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都將李匡威拋棄了,但有一個人例外,這個人就是王鎔,王鎔很感激李匡威幫助他擊退李克用,為其解了燃眉之急,並且還因此丟了龍盧節度使的位置。


    正所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所以在李匡威途經深州的時候,王鎔將他迎到了趙國,安置在梅子園中,像對待他那死去的老爸一樣對待著李匡威。


    事情到了這裏,本來就應該以大團圓結束了,李匡威有了好歸宿,王鎔賺取了好名聲,大家皆大歡喜。但李匡威有個叫李正抱的下屬,見李匡威總是為失去幽州而感歎,又見王鎔年幼,身子羸弱,便跟李匡威密謀以奪取成德節度使之位。


    李匡威心動了,於是對外謊稱忌日,要舉行祭拜,王鎔為表孝道,去其侍衛,隻身進入梅子園拜詣。


    當王鎔入座後,李匡威事先安排好的甲士衝了出來,劫持了王鎔,逼迫他讓位於李匡威,


    王鎔一如既往恭敬的對李匡威說:“我的國家遭受河東的侵略,全靠您的援助才得以保全,今日讓我讓位於您,我心甘情願。現在請您同我一起返回軍府,以便我向眾將宣布讓位於您。”李匡威被打動了,


    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啊!於是帶著王鎔返回軍府,途經親事營的時候,成德將士們閉門高呼


    ,瞬時電閃雷鳴,狂風呼嘯,有個叫墨君和的屠夫認出了王鎔。猛地從斷壁殘垣中一躍而出,迅速將王鎔拉上戰馬,飛奔而去。接著亂兵出動,將李匡威、李正抱殺死,


    李匡威所帶來的燕地將士也被統統殺光。事後王鎔重賞墨君和,賜以千金,賞以豪宅


    ,並給他寬恕十次死罪的機會,還向朝廷奏封其為光祿大夫。這段故事的結尾是。


    好人最終得到了好報,壞人最終被繩之以法。農夫與蛇的悲劇沒有再次上演,後來的人類被告知,做好人有前途,做壞人沒市場。


    李匡籌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就表現出了兄弟之間的深情厚誼。我大哥也是你能打的人?我欺負他可以,別人欺負就不行。於是上表朝廷請求出兵討伐王鎔,為兄報仇,但最終未能得到朝廷的允許。


    這時,劉仁恭劉窟頭正帶領著手下士兵戍衛蔚州,輪換期到了還沒有返回幽州,加上將士思家心切,於是,劉仁恭趁機發動兵變。


    率兵攻打回幽州城,這是新版的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啊!不過,劉仁恭沒有陳勝那麽好運。在居庸關被李匡籌打敗,兵敗後劉仁恭逃往河東投靠了李克用。


    李匡籌隨後又以為兄報仇為名,發兵進攻成德的樂壽、武強。劉仁恭到了河東後,一直唆使李克用進攻幽州,李克用被他吵吵煩了,幾次讓他帶兵進攻幽州。結果每次都大敗而歸。李匡籌一看河東這熊樣,就得意洋洋。


    牛逼哄哄的不行了,看來河東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啊,既然你不牛逼,我就讓你見識一下真正的牛逼是什麽樣子,


    於是派兵進攻河東,他的這一舉動把李克用惹毛了。894年十一月,李克用大舉進攻李匡籌,攻占武州,進圍新州,李匡籌遣數萬步騎兵前往救援。十二月,新州將士投降李克用,


    李克用進攻媯州。李匡籌見勢不妙,便親率大軍從居庸關向李克用發起進攻,李克用派兵對其腹背夾擊,李匡籌大敗,逃往滄州,投奔了義昌節度使盧彥威。


    盧彥威覬覦李匡籌的輜重、姬妾,於是派兵趁火打劫,雙方大戰於景城,


    李匡籌兵敗被殺,其部眾被盧彥威兼並。當初,李匡籌奪取李匡威的節度使之位後,李匡威曾說:“兄失弟得,不出吾家,亦複何恨,但惜匡籌才短,不能保守,得及二年,幸矣。”


    從893年二月李匡籌奪取幽州到894年十二月兵敗被殺,


    在位不足兩年,果然驗證了李匡威的預言,也印證了當初張建章對李全忠蘆生三節隻傳三人的預言。


    李家敗了,幽州再沒他們什麽事了。895年,李克用表劉仁恭為盧龍留後,不久,唐政府追認劉仁恭為盧龍節度使。


    劉仁恭當了盧龍節度使後,馬上背叛了當初的主子。乾寧四年(897年),唐昭宗被鎮國節度使韓建挾持於華州,


    李克用欲去勤王,向劉仁恭征兵,劉仁恭以各種理由搪塞,李克用大怒,親征幽州,不料大敗而歸,從此,劉仁恭徹底擺脫了河東的控製。乾寧五年(898年),


    劉仁恭遣長子劉守文攻打滄州,盧彥威抵擋不住,率家眷棄城逃往魏博。羅弘信不予接納,於是逃到更遠的宣武。


    這是史書對他最後的記載,之後命運不詳,劉仁恭於是命劉守文為義昌節度使。之後,劉仁恭意氣風發,於899年南下逐鹿中原,不久大敗於朱溫、羅紹威聯軍。


    此後劉仁恭逢源於朱溫於李克用之間,然而隨著朱溫勢力的擴張,華北最後僅餘李克用與劉仁恭可以自保。天祐三年(906年),朱溫大舉攻盧龍,劉仁恭危在旦夕,


    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本不打算出兵救援,後來在李存勖的極力勸說下,基於唇亡齒寒這個道理,才不計前嫌予以營救。


    朱溫的危險剛剛解除,劉仁恭又開始誌得意滿,驕奢淫逸,荒淫無度起來。吃飽喝足之後,他常常覺得自己的幽州城不夠堅固,於是在城西的大安山上興築宮殿,其富麗堂皇之極幾乎可以跟皇宮相提並論,宮殿建成之後,他又廣挑民間美女,


    置於其中。並與道士煉製丹藥,以求長生不死。還把四境之內的銅錢統統搜刮過來,埋在大安山山頂。諸位就要問了。他把錢收起來,老百姓沒錢了怎麽辦?這好辦啊,


    他就讓老百姓用土做錢。世界上有個國家叫津巴布韋,津巴布韋發行了一套世界上最大麵額的新鈔,包括10萬億、20萬億、50萬億和100萬億津元四種。所以說,在津巴布韋,你經常可能要背著一麻袋紙幣去買麵包。


    而在當時的幽州城。買東西的時候,直接拿把鐵鍬。背個水壺,到了菜市場後,現場施工,和泥做錢。做好之後,


    就可以現場消費了。劉仁恭又禁止江南的茶商入境買賣,老百姓想喝茶咋辦?這個好辦啊,他就派人采集山中的草木當茶葉,然後賣給老百姓。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劉仁恭很操蛋,但他有個比他更加操蛋的兒子叫劉守光,劉守光見他老子的小妾長的很漂亮。於是見色起意,


    就把老子的小妾自己的小媽給睡了,劉仁恭發現後。氣憤之極,打了他一頓後將他趕了出去,從此斷絕父子關係。天祐四年(907年),宣武將領李思安攻打幽州,


    所經之處,燒殺搶掠一空。當年四月。李思安打到幽州城下,這時候。劉仁恭正在大安山的別館當逍遙神仙,城中幾乎沒有守備,差點失陷,劉守光從外麵率兵進入城中防守,


    又出城與李思安作戰,李思安兵敗撤退,劉守光就自立為節度使,又命令部將李小喜、元行欽率軍攻打大安山,劉仁恭派兵抵抗,被李小喜打敗,被俘虜到幽州城,囚禁在別室之中。看來,當初劉仁恭認為的大安山地勢險要,以寡擊眾也隻是個傳說而已。


    劉仁恭被囚後,過去的部將親信,凡是劉守光所厭惡的,都被統統被殺掉。劉仁恭的外甥王思同,兒子劉守奇都投奔了河東李克用。


    劉守光做下了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使他駐守在滄州的哥哥劉守文火冒三丈,劉守文召集起將士,大聲哭訴道:“父母辛辛苦苦將我們撫養成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自古以來哪裏有兒子把父親當成仇敵加以囚禁的!


    我們家出了這種孽障,我真是生不如死!我發誓要和諸君共同討伐他。”眾將士也都義憤填膺,紛紛表示將跟隨他討伐劉守光。劉守文便兵發幽州,興師問罪。


    這時,羅紹威對他的屬下說:“劉守光因形勢急迫,所以才歸順我們梁朝,劉守文孤立無援,我想滄州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能使他們降服。”


    是寫信給劉守文,向他分析利害關係,劉守文也怕梁朝乘機抄他的後路,於是遣使向梁朝請降,並以兒子劉延祐作為人質。


    劉守文發動滄德軍隊進攻幽州,劉守光向晉國求救,李存勖派遣五千軍隊前去救援。


    交戰初期,劉守文不是劉守光的對手,連吃敗仗,無奈之下,隻好花重金請契丹、吐穀渾前來幫忙,援軍四萬到達後劉守光立馬就支持不住了。


    劉守文見快要得勝了,便一個人來到陣前,流著淚跟諸軍大聲說:“不要殺我的弟弟!”見劉守文毫無防備,劉守光手下大將元行欽打馬飛躍出陣,


    向著劉守文衝了過去,並將他活捉回陣。劉守光見狀,精神頓時為之一振,指揮部下大敗劉守文的軍隊,接著挾持著劉守文攻打滄州。


    滄州守將呂兗和孫鶴擁立劉守文的兒子劉延祚為新的首領,率領將士堅守滄州。劉守光圍城很久都無法攻下,便把劉守文綁到城下威脅他們,


    但城中還是不為所動。滄州被圍日久,糧食耗盡,百姓無糧隻好吃菫泥求生,而士兵則開始吃人,驢馬相遇時,便相互撕咬對方的鬃尾。


    呂兗挑選了一批瘦弱的男女,喂他們吃曲麵,然後殺之煮熟,來供給部隊,稱做宰殺務。


    最後,城中實在無力防守,劉延祚隻得投降。現在,劉守文已經沒什麽利用價值了,於是劉守光殘忍地將他殺害,並殺了呂兗的全族,獨獨釋放了孫鶴。並讓兒子劉繼威鎮守滄州。


    劉繼威年幼,不能處理政事,就讓張萬進輔佐左右,但凡關係軍政大事,都讓張萬進全權處理。


    這時,劉守光便將幽州和滄州等地全部納入自己的統轄範圍。然後開始實行高壓政策來使百姓和將士俯首聽命。


    為了懲罰犯人,他創造性地製造了鐵籠子和鐵刷,如果有人犯罪,便關進鐵籠子,然後在四周點起火來,來個大烤活人。


    他還命人用鐵刷刷犯人的臉和身上的皮肉,邊刷還邊高唱著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幽州百姓無法忍受,紛紛外逃,有的甚至逃到契丹境內


    910年,朱溫趁羅紹威去世之際,進攻鎮州,王鎔派使者向河東跟幽州求救。使者到達幽州後,劉守光正在打獵,幕僚孫鶴跑到野外向他報告說:“趙國前來討救兵了,這正是老天有意來成就大王的功業啊!”


    劉守光邊打獵邊淡淡的問:“此話怎講?”孫鶴回答說:“近來我們不是老擔心王鎔和朱溫的交情深厚嗎?


    朱溫這個人野心極大,不吞並整個河朔他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現在他們自相敵對,如果我們跟王鎔協力破梁,還怕鎮、定二州不恭恭敬敬的歸順我們嗎?大王如果不趕快出兵,


    恐怕晉國會搶先爭取這個機會。”劉守光一如既往的不以為然道:“王鎔屢次背信棄義,這回正好讓他跟朱溫鬥個兩敗俱傷,我們好坐收漁利之利,幹嘛要去救他呢?”


    後來,梁朝的軍隊在柏鄉戰敗,劉守光聽說後,就派人去跟王鎔跟王處直說:“我聽說你們兩鎮和晉王聯合打敗了梁國的軍隊,現在準備率軍南下繼續乘勝追擊,


    我這裏也有精騎三萬,正想率領他們替各位打先鋒,但是四鎮的部隊聯合,一定要有一個盟主來統一指揮,假定我也參戰的話,你們怎麽來對待我呢?”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明白著就是要爭當老大嘛,而且,還以武力威脅。王鎔聽了以後心裏十分不安,不知該如何應對,就派人前去告訴李存勖,李存勖笑著說:“趙國人向他告急的時候,


    劉守光連一個救兵都不肯派出,現在我們打勝了,他又想用武力威脅離間兩鎮跟我們的關係,這真是笨到無以複加了!”


    手下將領們豆說:“雲州、代州跟燕國相接,如果他侵擾我們的邊境,這事也足以動搖國內的人心,我們如果千裏出征,緩急之間還真沒有辦法前去應付他,


    這真可以說是心腹之患了,不如我們先滅了劉守光,然後再專心南征。”李存勖深以為然,從此定下了先北後南的戰略方針。(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