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海外建國的風險並不小,一是靖江王侄當時還年幼,二是吳王叔的身份較為特殊,若兩者前往海外時發生意外,輿論會對爺爺不利。”</p>


    朱瞻堂思索片刻之後,說出了他的觀點。</p>


    朱棣高深莫測的笑了一聲,意味深長的望著朱瞻堂問道:“堂兒,這個問題你以前考慮過麽?”</p>


    “孫兒不敢隱瞞,之前我曾問過爹,問他為何不奏請爺爺您把靖江王侄與吳王叔也改封到海外去。”</p>


    朱瞻堂略作猶豫,最終還是直言相告道:“爹當時告訴我,無論是靖江王侄還是吳王叔在改封就藩途中發生了意外,必然會有居心不良之輩造謠是爺爺您指使人所為。”</p>


    “你怎麽看待此事?”</p>


    朱棣麵無表情的問道。</p>


    朱瞻堂肅容道:“吳王叔的身份過於特殊,對爺爺您來說,就像當年佐敬太爺爺(朱文正)對太祖皇帝一樣。”</p>


    朱棣尷尬一笑,伸手拿起一塊幹柴,丟入了暖爐之中。</p>


    盡管孔雀半島的氣候與大明兩廣地區接近,可不知怎得今年的正月異常寒冷。</p>


    當年朱文正被朱元璋軟禁,最後鬱鬱而終,以至於傳出了許多流言。</p>


    假如吳王朱允熞出了意外而死,指不定會冒出更難聽的傳言,說朱棣容不下朱標的兒子,擔心朱標的兒子將來奪位雲雲。</p>


    實際上,朱棣之所以沒有改封吳王朱允熞、靖江王朱佐敬去海外建國,除了朱瞻堂說的幾點緣由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那就是朱元璋當年下令“改封諸藩於中國之外建立宗周之國”的這個“諸藩”,包不包括靖江藩。</p>


    如果包括靖江藩,那麽自然也就包括吳藩,反之亦然。</p>


    洪武九年年底,初代靖江王朱守謙懷抱著其祖父南昌王的神主牌位踏上了就藩廣西桂林之路。</p>


    當時朱元璋明確規定:“靖江王,每年米二萬石,鈔萬貫,餘物半親王”。</p>


    這種待遇低於親王,但卻高於彼時的所有郡王。</p>


    朱元璋給侄孫朱守謙的冊寶也是與親王類似的金冊金印,此舉也彰顯出了靖江王與其他郡王的不同。</p>


    此外,大明的郡王並沒有莊田與護衛,皆依靠親王而存,可靖江王府卻有田莊、王城、護衛、長史!</p>


    甚至包括靖江王府的大門形製,朱元璋也特許其使用親王規製。</p>


    可惜朱守謙就藩之後,在廣西搞得民怨沸騰。</p>


    朱元璋於是在洪武十三年召朱守謙回京師戒諭之。</p>


    可朱守謙不知悔改,反而作詩譏刺,引古牽今,內多含冤抱恨。</p>


    朱元璋怒而廢其為庶人,打發他回鳳陽老家反省,希望他改過自新。</p>


    七年後,也就是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以為朱守謙經曆了這麽多的艱苦磨難,必定改過自新,便複其爵,徙鎮雲南。</p>


    然而這位初代靖江王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他到了雲南後很快又搞出了一個“軍民怨谘”的局麵,朱元璋隻得又將其召回,仍安置鳳陽。</p>


    令人大感意外的是朱守謙橫谘如故,在鳳陽強取牧馬,暴擾一鄉。</p>


    朱元璋大怒之下,召朱守謙至京師,笞而禁錮之。</p>


    就這樣,朱守謙在洪武二十五年正月鬱鬱而終,無諡。</p>


    後來,朱元璋冊封朱守謙的嫡長子朱讚儀為靖江王世子,並著手修治靖江王府,恢複廣西護衛的同時,於洪武二十七年做了一個決定:“靖江王府比正枝郡王遞減一等”。</p>


    也就是說,原先靖江王除了世子之外,餘子皆封鎮國將軍,女兒皆封縣主。</p>


    此規定一出,之後靖江王除了世子之外,餘子就要降一級封輔國將軍,女兒也隻能封郡君!</p>


    從一開始,靖江藩除世子之外,餘子受封隻是鎮國將軍,而非郡王。</p>


    由此可見,朱元璋最初給靖江藩定下的等級就是郡王。</p>


    但朱元璋考慮到靖江藩畢竟是老朱家的嫡長房,身份特殊,因此才給靖江王在郡王的基礎上提高了一下待遇。</p>


    後來朱元璋在洪武末年重新修訂了《祖訓》,規定親王之子除世子外皆封郡王,郡王之子除嫡長子外,其餘嫡子皆封鎮國將軍,餘子皆封輔國校尉(見前往第一百四十三章)。</p>


    按照這一版《祖訓》以及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的規定,靖江王之子除嫡長子外,其餘嫡子得降一級封輔國校尉,餘子皆封奉國中尉。</p>


    如此一來,若拋開田莊、王城、護衛、長史等親王才有的規製不談,靖江藩的地位,在永樂年間已經遠不如尋常的郡王。</p>


    永樂二年,朱棣在給第二任靖江王朱讚儀頒賜冊寶時,禮部已經將靖江王的待遇定為低於郡王,提出的方案是鍍金銀冊和銀印。</p>


    雖說當時朱棣出於政治上的考量,否定了禮部的方案,堅持按洪武年間的舊製給金冊金印,但冊寶大小較洪武年間有所縮小,與郡王的冊寶體積相當。</p>


    永樂十三年,朱讚儀長子朱佐敬襲封時,禮部建議隻賜予其低於普通郡王的銀印。</p>


    不過,在朱高煦的提議之下,朱棣將之改為鍍金銀印,與郡王相同,但冊繼續維持金冊。</p>


    至於其他,如靖江王的冠服、車輅儀仗、朝賀禮儀等等,大體上與親王等同,官屬、護衛數量也基本保持著親王規製。</p>


    “堂兒,你要記住,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可早起的蟲兒卻被鳥吃。”</p>


    朱棣捏了捏一下眉心,將腦中雜亂的思緒一掃而光,然後瞅著朱瞻堂沒頭沒腦的感慨了一句。</p>


    朱瞻堂覺得朱棣所言另有所指,暗暗記下了這句話。</p>


    “靖江藩地位特殊,所以你爹才會準許他私下與你大伯父(漢王朱高熾)簽訂售茶契約。”</p>


    朱棣喝了一口熱茶,隨後說道:“堂兒,你覺得你爹有沒有必要把你吳王叔、靖江王侄改封到海外去?”</p>


    “爺爺,孫兒的吳王叔雖為郡王,卻位同親王。這些年也一直生活在南京宗王坊,不像靖江王侄那般自由。”</p>


    朱瞻堂尋思道:“依孫兒之見,如今吳王叔連孫子都抱上了,將其改封到海外也不是壞事。至於靖江王侄,可以再等幾年。”</p>


    “哈哈哈!”</p>


    朱棣先是開懷大笑了幾聲,接著伸手拍了拍朱瞻堂的肩膀,吩咐道:“好孫兒,你且回去好好琢磨琢磨爺爺我剛才與你說的那些話。”</p>


    </p>


    “孫兒遵命。”</p>


    朱瞻堂恭敬的起身作揖道。</p>


    朱棣皺眉道:“又來了,你我爺孫之間,整這些虛禮給誰看?”</p>


    “爺爺莫怪,我這習慣一時間還未改掉。”</p>


    朱瞻堂撓了撓頭說道。</p>


    “另外,你再想想你漢王叔為何寧願惹得百姓不滿,也要大張旗鼓的為你瞻基堂兄選妾?”</p>


    朱棣開始布置功課道:“這個問題,下次我要考你。”</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棣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