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榮一到鄴都,就發兵直攻鄴都南門,並派人以皇帝的詔書宣諭趙在禮。趙在禮好酒好肉慰勞士卒,並在城上禮拜他們說:“將士們思念家人擅自回來,李相公如果能夠真誠實意地陳奏皇上,免除我們的死罪,我們不敢不悔過自新!”
為了表示誠意,他還把李存勖的命令傳達全軍將士。一個人一生辦砸一件事情並不稀奇,稀奇的是次次都能把事情搞砸,眼看招降馬上就要成功了,這時候史彥瓊在下麵指手畫腳地大罵道:“你們這些死賊,破城之日就是你們碎屍萬段之時!”
皇甫暉一聽火了,對眾軍說:“從史彥瓊的話來看,皇帝是不會饒恕我們的,投降是死,抵抗或許還可以活,大家拚了吧。”於是聚眾鼓噪,搶過李存勖的詔書撕碎,堅守城池抵抗唐軍。
李紹榮攻城不利,向李存勖匯報了戰況,李存勖聽後非常生氣地說:“攻下城池那天,片甲不留。”
於是調集各路大軍加緊討伐。十四日,李紹榮見求勝無望,開始撤退,駐紮澶州。
十六日晚,從馬直軍士王溫等五人殺死軍使,陰謀作亂,後事敗被殺。
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本來是個戲子,藝名郭門高,李存勖與梁軍相持德勝的時候,召募勇士挑逗梁軍,郭從謙從容應召,俘獲斬殺梁軍數人,李存勖大喜:唉呀媽呀。登的了戲台,上的了戰場,人才啊。因此對他更是寵愛有加。
後來。李存勖挑選軍中精銳作為親軍,分別設置四個指揮,號稱從馬直,郭從謙因戰功累累,從軍使一職一躍升為指揮使。
當初郭崇韜掌權時,把郭從謙當作侄子來對待,而睦王李存也把郭從謙當作養子。
等到郭崇韜、李存被殺之後。郭從謙曾多次用自己的錢財犒賞從馬直各軍校,哭得一塌糊塗。說郭崇韜死得很冤。等到王溫作亂時,李存勖跟他開玩笑道:“你辜負了我而站在郭崇韜、李存一邊,又讓王溫造反,你打算幹什麽呢?”郭從謙因此更加害怕。
退朝後對各軍校說:“主上因王溫作亂。等鄴都平定之後,肯定要把你們全部坑殺。
你們回去後把所有財產都賣了買酒吧,今朝有酒今朝醉,不要作長遠打算了。”
他這麽一說,可把李存勖的親軍衛士嚇壞了,從此親軍中人心惶惶,士兵們都朝不保夕。
十九日,李紹榮再次集結各道兵馬攻打鄴都。二十二日,副將楊重霸率領數百士兵成功登上了鄴都城牆。亂軍知道罪不可赦,因此一直拚命抵抗,沒有一點投降的意思。
後因沒有援軍支援。楊重霸等人全部戰死。
朝廷對此十分憂慮,每天都派使者催促李繼岌回來。而此時李繼岌的精銳都隨任圜討伐李紹琛去了,隻有少量人馬留在利州,所以未能及時東回。
而此時趙太又占據了邢州,李紹榮派人攻打了很久也未能攻下。這時滄州的軍隊也來湊熱鬧,發生動亂。小校王景戡率軍討伐平定了滄州,自稱留後。河朔地區的州縣也接連不斷地發生動亂。後唐江山烽火遍野,岌岌可危。深宮之中的李存勖坐不住了,打算親自率軍討伐鄴都。
宰相、樞密使都說京師乃國家的根本,皇帝不宜親自出動,李存勖黯然道:“諸將中沒有人其他人可以派出去了。”大臣們都說:“李嗣源是最有功勞的舊將,完全可以勝任。”
李存勖忌憚李嗣源功高,不情願地說:“我愛惜嗣源,想留他在宮中擔任警衛。”大家又說:“現在情況危急,隻能用他,別人都不行了。”
忠武節度使張全義也說:“河朔事多,時間長了就會變成心腹大患,應該讓李總管前去討伐。
如果依靠李紹榮等人,恐怕難以成事,將無法看到他們成功的日期。”
李紹宏也多次勸說,李存勖見所有人都推薦李嗣源,沒有辦法,隻能在二十六日下令讓李嗣源率領親軍前去討伐鄴都。
三月初一,李紹真領軍攻破邢州,抓獲趙太。初四,趙太等人在鄴都城下被斬首示眾。李紹真,原名霍彥威,字子重,河北洺州曲周縣人。
少時因兵亂被後梁大將霍存所得,霍存因其長得好看,遂認為養子。曾跟隨霍存作戰,被流箭射中,瞎了一隻眼,後因孔武有力,作戰勇敢得到朱溫的賞識,任為左龍驤軍使、右監門衛上將軍。
後梁末帝時,轉任洺州刺史、邠寧節度使。
後歧王李茂貞命劉知俊出兵進攻邠州,霍彥威固守逾年,每次俘獲劉知俊的士兵,必定好吃好喝伺候著,這還不算,等把他們養得白白胖胖了,還要禮送回去,一來二去,把劉知俊給感動了,好人啊,完全找不到理由來欺負他了,於是解圍而去。
此後霍彥威轉任義成度使,再任天平節度使兼北麵行營招討使,與晉軍相持河上,霍彥威屢戰屢敗,被降為陝州留後。
李存勖滅梁時,霍彥威領陝州來朝,李存勖賜酒於崇元殿,當時霍彥威與段凝、袁象先等人皆在殿下。
李存勖酒酣耳熱,指著霍彥威等人對李嗣源說:“此皆前日之勍敵,今侍吾飲,乃卿功也。”
霍彥威等人伏地請死,李存勖說:“吾與總管戲爾,卿無畏也。”然後特賜霍彥威改名為李紹真。次年,改任武寧節度使,跟隨李嗣源討伐契丹。
初六,李嗣源到達鄴都,在城西南安營紮寨。初八,下達命令,命全軍明晨總攻鄴都。
不過。無數曆史用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我們,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完,或許就不用等到明天了。
當天晚上。從馬直軍士張破敗叛亂,帶領人馬殺死都將,焚燒營寨。
第二天清晨,叛軍逼近中軍,李嗣源率領隨從全力抵抗,但敵眾我寡,無法抵擋。李嗣源厲聲斥問他們:“你們想幹什麽?”
亂兵回答:“將士們跟隨主上已有十年。經過百戰奪得天下。
現在主上忘恩負義,欺淩士卒。駐守在貝州的士卒隻是想回家,主上卻不能饒恕他們,還說‘攻下城池之後,應當把魏博的軍隊全部坑殺’。
近來從馬直少數士卒爭逐喧鬧。他就想把這些士卒殺掉。
現在大家想和城裏的人聯合起來,擊退各路軍隊,然後請主人在河南稱帝,讓您成為這裏軍民的主上。”
李嗣源邊哭邊把皇帝的命令告訴他們,但無人聽從。李嗣源無奈地說:“你們不聽我的話也行,那你們自己隨便幹,我一個人回京師好了。”
叛軍拔出刀劍把他圍了起來說:“這些人都是虎狼之輩,不管尊卑,你離開這裏準備去哪裏呢?”
於是簇擁著李嗣源和李紹真準備進城。結果外麵的人想進去,裏麵的人不讓進,皇甫暉迎戰張破敗。張破敗應驗了自己的名字,大破而敗,最後被殺,城外的兵馬四處潰散。
趙在禮率領將佐迎拜李嗣源,邊哭邊謝罪說:“將士們對不起您,敢不唯命是從!”李嗣源假意迎合說:“凡是要做大事。必須借助兵力,現在城外的士兵被打散後無處可歸。我為你出去收集他們。”
趙在禮深表同意,隨後李嗣源和李紹真一起出城在魏縣收集散兵,過了很久才聚集了不到一百人,又沒有武器。這時,李紹真所率領的鎮州五千士兵聽說李嗣源出來了,便一起前來歸附了他,因此李嗣源的軍隊才漸漸振興起來。
這時李紹榮尚有一萬兵馬駐紮在鄴都城南,李嗣源派牙將張虔釗、高行周等七人相繼前去通知他,想跟他聯合起來消滅叛軍。
李紹榮懷疑李嗣源有詐,於是把使者扣留下來,關起大門拒不響應。等到李嗣源進入鄴都時,李紹榮見大勢已去,於是率兵離開。
李嗣源邊哭邊對諸將說:“我明天就回藩鎮去,上奏皇上請求治罪,聽從皇上的裁決。”
李紹真和中門使安重誨說:“這種策略不大適當。您身為元帥,不幸被亂兵劫持。
李紹榮不戰而退,回到朝廷後一定會以您為借口。如果您回到藩鎮,那就是占據地盤來脅迫君主,就足以證實那些讒言了。不如日夜兼程回到朝廷,麵見天子,這樣方可不講自明。”
李嗣源說:“你們說的很對。”
於是於十一日,從魏縣出發向南直奔相州,途中遇到馬坊使康福,得到了幾千匹戰馬,這才又組成了一支像樣的軍隊。
平盧節度使符習率軍攻打鄴都,聽說李嗣源的軍隊被打敗了,就率兵返回,到了淄州,監軍使楊希望派兵攻打他,符習害怕,又率軍向西前進。
青州指揮使王公儼向楊希望進攻,並殺死了他,從此占據其城。
此前李存勖左右宦官擔任諸道監軍的人們,都依仗李存勖的恩寵跟節度使們爭權奪利,等到鄴都發生叛變時,凡仍在任監軍的宦官多被殺死。安義監軍楊繼源陰謀殺害節度使孔勍,結果被孔勍發現,率先殺死了他。
武寧監軍認為李紹真跟隨了李嗣源,便殺了原來跟從李紹真的將士,然後占據彭城抗拒李紹真。
權知留後淳於晏也率領諸將率先殺了監軍。由此天下大亂。
十二日,因軍糧不足,李存勖下令河南尹預借夏秋賦稅,結果導致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忠武節度使、尚書令齊王張全義聽說李嗣源進入鄴都,又憂又怕,連日寢食難安。於十五日在洛陽去世。
租庸使因倉庫儲備不足,極力壓縮軍糧,軍隊中的流言蜚語就更加厲害了。
宰相感到害怕,帶領百官上奏李存勖說:“現在收上來的租稅已經用完,各軍的家室都無法相保,如果不趕快賑救,恐怕士兵會因此離心。
現在內庫還有剩餘,請求挪用內庫財物,等過了災年,錢財收集上來,到時候再補充內庫。”
李存勖深以為然,但劉皇後不樂意,她不客氣地說:“我們夫婦以君主身份麵臨萬國,雖然借助了武力的功勞,但也是天命所向。命運既然由天掌握,普通凡人又能把我們怎麽樣呢?”
宰相不敢當著皇後的麵繼續堅持,隻得在李存勖休息的的時候又上奏此事,皇後知道宰相不會善罷甘休,一直貼在屏風後麵偷聽他們談話。
不一會兒,她就氣衝衝地把梳妝用具、三個銀盆以及皇帝三個幼子抱到外麵說:“人們都說宮中積蓄甚多,但四麵八方來的貢獻經常用於賞賜,所剩的也隻有這些了,請把這些東西賣掉來贍養軍隊吧。”
宰相聽後十分害怕,誠惶誠恐地退出了皇宮。
李紹榮從鄴都退守衛州,上奏李存勖說李嗣源己經反了。這時候,李嗣源也派出使者給李存勖送去自己解釋的奏章。
李嗣源的長子李從審為金槍指揮使,李存勖對他說:“我深知你父親的忠厚,你回去把我的意思告訴他吧,不要使他疑神疑鬼。”
李從審走到衛州,被李紹榮抓了起來。李從審悲憤地說:“你們既不相信我的父親,又不讓我回到父親的駐地,那麽請求再把我放還禁衛軍去吧。”於是李紹榮又把他放了回去。
回去之後,李存勖為了安撫李嗣源,賜李從審名為李繼,並像對待兒子一樣對待他。
但此後李嗣源的所有奏書,都被李紹榮攔擋,不能通達。李嗣源因此十分恐懼,部將石敬瑭對他說:“果斷會取得成功,猶豫會招致失敗,哪裏有上將和叛軍入城而日後安然無恙的呢?大梁是天下的要害之所,我希望借三百騎兵先奪取大梁。
如果僥幸攻取,您就可以率大軍長驅直入,隻有這樣才能保全自己。”
突騎指揮使康義誠也說:“主上沒有德政,軍民們又怨恨憤怒,您順從大家就能活下來,如果堅守節操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見大家都這麽說,於是李嗣源鐵下心來打算造反,並下令安重誨發出檄文集中部隊。(未完待續)
為了表示誠意,他還把李存勖的命令傳達全軍將士。一個人一生辦砸一件事情並不稀奇,稀奇的是次次都能把事情搞砸,眼看招降馬上就要成功了,這時候史彥瓊在下麵指手畫腳地大罵道:“你們這些死賊,破城之日就是你們碎屍萬段之時!”
皇甫暉一聽火了,對眾軍說:“從史彥瓊的話來看,皇帝是不會饒恕我們的,投降是死,抵抗或許還可以活,大家拚了吧。”於是聚眾鼓噪,搶過李存勖的詔書撕碎,堅守城池抵抗唐軍。
李紹榮攻城不利,向李存勖匯報了戰況,李存勖聽後非常生氣地說:“攻下城池那天,片甲不留。”
於是調集各路大軍加緊討伐。十四日,李紹榮見求勝無望,開始撤退,駐紮澶州。
十六日晚,從馬直軍士王溫等五人殺死軍使,陰謀作亂,後事敗被殺。
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本來是個戲子,藝名郭門高,李存勖與梁軍相持德勝的時候,召募勇士挑逗梁軍,郭從謙從容應召,俘獲斬殺梁軍數人,李存勖大喜:唉呀媽呀。登的了戲台,上的了戰場,人才啊。因此對他更是寵愛有加。
後來。李存勖挑選軍中精銳作為親軍,分別設置四個指揮,號稱從馬直,郭從謙因戰功累累,從軍使一職一躍升為指揮使。
當初郭崇韜掌權時,把郭從謙當作侄子來對待,而睦王李存也把郭從謙當作養子。
等到郭崇韜、李存被殺之後。郭從謙曾多次用自己的錢財犒賞從馬直各軍校,哭得一塌糊塗。說郭崇韜死得很冤。等到王溫作亂時,李存勖跟他開玩笑道:“你辜負了我而站在郭崇韜、李存一邊,又讓王溫造反,你打算幹什麽呢?”郭從謙因此更加害怕。
退朝後對各軍校說:“主上因王溫作亂。等鄴都平定之後,肯定要把你們全部坑殺。
你們回去後把所有財產都賣了買酒吧,今朝有酒今朝醉,不要作長遠打算了。”
他這麽一說,可把李存勖的親軍衛士嚇壞了,從此親軍中人心惶惶,士兵們都朝不保夕。
十九日,李紹榮再次集結各道兵馬攻打鄴都。二十二日,副將楊重霸率領數百士兵成功登上了鄴都城牆。亂軍知道罪不可赦,因此一直拚命抵抗,沒有一點投降的意思。
後因沒有援軍支援。楊重霸等人全部戰死。
朝廷對此十分憂慮,每天都派使者催促李繼岌回來。而此時李繼岌的精銳都隨任圜討伐李紹琛去了,隻有少量人馬留在利州,所以未能及時東回。
而此時趙太又占據了邢州,李紹榮派人攻打了很久也未能攻下。這時滄州的軍隊也來湊熱鬧,發生動亂。小校王景戡率軍討伐平定了滄州,自稱留後。河朔地區的州縣也接連不斷地發生動亂。後唐江山烽火遍野,岌岌可危。深宮之中的李存勖坐不住了,打算親自率軍討伐鄴都。
宰相、樞密使都說京師乃國家的根本,皇帝不宜親自出動,李存勖黯然道:“諸將中沒有人其他人可以派出去了。”大臣們都說:“李嗣源是最有功勞的舊將,完全可以勝任。”
李存勖忌憚李嗣源功高,不情願地說:“我愛惜嗣源,想留他在宮中擔任警衛。”大家又說:“現在情況危急,隻能用他,別人都不行了。”
忠武節度使張全義也說:“河朔事多,時間長了就會變成心腹大患,應該讓李總管前去討伐。
如果依靠李紹榮等人,恐怕難以成事,將無法看到他們成功的日期。”
李紹宏也多次勸說,李存勖見所有人都推薦李嗣源,沒有辦法,隻能在二十六日下令讓李嗣源率領親軍前去討伐鄴都。
三月初一,李紹真領軍攻破邢州,抓獲趙太。初四,趙太等人在鄴都城下被斬首示眾。李紹真,原名霍彥威,字子重,河北洺州曲周縣人。
少時因兵亂被後梁大將霍存所得,霍存因其長得好看,遂認為養子。曾跟隨霍存作戰,被流箭射中,瞎了一隻眼,後因孔武有力,作戰勇敢得到朱溫的賞識,任為左龍驤軍使、右監門衛上將軍。
後梁末帝時,轉任洺州刺史、邠寧節度使。
後歧王李茂貞命劉知俊出兵進攻邠州,霍彥威固守逾年,每次俘獲劉知俊的士兵,必定好吃好喝伺候著,這還不算,等把他們養得白白胖胖了,還要禮送回去,一來二去,把劉知俊給感動了,好人啊,完全找不到理由來欺負他了,於是解圍而去。
此後霍彥威轉任義成度使,再任天平節度使兼北麵行營招討使,與晉軍相持河上,霍彥威屢戰屢敗,被降為陝州留後。
李存勖滅梁時,霍彥威領陝州來朝,李存勖賜酒於崇元殿,當時霍彥威與段凝、袁象先等人皆在殿下。
李存勖酒酣耳熱,指著霍彥威等人對李嗣源說:“此皆前日之勍敵,今侍吾飲,乃卿功也。”
霍彥威等人伏地請死,李存勖說:“吾與總管戲爾,卿無畏也。”然後特賜霍彥威改名為李紹真。次年,改任武寧節度使,跟隨李嗣源討伐契丹。
初六,李嗣源到達鄴都,在城西南安營紮寨。初八,下達命令,命全軍明晨總攻鄴都。
不過。無數曆史用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我們,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完,或許就不用等到明天了。
當天晚上。從馬直軍士張破敗叛亂,帶領人馬殺死都將,焚燒營寨。
第二天清晨,叛軍逼近中軍,李嗣源率領隨從全力抵抗,但敵眾我寡,無法抵擋。李嗣源厲聲斥問他們:“你們想幹什麽?”
亂兵回答:“將士們跟隨主上已有十年。經過百戰奪得天下。
現在主上忘恩負義,欺淩士卒。駐守在貝州的士卒隻是想回家,主上卻不能饒恕他們,還說‘攻下城池之後,應當把魏博的軍隊全部坑殺’。
近來從馬直少數士卒爭逐喧鬧。他就想把這些士卒殺掉。
現在大家想和城裏的人聯合起來,擊退各路軍隊,然後請主人在河南稱帝,讓您成為這裏軍民的主上。”
李嗣源邊哭邊把皇帝的命令告訴他們,但無人聽從。李嗣源無奈地說:“你們不聽我的話也行,那你們自己隨便幹,我一個人回京師好了。”
叛軍拔出刀劍把他圍了起來說:“這些人都是虎狼之輩,不管尊卑,你離開這裏準備去哪裏呢?”
於是簇擁著李嗣源和李紹真準備進城。結果外麵的人想進去,裏麵的人不讓進,皇甫暉迎戰張破敗。張破敗應驗了自己的名字,大破而敗,最後被殺,城外的兵馬四處潰散。
趙在禮率領將佐迎拜李嗣源,邊哭邊謝罪說:“將士們對不起您,敢不唯命是從!”李嗣源假意迎合說:“凡是要做大事。必須借助兵力,現在城外的士兵被打散後無處可歸。我為你出去收集他們。”
趙在禮深表同意,隨後李嗣源和李紹真一起出城在魏縣收集散兵,過了很久才聚集了不到一百人,又沒有武器。這時,李紹真所率領的鎮州五千士兵聽說李嗣源出來了,便一起前來歸附了他,因此李嗣源的軍隊才漸漸振興起來。
這時李紹榮尚有一萬兵馬駐紮在鄴都城南,李嗣源派牙將張虔釗、高行周等七人相繼前去通知他,想跟他聯合起來消滅叛軍。
李紹榮懷疑李嗣源有詐,於是把使者扣留下來,關起大門拒不響應。等到李嗣源進入鄴都時,李紹榮見大勢已去,於是率兵離開。
李嗣源邊哭邊對諸將說:“我明天就回藩鎮去,上奏皇上請求治罪,聽從皇上的裁決。”
李紹真和中門使安重誨說:“這種策略不大適當。您身為元帥,不幸被亂兵劫持。
李紹榮不戰而退,回到朝廷後一定會以您為借口。如果您回到藩鎮,那就是占據地盤來脅迫君主,就足以證實那些讒言了。不如日夜兼程回到朝廷,麵見天子,這樣方可不講自明。”
李嗣源說:“你們說的很對。”
於是於十一日,從魏縣出發向南直奔相州,途中遇到馬坊使康福,得到了幾千匹戰馬,這才又組成了一支像樣的軍隊。
平盧節度使符習率軍攻打鄴都,聽說李嗣源的軍隊被打敗了,就率兵返回,到了淄州,監軍使楊希望派兵攻打他,符習害怕,又率軍向西前進。
青州指揮使王公儼向楊希望進攻,並殺死了他,從此占據其城。
此前李存勖左右宦官擔任諸道監軍的人們,都依仗李存勖的恩寵跟節度使們爭權奪利,等到鄴都發生叛變時,凡仍在任監軍的宦官多被殺死。安義監軍楊繼源陰謀殺害節度使孔勍,結果被孔勍發現,率先殺死了他。
武寧監軍認為李紹真跟隨了李嗣源,便殺了原來跟從李紹真的將士,然後占據彭城抗拒李紹真。
權知留後淳於晏也率領諸將率先殺了監軍。由此天下大亂。
十二日,因軍糧不足,李存勖下令河南尹預借夏秋賦稅,結果導致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忠武節度使、尚書令齊王張全義聽說李嗣源進入鄴都,又憂又怕,連日寢食難安。於十五日在洛陽去世。
租庸使因倉庫儲備不足,極力壓縮軍糧,軍隊中的流言蜚語就更加厲害了。
宰相感到害怕,帶領百官上奏李存勖說:“現在收上來的租稅已經用完,各軍的家室都無法相保,如果不趕快賑救,恐怕士兵會因此離心。
現在內庫還有剩餘,請求挪用內庫財物,等過了災年,錢財收集上來,到時候再補充內庫。”
李存勖深以為然,但劉皇後不樂意,她不客氣地說:“我們夫婦以君主身份麵臨萬國,雖然借助了武力的功勞,但也是天命所向。命運既然由天掌握,普通凡人又能把我們怎麽樣呢?”
宰相不敢當著皇後的麵繼續堅持,隻得在李存勖休息的的時候又上奏此事,皇後知道宰相不會善罷甘休,一直貼在屏風後麵偷聽他們談話。
不一會兒,她就氣衝衝地把梳妝用具、三個銀盆以及皇帝三個幼子抱到外麵說:“人們都說宮中積蓄甚多,但四麵八方來的貢獻經常用於賞賜,所剩的也隻有這些了,請把這些東西賣掉來贍養軍隊吧。”
宰相聽後十分害怕,誠惶誠恐地退出了皇宮。
李紹榮從鄴都退守衛州,上奏李存勖說李嗣源己經反了。這時候,李嗣源也派出使者給李存勖送去自己解釋的奏章。
李嗣源的長子李從審為金槍指揮使,李存勖對他說:“我深知你父親的忠厚,你回去把我的意思告訴他吧,不要使他疑神疑鬼。”
李從審走到衛州,被李紹榮抓了起來。李從審悲憤地說:“你們既不相信我的父親,又不讓我回到父親的駐地,那麽請求再把我放還禁衛軍去吧。”於是李紹榮又把他放了回去。
回去之後,李存勖為了安撫李嗣源,賜李從審名為李繼,並像對待兒子一樣對待他。
但此後李嗣源的所有奏書,都被李紹榮攔擋,不能通達。李嗣源因此十分恐懼,部將石敬瑭對他說:“果斷會取得成功,猶豫會招致失敗,哪裏有上將和叛軍入城而日後安然無恙的呢?大梁是天下的要害之所,我希望借三百騎兵先奪取大梁。
如果僥幸攻取,您就可以率大軍長驅直入,隻有這樣才能保全自己。”
突騎指揮使康義誠也說:“主上沒有德政,軍民們又怨恨憤怒,您順從大家就能活下來,如果堅守節操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見大家都這麽說,於是李嗣源鐵下心來打算造反,並下令安重誨發出檄文集中部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