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李克用為牽製朱溫遣兵增援,於是先令八太保李存璋率軍攻晉州,然後又遣軍襲擊洺州以策應周德威。


    當時朱溫麵臨的困境是:如不增援晉州,則會使李克用南下直取西部重鎮河中,這樣就可能導致李克用與李茂貞聯成一片,從而對他構成嚴重威脅。所以,十二月十九日,朱溫派遣河中及陝州兵馬救援晉州,不過這樣就導致其無力增援潞州。


    正在這時,李克用病重,聽到消息,周德威隻好退守亂柳固守。908年正月十九日,李克用病危,命眾將擁立他的兒子李存勖,並讓李存勖盡快去解潞州之圍。說完之後又不放心的對李克寧等將領說:“我把亞子交給你們了。”


    亞子是李存勖的小名。說完之後,李克用就過世了,享年五十三歲。李克寧是李克用的幼弟,當時李克寧長期掌握軍隊,位居河東第二把交椅,史稱“凡軍政皆決於克寧”。


    當時潞州之圍尚未解除,情勢急迫,軍中將領認為李存勖太過年輕,經驗不足,於是私下議論紛紛,人心浮動。李存勖知道後,十分害怕,


    就要把王位讓給李克寧,李克寧說:“你是長子,又有先王臨終遺命,哪個敢造反!”然後帶領將領們前來參見李存勖,李存勖因父親剛死,在裏麵大哭,沒有出來。


    張承業進去對他說:“最大的孝順是能夠繼承父親的誌業。不使它毀壞,哭又有什麽用呢?”於是扶他出來,接受眾將參拜。


    張承業。字繼元,同州人。本姓康,唐朝末年做了宦官,後被內常侍張泰收為養子,於是改名張承業。


    在李克用用兵陝西,討伐李茂貞等地方勢力時,張承業受命往返於朝廷和李克用軍中。時間一長。李克用對張承業非常賞識,認為他和一般宦官不同。識大體,懂謀略。


    後來唐昭宗準備逃脫李茂貞的威脅,去李克用那裏避難,由於張承業和李克用私交甚好。就任命他為河東監軍,先去河東準備。不過,最終唐昭宗的河東之行胎死腹中,而張承業卻被李克用勸說留在了河東。


    再後來,朱溫在宰相崔胤的配合下,在長安對宦官大開殺戒,為了斬草除根,朱溫又假借唐昭宗的詔書命各地的節度使殺盡所在地的宦官。


    李克用接到詔書後,將張承業藏入寺中。然後狸貓換太子,殺了一個死囚冒充張承業。朱溫滅唐後,李克用又讓張承業重新出來任職。


    有了這次救命之恩,張承業對李克用更是忠心不二,從此主持內政,籌劃糧草,一心輔佐李克用,把複興唐朝的希望完全寄托於李克用身上。


    李存勖雖然繼位了。但是政權仍然很不牢固。李克用在世時曾養了很多義子,並對這些義子視如己出。義子們長期握有兵權,便不甘心被李存勖所轄製。


    雖然李可寧推辭了王位,但當時很多人仍歸心於他,希望擁他為王,其中就有李克用的養子李存顥,他私下勸李克寧說:“哥哥死了,弟弟繼位,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情形。


    現在你以叔叔之尊,卻要去參拜侄子,道理上說的通嗎?老天給你機會,你卻不好好把握,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李克寧說:“我們李家世世代代以慈孝聞名天下,先王的事業如果有人繼承,我還有什麽好乞求的呢?你別再胡言亂語了


    ,小心我砍了你的腦袋。”李克寧的路是走不通了,但李克寧有個老婆孟氏,非常凶悍,是出了名的河東獅吼,於是曲線救國,養子們紛紛派出自己的老婆去孟氏那裏走夫人路線,


    孟氏覺得可行,於是屢次逼迫李克寧采取行動,李克寧本來就怕老婆,這是被孟氏的枕頭風吹久了,於是鬼迷心竅,就心動了。


    這時李存顥等人替李克寧擬定計劃:乘李存勖到他家訪問的時候殺了張承業跟李存璋,然後尊李克寧為河東節度使,以河東九州歸順梁朝,並且捉拿李存勖及太夫人曹氏解送開封。這時候,貌似萬事已經具備,隻欠東風到來了。李克寧還不放心,想把事情辦的更穩妥一點,所謂知己知彼,


    百戰不勝,於是拉攏李存勖身邊的史敬榮,跟他透露了起事的詳情,史敬榮以前服侍李克用,並在李克用帳下聽差,是李克用的親信。這時聽了李克寧的計劃後,不住的點頭稱是,並連聲附和道:“好說好說,事成之後一定不要忘了我啊。”


    然後回去後就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太夫人,太夫人聽後大驚,把張承業找來,指著李存勖對他說:“先王臨死的時候,拉著這孩子的手把他托付給你們,假定您聽到外頭有人計劃要違背先王的遺命,我隻請求您讓我們母子有塊立足之地,不至於被押送到大梁去,


    此外不敢再有什麽奢求來勞煩您了。”張承業很驚恐地說:“老奴就算死了也要尊奉先王的遺命,太夫人您怎麽這樣說呢?”於是李存勖把李克寧的計劃告訴了他,並且說:“至親之間不可自相殘殺,我想我如果讓位,大概就不會有亂事了吧。”


    張承業說:“李克寧要把大王母子投入虎口,這種人如果不除去,難道還有天理嗎?”於是暗中設下伏兵,並把李克寧、李存顥請來,然後甕中捉鱉,關門打狗,兵不血刃就把事情解決了。


    李存勖留著淚數落了他們的罪狀,並對李克寧說:“侄兒以前要把王位讓給叔父,但叔父不肯,現在事情已經定下來了,您為什麽又要設下陰謀,


    殘忍的要把我們母子送給仇人呢?”李克寧說:“這都是小人害了我。事到如今還有什麽好說的呢?”於是,當天殺了李克寧跟李存顥,河東之事暫定。


    事成之後。李存勖命周德威班師返回晉陽。李克用在臨死時李存勖說:“李嗣昭忠孝沒有二心,不會負我,但他與周德威有點矛盾,等周德威回來以後,你把我的意思告訴他,希望他和李嗣昭共同破敵,如果這次不能解潞州之圍。我死不瞑目!”


    在周德威回到晉陽之前,由於他在外麵長期掌握兵權。而李存勖又剛剛繼位,人們擔心他趁機叛亂。周德威趕到後,讓軍隊駐守城外,自己一人騎馬進城奔喪。


    他伏在李克用的靈柩前慟哭不止。悲痛欲絕。李存勖勸住周德威,又將李克用臨終時的話轉告於他,周德威更是感動異常,決心不惜死戰以報李克用的重望。


    李存勖跟將領們商議說:“上黨是河東的屏障,沒有上黨,也就沒有河東,朱溫怕的隻是先王,現在聽說我剛剛繼位,


    一定認為我是個毛頭小子不足為慮。也就一定會驕傲懈怠,我們現在應該挑選精銳部隊日夜兼程,出其不意。則一定可以打敗他們。成就霸業,就在此一舉了。”於是率領大軍從晉陽出發,前往潞州。


    這時梁軍因久攻潞州不下,士卒疲憊不堪,將校引兵逃亡者數以萬計。朱溫懷疑李克用詐死,欲詔大軍返還。


    908年三月初十。朱溫抵達澤州,遣使至潞州與諸將商議進退。諸將皆認為:潞州被困已過一年,糧草無法補充,援兵也已撤離,攻之必克。朱溫於是采納眾議,又換匡國節度使劉知俊為潞州行營招討使,並遣使招降潞州守軍。


    劉知俊,字希賢,徐州縣人,最早在感化節度使時溥手下當小校,因有勇力,甚為時溥器重,但後來又因太有智謀而受到猜忌。大順二年(891年),劉知俊怕被時溥所殺,率所部二千人投奔朱溫,被任命為軍校。


    劉知俊披甲上馬,輪劍入敵,勇冠諸將,朱溫又把左右義勝兩軍配屬給他,任命為左開道指揮使,當時人謂之“劉開道”。


    以後,跟隨朱溫討伐秦宗權,攻打徐州,都有功勞,補為徐州馬步軍都指揮使。天複初年,參與消滅平盧節度使王師範,以功授同州匡國節度使。


    當時城中彈盡糧絕,但為了迷惑梁軍,李嗣昭與部將登城宴飲,並斬殺招降來使,以示拒降。朱溫見狀,命劉知俊率軍攻城,偶獲小勝。


    劉知俊請求留在潞州,朱溫卻以為潞州已為自己囊中之物,拿下它是早晚之事,但現在關中空虛,萬一李茂貞率軍入侵同華一帶就不好了,於是命令劉知俊在長子休息十天,然後撤軍到晉州駐紮,朱溫也隨後返回京師,留在夾城的軍隊也認為勝利在望,便不再設防。


    就在梁軍自以為勝利在望之際,李存勖率精兵急行軍6天,悄然從太原南下奔襲潞州。908年五月初一,李存勖所部潛行至潞州城外三垂崗。


    二十年前,李克用破孟方立於邢州之時,還軍上黨,置酒三垂岡,伶人奏《百年歌》,至於衰老之際,聲甚悲,坐上皆淒愴。時李存勖在側,方五歲,克用慨然捋須,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兒也,後二十年,其能代我戰於此乎!”


    這裏的《百年歌》是一首寫於魏晉時期的樂府詩。全詩分為十段,以每十年為一段,講述人生百年。全文為:


    一十時:顏如蕣華曄有暉。體如飄風行如飛。孌彼孺子相追隨。終朝出遊薄暮歸。六情逸豫心無違。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二十時:膚體彩澤人理成。美目淑貌灼有榮。被服冠帶麗且清。光車駿馬遊都城。高談雅步何盈盈。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三十時:行成名立有令聞。力可扛鼎誌幹雲。食如漏巵氣如熏。辭家觀國綜典文。高冠素帶煥翩紛。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四十時:體力克壯誌方剛。跨州越郡還帝鄉。出入承明擁大璫。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五十時:荷旄仗節鎮邦家。鼓鍾嘈囋趙女歌。羅衣綷粲金翠華。言笑雅舞相經過。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六十時:年亦耆艾業亦隆。驂駕四牡入紫宮。軒冕婀那翠雲中。子孫昌盛家道豐。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七十時:精爽頗損膂力愆。清水明鏡不欲觀。臨樂對酒轉無歡。攬形修發獨長歎。


    八十時:明已損目聰去耳。前言往行不複紀。辭官致祿歸桑梓。安車駟馬入舊裏。樂事告終憂事始。


    九十時:日告耽瘁月告衰。形體雖是誌意非。言多謬誤心多悲。子孫朝拜或問誰。指景玩日慮安危。感念平生淚交揮。


    百歲時:盈數已登肌內單。四支百節還相患。目若濁鏡口垂涎。呼吸嚬蹙反側難。茵褥滋味不複安。


    當年父親李克用的預言竟然成真,故地重遊的李存勖不禁感歎,“此先王置酒處也!”是夜,李存勖全軍潛伏於三垂崗,靜待至次日淩晨,而梁軍並未察覺。


    這時天降大霧,李存勖親率大軍在濃霧的掩護下直抵夾寨。梁軍麻痹大意,未曾設置崗哨,當時將士們還沒有起床,在睡夢中突然遭到攻擊,頓時驚慌潰亂。


    攻入夾寨後,晉軍兵分兩路,周德威攻西北角,大太保李嗣源攻東北角,填溝燒寨,擂鼓呐喊。


    梁兵大敗,向南逃去,大將符道昭坐騎栽倒,被殺。逃失死亡者數以萬計,丟棄的物資、糧草、器械堆積如山。


    一千多年之後,清代詩人嚴遂成重臨古戰場,不禁感慨萬千,做《三垂岡》一詩,全詩雖然隻有短短五十六字,卻氣勢宏闊,寫出了李克用父子氣蓋萬夫的英雄風貌: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隻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


    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


    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周德威到了潞州城下,向李嗣昭大喊:“先王已經過世,新繼位的晉王親自攻破了敵人的夾寨,現在敵人已經退兵,可以開城門了”。


    李嗣昭不信,以為周德威已經叛變,開弓就要射他。左右連忙勸住,李嗣昭說:“新王如果真的來了,可以請他過來看看嗎?”於是李存勖親自來到城下呼喚,李嗣昭看到李存勖身穿孝服,知道李克用已經過世,於是打開城門,迎李存勖入城。經過這次患難,周德威也跟李嗣昭重新和好。


    朱溫聽說夾寨失守,大驚失色,既而歎曰:“生兒子就要生李亞子這樣的,李克用等於是沒有死了,至於我的兒子,簡直就像豬狗一樣沒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