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雪勢漸小,天還未放亮,剛剛破曉之時。
施進卿打著哆嗦,在曹虎的陪同下,站在午門外等待入朝的官員隊伍裏。
“曹護衛,每日早朝都會有如此多的官員參加麽?”
望著身邊密密麻麻,不下於數百名的官員,施進卿感到非常驚訝的問道。
曹虎答道:“朝廷的朝會分為三種,即大朝會、朔望日朝會、平常朝會。”
“大朝會屬於禮節儀式朝會,隻在正旦、冬至、萬壽節舉行,百官向天子朝賀,規模較大,在奉天殿舉行。”
“朔望日朝會,在每月的初一、十五舉行,其性質如同大朝會,也在奉天殿舉行,隻是朝賀,不論政事。”
“平常朝會,即今日你我參加的朝會,俗稱早朝,在奉天門舉行。朝廷除了早朝,還有偶爾舉行的午朝、晚朝。”
“早朝時,所有在京官員,不論官職大小,包括來京述職的地方官員,皆要上朝。”
“原來如此。”施進卿感慨道:“難怪有這麽多等待入朝的官員!”
曹虎目光望向午門,示意施進卿望過去,接著道:“看見沒有?那邊有五道門,從前麵看,隻能看見三道門,實則還有兩道不易被人發現的左、右掖門。”
“中間那道門,即為禦道,唯天子能從此出入。禦道兩邊的左右兩闕供當值將軍、校尉等護衛儀仗人員進出。等下你隨我跟著文武兩班官員分別由左、右掖門進入。”
“多謝曹護衛提點!”施進卿感激不已道。
曹虎道:“太子殿下命我親自帶你參加今日的早朝,我自然會提醒你入朝的禮儀及相關事宜。”
“曹護衛昨日所授,在下已經記住。”
施進卿接話道:“依朝廷典製,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陛下曉諭百官時,百官要跪著聽。陛下賞賜東西時,百官須在禦前跪受賜物,然後五拜叩首。”
“你不用過於緊張,等下朝會開始後,朝堂上自有禮官唱喝,提示禦前奏對的官員何時跪、何時站。”
曹虎見施進卿把他昨日傳授的“入朝規矩”背誦了出來,不由得寬慰道:“除了邊讀奏本邊進行奏事的官員,一般情況下其他官員都不下跪,甚至還有大臣在朝堂上交頭接耳聊天的。”
施進卿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隨口問道:“寒冬臘月的,會不會有人偷懶,不來參加早朝?”
曹虎笑道:“通常來說,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朝廷會通過牙牌與注籍對於上朝官員進行管理。”
“其中,牙牌隻發給在京官員,用於出入皇城,無牌不許擅入,大內森嚴,宮廷守衛認牌不認人。”
“太子殿下昨日賜給你的令牌,乃是象征春和殿侍衛身份的令牌。除非陛下召見,否則沒有這個令牌,我今日亦無法帶你入宮。”
“太子殿下賜你令牌,隻是權宜之計,待陛下對你另行安排之後,令牌還需由我送還有司。”
大明朝廷對牙牌的管理十分嚴格,丟失或者是損壞牙牌都要受到處罰。
牙牌字號,公、侯、伯以“勳”字,駙馬都尉以“親”字,文官以“文”字,武官以“武”字,教坊官以“樂”字,入內宮以“宮”字。
注籍(古代的簽到表)在京衙門各置辦一冊,寫明官員職銜姓名,送東西長安門,每早有吏員從長安門領門籍,按官員出入情況予以填寫,六科以此查閱官員早朝是否出班,對於失朝者予以彈劾。
就在這時,午門上的五鳳樓之中,當值的宦官敲響了鍾鼓。
於是,當值將軍、校尉等護衛儀仗人員率先進入午門。
之後,列好隊伍的文武官員由左、右掖門進入。
“緊跟著我,別走散了。”
曹虎提醒身後的施進卿說道。
施進卿心跳加速,尾隨曹虎之後,生怕被旁邊洶湧而來的人潮給擠丟了。
兩人跟著進入午門之後,開始在金水橋南按照品級站好隊伍。
此時,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兩隊相對而立,站在禦道兩旁,等待大明天子的到來。
天子寶座設在奉天殿廊內正中,稱之為金台。
片刻後,有禮樂之聲響起,永樂皇帝朱棣的身影出現在禦門之中,並緩緩登上金台安坐。
同時錦衣衛鳴鞭,鴻臚寺唱“入班”,文武左右兩班官員按次序過橋,進入奉天門,並行一拜三叩頭之禮。
施進卿跟著曹虎有模有樣的行跪拜之禮。
由於參加早朝的官員人數較多,施進卿與曹虎的令牌身份品級過低,便排在了門外。
“眾卿平身。”朱棣朗聲道。
從禦前至奉天門外,每間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名禮官重複朱棣的話。
施進卿聽到禮官喊“平身”,他跟著曹虎直起了腰。
“這個時候,堂上應該有官員開始奏事。”
曹虎低聲對身邊的施進卿說道:“你不要緊張,到時候禮官會喊你入朝覲見。”
朝堂之上。
“陛下,臣有事啟奏。”
兵部尚書金忠出列,雙手執著笏板,附身拜道。
“準奏。”朱棣抬手道:“起來說話。”
金忠先對著台上的皇帝鞠了一躬,然後朗聲道:“啟奏陛下,據兵部查驗,洪武二十八年奉命出使帖木兒國的禮科都給事中傅安,之所以至今未歸,乃是被帖木兒國主扣留。”
早在洪武初年,北方蒙古貴族建立的帖木兒帝國漸漸強大起來。
剛開始時,其國曾向大明“稱臣納貢”,但隨著勢力逐漸壯大,對外擴張節節勝利,酋長帖木兒野心勃勃,漸漸驕橫起來。
他表麵上還不斷派使者前來朝拜進貢,以此麻痹朱元璋,實際上是到內地刺探軍情,為軍事擴張作準備。
當時朱元璋沒有識破,於洪武二十八年派傅安率領外交使團,出使帖木兒國都城撒馬爾罕,商議邦交之事。
傅安辦完公事,因在那裏水土不服,急著想回國,卻被帖木兒扣留,故而一直沒有消息傳回國內。
等到朱棣繼位後,便命令兵部派人去打探傅安的消息,為了獲得確切的信息,他還陸續派出了數十名錦衣衛校尉,配合兵部暗中行事。
“帖木兒將傅安扣留之後,派人帶著傅安遍曆西域諸國數萬裏,以誇其國土廣大遼闊,想以此震懾傅安,迫其投降。”
“傅安識破了帖木兒的狼子野心,執節不屈,如今正遭受折磨。昔漢蘇武使匈奴十九年,始歸穀吉,使郅支單於乃竟見害。今觀傅薛事,亦何其相類也。”
言及於此,金忠急忙向端坐在金台之上的朱棣瞄了一眼。
他見後者臉色凝重,噗通一聲跪下,叩首高聲道:“陛下,我大明天朝上國的國威豈容外邦酋首褻瀆?臣跪請陛下發兵迎回傅安!”
此話一出,堂上頓時安靜下來,空氣仿佛在一刹那間凝固。
今日朝會,第一件事就如此勁爆,直接讓殿門外不知情的施進卿感到異常震驚。
他雖與曹虎站在門外,卻也聽見了兵部尚書金忠的激揚之聲。
“嘭噗!”
寂靜的朝堂之上,突然從金台處傳出一聲悶響。
百官紛紛側目,尋聲望去,發現天子寶座上的朱棣臉色鐵青,不知從何處抽來一把鋒利的寶劍,持劍砍中了禦桌。
那聲悶響,正是寶劍劈入禦桌之後,產生的聲響。
“李興,把這個禦桌給朕換了!”
朱棣深吸一口氣,暫壓心中怒火,將寶劍收入劍鞘。
在內官監少監李興的安排下,很快就有兩名身高六尺有餘,體型壯實的內官,抬著一張新的禦桌從側門走了進來。
朱棣看著麵前的新禦桌,緩聲道:“自漢朝張騫鑿空西域,西域便成為我中央華夏天朝上國的附屬,盛唐將版圖擴張到了西域之西,而弱宋無力,以致西域與中華離心離德數百年。
<a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 id="wzsy">aiyueshuxiang.com</a>
他話鋒一轉,提高聲音,質問道:“如今區區蠻夷酋首也敢稱雄,是欺負我大明兵鋒不利乎?”
朝堂上眾武將勳貴,除了曹國公李景隆與魏國公徐輝祖等二代勳貴之外,其餘如武定侯郭英、長興侯耿炳文等開國老將皆老臉一紅。
朱棣說到這裏,氣就不打一處來。
從漢至唐,沒有中原王朝不費餘力的持續投入,西域怎麽可能發展起來?
所以他認為,大明若要遠邁漢唐,必須收回西域!
“陛下,臣讚成發兵帖木兒國接回傅安,但臣反對現在就向西域用兵。”
兵部侍郎齊泰出列奏言道。
朱棣不解道:“為何?”
“回陛下,如今吐魯番占據著高昌故地,別失八裏國控製著西域大部,瓦剌、吉爾吉斯等部族則盤踞在天山以北。”
齊泰恭聲道:“各方勢力相互征戰,僅別失八裏國就曾和瓦剌發生多次戰爭。且有不少來自西域之西的外族勢力,亦在西域之中四處掠劫。因此,臣以為朝廷若此刻出兵,非明智之舉。”
“你說的不無道理。”
朱棣並不是腦子一熱便忽略現實問題的人,他自有計較,於是朗聲道:“朕認為西域之事需再單獨再議,必須製定出行之有效的攻略章程,不能再讓西域亂下去了!”
“陛下聖明!”
齊泰行了一禮,隨後躬身退回班序。
“陛下,臣禮部尚書鄭沂有本啟奏。”
禮部尚書鄭沂雙手執笏,從文臣班序之中走出,俯身作勢欲下跪奏言。
“鄭尚書年事已高,站著奏事即可。”朱棣抬手道。
鄭沂恭聲道:“陛下,安南國相黎季犛(máo)殺其國主之後,改名胡一元,並立其子為安南國偽王。偽王繼位後,清除異己,迫害故安南王室,又派兵攻打占城國。故安南王之孫陳天平來奔,希望朝廷可以出兵剿滅偽王,還安南以太平。”
洪武末期,安南國外戚胡季犛當權,今年四月他廢少主自立,宣稱他本人是虞舜帝後裔胡公滿的子孫,並改名胡一元,命他的兒子胡漢蒼當國王,其當太上王,遂建立大虞國。
今年九月,胡漢蒼派出使臣上表大明朝廷,自稱原安國國陳姓王室絕滅,他以王室外甥的身份被群臣推戴為王,請求冊封。
然而,安南國王室陳氏的一位漏網之魚故安南王之孫陳天平,幾經波折,在半個月前逃到了大明京師,尋求朝廷幫助,並被安排住入皇城之西的會同館,等待朱棣召見。
恰巧這時,安南國偽王派出的使臣也抵達了京師,住進了會同館。
這些使臣原本都是陳氏王朝的故臣,見到陳天平後,驚愕下拜,如此便證實了陳天平故安南王之孫的身份。
朱棣得知此事來龍去脈之後,勃然大怒,認為安南國偽王如此欺騙他,顯然是不把他這位大明王朝第二任天子放在眼裏。
今日禮部尚書鄭沂所奏,本就是朱棣所知之事,不過是在朝堂上走個流程,將此事公之於眾,並議定對策。
“鄭沂聽旨,著禮部派人出使安南,責問偽王胡氏,要他必須對此事,給朕一個說法!”
朱棣高聲下令道。
鄭沂附身拜道:“老臣領旨。”
他見此事已有了決斷,便鞠了一躬,躬身退去。
鄭沂退回班序之後,戶部尚書鬱新走了出來。
“陛下,臣戶部尚書鬱新有本啟奏。”
朱棣仍舊抬手道:“鬱尚書年歲已高,免跪奏事。”
“謝陛下!”
鬱新躬身道:“今年朝廷的賦稅收入,戶部已在昨日完成計算,總收入折合銀圓為一千三百二十八萬兩,其中農賦共計征收兩千六百多萬石米麥,軍屯子粒共計兩千一百多萬石米麥。”
衛所軍士屯田所交納的租稅,叫做“子粒”,也就是“軍屯子粒”。
農賦和軍屯子粒是目前朝廷賦稅最大的兩個大頭。
鬱新匯報完後,又有其他堂部的尚書依次發言,匯報本年度的工作與政績。
當然,今年是永樂朝的開元之年,眾臣所奏之事,大多是好成績。
“諸卿誰還有本奏?”
見朝堂上又重新安靜了下來,朱棣忍不住問道。
“父皇陛下,兒臣有事啟奏。”
朱高煦出列,俯身跪下道。
朱棣連忙抬手道:“平身。”
“兒臣謝父皇。”
朱高煦起身後,接著道:“啟稟父皇,有海外華民施進卿不遠萬裏,從南洋三佛齊國乘船而來,欲求見父皇陛下。”
“宣他進來。”朱棣朗聲道。
他昨天已經得到朱高煦私下匯報,知曉了施進卿此次入京的緣由。
朱棣故意在今日早朝召見施進卿,就是想用施進卿的遭遇,告訴滿朝文武,大明出海巡洋的國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禮官高唱傳話道:“宣施進卿進殿!”
“草民施進卿,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施進卿渾身顫抖的走入殿門之中,噗通跪下,叩首高呼道。
“平身罷。”朱棣揮手道。
“謝陛下。”施進卿恭聲道。
“施進卿,你雖身在海外,但也是華夏子孫。朕想讓你給眾臣工們說一下,在南洋各國及海外島嶼之上,華民和客商生計如何,可有溫飽?”
朱棣接著說道。
“陛下,我海外華商華民,久居異邦,遠離故土,猶如在大海之上漂泊的一葉孤舟,不僅要忍受外族人的盤剝,還要躲避海盜的追殺,命都不保,何談生計?”
施進卿也是聰明人,所回答的內容正是朱棣與朱高煦想聽到的。
“此話怎講?”朱棣故作驚訝道。
施進卿便將他祖輩移民海外,以及梁道明是如何帶領他們這些定居在舊港的華民,抵抗滿者伯夷國入侵的慘烈之事,添油加醋的在朝堂之上說了出來。
一眾朝臣聽了他這番曆經磨難的遭遇,都生出了一絲別樣的感觸。
“陛下,我海外華民雖與大明遠隔重洋,但是心卻一時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故土。老人們死後,他們一定會交待後輩們念著大明老家。”
施進卿忽然跪下,痛哭流涕道:“陛下,我們也都是華夏的子孫,皇恩浩蕩,澤被天下。可是我們有苦又能向誰述?我們太感到無依無靠!難道我們是大明的棄兒嗎?陛下!”
不少朝臣聽了施進卿悲傷之語,竟然忍不住落下了被觸動的眼淚。
“陛下,海疆不靖,國不能安。我海外黎民,雖漂泊異鄉,亦是我中華血脈。大明乃天朝上國,豈能受外族人的屈辱?”
兵部侍郎齊泰出列道。
施進卿聽的激動不已,淚流滿麵。
就在朱棣準備開口寬慰施進卿幾句之時,大理寺卿呂震忽然出列,恭聲道:“陛下,太祖高皇帝在位時期,出海之民一是罪臣,二是逃民,三為奸商。”
“罪臣與逃民早已悖典忘祖,大逆不道。出海奸商亦是為了小利而抗太祖禁海之令。微臣認為,施進卿當判淩遲之罪。”
大理寺卿呂震此話一出,眾臣一片嘩然。
施進卿被嚇得臉色大變,寒冬臘月的,他被嚇得背上連冷汗都冒出來了。
朱高煦當即出聲反駁道:“如今並不存在禁海之令,呂卿勿以舊時禁令,治我永樂朝民。”
大理寺卿呂震被懟的啞口無言,麵露尷尬之色,躬身退了下去。
“海外華民與大明國民同宗同祖,棄之不顧,何談天朝國威?大明海域同樣是朕的國土,豈能讓外族海寇橫行作亂?”
朱棣豁然起身,掃視群臣,高聲質問道。
施進卿的心情仿佛過山車一樣,剛才怕的要死,現在聽了朱棣所言,覺得他被淩遲的可能性消失了。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殺我臣民者,哪怕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將其斬首示眾!滿者伯夷國,朕必滅之!”
朱棣殺氣騰騰的說道。
“吾皇聖明!”施進卿再次拜道。
PS:求推薦票、月票、章節打卡、評論、同人各種支持!
第一百二十九章:朕必滅之
雪勢漸小,天還未放亮,剛剛破曉之時。
施進卿打著哆嗦,在曹虎的陪同下,站在午門外等待入朝的官員隊伍裏。
“曹護衛,每日早朝都會有如此多的官員參加麽?”
望著身邊密密麻麻,不下於數百名的官員,施進卿感到非常驚訝的問道。
曹虎答道:“朝廷的朝會分為三種,即大朝會、朔望日朝會、平常朝會。”
“大朝會屬於禮節儀式朝會,隻在正旦、冬至、萬壽節舉行,百官向天子朝賀,規模較大,在奉天殿舉行。”
“朔望日朝會,在每月的初一、十五舉行,其性質如同大朝會,也在奉天殿舉行,隻是朝賀,不論政事。”
“平常朝會,即今日你我參加的朝會,俗稱早朝,在奉天門舉行。朝廷除了早朝,還有偶爾舉行的午朝、晚朝。”
“早朝時,所有在京官員,不論官職大小,包括來京述職的地方官員,皆要上朝。”
“原來如此。”施進卿感慨道:“難怪有這麽多等待入朝的官員!”
曹虎目光望向午門,示意施進卿望過去,接著道:“看見沒有?那邊有五道門,從前麵看,隻能看見三道門,實則還有兩道不易被人發現的左、右掖門。”
“中間那道門,即為禦道,唯天子能從此出入。禦道兩邊的左右兩闕供當值將軍、校尉等護衛儀仗人員進出。等下你隨我跟著文武兩班官員分別由左、右掖門進入。”
“多謝曹護衛提點!”施進卿感激不已道。
曹虎道:“太子殿下命我親自帶你參加今日的早朝,我自然會提醒你入朝的禮儀及相關事宜。”
“曹護衛昨日所授,在下已經記住。”
施進卿接話道:“依朝廷典製,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陛下曉諭百官時,百官要跪著聽。陛下賞賜東西時,百官須在禦前跪受賜物,然後五拜叩首。”
“你不用過於緊張,等下朝會開始後,朝堂上自有禮官唱喝,提示禦前奏對的官員何時跪、何時站。”
曹虎見施進卿把他昨日傳授的“入朝規矩”背誦了出來,不由得寬慰道:“除了邊讀奏本邊進行奏事的官員,一般情況下其他官員都不下跪,甚至還有大臣在朝堂上交頭接耳聊天的。”
施進卿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隨口問道:“寒冬臘月的,會不會有人偷懶,不來參加早朝?”
曹虎笑道:“通常來說,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朝廷會通過牙牌與注籍對於上朝官員進行管理。”
“其中,牙牌隻發給在京官員,用於出入皇城,無牌不許擅入,大內森嚴,宮廷守衛認牌不認人。”
“太子殿下昨日賜給你的令牌,乃是象征春和殿侍衛身份的令牌。除非陛下召見,否則沒有這個令牌,我今日亦無法帶你入宮。”
“太子殿下賜你令牌,隻是權宜之計,待陛下對你另行安排之後,令牌還需由我送還有司。”
大明朝廷對牙牌的管理十分嚴格,丟失或者是損壞牙牌都要受到處罰。
牙牌字號,公、侯、伯以“勳”字,駙馬都尉以“親”字,文官以“文”字,武官以“武”字,教坊官以“樂”字,入內宮以“宮”字。
注籍(古代的簽到表)在京衙門各置辦一冊,寫明官員職銜姓名,送東西長安門,每早有吏員從長安門領門籍,按官員出入情況予以填寫,六科以此查閱官員早朝是否出班,對於失朝者予以彈劾。
就在這時,午門上的五鳳樓之中,當值的宦官敲響了鍾鼓。
於是,當值將軍、校尉等護衛儀仗人員率先進入午門。
之後,列好隊伍的文武官員由左、右掖門進入。
“緊跟著我,別走散了。”
曹虎提醒身後的施進卿說道。
施進卿心跳加速,尾隨曹虎之後,生怕被旁邊洶湧而來的人潮給擠丟了。
兩人跟著進入午門之後,開始在金水橋南按照品級站好隊伍。
此時,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兩隊相對而立,站在禦道兩旁,等待大明天子的到來。
天子寶座設在奉天殿廊內正中,稱之為金台。
片刻後,有禮樂之聲響起,永樂皇帝朱棣的身影出現在禦門之中,並緩緩登上金台安坐。
同時錦衣衛鳴鞭,鴻臚寺唱“入班”,文武左右兩班官員按次序過橋,進入奉天門,並行一拜三叩頭之禮。
施進卿跟著曹虎有模有樣的行跪拜之禮。
由於參加早朝的官員人數較多,施進卿與曹虎的令牌身份品級過低,便排在了門外。
“眾卿平身。”朱棣朗聲道。
從禦前至奉天門外,每間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名禮官重複朱棣的話。
施進卿聽到禮官喊“平身”,他跟著曹虎直起了腰。
“這個時候,堂上應該有官員開始奏事。”
曹虎低聲對身邊的施進卿說道:“你不要緊張,到時候禮官會喊你入朝覲見。”
朝堂之上。
“陛下,臣有事啟奏。”
兵部尚書金忠出列,雙手執著笏板,附身拜道。
“準奏。”朱棣抬手道:“起來說話。”
金忠先對著台上的皇帝鞠了一躬,然後朗聲道:“啟奏陛下,據兵部查驗,洪武二十八年奉命出使帖木兒國的禮科都給事中傅安,之所以至今未歸,乃是被帖木兒國主扣留。”
早在洪武初年,北方蒙古貴族建立的帖木兒帝國漸漸強大起來。
剛開始時,其國曾向大明“稱臣納貢”,但隨著勢力逐漸壯大,對外擴張節節勝利,酋長帖木兒野心勃勃,漸漸驕橫起來。
他表麵上還不斷派使者前來朝拜進貢,以此麻痹朱元璋,實際上是到內地刺探軍情,為軍事擴張作準備。
當時朱元璋沒有識破,於洪武二十八年派傅安率領外交使團,出使帖木兒國都城撒馬爾罕,商議邦交之事。
傅安辦完公事,因在那裏水土不服,急著想回國,卻被帖木兒扣留,故而一直沒有消息傳回國內。
等到朱棣繼位後,便命令兵部派人去打探傅安的消息,為了獲得確切的信息,他還陸續派出了數十名錦衣衛校尉,配合兵部暗中行事。
“帖木兒將傅安扣留之後,派人帶著傅安遍曆西域諸國數萬裏,以誇其國土廣大遼闊,想以此震懾傅安,迫其投降。”
“傅安識破了帖木兒的狼子野心,執節不屈,如今正遭受折磨。昔漢蘇武使匈奴十九年,始歸穀吉,使郅支單於乃竟見害。今觀傅薛事,亦何其相類也。”
言及於此,金忠急忙向端坐在金台之上的朱棣瞄了一眼。
他見後者臉色凝重,噗通一聲跪下,叩首高聲道:“陛下,我大明天朝上國的國威豈容外邦酋首褻瀆?臣跪請陛下發兵迎回傅安!”
此話一出,堂上頓時安靜下來,空氣仿佛在一刹那間凝固。
今日朝會,第一件事就如此勁爆,直接讓殿門外不知情的施進卿感到異常震驚。
他雖與曹虎站在門外,卻也聽見了兵部尚書金忠的激揚之聲。
“嘭噗!”
寂靜的朝堂之上,突然從金台處傳出一聲悶響。
百官紛紛側目,尋聲望去,發現天子寶座上的朱棣臉色鐵青,不知從何處抽來一把鋒利的寶劍,持劍砍中了禦桌。
那聲悶響,正是寶劍劈入禦桌之後,產生的聲響。
“李興,把這個禦桌給朕換了!”
朱棣深吸一口氣,暫壓心中怒火,將寶劍收入劍鞘。
在內官監少監李興的安排下,很快就有兩名身高六尺有餘,體型壯實的內官,抬著一張新的禦桌從側門走了進來。
朱棣看著麵前的新禦桌,緩聲道:“自漢朝張騫鑿空西域,西域便成為我中央華夏天朝上國的附屬,盛唐將版圖擴張到了西域之西,而弱宋無力,以致西域與中華離心離德數百年。
<a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 id="wzsy">aiyueshuxiang.com</a>
他話鋒一轉,提高聲音,質問道:“如今區區蠻夷酋首也敢稱雄,是欺負我大明兵鋒不利乎?”
朝堂上眾武將勳貴,除了曹國公李景隆與魏國公徐輝祖等二代勳貴之外,其餘如武定侯郭英、長興侯耿炳文等開國老將皆老臉一紅。
朱棣說到這裏,氣就不打一處來。
從漢至唐,沒有中原王朝不費餘力的持續投入,西域怎麽可能發展起來?
所以他認為,大明若要遠邁漢唐,必須收回西域!
“陛下,臣讚成發兵帖木兒國接回傅安,但臣反對現在就向西域用兵。”
兵部侍郎齊泰出列奏言道。
朱棣不解道:“為何?”
“回陛下,如今吐魯番占據著高昌故地,別失八裏國控製著西域大部,瓦剌、吉爾吉斯等部族則盤踞在天山以北。”
齊泰恭聲道:“各方勢力相互征戰,僅別失八裏國就曾和瓦剌發生多次戰爭。且有不少來自西域之西的外族勢力,亦在西域之中四處掠劫。因此,臣以為朝廷若此刻出兵,非明智之舉。”
“你說的不無道理。”
朱棣並不是腦子一熱便忽略現實問題的人,他自有計較,於是朗聲道:“朕認為西域之事需再單獨再議,必須製定出行之有效的攻略章程,不能再讓西域亂下去了!”
“陛下聖明!”
齊泰行了一禮,隨後躬身退回班序。
“陛下,臣禮部尚書鄭沂有本啟奏。”
禮部尚書鄭沂雙手執笏,從文臣班序之中走出,俯身作勢欲下跪奏言。
“鄭尚書年事已高,站著奏事即可。”朱棣抬手道。
鄭沂恭聲道:“陛下,安南國相黎季犛(máo)殺其國主之後,改名胡一元,並立其子為安南國偽王。偽王繼位後,清除異己,迫害故安南王室,又派兵攻打占城國。故安南王之孫陳天平來奔,希望朝廷可以出兵剿滅偽王,還安南以太平。”
洪武末期,安南國外戚胡季犛當權,今年四月他廢少主自立,宣稱他本人是虞舜帝後裔胡公滿的子孫,並改名胡一元,命他的兒子胡漢蒼當國王,其當太上王,遂建立大虞國。
今年九月,胡漢蒼派出使臣上表大明朝廷,自稱原安國國陳姓王室絕滅,他以王室外甥的身份被群臣推戴為王,請求冊封。
然而,安南國王室陳氏的一位漏網之魚故安南王之孫陳天平,幾經波折,在半個月前逃到了大明京師,尋求朝廷幫助,並被安排住入皇城之西的會同館,等待朱棣召見。
恰巧這時,安南國偽王派出的使臣也抵達了京師,住進了會同館。
這些使臣原本都是陳氏王朝的故臣,見到陳天平後,驚愕下拜,如此便證實了陳天平故安南王之孫的身份。
朱棣得知此事來龍去脈之後,勃然大怒,認為安南國偽王如此欺騙他,顯然是不把他這位大明王朝第二任天子放在眼裏。
今日禮部尚書鄭沂所奏,本就是朱棣所知之事,不過是在朝堂上走個流程,將此事公之於眾,並議定對策。
“鄭沂聽旨,著禮部派人出使安南,責問偽王胡氏,要他必須對此事,給朕一個說法!”
朱棣高聲下令道。
鄭沂附身拜道:“老臣領旨。”
他見此事已有了決斷,便鞠了一躬,躬身退去。
鄭沂退回班序之後,戶部尚書鬱新走了出來。
“陛下,臣戶部尚書鬱新有本啟奏。”
朱棣仍舊抬手道:“鬱尚書年歲已高,免跪奏事。”
“謝陛下!”
鬱新躬身道:“今年朝廷的賦稅收入,戶部已在昨日完成計算,總收入折合銀圓為一千三百二十八萬兩,其中農賦共計征收兩千六百多萬石米麥,軍屯子粒共計兩千一百多萬石米麥。”
衛所軍士屯田所交納的租稅,叫做“子粒”,也就是“軍屯子粒”。
農賦和軍屯子粒是目前朝廷賦稅最大的兩個大頭。
鬱新匯報完後,又有其他堂部的尚書依次發言,匯報本年度的工作與政績。
當然,今年是永樂朝的開元之年,眾臣所奏之事,大多是好成績。
“諸卿誰還有本奏?”
見朝堂上又重新安靜了下來,朱棣忍不住問道。
“父皇陛下,兒臣有事啟奏。”
朱高煦出列,俯身跪下道。
朱棣連忙抬手道:“平身。”
“兒臣謝父皇。”
朱高煦起身後,接著道:“啟稟父皇,有海外華民施進卿不遠萬裏,從南洋三佛齊國乘船而來,欲求見父皇陛下。”
“宣他進來。”朱棣朗聲道。
他昨天已經得到朱高煦私下匯報,知曉了施進卿此次入京的緣由。
朱棣故意在今日早朝召見施進卿,就是想用施進卿的遭遇,告訴滿朝文武,大明出海巡洋的國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禮官高唱傳話道:“宣施進卿進殿!”
“草民施進卿,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施進卿渾身顫抖的走入殿門之中,噗通跪下,叩首高呼道。
“平身罷。”朱棣揮手道。
“謝陛下。”施進卿恭聲道。
“施進卿,你雖身在海外,但也是華夏子孫。朕想讓你給眾臣工們說一下,在南洋各國及海外島嶼之上,華民和客商生計如何,可有溫飽?”
朱棣接著說道。
“陛下,我海外華商華民,久居異邦,遠離故土,猶如在大海之上漂泊的一葉孤舟,不僅要忍受外族人的盤剝,還要躲避海盜的追殺,命都不保,何談生計?”
施進卿也是聰明人,所回答的內容正是朱棣與朱高煦想聽到的。
“此話怎講?”朱棣故作驚訝道。
施進卿便將他祖輩移民海外,以及梁道明是如何帶領他們這些定居在舊港的華民,抵抗滿者伯夷國入侵的慘烈之事,添油加醋的在朝堂之上說了出來。
一眾朝臣聽了他這番曆經磨難的遭遇,都生出了一絲別樣的感觸。
“陛下,我海外華民雖與大明遠隔重洋,但是心卻一時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故土。老人們死後,他們一定會交待後輩們念著大明老家。”
施進卿忽然跪下,痛哭流涕道:“陛下,我們也都是華夏的子孫,皇恩浩蕩,澤被天下。可是我們有苦又能向誰述?我們太感到無依無靠!難道我們是大明的棄兒嗎?陛下!”
不少朝臣聽了施進卿悲傷之語,竟然忍不住落下了被觸動的眼淚。
“陛下,海疆不靖,國不能安。我海外黎民,雖漂泊異鄉,亦是我中華血脈。大明乃天朝上國,豈能受外族人的屈辱?”
兵部侍郎齊泰出列道。
施進卿聽的激動不已,淚流滿麵。
就在朱棣準備開口寬慰施進卿幾句之時,大理寺卿呂震忽然出列,恭聲道:“陛下,太祖高皇帝在位時期,出海之民一是罪臣,二是逃民,三為奸商。”
“罪臣與逃民早已悖典忘祖,大逆不道。出海奸商亦是為了小利而抗太祖禁海之令。微臣認為,施進卿當判淩遲之罪。”
大理寺卿呂震此話一出,眾臣一片嘩然。
施進卿被嚇得臉色大變,寒冬臘月的,他被嚇得背上連冷汗都冒出來了。
朱高煦當即出聲反駁道:“如今並不存在禁海之令,呂卿勿以舊時禁令,治我永樂朝民。”
大理寺卿呂震被懟的啞口無言,麵露尷尬之色,躬身退了下去。
“海外華民與大明國民同宗同祖,棄之不顧,何談天朝國威?大明海域同樣是朕的國土,豈能讓外族海寇橫行作亂?”
朱棣豁然起身,掃視群臣,高聲質問道。
施進卿的心情仿佛過山車一樣,剛才怕的要死,現在聽了朱棣所言,覺得他被淩遲的可能性消失了。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殺我臣民者,哪怕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將其斬首示眾!滿者伯夷國,朕必滅之!”
朱棣殺氣騰騰的說道。
“吾皇聖明!”施進卿再次拜道。
PS:求推薦票、月票、章節打卡、評論、同人各種支持!
第一百二十九章:朕必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