行營都虞侯,派亳州刺史李思安為潞州行營都統,率河北兵疾趨潞州。李思安,字貞臣,河南陳留人。
早年時,曾效力於宣武將軍楊彥洪麾下,勇武有力,身長七尺,
頗有野心。中和三年,朱溫舉行閱兵,見李思安相貌雄奇,十分欣賞,於是特賜其名李思安。此後,每次出兵征戰,李思安都跟隨左右。所以說,長得好看是也是一種優勢。
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做過一項研究,他們給四千名年輕男女的容貌進行打分。發現超過一半的人屬於中等長相,
7%的人被認為十分有吸引力,8%的人被認為沒有吸引力或非常缺乏吸引力。這些參與調查的誌願者們還接受了一個iq測試,並透露了他們的薪水。最終發現一個驚天大秘密:iq得分每增長14分,工資能增長3%至6%。
但如果長得好看,工資則會增長5%至10%。所以說,如果一個長相平平的人要想和長得漂亮的人拿一樣的薪水,那麽他們的智商必須比漂亮的人高出40%。”由此可見,長相確實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如果你長得不好看,又不太聰明,就好好讀書彌補智商吧。李思安不僅長的好看,還善使飛槊,所向披靡,如鷹飛風卷,
可在萬人之中出入自由,擒獲敵將,如入無人之境,因自恃勇猛,敢於誇口,在敵軍中很有威懾力。朱溫非常重視他,任命他為踏白將,“踏”,即檢踏,勘察、搜查之意;白,
是薄的假借字,而薄有“草木叢生,交織,不可進入”的意思。因草木茂密,敵人容易埋伏,就逐漸成為“敵人設伏”的代稱。所以“踏白”二字合起來,
就是“查察敵人隱伏”之意。參加“踏白軍”的都是一些精明強悍、智勇雙全的人。踏白軍的任務就是查明敵情,搜索探路,
防止敵人設伏,有時候順便搞點軍事突襲的業務,有點像古代版的特種部隊。
李思安到了以後,於外圍增築深溝高壘,與康懷英部形成“夾寨”,內防守軍突圍,外禦敵人援軍。
同時,又征調山東(太行山以東)百姓運糧支前。周德威偵知後,屢派輕騎攻擊他們的糧道。李思安為確保糧運安全,
又從東南山口修築甬道通往夾寨。周德威則與眾將晝夜輪番攻擊,李思安把城牆壘起來,他們就負責把城牆推倒,
李思安把壕溝挖開,他們就負責把壕溝填平,李思安軍睡覺,他們就連夜騷擾,有時候一夜之間竟達數十次之多,李思安軍出去放牛牧馬、采薪割草,
他們就搞突襲、弄綁票、玩暗殺,…….總之,周德威的策略就是折磨你,拖垮你,嚇死你,在連番不斷的車輪戰、疲勞戰的折磨下,梁軍上下風聲鶴唳,疲於奔命自救,隻得閉壘自固。
朱溫因李思安久攻不下,又損失了四十多名將領及數萬名兵馬,現在居然還關門不出,於是再次換帥,免去李思安的官職爵位,打回原籍充為民工。(未完待續)
於天佑五年(開平二年,908年)二月二十一日,將年僅17歲的哀帝毒死。朱溫為之加諡曰“哀皇帝”,以王禮葬於濟陰縣定陶鄉。
下麵我們說說這個可憐的唐哀帝吧。唐哀帝,本名李柷,是唐昭宗李曄的第九子,景福元年九月三日生於大內,初名李祚,乾寧四年(897年)封輝王,天複三年(903年)二月拜開府儀同三司、充諸道兵馬元帥。
天佑元年(904年)八月,昭宗被殺以後,蔣玄暉假傳遺詔擁其為帝。他即位以後沒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號。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300年江山擊鼓傳花傳到他這一棒的時候,終於炸了。
哀帝在位期間,一直扮演著傀儡的角色,從來沒有下達過任何實際的政令。
那些所謂以他的名義下達的製敕,其實都是按照朱溫的意思辦理的。
他名義上的上朝,也會以各種冠冕堂皇的借口停罷。哀帝能夠做的,就是順乎朱溫的意思,把朱溫的政治地位和威望一步步提升和加固。
當然,對哀帝有利的事情也不是一件沒有,隻是一件都沒有成功而已。一件是天佑二年(905年)九月以宮內出旨的名義加封他的乳母為昭儀和郡夫人。
其中乳母楊氏賜號昭儀。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個也姓王的乳母在昭宗時已封為郡夫人,這時也打算按楊氏例改封為昭儀。此舉被宰相提出異議。哀帝也隻能作罷。另外一件是天佑二年(905年)十一月,哀帝準備在十九日祭天。
當時各衙門已經做好了舉行禮儀的各項準備。可是,朱溫聽到後很不高興,認為舉行郊天之禮是有意延長大唐國祚,有關官員都很恐懼,就借口改期。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當皇帝當的如此窩囊,死或許也是一種解脫。
潞州之戰
潞州也稱上黨、潞安府。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長治市,長治原是潞安府府治所在的縣名。得名於明嘉靖八年,取長治久安之意。上黨是由群山包圍起來的一塊高地。
其東部是太行山脈,與今河北、河南二省分界;西部是太嶽山脈,與臨汾交界;北部為五雲山、八賦嶺等山地。與晉中接壤;南部是丹朱嶺和金泉山,與晉城毗鄰。
上黨地區地高勢險,自古為戰略要地,狄子奇在《國策地名考》中曰“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其意即此。
其實,上黨平均海拔隻有1000米左右,比之山西的呂梁山、五台山、中條山來說。並不算高。
所謂與天為黨,主要是就其地理位置而言。上黨位於太行山之南端,太行以南即是中原。落差將近千米,站在中原仰望太行,
勢如黑雲壓頂,有巍然挺拔之感。太行山,北起拒馬河,南至陵川、晉城。末梢延至河南的林州、焦作等地,綿亙800餘裏。是山西與河北、河南的天然界山,山之東及南,
即是坦蕩無邊的華北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而上黨作為太行山南端的一塊台地,俯瞰中原,若順勢而下,奪中原兼而得天下,如探囊取物。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自古以來,上黨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中國古代,大部分朝代的國都也都位於上黨周圍,如長安、洛陽、開封、許昌等,就騎兵的速度,
由上黨而至,也就是幾天的路程,所以,曆代帝王都十分重視上黨的戰略地位。春秋末期,上黨作為軍事重鎮,晉國在此設立上黨郡。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分全國為三十六郡,上黨仍為其一,以後相沿多朝。唐玄宗升上黨郡為大都督府,是僅次於中央的地方最高軍事機構;
宋徽宗於潞州置昭義軍,轄澤、沁、儀、磁、洺、趙、懷、衛、河陽、鄭、陳、穎等十二州,遙製二三千裏;元初為隆德府,行都元帥府事;明設分巡冀南兵備道,轄澤、潞、沁、遼、汾五個州府。
古代軍事家對上黨都有過精辟的論斷,認為“上黨之地,據天下之肩脊,當河朔之咽喉”,“負太原,履蒲津,帶汾河,襝伊洛”,“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井陘關、壺口關、天井關),西為國蔽”,“一夫當關,萬夫難越,我出則易,彼來則難”。
因此,曆朝曆代都把占據上黨、奪取上黨看做是保衛國家、蔽護京師的大事要事。而每逢國家或政權到了關鍵時刻,上黨又常是兵刃血火之地。
曆史上,在上黨這塊土地上發生過的大小戰事多達400多起,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大軍被白起坑殺就發生在這裏。
對於李克用來說,守住潞州,就能拒朱溫於國門之外,既牽製梁軍擴張河北,又借以屏蔽河東,一旦時機成熟,還可以直下洛陽,逐鹿中原。
而對於朱溫來說,奪取潞州,則太原外圍無險可守,可扼河東之咽喉,一把把李克用掐死。
所以慘烈的潞州爭奪戰幾乎貫穿了朱、李爭霸的全過程,先是李克用擊敗占據上黨的昭義軍節度使孟方立,奪得澤、潞二州,但過沒多久,駐潞州的副將叛變,將潞州獻於朱溫。朱溫早就有奪取潞州之意,如今不戰而擁有上黨天險,
如獲至寶,連忙派兵入守潞州。李克用當然也不甘心放棄潞州這塊戰略要地。於是再次虎口奪食……經過五次易手,天複三年(903年),李克用再次奪回潞州。並加固城防,以圖長久。
朱溫念念不忘複取潞州,907年五月,在剛剛稱帝一個月後,朱溫就命令陝州節度使康懷英以8萬之眾攻取潞州。
康懷英,本名康懷貞,山東兗州人。原為朱瑾帳下列校。後降朱溫,被署為宣武軍軍校。在此之前,累立戰功。
光化元年(898年),康懷英隨大將氏叔琮進攻襄、漢,頗有功勞。光化三年(900年)。康懷英隨朱溫征伐河朔,
與大將張存敬擊敗燕軍於易水之上。天複元年(901年),朱溫率軍攻打鳳翔,李茂貞遣大將符道昭領兵萬餘屯武功以拒之,康懷英大破之,俘甲士六千、馬匹二千。
天複二年(902年)四月,符道昭複領大軍屯於虢縣之漢穀,康懷英率騎兵數千人擊之,又大敗符道昭。天複二年八月。鄜坊節度使李周彝屯軍於三原,聲援李茂貞,康懷英再次出擊。
李周彝拔軍而遁,康懷英追擊至梨園,攻下翟州。稍後,李茂貞又出軍奉天,康懷英再敗之。天祐三年(906年),
康懷英與大將劉知俊大破李茂貞五萬大軍於美原。是以功授陝州保義軍節度使。
六月,梁軍進抵潞州城下。當時。潞州守將為大將李嗣昭。李嗣昭,字益光,在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中排名第二。
李嗣昭本為汾州太穀縣農家子弟,李克用出獵,落腳韓家,發現周圍樹林中鬱鬱有氣,非常奇怪,便叫來他的父親詢問。
他父親回答說家中剛生下一子。李克用以為此子有富貴氣象,於是就用金帛換取嬰兒,孩子他爹一看有金子可拿,
就把孩子給賣了,然後李克用讓弟弟李克柔收其為養子。剛開始起名叫李進通,後來才改為李嗣昭。
李嗣昭身材短小但膽勇過人,毅力也非常人可比。曾經一度喜歡飲酒,李克用稍稍告誡,他便一改舊習,終身不飲。
這不由讓我想起一個笑話:一個抽煙抽了大半輩子的奶奶對孫女說:“孫女啊,以後嫁人千萬別嫁戒過煙的人啊!”孫女很納悶,就問她為什麽。奶奶說:“戒過煙的男人心狠啊!你想想,香煙都能戒得了,還有什麽事情做不出來!”
爺爺聽後對孫子說:“找對象千萬不能找減肥成功的!你想想,一個女人連她的嘴都能控製得住,還有什麽事情狠不下心來”。
古代沒有香煙,武將尤以嗜酒如命,一個武將能戒酒成功,可以說這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李克用喜歡他謹慎仁厚,所以常常帶他出兵打仗。
李嗣昭見梁軍來勢洶洶,難以爭鋒,遂憑城固守,避不出戰。
在堅城猛將麵前,曾經戰無不勝的康懷英這次算是啃到硬骨頭了,晝夜狂攻半個月,毫無進展,於是隻得築壘連營,打算長期圍困。八月初,周德威領兵至餘吾,康懷英打算阻截周德威,圍點打援。
於是遣親騎都頭秦武領兵阻擊,結果被周德威擊敗。周德威順利來到潞州與李嗣昭內外夾擊,攻打康懷英。
十二日,朱溫因康懷英久戰無功,遂貶其為行營都虞侯,派亳州刺史李思安為潞州行營都統,率河北兵疾趨潞州。李思安,字貞臣,河南陳留人。
早年時,曾效力於宣武將軍楊彥洪麾下,勇武有力,身長七尺,
頗有野心。中和三年,朱溫舉行閱兵,見李思安相貌雄奇,十分欣賞,於是特賜其名李思安。此後,每次出兵征戰,李思安都跟隨左右。所以說,長得好看是也是一種優勢。
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做過一項研究,他們給四千名年輕男女的容貌進行打分。發現超過一半的人屬於中等長相,
7%的人被認為十分有吸引力,8%的人被認為沒有吸引力或非常缺乏吸引力。這些參與調查的誌願者們還接受了一個iq測試,並透露了他們的薪水。最終發現一個驚天大秘密:iq得分每增長14分,工資能增長3%至6%。
但如果長得好看,工資則會增長5%至10%。所以說,如果一個長相平平的人要想和長得漂亮的人拿一樣的薪水,那麽他們的智商必須比漂亮的人高出40%。”由此可見,長相確實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如果你長得不好看,又不太聰明,就好好讀書彌補智商吧。李思安不僅長的好看,還善使飛槊,所向披靡,如鷹飛風卷,
可在萬人之中出入自由,擒獲敵將,如入無人之境,因自恃勇猛,敢於誇口,在敵軍中很有威懾力。朱溫非常重視他,任命他為踏白將,“踏”,即檢踏,勘察、搜查之意;白,
是薄的假借字,而薄有“草木叢生,交織,不可進入”的意思。因草木茂密,敵人容易埋伏,就逐漸成為“敵人設伏”的代稱。所以“踏白”二字合起來,
就是“查察敵人隱伏”之意。參加“踏白軍”的都是一些精明強悍、智勇雙全的人。踏白軍的任務就是查明敵情,搜索探路,
防止敵人設伏,有時候順便搞點軍事突襲的業務,有點像古代版的特種部隊。
李思安到了以後,於外圍增築深溝高壘,與康懷英部形成“夾寨”,內防守軍突圍,外禦敵人援軍。
同時,又征調山東(太行山以東)百姓運糧支前。周德威偵知後,屢派輕騎攻擊他們的糧道。李思安為確保糧運安全,
又從東南山口修築甬道通往夾寨。周德威則與眾將晝夜輪番攻擊,李思安把城牆壘起來,他們就負責把城牆推倒,
李思安把壕溝挖開,他們就負責把壕溝填平,李思安軍睡覺,他們就連夜騷擾,有時候一夜之間竟達數十次之多,李思安軍出去放牛牧馬、采薪割草,
他們就搞突襲、弄綁票、玩暗殺,…….總之,周德威的策略就是折磨你,拖垮你,嚇死你,在連番不斷的車輪戰、疲勞戰的折磨下,梁軍上下風聲鶴唳,疲於奔命自救,隻得閉壘自固。
朱溫因李思安久攻不下,又損失了四十多名將領及數萬名兵馬,現在居然還關門不出,於是再次換帥,免去李思安的官職爵位,打回原籍充為民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