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李存勖已經對劉守光動了殺機,而這邊劉守光對事實上的土皇帝還不滿足,他想更進一步,成為名義上的皇帝,像朱溫那樣,麵南背北,稱孤道寡,接受群臣朝拜。
於是他穿上皇帝專用的赭黃袍,洋洋得意地對屬下將領說:“我像這樣麵南而坐,能做成皇帝嗎?”孫鶴阻止他道:“現在大王不可稱帝,因為西邊有河東勢力的威脅,北邊有契丹虎視眈眈,他們都在等待時機出兵。
假如他們以討伐您稱帝為借口而聯合起來進犯我們,我們雖然地勢險要,兵馬眾多,但做事稍不謹慎,難免被他們趁虛而入。
大王現在應該愛撫安頓將士百姓,整頓軍隊,儲存糧草財物,將我們的領地治理得井井有條,名聲遠揚之後,各地自然會共同擁戴您,那時再稱帝也為時不晚。現在輕舉妄動,恐怕難以奏效。”一番話雖然說得合情合理,但劉守光聽的卻很不高興。
劉守光又派人去暗示鎮州、定州,要他們尊奉自己為尚父,王鎔派人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李存勖,李存勖大怒,準備馬上前去討伐他,將領們都說:“他這是自作孽不可活,馬上就要遭到滅族之禍了,不如假裝推尊他以加深他的惡行。
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再去替天行道滅了他”李存勖於是跟王鎔、王處直等人共同尊劉守光為尚書令、尚父。
劉守光還以為是李存勖他們怕了他了。於是更加傲橫,又上書跟朱溫說:“李存勖等人要共同推尊我,我蒙陛下的厚恩。不敢接受,我想最適宜的辦法是不如由陛下任命我做河北都統,這樣一來定州、鎮州都不勞煩您一兵一卒就可以平定了。”
這一群人裏,哪個都比劉守光狡猾,就更不要說老滑頭朱溫了,朱溫為了安撫他,便賞了他一個河北采訪使的官銜。並派遣王瞳跟史彥群等人前去冊封。劉守光不知道河北采訪使是什麽意思。
還以為已經答應他做皇帝了,等梁朝跟河東的使者到了以後。劉守光手下官員便用唐朝太尉的禮儀來準備他的就職典禮。劉守光不解地問道:“這禮儀當中怎麽沒有改年號和行郊祀禮的程序呢?”
手下的人滿頭黑線,擦了擦額頭回答道:“那是天子繼位時行的典禮,您是尚父,雖然很牛逼。但還是個大臣。”劉守光聽後火冒三丈,大叫道:“我當尚父,誰當皇帝?
現在天下四分五裂,大的稱帝小的稱王,我大燕地有兩千裏,兵有三十萬,東麵魚米富饒,北麵良馬眾多,我麵南稱帝。有何不可!你們馬上準備,我要當北方皇帝!”
然後他將梁朝跟河東的使者抓進牢房。當他將要稱帝的時候,手下將領多私下議論認為不可。劉守光命人將斧子、鍘刀等刑具搬出來,對眾人說:“有哪個再進諫的就斬了他!”
孫鶴這時又毫不畏懼地站出來勸道:“滄州城破的時候,我照理來說是死定了,承蒙大王的恩德讓我活到了今天,我怎麽敢因愛惜生命而忘了報答您的大恩呢?
我認為在今天稱帝是絕對不對的”。”劉守光大怒,命人將他按到鍘刀上。讓士卒割他的肉吃,孫鶴大喊:“不出百日。敵兵就來啦!”劉守光氣得讓人用土將他的嘴堵住,然後殘忍地將他亂刀砍死,剁成寸段。孫鶴死後再沒人敢反對他稱帝了。
於是911年八月十三日,劉守光登基稱帝,立國號大燕,改年號應天。任命梁朝使者王瞳為左相,盧龍判官齊涉為右相,史彥群為禦史大夫。
李存勖聽說劉守光自立為帝,大笑說:“等他卜問了能傳國幾年後,我再去問他鼎的輕重。”
這些人太壞了,眼看著劉守光一步步正往絕路上走,非但不去拉一把,還要再去推上一推,真是些壞淫。
這時,張承業又進一步使壞,建議派個使臣前去慶賀,使劉守光更加驕傲,李存勖於是派遣太原少尹李承勳前往。
李承勳到了幽州後,用鄰國使臣的禮節覲見,燕國的禮賓人員說:“我們大王已經登基為皇帝了
,你應該用臣子的禮節覲見。”李承勳說:“我是受唐朝冊命的太原少尹,燕王要當皇帝,自己把轄區之內的老百姓當臣子就好了,怎麽可以把別國的使臣也當做他的臣子呢?”
劉守光大怒,威脅要把他關了起來,又問他:“肯當我的臣下嗎?”李承勳說:“燕王能臣服我們大王的話,我自然會當你的臣子,要不然,殺死我也不行。”劉守光最終沒能使他臣服,但是卻使他永遠的閉上了嘴巴。
不久之後,劉守光召集將領商議進攻易定,幽州參軍馮道認為不可,劉守光大怒,把他下到監獄中囚禁起來,後來因為有人求情,馮道才得以保住小命,有機會成為後來的風雲人物。馮道逃到晉國,張承業把他推薦給李存勖,被任命為掌書記。
91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劉守光率軍兩萬入侵易定,進攻容城,王處直向李存勖告急。
李存勖派周德威領軍三萬進攻燕國,圍魏救趙。912年正月,周德威跟趙國王朗明,義武程岩在易水會合,初七,三鎮聯軍攻下燕國的祁溝關。
初九,又進攻涿州,刺史劉知溫登城防守,劉守奇的門下客劉去非到城下大呼:“河東的小劉郎現在回來替父親討伐賊人,幹你什麽事,你要替賊人堅守城池?”這時,劉守奇也脫下甲胄向前施禮,劉知溫一看,在城上拜禮謝罪,於是舉城投降。
周德威嫉妒劉守奇的功勞。於是向李存勖進讒言誹謗他,李存勖召喚劉守奇回去,劉守奇害怕回去後會被治罪。於是就跟劉去非投奔了梁朝。
十八日,周德威攻到幽州城下,劉守光向梁朝求救,朱溫本打算親率大軍進攻鎮州、定州,以救援劉守光。但由於柏鄉之戰的陰影,一路上士兵風聲鶴唳,如驚弓之鳥。
終於沒能成功。這時。劉守光那混賬兒子劉繼威又**了張萬進的女人,張萬進二話沒說就把少主子給做了。然後遣使歸降於晉,於是滄州歸入河東手中。
三月初七,周德威進攻瓦橋關,關內將領及莫州刺史李嚴投降。這時。李存勖又派李存審率領吐穀渾、契苾的騎兵前來支援周德威。劉守光派大將單延珪率領精兵一萬出戰,單延珪說:“今天我非要活捉周楊五回去獻捷不可。”
兩軍交手後,單延珪在陣前看見周德威,於是單槍匹馬就追了過來,一槍刺向周德威背部,周德威大叫一聲,側身躲開了,然後順勢揮起馬鞭一鞭子把單延珪打下馬來,
把他生擒回去。燕軍見主將被擒,紛紛退卻,周德威率領騎兵從後追擊。燕軍大敗,被殺三千餘人。
913年正月十四日,周德威攻下了順州,進攻安遠軍,薊州守將成行言等人投降。
二月二十三日,晉軍攻下檀州。刺史陳確投降。三月初一,周德威攻下盧台軍。二十二日,晉軍攻下古北口,居庸關使胡令圭投降。
劉守光命大將元行欽率領七千騎兵前往山北牧馬,又命高行珪為武州刺史,作為外援。李嗣源分出一部分兵馬進攻後山的八軍,都攻下了。
李存勖於是任命弟弟李存矩為新州刺史,又以燕國的降將盧文進為副將。
李嗣源進攻武州,高行珪開門投降,元行欽聽說後,率軍前來攻打高行珪,高行珪向晉軍求救,李嗣源率軍前來救援,元行欽於是解除包圍撤軍而去,李嗣源一路追趕,雙方交戰八次,
李嗣源七次射中元行欽,但元行欽拔矢力戰,也射中了李嗣源的大腿,最後元行欽力戰不支請求投降,李嗣源深為讚賞,撫其背說:“壯士也!”從此收為養子。
元行欽跟隨李嗣源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李存勖占領魏博鎮後,聽說元行欽驍勇善戰,便任命他為散員都部署,並賜姓名為李紹榮。
周德威逼近幽州南門,四月二十日,劉守光遣使送信,請求講和,語氣低聲下氣,狼狽不堪,周德威說:“大燕皇帝還沒祭天嗎?怎麽這麽窩囊!
我奉令來討伐罪人,至於結盟修好,那不關我的事。”
說完也不回信。劉守光又派人前來苦苦哀求,周德威於是向李存勖報告。
二十七日,晉軍劉光濬攻下平州,活捉刺史張在吉,又進攻營州,刺史楊靖投降。
六月初一,李存勖派張承業到幽州跟周德威商議軍事,劉守光派使請求投降,張承業認為他過去常常言而無信,沒有答應。
七月初十,晉國李信攻取莫州,生擒將領畢元福,八月初六,李信又攻下瀛洲。
九月劉守光率軍乘夜奪回順州,嚐到甜頭後,又於十月初一,再次率兵五千乘夜出擊,準備進入澶州。
初二,周德威從涿州率軍予以截擊,並將他打敗,劉守光僅僅帶領一百餘人逃回幽州,其他部將士卒都相繼投降。
至此,劉守光獨自固守幽州城,其他所轄之地全部落入河東之手,劉守光向契丹求援,契丹認為他一向言而無信,不予支援,又向晉國請求投降,晉國人也懷疑其中有詐,一直沒有答應,或許此時的劉守光才體會到,自己就是那個悲催的放羊的孩子。
劉守光登上城樓對周德威說:“等晉王來了,我就開門俯首聽命。”
十一月二十三日,李存勖來了,對城頭上的劉守光說:“朱溫叛逆大唐,我本來和你一起謀劃複興唐朝江山,沒想到你不能好好謀劃,竟效仿朱溫擅自稱帝,鎮定二州的兩位主帥都很恭敬地侍奉你,
你卻一點也不體恤他們,所以才會有今天的戰事,大丈夫能成能敗,要看他決定的方向,你現在打算怎麽樣?”劉守光哭喪著臉說:“今天我已經成了刀俎上的一塊肉,但憑大王處置!”李存勖見他一副可憐相,
就斷弓發誓說:“隻要你出來相見,我管保你平安沒事。”劉守光又推辭說:“此事改日再說,改日再說。”晚上他又鼓起勇氣打算投降,部將李小喜勸阻了他,劉守光想,人家當大臣的都不投降,
我做主子的怎麽能這麽沒骨氣呢!於是又聽從了李小喜的話。不料,李小喜當晚就翻城而出,投降了李存勖,並且透露說城中已無能力再戰了。二十四日,李存勖下令攻城,城破後,
劉仁恭及其他劉姓親屬三百餘口全部被抓。劉守光和妻子趁亂逃出幽州,想南下滄州投奔劉守奇,因為涉過寒水,腳都凍腫了,又迷了路,跌跌撞撞,狼狽不堪。
到達燕樂縣後,一家人藏匿於山穀之中,幾天都沒有飯吃,實在餓的受不了了,於是讓妻子祝氏到農夫張師造家去討點吃的,張師造懷疑前來乞食的婦女不像常人,追問之下,知道了劉守光藏身之地,於是就把他連同三個兒子一並活捉送給李存勖,
當時李存勖正在設宴招待群臣,劉守光痛哭流涕地跪地求饒,李存勖對他說:“主人躲客人怎麽躲得這麽遠啊!”
就把他和劉仁恭一起安置在館舍裏。十三日,李存勖從幽州出發,劉仁恭父子都戴著刑具站在露布底下,
劉守光的父母吐口水到他臉上罵他說:“逆賊,你把我家害到這個地步!”劉守光隻是低著頭,不敢啃聲。在押往太原的路上,劉守光被路人唾罵為“劉黑子”。
914年正月十五,李存勖用繩子綁著劉仁恭父子,奏著凱歌回到晉陽。十九日,到太廟告捷,並親自監督斬殺劉守光,劉守光哭著說:“臣死無恨,但是叫臣不投降的是李小喜,他這個罪人不死,臣死後也要向閻王爺告狀去!”
李存勖便將李小喜叫來,李小喜瞪著眼睛說:“囚禁父親,殺死兄長,吃其骨肉,這也是我教你的嗎?”
李存勖嫌李小喜對他原來的主子無禮,便首先將他殺了。劉守光見李存勖不肯饒他,又絕望地說:“守光擅長騎馬射箭,大王要複興唐朝江山,成就霸業,為何不留臣驅使為大王效力呢!”
劉守光的妻子祝氏和李氏見他如此沒有氣節,責備他道:“陛下,事到如今,求生還幹什麽呢?”便引頸就死。劉守光仍然哀訴求饒,結果還是身首異處。
劉仁恭後來被押解至代州(今山西代縣),李存勖以刀刺其心髒,用所流出來的鮮血奠祭李克用之墓,然後將其斬首。
江湖笑,恩怨了,人過招,笑藏刀。紅塵笑,笑寂寥,心太高,到不了……(未完待續)
於是他穿上皇帝專用的赭黃袍,洋洋得意地對屬下將領說:“我像這樣麵南而坐,能做成皇帝嗎?”孫鶴阻止他道:“現在大王不可稱帝,因為西邊有河東勢力的威脅,北邊有契丹虎視眈眈,他們都在等待時機出兵。
假如他們以討伐您稱帝為借口而聯合起來進犯我們,我們雖然地勢險要,兵馬眾多,但做事稍不謹慎,難免被他們趁虛而入。
大王現在應該愛撫安頓將士百姓,整頓軍隊,儲存糧草財物,將我們的領地治理得井井有條,名聲遠揚之後,各地自然會共同擁戴您,那時再稱帝也為時不晚。現在輕舉妄動,恐怕難以奏效。”一番話雖然說得合情合理,但劉守光聽的卻很不高興。
劉守光又派人去暗示鎮州、定州,要他們尊奉自己為尚父,王鎔派人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李存勖,李存勖大怒,準備馬上前去討伐他,將領們都說:“他這是自作孽不可活,馬上就要遭到滅族之禍了,不如假裝推尊他以加深他的惡行。
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再去替天行道滅了他”李存勖於是跟王鎔、王處直等人共同尊劉守光為尚書令、尚父。
劉守光還以為是李存勖他們怕了他了。於是更加傲橫,又上書跟朱溫說:“李存勖等人要共同推尊我,我蒙陛下的厚恩。不敢接受,我想最適宜的辦法是不如由陛下任命我做河北都統,這樣一來定州、鎮州都不勞煩您一兵一卒就可以平定了。”
這一群人裏,哪個都比劉守光狡猾,就更不要說老滑頭朱溫了,朱溫為了安撫他,便賞了他一個河北采訪使的官銜。並派遣王瞳跟史彥群等人前去冊封。劉守光不知道河北采訪使是什麽意思。
還以為已經答應他做皇帝了,等梁朝跟河東的使者到了以後。劉守光手下官員便用唐朝太尉的禮儀來準備他的就職典禮。劉守光不解地問道:“這禮儀當中怎麽沒有改年號和行郊祀禮的程序呢?”
手下的人滿頭黑線,擦了擦額頭回答道:“那是天子繼位時行的典禮,您是尚父,雖然很牛逼。但還是個大臣。”劉守光聽後火冒三丈,大叫道:“我當尚父,誰當皇帝?
現在天下四分五裂,大的稱帝小的稱王,我大燕地有兩千裏,兵有三十萬,東麵魚米富饒,北麵良馬眾多,我麵南稱帝。有何不可!你們馬上準備,我要當北方皇帝!”
然後他將梁朝跟河東的使者抓進牢房。當他將要稱帝的時候,手下將領多私下議論認為不可。劉守光命人將斧子、鍘刀等刑具搬出來,對眾人說:“有哪個再進諫的就斬了他!”
孫鶴這時又毫不畏懼地站出來勸道:“滄州城破的時候,我照理來說是死定了,承蒙大王的恩德讓我活到了今天,我怎麽敢因愛惜生命而忘了報答您的大恩呢?
我認為在今天稱帝是絕對不對的”。”劉守光大怒,命人將他按到鍘刀上。讓士卒割他的肉吃,孫鶴大喊:“不出百日。敵兵就來啦!”劉守光氣得讓人用土將他的嘴堵住,然後殘忍地將他亂刀砍死,剁成寸段。孫鶴死後再沒人敢反對他稱帝了。
於是911年八月十三日,劉守光登基稱帝,立國號大燕,改年號應天。任命梁朝使者王瞳為左相,盧龍判官齊涉為右相,史彥群為禦史大夫。
李存勖聽說劉守光自立為帝,大笑說:“等他卜問了能傳國幾年後,我再去問他鼎的輕重。”
這些人太壞了,眼看著劉守光一步步正往絕路上走,非但不去拉一把,還要再去推上一推,真是些壞淫。
這時,張承業又進一步使壞,建議派個使臣前去慶賀,使劉守光更加驕傲,李存勖於是派遣太原少尹李承勳前往。
李承勳到了幽州後,用鄰國使臣的禮節覲見,燕國的禮賓人員說:“我們大王已經登基為皇帝了
,你應該用臣子的禮節覲見。”李承勳說:“我是受唐朝冊命的太原少尹,燕王要當皇帝,自己把轄區之內的老百姓當臣子就好了,怎麽可以把別國的使臣也當做他的臣子呢?”
劉守光大怒,威脅要把他關了起來,又問他:“肯當我的臣下嗎?”李承勳說:“燕王能臣服我們大王的話,我自然會當你的臣子,要不然,殺死我也不行。”劉守光最終沒能使他臣服,但是卻使他永遠的閉上了嘴巴。
不久之後,劉守光召集將領商議進攻易定,幽州參軍馮道認為不可,劉守光大怒,把他下到監獄中囚禁起來,後來因為有人求情,馮道才得以保住小命,有機會成為後來的風雲人物。馮道逃到晉國,張承業把他推薦給李存勖,被任命為掌書記。
91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劉守光率軍兩萬入侵易定,進攻容城,王處直向李存勖告急。
李存勖派周德威領軍三萬進攻燕國,圍魏救趙。912年正月,周德威跟趙國王朗明,義武程岩在易水會合,初七,三鎮聯軍攻下燕國的祁溝關。
初九,又進攻涿州,刺史劉知溫登城防守,劉守奇的門下客劉去非到城下大呼:“河東的小劉郎現在回來替父親討伐賊人,幹你什麽事,你要替賊人堅守城池?”這時,劉守奇也脫下甲胄向前施禮,劉知溫一看,在城上拜禮謝罪,於是舉城投降。
周德威嫉妒劉守奇的功勞。於是向李存勖進讒言誹謗他,李存勖召喚劉守奇回去,劉守奇害怕回去後會被治罪。於是就跟劉去非投奔了梁朝。
十八日,周德威攻到幽州城下,劉守光向梁朝求救,朱溫本打算親率大軍進攻鎮州、定州,以救援劉守光。但由於柏鄉之戰的陰影,一路上士兵風聲鶴唳,如驚弓之鳥。
終於沒能成功。這時。劉守光那混賬兒子劉繼威又**了張萬進的女人,張萬進二話沒說就把少主子給做了。然後遣使歸降於晉,於是滄州歸入河東手中。
三月初七,周德威進攻瓦橋關,關內將領及莫州刺史李嚴投降。這時。李存勖又派李存審率領吐穀渾、契苾的騎兵前來支援周德威。劉守光派大將單延珪率領精兵一萬出戰,單延珪說:“今天我非要活捉周楊五回去獻捷不可。”
兩軍交手後,單延珪在陣前看見周德威,於是單槍匹馬就追了過來,一槍刺向周德威背部,周德威大叫一聲,側身躲開了,然後順勢揮起馬鞭一鞭子把單延珪打下馬來,
把他生擒回去。燕軍見主將被擒,紛紛退卻,周德威率領騎兵從後追擊。燕軍大敗,被殺三千餘人。
913年正月十四日,周德威攻下了順州,進攻安遠軍,薊州守將成行言等人投降。
二月二十三日,晉軍攻下檀州。刺史陳確投降。三月初一,周德威攻下盧台軍。二十二日,晉軍攻下古北口,居庸關使胡令圭投降。
劉守光命大將元行欽率領七千騎兵前往山北牧馬,又命高行珪為武州刺史,作為外援。李嗣源分出一部分兵馬進攻後山的八軍,都攻下了。
李存勖於是任命弟弟李存矩為新州刺史,又以燕國的降將盧文進為副將。
李嗣源進攻武州,高行珪開門投降,元行欽聽說後,率軍前來攻打高行珪,高行珪向晉軍求救,李嗣源率軍前來救援,元行欽於是解除包圍撤軍而去,李嗣源一路追趕,雙方交戰八次,
李嗣源七次射中元行欽,但元行欽拔矢力戰,也射中了李嗣源的大腿,最後元行欽力戰不支請求投降,李嗣源深為讚賞,撫其背說:“壯士也!”從此收為養子。
元行欽跟隨李嗣源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李存勖占領魏博鎮後,聽說元行欽驍勇善戰,便任命他為散員都部署,並賜姓名為李紹榮。
周德威逼近幽州南門,四月二十日,劉守光遣使送信,請求講和,語氣低聲下氣,狼狽不堪,周德威說:“大燕皇帝還沒祭天嗎?怎麽這麽窩囊!
我奉令來討伐罪人,至於結盟修好,那不關我的事。”
說完也不回信。劉守光又派人前來苦苦哀求,周德威於是向李存勖報告。
二十七日,晉軍劉光濬攻下平州,活捉刺史張在吉,又進攻營州,刺史楊靖投降。
六月初一,李存勖派張承業到幽州跟周德威商議軍事,劉守光派使請求投降,張承業認為他過去常常言而無信,沒有答應。
七月初十,晉國李信攻取莫州,生擒將領畢元福,八月初六,李信又攻下瀛洲。
九月劉守光率軍乘夜奪回順州,嚐到甜頭後,又於十月初一,再次率兵五千乘夜出擊,準備進入澶州。
初二,周德威從涿州率軍予以截擊,並將他打敗,劉守光僅僅帶領一百餘人逃回幽州,其他部將士卒都相繼投降。
至此,劉守光獨自固守幽州城,其他所轄之地全部落入河東之手,劉守光向契丹求援,契丹認為他一向言而無信,不予支援,又向晉國請求投降,晉國人也懷疑其中有詐,一直沒有答應,或許此時的劉守光才體會到,自己就是那個悲催的放羊的孩子。
劉守光登上城樓對周德威說:“等晉王來了,我就開門俯首聽命。”
十一月二十三日,李存勖來了,對城頭上的劉守光說:“朱溫叛逆大唐,我本來和你一起謀劃複興唐朝江山,沒想到你不能好好謀劃,竟效仿朱溫擅自稱帝,鎮定二州的兩位主帥都很恭敬地侍奉你,
你卻一點也不體恤他們,所以才會有今天的戰事,大丈夫能成能敗,要看他決定的方向,你現在打算怎麽樣?”劉守光哭喪著臉說:“今天我已經成了刀俎上的一塊肉,但憑大王處置!”李存勖見他一副可憐相,
就斷弓發誓說:“隻要你出來相見,我管保你平安沒事。”劉守光又推辭說:“此事改日再說,改日再說。”晚上他又鼓起勇氣打算投降,部將李小喜勸阻了他,劉守光想,人家當大臣的都不投降,
我做主子的怎麽能這麽沒骨氣呢!於是又聽從了李小喜的話。不料,李小喜當晚就翻城而出,投降了李存勖,並且透露說城中已無能力再戰了。二十四日,李存勖下令攻城,城破後,
劉仁恭及其他劉姓親屬三百餘口全部被抓。劉守光和妻子趁亂逃出幽州,想南下滄州投奔劉守奇,因為涉過寒水,腳都凍腫了,又迷了路,跌跌撞撞,狼狽不堪。
到達燕樂縣後,一家人藏匿於山穀之中,幾天都沒有飯吃,實在餓的受不了了,於是讓妻子祝氏到農夫張師造家去討點吃的,張師造懷疑前來乞食的婦女不像常人,追問之下,知道了劉守光藏身之地,於是就把他連同三個兒子一並活捉送給李存勖,
當時李存勖正在設宴招待群臣,劉守光痛哭流涕地跪地求饒,李存勖對他說:“主人躲客人怎麽躲得這麽遠啊!”
就把他和劉仁恭一起安置在館舍裏。十三日,李存勖從幽州出發,劉仁恭父子都戴著刑具站在露布底下,
劉守光的父母吐口水到他臉上罵他說:“逆賊,你把我家害到這個地步!”劉守光隻是低著頭,不敢啃聲。在押往太原的路上,劉守光被路人唾罵為“劉黑子”。
914年正月十五,李存勖用繩子綁著劉仁恭父子,奏著凱歌回到晉陽。十九日,到太廟告捷,並親自監督斬殺劉守光,劉守光哭著說:“臣死無恨,但是叫臣不投降的是李小喜,他這個罪人不死,臣死後也要向閻王爺告狀去!”
李存勖便將李小喜叫來,李小喜瞪著眼睛說:“囚禁父親,殺死兄長,吃其骨肉,這也是我教你的嗎?”
李存勖嫌李小喜對他原來的主子無禮,便首先將他殺了。劉守光見李存勖不肯饒他,又絕望地說:“守光擅長騎馬射箭,大王要複興唐朝江山,成就霸業,為何不留臣驅使為大王效力呢!”
劉守光的妻子祝氏和李氏見他如此沒有氣節,責備他道:“陛下,事到如今,求生還幹什麽呢?”便引頸就死。劉守光仍然哀訴求饒,結果還是身首異處。
劉仁恭後來被押解至代州(今山西代縣),李存勖以刀刺其心髒,用所流出來的鮮血奠祭李克用之墓,然後將其斬首。
江湖笑,恩怨了,人過招,笑藏刀。紅塵笑,笑寂寥,心太高,到不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