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二個問題一說完,話題立刻多了起來。管家收拾了桌子,端上熱茶、咖啡、熱牛奶。


    經過了今天晚上,孫茹現在對易青真是刮目相看,佩服的五體投地。


    以往她和易青以及導演班的同學在一起,無非是討論些這個鏡頭怎麽拍,那個機位怎麽擺,那場戲燈怎麽打之類的專業話題。


    孫茹私心裏一直覺得,易青這個狀元未必比她高明得了多少,專業方麵兩人應該是不相上下。今天她才知道,易青的思維方式竟是與她完全不一樣的,就象工匠和藝術家是不同的一樣。


    孫茹看了一眼桌上的餐後熱飲,她知道易青喝東西喜歡濃鬱香滑的口味,對咖啡和濃茶都不太感興趣。她一邊跟大家聊天,一邊很自然的拿起一個空杯子,倒了半杯熱紅茶,兌進熱奶牛奶,在小罐子裏挑了些氣味非常濃鬱的巴西黑蜂蜜出來加進茶裏,給易青調了一杯香滑馥鬱的熱奶茶,笑盈盈的放在他麵前。


    易青平時在學校早被孫茹慣壞了,連句謝謝都沒有拿起來就喝。


    幾個客人若有所悟,意味深長的互相對視一眼。原來這個叫易青的小夥子不但是孫老爺子的學生,更是孫家第三代唯一女丁的乘龍快婿,也就是說,將來很有可能是孫老爺子事業和龐大遺產的繼承人。


    這樣一想,這些人愈加的曲意逢迎,頌聲不斷。孫老爺子抿著紅茶,嘴角含笑,這正是他的目的所在。從今天這頓飯以後,整個業界都會知道易青這個名字,無數隻眼睛將關注著他,無數人議論著他,這不但能更好的磨練他,更重要的是為他建立起關係網打下基礎——就象當年為孔儒做的那樣。


    一位年輕點的客人感慨的道:"易世兄說的固然是好極了。但是話說回來,我們這些人在這裏高談闊論,意興飛揚又有何用。易世兄不覺得曲高和寡?中國電影觀眾素質之差,舉世皆知,所謂的電影改革,又能得到基層民眾的多少支持?"


    易青肅然道:"這話我可決不能苟同。中國電影所麵臨的尷尬現狀,也是這四部商業電影暴露出來的電影改革中將遭遇的最大阻力,其實也正是中國電影薄弱的觀眾基礎的問題。閣下強調中國觀眾的整體藝術修養差,卻沒有看到中國觀眾的文化鑒賞能力高,我們的民族文化積澱深這個特點。中國電影觀眾基礎薄弱,觀眾欣賞水平低,這是曆史形成的,世界各國的電影文化形態都要經過這個階段,豈能把這種現象獨立出來單單指責我們中國的觀眾?"


    那客人笑道:"中國觀眾文化鑒賞能力高?真沒看出來!當今世界評價一個國家的文化形象最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電影,電影修養高而文化鑒賞能力高,聞所未聞,豈不是自相矛盾。"


    易青搖頭道:"一點也不矛盾。先生隻知藝術史,而不知社會史。新中國成立之前,電影這一事物在民國時期雖然已經煥發出特有的東方神采,但是畢竟時間太短;自新中國建立之後,電影為政治服務,造成藝術萎縮,主旋律電影盛行,實際上阻礙了平民電影的發展,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時期及其餘波的種種破壞,第四代導演之前中國可謂全無電影。中國第三代導演、第四代導演雖有部分作品,卻被政治閹割的非常厲害,廣大中國觀眾接觸電影大抵是從第五代的《黃土地》、《紅高粱》開始,也就是說,中國觀眾真正接受電影文化熏陶的時間不過是區區二十幾年。以二十幾年的積澱,中國電影能走到今天,幾乎拿遍世界所有重要電影節的獎項,中國觀眾的水平至少能達到世界中等偏下的程度,這個事實還不能說明我們的文化底子確實極好?"


    "...先生與一些業內前輩隻知抱怨觀眾不懂電影,卻不知其根源。我們都知道中國觀眾有喜愛看故事片的傳統,有崇尚真實,注重情節的特點。這些老掉牙的觀點人人在說,但這隻是表麵現象,究其根本,有曆史和現實兩方麵的原因。曆史上來說,中國是世界各個大國古國中,封建曆史最長,封建思想積存最深厚的國家;大一統、高集權的社會形態與政治形態決定了中國的文化氛圍和文化品格。數千年來,中國的知識分子教育人民要做順民,以維護穩定的統治環境和國家的和諧。順民文化必然導致藝術欣賞性格的不健全。從古至今,中國的基層文化受眾隻注重戲劇、文學等作品情節和再現式的真實性,中國的電影觀眾看電影隻看故事情節,隻看作品反映的生活與現實比較是否真實,卻不知道這恰恰是藝術中最不重要或者比較不重要的兩部分。"


    "...再有,中國電影觀眾基礎薄弱的現狀,更是我們國家的經濟現狀和社會現狀形成的。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老百姓,隻要能吃飽飯,他們就要進行文化消費。在西方,文化消費的主流或者說最重要的方式是電影,但是中國基層群眾的文化消費依靠什麽?是電視!因為在中國看電視是不要錢的。一個中國的家庭,可能一年都不進電影院,但是幾乎天天都要看電視。在中國,很多不看經典名著、不聽古典音樂、不看電影、更不看舞台劇話劇的年輕人,他們通過什麽渠道感知自己生活圈以外的世界?除了網絡就是電視!電視新聞、電視劇、電視綜藝節目是中國都市人最基本最廣泛的文化娛樂項目。我們在電影院裏看了到的大多數電影觀眾,他們都是關了家裏的電視出來看電影的。"


    "...所以我覺得中國觀眾對時下電影種種千奇百怪的批評毫不奇怪。大多數的中國觀眾是用電視劇的鑒賞方式和欣賞模式來看電影的,大多數的中國觀眾根本不知道電影跟電視到底有什麽根本區別,也隻有中國話裏才會有''影視作品'';這個詞,英文或者法文裏永遠不會把電影和電視合並成一個詞組來說。也隻有在中國,演電影的演員跟演電視的演員幾乎可以竄來竄去,沒有嚴格的界限,反正隻要有錢有片酬就行,反觀西方,有誰聽說好萊塢電影明星去拍電視劇的?在中國的非專業影評和觀眾評論中,經常會出現把電影跟某電視劇相比較的笑話,單純的電影評論也完全用的是電視劇的思維方式,其根源就在於此。"


    一席話說的這些專家們麵麵相覷。中國的電影界和影評界的專家都非常的高傲,他們平時都以藝術家自居,根本不屑於跟人討論電視劇,覺得有失身份,所以平時根本不會往這方麵去想。而易青感知電影的方向一直秉持他自己的所謂人本主義,平民路線,所以他會關注到基層社會的文化消費形式,這也是當初他能令孫老爺子眼前一亮的地方。


    "...電影和電視劇相比,電影更象美術、音樂作品,而電視劇更象文學作品。對電視劇而言,故事情節和再現曆史的、生活中的真實非常重要,而對於電影來說,這兩方麵隻不過是編劇學的一小部分,而編劇隻不過是電影六大部門中的一小部分——所以電影才一百多年時間,就發展為世界八大藝術之一,而電視劇卻登不上人類藝術的大雅之堂。打個比方說,電視劇是溪流,電影是浩瀚的大海——正因為如此,中國電影的觀眾永遠在批評電影的故事情節、或者是動作場麵真實不真實之類細枝末節的跟電影本身關係不大的環節。"


    "...舉個例子說,《英雄》裏被批評最多的一個場麵就是所謂的''秦軍箭陣'';。批評者煞有介事的考證曆史上秦軍根本不是這樣攻城的,卻不知道這種考證對一部電影來說毫無意義。也有很多人批評《十麵埋伏》裏時間不吻合,剛才還在秋天的竹林扔飛刀,轉眼就是劉和金兩人在漫天飛雪裏決鬥。其實這種批評意見如果發生在兩部電視劇裏是恰如其分的,用來批評電影就有點好笑了。處理藝術的''大真實'';與''小真實'';之間的關係是藝術創作的根本之一。為了情感內涵的大真實,可以犧牲現實細節的小真實,《英雄》裏的秦軍箭陣是為了渲染秦軍的戰爭壓力而刻意營造的氛圍,為後麵趙國人以生命捍衛文化文字的精神做鋪墊的,是在世界觀眾麵前歌頌中國人的文化風骨的,就這個主題而言,曆史上秦人如何攻城的根本微不足道,但是大多數觀眾卻寧可忽略了精神內涵層麵的東西去關注箭陣是不是真的,關注秦軍打仗是不是大喊''大風'';,並且對此津津樂道,其實是用電視劇的眼光去看電影。同樣的,《十麵埋伏》中的漫天大雪是一種象征意味的浪漫場景,在情緒上是悲壯淒美的,為了加強人物情緒和主題上的悲淒這個''大真實'';,時間季節上的''小真實'';完全是可以忽略的。張一謀的處理雖然不能算絕妙,但是也可以說是中規中矩,非常學院派。可惜大多數觀眾隻注重現實中是否存在這樣的場景,並不欣賞畫麵的藝術象征意義和電影主題所捕捉的人性的真實。"


    "電視文化對電影觀眾的影響還遠不止如此。中國電影圈有個奇怪的現象,拍電影的整天抱怨看電影的看不懂電影;看電影的立刻反唇相譏,說拍電影的就應該拍出大家都看的懂的東西。其實兩邊是雞同鴨講,說的都是外語,討論的不是同一種東西,公平的說,要是中國觀眾都能看的懂,那就要以故事情節為主要創作方向,那就成了電視劇而不是電影了——這種拍法就會象九十年代後日漸衰敗的香港電影,成了所謂劇情商業片,事實證明這條道路是要毀掉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電影的。這種其實並不奇怪,奇怪的是沒有一個電影人願意去深究一下這種情況的根源是什麽,其實搞藝術的人隻要不那麽自以為是,肯站在普通觀眾的角度想想,應該不難得出結論,事實上,沒有一個電影人肯去搞電影基礎教育這種不賺錢的事業,沒有人去告訴基層的民眾,到底什麽東西叫電影,怎麽樣叫看懂一部電影。"


    "...其實很多人以為看懂故事情節就是看懂一部電影了,事實並非如此。對於非專業的觀眾來說,看懂導演語匯,或者通俗的叫主題才能說的上''看懂'';,這也是電視劇和電影的根本區別。導演語匯其實就是導演通過電影要說的一句話。比如《英雄》,整部電影就說了一句話——什麽是英雄?為了理想而犧牲一切的人都是英雄,無名、飛雪、長空以秦救天下為理想,秦始皇與殘劍以天下大一統為理想,他們都是英雄;《十麵埋伏》的主題是劉德樺的那句台詞''三年的苦戀,不如三天的相處'';,深刻討論了人性的無常和愛情的特質;《無極》講的是宿命論,一個女孩騙了一個男孩,長大就會被所有男人騙;《夜宴》的主題是欲望,欲望的無限度擴張會毀滅愛情、親情和一切美好的事物;馮曉剛的《手機》講的是''人,應該不應該撒謊'';這個問題,導演的觀點是人與人是需要空間的,適當的隱瞞和謊言可以使人際和諧,手機的出現打破了社會人關係之間的距離感,使人和人空間緊張;《大腕》是..."


    易青一口氣不歇的一連講了二十幾部有點名氣的電影的導演語匯,幾個影評人的眼睛越瞪越大,他們搞了半輩子電影,也沒見過腦子裏能裝這麽多東西的年輕人,而且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全倒出來,如數家珍,一個晚上就聽他一個人說了。


    孫老爺子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今晚之後,借這些人的嘴巴,自己這個愛徒一定會以博聞強記而聞名圈內的。


    易青此時就象脫了韁的野馬,嘴上再也收不住了:"藝術的真實不是再現式的真實,不是跟生活一模一樣,它是從生活中抽象出來的。隻要情感和內涵的邏輯是真實的,形式和事件的真實可以忽略。這是電影和電視劇很重要的區別之一,正是因為這種文化觀念沒有形成,所以中國觀眾動不動就破口大罵,甚至激烈的指責導演們欺騙觀眾,其實不是電影的問題也不是觀眾的問題,是我們的整個文化結構出了問題。所以要改革電影,光是使勁拍好電影是不夠的,需要涉及的文化層麵非常的廣泛,比如放寬政審體製,比如建立獨立的電影和電視劇係統,比如中國電視收費化等等..."


    "這個問題的根本,是中國電影藝術理論研究的高水平和電影工業實踐能力的低水平,以及電影藝術的高水平和基層觀眾欣賞能力的低水平之間的矛盾。中國電影的現狀是,對電影理論的研究已經高精尖到了世界頂級水平,可是電影工業的很多領域還是剛起步,什麽都要進口;同時,在學校裏學了很高深的理論出來不知道怎麽拍電影,拍出來的東西沒有市場沒有票房。美國和歐洲每年派那麽多留學生來中國的電影學院學本事,學完了回到歐洲,回到好萊塢拍電影送進中國再賺中國人的錢,中國要拍個電影還要跟他們租器材,還要拿到國外用他們的機器剪接和做後期——反反複複的為他人做嫁衣裳。"


    "...要改革中國電影的現狀。首先要提高電影工業的水平和觀眾基礎。我們要拍的東西就是要兼顧觀眾的接受水平和藝術含量之間的比例,一部電影分十份,至少要有五成是普通觀眾能看的懂的,加強劇本,放大主題,純藝術領域的東西隻要有一兩分讓中層以上的觀眾回味一下就行了。拍的東西和思維模式要民族的、東方的、中國的為主,這樣觀眾才有親切感。這種類型的影片一旦成規模,每年出十部左右,觀眾的欣賞水平自然就上來了,這不比跟觀眾拉鋸戰,動不動擺出藝術家的架子要強的多嗎?等到電影觀眾的水平上來了,電影的藝術成分自然會越來越高,將來我們中國也會象法國人一樣,有電影藝術中心,有純藝術院線,我們中國的小孩子中也會出電影家...重點是,這種過程的拉動主導力量應該是觀眾,他們才是根本,而不是靠電影人一相情願。中國電視行業正在逐步進行收費化,隻要電影貼近群眾,觀眾自然會從電視前走到電影院,中國有幾億觀眾基礎,中國電影將來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


    (ps:總覺得這章好象沒有把問題講清楚,大家有什麽看法或者疑問請提出來,將來寫到易青和易家班搞電影改革,大展拳腳的時候經常會開會的,可以在開會的時候說這些問題^o^)(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活色生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並收藏活色生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