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高祖劉知遠
劉知遠,沙陀人,世居太原。麵色紫黑,眼睛白多黑少,是標準的四白眼,麵相上講四白眼的人腦筋好但冷酷狡猾,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劉知遠小的時候,由於生活困難,不得已隻好到一個姓李的大戶家裏做了上門女婿,上門女婿即通常所說的“倒插門”,學名又叫“入贅”,在封建社會裏,社會地位極其低下,備受歧視。就像《老男孩之猛龍過江》裏的王小帥一樣,劉知遠在李家過著多吃碗米飯都得看全家人眼色行事的生活。
在一次牧馬時,因馬踏壞了寺廟屬地的莊稼,劉知遠被僧人捆綁起來,毒打了一頓。
氣憤之餘,劉知遠發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感慨,於是尋找時機,打算出去幹一番事業。
不久劉知遠投到李嗣源的手下當了個小兵,由於有王侯將相遠大理想的指引,劉知遠作戰勇敢,不久被升為偏將,跟石敬瑭一起共事。
在李嗣源與後梁軍隊激戰於德勝的時候,石敬瑭的戰馬受傷,就在將要被梁軍趕上的時候,
及時雨劉知遠突然殺將上來,並將自己的坐騎換給石敬瑭,自己則騎著石敬瑭的戰馬掩護石敬瑭後撤。
事後,石敬瑭非常感激他,於是在李嗣源繼位稱帝並任命他擔任河東節度使後,石敬瑭就將劉知遠要到自己手下擔任押衙,做了他的親信。
李從珂起兵與李從厚爭奪帝位時,石敬瑭也領兵趕赴首都,在路上碰到出逃的李從厚,石敬瑭與李從厚到屋內密談,劉知遠為防萬一。暗地裏派勇士石敢當前去保護,石敢當在袖子裏藏了一把鐵錘,站在石敬瑭背後。
李從厚的隨從怪石敬瑭沒有保護李從厚的意思。抽劍向石敬瑭刺來,危急時刻。石敢當掩護石敬瑭躲進旁邊的一個屋子,用巨木將門擋住,等劉知遠率人聞訊闖進來時,石敢當已經戰死,劉知遠於是將李從厚的隨從全部殺死,並將李從厚囚禁起來。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忠勇護主的石敢當,在屋外設立大石泰山石敢當。用以避險。
劉知遠憑借他的機智,又救了石敬瑭一命,石敬瑭感激他的救命之恩,讓他擔任了兵馬總管。
劉知遠治軍嚴格,他的部隊軍紀嚴明,戰鬥力十分強悍。在石敬瑭與後唐開戰後,劉知遠僅憑五千之眾就擋住了張敬達五萬軍隊連綿不絕的攻擊,將太原城守得滴水不漏。
石敬瑭為了取勝,請求契丹增援,劉知遠與桑維瀚二人全力支持石敬瑭。但在許諾的條件上,劉知遠不同意石敬瑭既進貢稱臣又稱子的做法,但石敬瑭一心想做皇帝。擔心條件低了契丹不肯出兵,劉知遠見無法勸解,隻好沉默。
耶律德光支援石敬瑭打退後唐的進攻後,對石敬瑭推薦劉知遠說:“這個大將很勇猛,以後不要隨意舍棄。”石敬瑭也對劉知遠十分滿意的,在打下後唐首都後,就讓劉知遠擔任了禁軍的總管,將兵權托付於他。
後來,石敬瑭把劉知遠跟杜重威一起加封為同平章事。並兼領節度使。劉知遠打心裏看不上杜重威,覺得跟杜重威這種靠裙帶關係爬上來的人任同樣的官職是對他的侮辱。於是在家裝病不出,拒絕上任。石敬瑭則認為他是居功自傲。待價而沽,於是要撤他的官職。
宰相趙瑩替他說情,石敬瑭才又派大學士和凝到府上做思想工作,劉知遠這才勉強接受。但此後,君臣之間的隔閡開始加深,並逐漸互相猜忌起來。
為削弱劉知遠的權力,石敬瑭以防範安重榮為由,將他調出了京城,到魏州任職。
第二年,又將他調任河東節度使,並讓杜重威接替他禁軍統帥的職務。
劉知遠知道石敬瑭開始猜忌他,到了河東之後,極力收攏民心,打算把河東變為他的根據地。
劉知遠特意派人把當年打他的僧人請到府中,並對他們進行了熱情的招待,感動得僧人們熱淚直流。
從此,劉知遠有度量講仁義的美名傳遍了河東,在軍民心目中威望大增。而事實上,劉知遠既不仁也不義,就像麵相上所講,劉誌遠為人冷酷狠毒,為達目的不折手段。
為了對付契丹人,他曾策動契丹境內的吐穀渾部歸順,然後請求朝廷任命其首領白承福為大同節度使,將其騎兵收入自己麾下。
後來,又擔心白承福做大,誣陷白承福私通契丹,將白承福及其家族四百餘人全部殺死,侵吞了他們的牲畜和財物。石重貴繼位後,景延廣把持朝政,
對契丹的態度開始強硬起來,雖然這跟劉知遠的執政理念相同,但他並沒有選擇跟景延廣合作,而是保存實力,靜觀其變。
在後晉跟契丹的三次大戰中劉知遠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前去助戰。
陽城大戰時,他甚至漁翁得利,將打散的幾千後晉士兵納入自己麾下。此時,他已有五萬之眾,力量雄厚了,劉知遠開始尋找時機,打算逐鹿中原。等到聽說契丹已占據大梁,劉知遠馬上分兵四方,防備契丹侵襲。
又派客將王峻向耶律德光奉上三道表章:一是祝賀契丹進入大梁;二是因太原是夷、夏雜居共處之處,守防士卒屯聚,所以不敢離鎮前往朝賀;三是本應獻上貢品,但正值契丹將領劉九一的軍隊從土門西入屯於南川,太原城中人心憂慮恐懼,待召還此軍,道路暢通,才可以送入貢品。
耶律德光雖對劉知遠不爽,但此時無力對付河東,於是也假惺惺地賜予詔書,稱讚表彰,待親自審批詔書時,又在劉知遠的姓名上加上“兒”字,以示親近,並賜給木。
按照契丹人的傳統。受禮遇優待的大臣,才能賜木。劉知遠又派北都副留守白文珂獻上名貴的絲織品和良駒給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讓他告訴劉知遠:“你既不奉事南朝,又不奉事北朝。你打算等什麽呢?”
手下人因此勸劉知遠起兵,劉知遠擺擺手說:“用兵有緩有急。應當因時采取合適的策略。現在契丹剛剛招降了晉國的十萬兵馬,像老虎一樣雄踞著都城,形勢沒有其它變化,怎能輕舉妄動呢!
現在觀察他們所貪圖的無非是錢財物品,錢財物品得足了,一定要向北回國的。況且現在冰雪已消,氣候轉暖,他們必然難以久留。應等他們退去,再去占領那裏,才可確保萬無一失。”
不久,聽說石重貴將要被押往契丹,劉知遠放出風聲要出兵井陘,迎接石重貴。二月十一日,劉知遠命令武節都指揮使史弘肇集合各軍,宣布了出兵日期。
士兵們都說:“現在契丹攻陷京城,抓走天子,天下已經沒有君主了。能夠作天下君主的。除了我們北平王還能有誰!
我們應該先確定皇帝名號,然後再出兵。”現場群情激奮,爭著呼喊“萬歲”不止。
劉知遠推辭道:“胡虜的兵力很強盛。而我們的軍威還不振,應當先建功業。這些事情士兵們怎能知道呢!”
然後趕忙命左右製止士兵喧嘩。十三日,行軍司馬張彥威等人三次上書勸劉知遠登皇帝位,劉知遠遲疑不決。郭威勸道:“現在遠近的人心,不謀而合,這是天意啊!如果您不趁這個時候謀取天下,隻怕人心轉移,而人心轉移了恐怕您要反受其害了。”
劉知遠見戲演的差不多了,於是決定順從民意。947年二月二十五日。劉知遠在太原登皇帝位。
為了籠絡人心,自稱不忍更改後晉年號。但厭惡開運這個年號,於是改稱天福十二年。
十六日。劉知遠下詔:“各道官員為契丹搜刮錢財的,都予以罷免;原後晉臣子被脅迫派出作使者的,不予追究,命前來報到。至於其它契丹人,各處都要誅殺他們。”
十八日,劉知遠親自率兵東去迎接石重貴。兵至壽陽時,聽說石重貴已被押過恒州好幾天了,於是留兵在承天軍守衛而返。其實,劉知遠軍耳線眾多,又何嚐不知道石重貴一行的動向,出兵迎主隻是做做樣子擺了,如果真把石重貴迎接回來,又置他劉知遠於何地?
二十二日,劉知遠回到太原,打算向百姓索取錢財賞給將士,夫人李氏勸諫道:“陛下靠河東開創大業,沒有給百姓們帶來恩惠好處,就先要奪取他們借以生息的本錢,這大概不是新天子救民於苦難中的本意吧?現在就宮中所有的錢財,請全部拿出來慰勞軍兵,雖然錢不太多,但人不會導致怨言。”
劉知遠聽後,深以為然,當即免除了百姓分攤之役,把內府全部積蓄拿出來賞賜將士,百姓們聽到後,十分高興。
契丹得知劉知遠稱帝的消息後,馬上任耿崇美為潞州節度使,高唐英為相州節度使,崔廷勳為河陽節度使,以扼要害之地。
二十三日,劉知遠派史弘肇討伐代州,史弘肇一鼓作氣攻下代州,將刺史王暉斬首示眾。
當時晉州留後劉在明去大梁朝拜耶律德光,由駱從朗主管軍政大事,劉知遠派張晏洪、辛處明等人去通知晉州他已即位,駱從朗卻將張晏洪等人囚禁起來。晉州大將藥可儔殺死駱從朗,請張晏洪做留後,辛處明做都監。
二十四日,晉州城歸順。二十五日,陝州留後趙暉、潞州留後王守恩,都上奏表示歸順。三月六日,延州節度使周密被將士驅逐,以高永權暫任留後,上表請求歸順。
七日,丹州總指揮使高彥王旬殺死契丹任命的刺史,占據州城表示歸順。十七日,耶律德光從東京動身返回本國。
五月一日,河陽留後武行德率領全城歸順。十三日,澤州刺史翟令奇率領全郡投降。二十四日,絳州刺史李從朗投降。
此後,契丹派遣官吏據守的州郡,都陸續歸順劉知遠。
公元947年六月十一日,劉知遠進入大梁,自稱是漢朝王族後代。因此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
五十五、燒餅西施花見羞
前文談到,一步百計的劉鄩死後。妻子花見羞守寡,不久。後梁滅亡,李嗣源被任命為天平節度使,進駐彬城。
適逢李嗣源妻子夏夫人去世,想另求佳偶。這時,有人便對他說起花見羞的美色。
李嗣源馬上把她召來,仔細端詳,果然是豔麗無雙。這位敢於彎弓射虎,卻不識文字的武將立刻被花見羞所傾倒。很快娶她為妾。花見羞身雖無主,但尚帶得遺產數萬,至此很多都給了李嗣源。
李嗣源娶花見羞為妻,既得了美人,又得了黃金,自然喜上加喜,寵上加寵。
並且花見羞性情和婉,應酬周到,每當李嗣源早晨起來,盥櫛服禦。都是由她在旁侍奉。
花見羞精明寬厚,又經常用這些錢財來討好李嗣源別的姬妾及他的兒媳,所以大家都異口同聲地稱讚花見羞。李嗣源因此更加寵愛她。
在滅梁的戰役中,李嗣源屢建奇功,功高蓋主,使李存勖感覺如芒在背。花見羞當時剛剛年滿二十,卻也感受到了丈夫潛藏著殺身之禍。
她深恐自己的第二任丈夫稍不留心,就會被人殺害,因而時時提醒李嗣源注意自保。
李嗣源就問她該如何自保,花見羞讓他時時不可離開軍中,經常要跟部下待在一起。以免為李存勖乘機所殺。這一陣枕旁風自然把李嗣源吹得更加清醒。
後來,李嗣源在河北稱帝。與在洛陽的李存勖分庭抗爭。當時河北不適於李嗣源的進一步發展。
李嗣源又向花見羞問計?花見羞分析道:河北各地形勢複雜,難以立國。不如渡過黃河,入據開封,西攻洛陽。李嗣源權衡形勢,再次采納了花見羞的建議。
不久,正當李嗣源的軍隊渡過黃河時,禁軍統領郭從謙發動叛亂,率兵入宮,李存勖中流矢而死。這樣李嗣源就適時趕到洛陽,迅即平定變亂,名正言順地即了帝位。
李嗣源繼承皇位後,很多舉措都受花見羞的影響。他革除了李存勖在位時所製定的許多製度,撤銷了一些有名無實的機構,推崇節儉並勤政愛民。正好當時連年豐收,百姓逐漸豐裕,社會穩定,算是五代時最安康的一段時光。
李嗣源原配早死,即位後,想立花見羞為後。花見羞推辭說:“皇後不過是個名號,倘若彼此相愛,名號又算什麽?何況陛下與原配夫人夏氏曾患難相隨,如今她雖已過世,但她所生的兩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領兵在外,況且夏氏的族人也多官居要職。
不如先不冊立皇後,而追封夏氏夫人為後,一來可使人覺得陛下不忘舊情,二來也可以穩定局麵。”李嗣源覺得很有道理,就采納了她的意見,果然贏得了朝野喝彩。
三年之後,群臣紛紛上表,認為皇後母儀天下,不可長久虛懸,並一致推崇花見羞,李嗣源更是求之不得。可花見羞仍然謙讓,堅持要李嗣源冊立曹淑妃為後。這個曹淑妃是誰?曹淑妃原來侍候過夏氏夫人,並幫著撫育過李嗣源與夏氏夫人所生的兩個兒子。
就在上次冊立皇後被花見羞拒絕之後,李嗣源執意要封花見羞一個淑妃的頭銜,由於花見羞建議將淑妃頭銜給曹夫人,曹夫人才成了曹淑妃。
這次,早已年老色衰、平日隻燒香禮佛、深居簡出的曹淑妃對花見羞說:“我素多病,不耐煩勞,妹可代我正位中宮。”花見羞慌忙拜辭道:“後為帝匹,即天下母,妾怎敢當此尊位呢?”於是曹氏就被冊立為皇後,花見羞則被封為淑妃。
曹皇後雖總掌後宮內權,但形同虛設,一切處置,多聽從花見羞的主張。花見羞雖然不是皇後,實際則是無冕之後。劉彠的兩個兒子也得賜官爵,從此衣食無憂。
當時後宮有人生了兒子,李嗣源便讓無子的花見羞養育,這就是許王李從益。(未完待續。)
劉知遠,沙陀人,世居太原。麵色紫黑,眼睛白多黑少,是標準的四白眼,麵相上講四白眼的人腦筋好但冷酷狡猾,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劉知遠小的時候,由於生活困難,不得已隻好到一個姓李的大戶家裏做了上門女婿,上門女婿即通常所說的“倒插門”,學名又叫“入贅”,在封建社會裏,社會地位極其低下,備受歧視。就像《老男孩之猛龍過江》裏的王小帥一樣,劉知遠在李家過著多吃碗米飯都得看全家人眼色行事的生活。
在一次牧馬時,因馬踏壞了寺廟屬地的莊稼,劉知遠被僧人捆綁起來,毒打了一頓。
氣憤之餘,劉知遠發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感慨,於是尋找時機,打算出去幹一番事業。
不久劉知遠投到李嗣源的手下當了個小兵,由於有王侯將相遠大理想的指引,劉知遠作戰勇敢,不久被升為偏將,跟石敬瑭一起共事。
在李嗣源與後梁軍隊激戰於德勝的時候,石敬瑭的戰馬受傷,就在將要被梁軍趕上的時候,
及時雨劉知遠突然殺將上來,並將自己的坐騎換給石敬瑭,自己則騎著石敬瑭的戰馬掩護石敬瑭後撤。
事後,石敬瑭非常感激他,於是在李嗣源繼位稱帝並任命他擔任河東節度使後,石敬瑭就將劉知遠要到自己手下擔任押衙,做了他的親信。
李從珂起兵與李從厚爭奪帝位時,石敬瑭也領兵趕赴首都,在路上碰到出逃的李從厚,石敬瑭與李從厚到屋內密談,劉知遠為防萬一。暗地裏派勇士石敢當前去保護,石敢當在袖子裏藏了一把鐵錘,站在石敬瑭背後。
李從厚的隨從怪石敬瑭沒有保護李從厚的意思。抽劍向石敬瑭刺來,危急時刻。石敢當掩護石敬瑭躲進旁邊的一個屋子,用巨木將門擋住,等劉知遠率人聞訊闖進來時,石敢當已經戰死,劉知遠於是將李從厚的隨從全部殺死,並將李從厚囚禁起來。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忠勇護主的石敢當,在屋外設立大石泰山石敢當。用以避險。
劉知遠憑借他的機智,又救了石敬瑭一命,石敬瑭感激他的救命之恩,讓他擔任了兵馬總管。
劉知遠治軍嚴格,他的部隊軍紀嚴明,戰鬥力十分強悍。在石敬瑭與後唐開戰後,劉知遠僅憑五千之眾就擋住了張敬達五萬軍隊連綿不絕的攻擊,將太原城守得滴水不漏。
石敬瑭為了取勝,請求契丹增援,劉知遠與桑維瀚二人全力支持石敬瑭。但在許諾的條件上,劉知遠不同意石敬瑭既進貢稱臣又稱子的做法,但石敬瑭一心想做皇帝。擔心條件低了契丹不肯出兵,劉知遠見無法勸解,隻好沉默。
耶律德光支援石敬瑭打退後唐的進攻後,對石敬瑭推薦劉知遠說:“這個大將很勇猛,以後不要隨意舍棄。”石敬瑭也對劉知遠十分滿意的,在打下後唐首都後,就讓劉知遠擔任了禁軍的總管,將兵權托付於他。
後來,石敬瑭把劉知遠跟杜重威一起加封為同平章事。並兼領節度使。劉知遠打心裏看不上杜重威,覺得跟杜重威這種靠裙帶關係爬上來的人任同樣的官職是對他的侮辱。於是在家裝病不出,拒絕上任。石敬瑭則認為他是居功自傲。待價而沽,於是要撤他的官職。
宰相趙瑩替他說情,石敬瑭才又派大學士和凝到府上做思想工作,劉知遠這才勉強接受。但此後,君臣之間的隔閡開始加深,並逐漸互相猜忌起來。
為削弱劉知遠的權力,石敬瑭以防範安重榮為由,將他調出了京城,到魏州任職。
第二年,又將他調任河東節度使,並讓杜重威接替他禁軍統帥的職務。
劉知遠知道石敬瑭開始猜忌他,到了河東之後,極力收攏民心,打算把河東變為他的根據地。
劉知遠特意派人把當年打他的僧人請到府中,並對他們進行了熱情的招待,感動得僧人們熱淚直流。
從此,劉知遠有度量講仁義的美名傳遍了河東,在軍民心目中威望大增。而事實上,劉知遠既不仁也不義,就像麵相上所講,劉誌遠為人冷酷狠毒,為達目的不折手段。
為了對付契丹人,他曾策動契丹境內的吐穀渾部歸順,然後請求朝廷任命其首領白承福為大同節度使,將其騎兵收入自己麾下。
後來,又擔心白承福做大,誣陷白承福私通契丹,將白承福及其家族四百餘人全部殺死,侵吞了他們的牲畜和財物。石重貴繼位後,景延廣把持朝政,
對契丹的態度開始強硬起來,雖然這跟劉知遠的執政理念相同,但他並沒有選擇跟景延廣合作,而是保存實力,靜觀其變。
在後晉跟契丹的三次大戰中劉知遠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前去助戰。
陽城大戰時,他甚至漁翁得利,將打散的幾千後晉士兵納入自己麾下。此時,他已有五萬之眾,力量雄厚了,劉知遠開始尋找時機,打算逐鹿中原。等到聽說契丹已占據大梁,劉知遠馬上分兵四方,防備契丹侵襲。
又派客將王峻向耶律德光奉上三道表章:一是祝賀契丹進入大梁;二是因太原是夷、夏雜居共處之處,守防士卒屯聚,所以不敢離鎮前往朝賀;三是本應獻上貢品,但正值契丹將領劉九一的軍隊從土門西入屯於南川,太原城中人心憂慮恐懼,待召還此軍,道路暢通,才可以送入貢品。
耶律德光雖對劉知遠不爽,但此時無力對付河東,於是也假惺惺地賜予詔書,稱讚表彰,待親自審批詔書時,又在劉知遠的姓名上加上“兒”字,以示親近,並賜給木。
按照契丹人的傳統。受禮遇優待的大臣,才能賜木。劉知遠又派北都副留守白文珂獻上名貴的絲織品和良駒給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讓他告訴劉知遠:“你既不奉事南朝,又不奉事北朝。你打算等什麽呢?”
手下人因此勸劉知遠起兵,劉知遠擺擺手說:“用兵有緩有急。應當因時采取合適的策略。現在契丹剛剛招降了晉國的十萬兵馬,像老虎一樣雄踞著都城,形勢沒有其它變化,怎能輕舉妄動呢!
現在觀察他們所貪圖的無非是錢財物品,錢財物品得足了,一定要向北回國的。況且現在冰雪已消,氣候轉暖,他們必然難以久留。應等他們退去,再去占領那裏,才可確保萬無一失。”
不久,聽說石重貴將要被押往契丹,劉知遠放出風聲要出兵井陘,迎接石重貴。二月十一日,劉知遠命令武節都指揮使史弘肇集合各軍,宣布了出兵日期。
士兵們都說:“現在契丹攻陷京城,抓走天子,天下已經沒有君主了。能夠作天下君主的。除了我們北平王還能有誰!
我們應該先確定皇帝名號,然後再出兵。”現場群情激奮,爭著呼喊“萬歲”不止。
劉知遠推辭道:“胡虜的兵力很強盛。而我們的軍威還不振,應當先建功業。這些事情士兵們怎能知道呢!”
然後趕忙命左右製止士兵喧嘩。十三日,行軍司馬張彥威等人三次上書勸劉知遠登皇帝位,劉知遠遲疑不決。郭威勸道:“現在遠近的人心,不謀而合,這是天意啊!如果您不趁這個時候謀取天下,隻怕人心轉移,而人心轉移了恐怕您要反受其害了。”
劉知遠見戲演的差不多了,於是決定順從民意。947年二月二十五日。劉知遠在太原登皇帝位。
為了籠絡人心,自稱不忍更改後晉年號。但厭惡開運這個年號,於是改稱天福十二年。
十六日。劉知遠下詔:“各道官員為契丹搜刮錢財的,都予以罷免;原後晉臣子被脅迫派出作使者的,不予追究,命前來報到。至於其它契丹人,各處都要誅殺他們。”
十八日,劉知遠親自率兵東去迎接石重貴。兵至壽陽時,聽說石重貴已被押過恒州好幾天了,於是留兵在承天軍守衛而返。其實,劉知遠軍耳線眾多,又何嚐不知道石重貴一行的動向,出兵迎主隻是做做樣子擺了,如果真把石重貴迎接回來,又置他劉知遠於何地?
二十二日,劉知遠回到太原,打算向百姓索取錢財賞給將士,夫人李氏勸諫道:“陛下靠河東開創大業,沒有給百姓們帶來恩惠好處,就先要奪取他們借以生息的本錢,這大概不是新天子救民於苦難中的本意吧?現在就宮中所有的錢財,請全部拿出來慰勞軍兵,雖然錢不太多,但人不會導致怨言。”
劉知遠聽後,深以為然,當即免除了百姓分攤之役,把內府全部積蓄拿出來賞賜將士,百姓們聽到後,十分高興。
契丹得知劉知遠稱帝的消息後,馬上任耿崇美為潞州節度使,高唐英為相州節度使,崔廷勳為河陽節度使,以扼要害之地。
二十三日,劉知遠派史弘肇討伐代州,史弘肇一鼓作氣攻下代州,將刺史王暉斬首示眾。
當時晉州留後劉在明去大梁朝拜耶律德光,由駱從朗主管軍政大事,劉知遠派張晏洪、辛處明等人去通知晉州他已即位,駱從朗卻將張晏洪等人囚禁起來。晉州大將藥可儔殺死駱從朗,請張晏洪做留後,辛處明做都監。
二十四日,晉州城歸順。二十五日,陝州留後趙暉、潞州留後王守恩,都上奏表示歸順。三月六日,延州節度使周密被將士驅逐,以高永權暫任留後,上表請求歸順。
七日,丹州總指揮使高彥王旬殺死契丹任命的刺史,占據州城表示歸順。十七日,耶律德光從東京動身返回本國。
五月一日,河陽留後武行德率領全城歸順。十三日,澤州刺史翟令奇率領全郡投降。二十四日,絳州刺史李從朗投降。
此後,契丹派遣官吏據守的州郡,都陸續歸順劉知遠。
公元947年六月十一日,劉知遠進入大梁,自稱是漢朝王族後代。因此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
五十五、燒餅西施花見羞
前文談到,一步百計的劉鄩死後。妻子花見羞守寡,不久。後梁滅亡,李嗣源被任命為天平節度使,進駐彬城。
適逢李嗣源妻子夏夫人去世,想另求佳偶。這時,有人便對他說起花見羞的美色。
李嗣源馬上把她召來,仔細端詳,果然是豔麗無雙。這位敢於彎弓射虎,卻不識文字的武將立刻被花見羞所傾倒。很快娶她為妾。花見羞身雖無主,但尚帶得遺產數萬,至此很多都給了李嗣源。
李嗣源娶花見羞為妻,既得了美人,又得了黃金,自然喜上加喜,寵上加寵。
並且花見羞性情和婉,應酬周到,每當李嗣源早晨起來,盥櫛服禦。都是由她在旁侍奉。
花見羞精明寬厚,又經常用這些錢財來討好李嗣源別的姬妾及他的兒媳,所以大家都異口同聲地稱讚花見羞。李嗣源因此更加寵愛她。
在滅梁的戰役中,李嗣源屢建奇功,功高蓋主,使李存勖感覺如芒在背。花見羞當時剛剛年滿二十,卻也感受到了丈夫潛藏著殺身之禍。
她深恐自己的第二任丈夫稍不留心,就會被人殺害,因而時時提醒李嗣源注意自保。
李嗣源就問她該如何自保,花見羞讓他時時不可離開軍中,經常要跟部下待在一起。以免為李存勖乘機所殺。這一陣枕旁風自然把李嗣源吹得更加清醒。
後來,李嗣源在河北稱帝。與在洛陽的李存勖分庭抗爭。當時河北不適於李嗣源的進一步發展。
李嗣源又向花見羞問計?花見羞分析道:河北各地形勢複雜,難以立國。不如渡過黃河,入據開封,西攻洛陽。李嗣源權衡形勢,再次采納了花見羞的建議。
不久,正當李嗣源的軍隊渡過黃河時,禁軍統領郭從謙發動叛亂,率兵入宮,李存勖中流矢而死。這樣李嗣源就適時趕到洛陽,迅即平定變亂,名正言順地即了帝位。
李嗣源繼承皇位後,很多舉措都受花見羞的影響。他革除了李存勖在位時所製定的許多製度,撤銷了一些有名無實的機構,推崇節儉並勤政愛民。正好當時連年豐收,百姓逐漸豐裕,社會穩定,算是五代時最安康的一段時光。
李嗣源原配早死,即位後,想立花見羞為後。花見羞推辭說:“皇後不過是個名號,倘若彼此相愛,名號又算什麽?何況陛下與原配夫人夏氏曾患難相隨,如今她雖已過世,但她所生的兩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領兵在外,況且夏氏的族人也多官居要職。
不如先不冊立皇後,而追封夏氏夫人為後,一來可使人覺得陛下不忘舊情,二來也可以穩定局麵。”李嗣源覺得很有道理,就采納了她的意見,果然贏得了朝野喝彩。
三年之後,群臣紛紛上表,認為皇後母儀天下,不可長久虛懸,並一致推崇花見羞,李嗣源更是求之不得。可花見羞仍然謙讓,堅持要李嗣源冊立曹淑妃為後。這個曹淑妃是誰?曹淑妃原來侍候過夏氏夫人,並幫著撫育過李嗣源與夏氏夫人所生的兩個兒子。
就在上次冊立皇後被花見羞拒絕之後,李嗣源執意要封花見羞一個淑妃的頭銜,由於花見羞建議將淑妃頭銜給曹夫人,曹夫人才成了曹淑妃。
這次,早已年老色衰、平日隻燒香禮佛、深居簡出的曹淑妃對花見羞說:“我素多病,不耐煩勞,妹可代我正位中宮。”花見羞慌忙拜辭道:“後為帝匹,即天下母,妾怎敢當此尊位呢?”於是曹氏就被冊立為皇後,花見羞則被封為淑妃。
曹皇後雖總掌後宮內權,但形同虛設,一切處置,多聽從花見羞的主張。花見羞雖然不是皇後,實際則是無冕之後。劉彠的兩個兒子也得賜官爵,從此衣食無憂。
當時後宮有人生了兒子,李嗣源便讓無子的花見羞養育,這就是許王李從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