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p>
康平看完海壽親筆所寫的檢舉信與幾份證人口供,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超乎他的想象。</p>
他死死盯著海壽的雙眼,沉聲問道:“關於黃儼欺君之事,除你之外,還有何人知曉?”</p>
“那位姓紀的武官應該也是知情人,至於大理寺卿呂震,下官不敢妄言。”</p>
海壽老老實實的回答道。</p>
“黃儼的彌天大謊,居然把當今的陛下也瞞了過去,可見此人心機之深、膽略之大、手段之高明!”</p>
康平神色嚴肅道:“陛下靠一封檢舉信及幾個人的口供,治黃儼欺君之罪並不難,可是陛下要顧及太上皇的臉麵。”</p>
他怕海壽誤會,於是又補了一句道:“太上皇移居長壽宮之後,特地命人把當年那塊九斤八兩重的甘薯幹,挪到了長壽宮的書房裏擺放著。”</p>
這些年以來,朱棣盼著天下各地都能種出九斤重的甘薯,好讓大明百姓再也不用為吃糧食而發愁。</p>
可忽然之間,當年的祥瑞之物,變成了一個天大的謊言,而且還是從海外販賣來的,這成何體統?</p>
而海壽作為知情不報之人,嚴格來說,也參與了黃儼當年的欺君之事。</p>
朱棣憤怒之下,賜死海壽不過是一句話的事。</p>
“康公明鑒,下官並非有意冒犯太上皇!”</p>
海壽嚇得臉色慘白,不顧背上的傷痛,作勢就要給康平跪下磕頭。</p>
康平端著架子,也沒有去阻止。</p>
待海壽跪下後,他才緩緩說道:“起來罷,咱家來看你,也是得了當今陛下的授意。否則,以咱家的身份,敢私自來看你麽?”</p>
海壽一聽,覺得是這個道理,便忍著疼從地上爬了起來。</p>
他轉念一想,得知朱高煦派康平來看他,估計是有所安排,略作猶豫後,欲言又止。</p>
康平是個人精,自然理解海壽的心情。</p>
此刻,他沒有直說朱高煦的意圖,而是故意提到了另一件事,道:“陛下之前召見興安,問他何人可以勝任內官監太監之職,你猜怎麽著?興安竟然推舉你去做內官監太監!”</p>
海壽認真聽著,沒有接話。</p>
康平接著道:“陛下又問興安,為何不推薦黃儼,卻推舉你,你可知興安怎麽回答的?”</p>
“下官不知。”海壽答道。</p>
康平說道:“興安說他當年入宮時,曾受過你的提攜,一直銘記在心。陛下聽了興安所答,撫須感歎,說你與黃儼不同,是個有良心的人。”</p>
他這話,有七分真,三分假。</p>
海壽年紀與鄭和相差不大,如今也是年過五旬的人,怎能不明白康平的言外之意。</p>
</p>
很顯然,朱高煦是想借他的手,來鏟除黃儼及其朋黨。</p>
在海壽看來,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之所以要這麽做,八成是為了保全太上皇朱棣的臉麵。</p>
畢竟,他海壽與黃儼一樣,最早都是朱棣身邊的親信宦官。</p>
可他看著辛辛苦苦收集的證據,依然不能扳倒黃儼,就覺得憋屈。</p>
“若你相信咱家,那這信與口供,就讓咱家先替你收著。你也知道,現在還不是處置黃儼的時候,你和興安、金英等人都先忍一忍,待時機成熟之時,咱家自會替你稟明陛下。”</p>
康平見海壽似有不甘,當即表態道:“念在你迷途知返,揭發黃儼有功,咱家覺得,陛下將來處置黃儼時,必然會保你一命的。”</p>
“康公大恩,下官沒齒不忘!”</p>
海壽忍痛鞠躬作揖道。</p>
“時候也不早了,你且好好養傷,咱家就先回了。”</p>
康平起身,朝海壽拱拱手道:“不必送了。”</p>
次日。</p>
早朝結束後。</p>
武英殿。</p>
“奴婢王振,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p>
朱高煦望著跪在大殿之上自稱“王振”的中年宦官,點了點。</p>
侍立在側康平會意,扯著嗓子喊聲道:“平身。”</p>
王振磕了頭,然後貓著腰站起來道:“謝陛下!”</p>
朱高煦皺眉瞅了瞅,沒有看清王振的長相,便給旁邊的康平使了個眼色。</p>
康平高聲道:“往前進十步。”</p>
王振得令,躬身向前走了十步,距離禦桌又近了一些。</p>
朱高煦定眼一看,竟然發現王振下巴上似乎有胡子,便朗聲道:“再往前進十步。”</p>
“遵旨。”</p>
王振聽到朱高煦的吩咐,立即躬身前行,又走了十步。</p>
“抬起頭來。”</p>
朱高煦的聲音響起。</p>
王振奉命抬頭。</p>
朱高煦便看見一張皮膚白皙,五官清秀的臉,然而王振的下巴上有一層不太顯眼的黑色胡子。</p>
“你就是朕敕封的內書堂副教習?”</p>
朱高煦是第一次見到王振,所以有些好奇對方的長相。</p>
“回稟陛下,正是奴婢。”</p>
王振恭聲答道:“由於奴婢是成年後才入的宮,因此與禦馬監太監慶督公(慶耀)類似,下巴上的胡子刮掉後又長了出來,最近幾年長勢越來弱,也越來越稀疏了。”</p>
朱高煦知道,曆史上宋朝有個大太監叫童貫,就長胡子。</p>
據後世考究,童貫會長胡子大致有兩個說法。</p>
一個說法認為童貫是在成年後才淨身做的太監,另一個說法認為童貫的雄性激素分泌水平遠超旁人。</p>
朱高煦上次見到慶耀,便發現慶耀的胡子已經變得極其稀少了。</p>
想來眼前的王振,應該也是這個原因。</p>
“朕問你,內書堂的小內使們,進學情況如何了?”</p>
朱高煦手裏有一份報告,內廷各衙門共送去十七名少年內侍,其中禦馬監就有五名。</p>
王振老實答道:“經過這半月的學習,眾內使皆已認得三百多個字,可以完成簡單的讀寫。”</p>
“哪幾個人表現最佳?”</p>
朱高煦問道。</p>
王振恭聲報了五六個人的名字。</p>
朱高煦示意康平認真記下,接著道:“王振,你要好好替朕教導那些小內使,朕從不虧待有功之人,你明白嗎?”</p>
“奴婢明白,奴婢明白!奴婢必定不負聖恩,認真教授眾內使識字讀書,傳授他們忠義廉恥之道!”</p>
王振聞言,內心大喜,當即跪下領旨道。</p>
“好,你退下罷。”</p>
朱高煦揮了揮手道。</p>
康平看完海壽親筆所寫的檢舉信與幾份證人口供,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超乎他的想象。</p>
他死死盯著海壽的雙眼,沉聲問道:“關於黃儼欺君之事,除你之外,還有何人知曉?”</p>
“那位姓紀的武官應該也是知情人,至於大理寺卿呂震,下官不敢妄言。”</p>
海壽老老實實的回答道。</p>
“黃儼的彌天大謊,居然把當今的陛下也瞞了過去,可見此人心機之深、膽略之大、手段之高明!”</p>
康平神色嚴肅道:“陛下靠一封檢舉信及幾個人的口供,治黃儼欺君之罪並不難,可是陛下要顧及太上皇的臉麵。”</p>
他怕海壽誤會,於是又補了一句道:“太上皇移居長壽宮之後,特地命人把當年那塊九斤八兩重的甘薯幹,挪到了長壽宮的書房裏擺放著。”</p>
這些年以來,朱棣盼著天下各地都能種出九斤重的甘薯,好讓大明百姓再也不用為吃糧食而發愁。</p>
可忽然之間,當年的祥瑞之物,變成了一個天大的謊言,而且還是從海外販賣來的,這成何體統?</p>
而海壽作為知情不報之人,嚴格來說,也參與了黃儼當年的欺君之事。</p>
朱棣憤怒之下,賜死海壽不過是一句話的事。</p>
“康公明鑒,下官並非有意冒犯太上皇!”</p>
海壽嚇得臉色慘白,不顧背上的傷痛,作勢就要給康平跪下磕頭。</p>
康平端著架子,也沒有去阻止。</p>
待海壽跪下後,他才緩緩說道:“起來罷,咱家來看你,也是得了當今陛下的授意。否則,以咱家的身份,敢私自來看你麽?”</p>
海壽一聽,覺得是這個道理,便忍著疼從地上爬了起來。</p>
他轉念一想,得知朱高煦派康平來看他,估計是有所安排,略作猶豫後,欲言又止。</p>
康平是個人精,自然理解海壽的心情。</p>
此刻,他沒有直說朱高煦的意圖,而是故意提到了另一件事,道:“陛下之前召見興安,問他何人可以勝任內官監太監之職,你猜怎麽著?興安竟然推舉你去做內官監太監!”</p>
海壽認真聽著,沒有接話。</p>
康平接著道:“陛下又問興安,為何不推薦黃儼,卻推舉你,你可知興安怎麽回答的?”</p>
“下官不知。”海壽答道。</p>
康平說道:“興安說他當年入宮時,曾受過你的提攜,一直銘記在心。陛下聽了興安所答,撫須感歎,說你與黃儼不同,是個有良心的人。”</p>
他這話,有七分真,三分假。</p>
海壽年紀與鄭和相差不大,如今也是年過五旬的人,怎能不明白康平的言外之意。</p>
</p>
很顯然,朱高煦是想借他的手,來鏟除黃儼及其朋黨。</p>
在海壽看來,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之所以要這麽做,八成是為了保全太上皇朱棣的臉麵。</p>
畢竟,他海壽與黃儼一樣,最早都是朱棣身邊的親信宦官。</p>
可他看著辛辛苦苦收集的證據,依然不能扳倒黃儼,就覺得憋屈。</p>
“若你相信咱家,那這信與口供,就讓咱家先替你收著。你也知道,現在還不是處置黃儼的時候,你和興安、金英等人都先忍一忍,待時機成熟之時,咱家自會替你稟明陛下。”</p>
康平見海壽似有不甘,當即表態道:“念在你迷途知返,揭發黃儼有功,咱家覺得,陛下將來處置黃儼時,必然會保你一命的。”</p>
“康公大恩,下官沒齒不忘!”</p>
海壽忍痛鞠躬作揖道。</p>
“時候也不早了,你且好好養傷,咱家就先回了。”</p>
康平起身,朝海壽拱拱手道:“不必送了。”</p>
次日。</p>
早朝結束後。</p>
武英殿。</p>
“奴婢王振,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p>
朱高煦望著跪在大殿之上自稱“王振”的中年宦官,點了點。</p>
侍立在側康平會意,扯著嗓子喊聲道:“平身。”</p>
王振磕了頭,然後貓著腰站起來道:“謝陛下!”</p>
朱高煦皺眉瞅了瞅,沒有看清王振的長相,便給旁邊的康平使了個眼色。</p>
康平高聲道:“往前進十步。”</p>
王振得令,躬身向前走了十步,距離禦桌又近了一些。</p>
朱高煦定眼一看,竟然發現王振下巴上似乎有胡子,便朗聲道:“再往前進十步。”</p>
“遵旨。”</p>
王振聽到朱高煦的吩咐,立即躬身前行,又走了十步。</p>
“抬起頭來。”</p>
朱高煦的聲音響起。</p>
王振奉命抬頭。</p>
朱高煦便看見一張皮膚白皙,五官清秀的臉,然而王振的下巴上有一層不太顯眼的黑色胡子。</p>
“你就是朕敕封的內書堂副教習?”</p>
朱高煦是第一次見到王振,所以有些好奇對方的長相。</p>
“回稟陛下,正是奴婢。”</p>
王振恭聲答道:“由於奴婢是成年後才入的宮,因此與禦馬監太監慶督公(慶耀)類似,下巴上的胡子刮掉後又長了出來,最近幾年長勢越來弱,也越來越稀疏了。”</p>
朱高煦知道,曆史上宋朝有個大太監叫童貫,就長胡子。</p>
據後世考究,童貫會長胡子大致有兩個說法。</p>
一個說法認為童貫是在成年後才淨身做的太監,另一個說法認為童貫的雄性激素分泌水平遠超旁人。</p>
朱高煦上次見到慶耀,便發現慶耀的胡子已經變得極其稀少了。</p>
想來眼前的王振,應該也是這個原因。</p>
“朕問你,內書堂的小內使們,進學情況如何了?”</p>
朱高煦手裏有一份報告,內廷各衙門共送去十七名少年內侍,其中禦馬監就有五名。</p>
王振老實答道:“經過這半月的學習,眾內使皆已認得三百多個字,可以完成簡單的讀寫。”</p>
“哪幾個人表現最佳?”</p>
朱高煦問道。</p>
王振恭聲報了五六個人的名字。</p>
朱高煦示意康平認真記下,接著道:“王振,你要好好替朕教導那些小內使,朕從不虧待有功之人,你明白嗎?”</p>
“奴婢明白,奴婢明白!奴婢必定不負聖恩,認真教授眾內使識字讀書,傳授他們忠義廉恥之道!”</p>
王振聞言,內心大喜,當即跪下領旨道。</p>
“好,你退下罷。”</p>
朱高煦揮了揮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