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采花大盜(七)
東方不敗之貧僧不是禿驢 作者:西城雲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田伯光自認不算個好人,卻也沒幹過多大的壞事兒,就連頭上頂著的那個“淫賊”的名頭也讓他覺得莫名地委屈……明明大爺他根本就沒淫過哪家的良家女子,就算采花,采得也都是那燈紅酒綠之處的幾朵魁花。自打遇到了儀琳妹妹以後,就連這一點小小的愛好也都一並“從良”了。
大爺他頂天也就能算作個賊,偶爾在月黑風高的夜晚“劫富濟貧”。跟那下三濫、損人清白、惡貫滿盈的“淫”之一字又怎會扯上點滴關係呢?雖說吧,平日裏也會多瞧兩眼漂亮姑娘,調戲個把身材火辣的小妞兒……這叫風流倜儻,成年的男人哪個不是這樣,此乃□是也,算不得“淫”吧……
一身黑衣的青年背靠著樹幹,支著一條腿坐在樹上,懷裏抱著他的大刀,一手壓了壓頭上的草帽。那架勢十足的江湖浪蕩子,桀驁不馴中帶著點瀟灑不羈,再加上嘴角那似笑非笑的模樣,更是在身上平添了幾分邪氣。
隻是還不到一刻光景,這幅夜林遊俠圖就像開水鍋裏的氣泡,被連番的噴嚏聲戳破……
“啊、啊欠,啊欠……欠……”他又揉了揉鼻子。
儀琳妹妹可千萬要等田某人回去啊,等宰了那個不長眼的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色胚,證明了田某的“清白之身”,田某一定會立刻飛奔回到儀琳妹妹身邊來的~
帽簷下的眼神漸漸有些想入非非,像是在回憶“儀琳妹妹”甜美的微笑還有羞澀的嬌容,嗯……或許還有“儀琳妹妹”對著他溫柔細語、噓寒問暖的美好畫麵……
於是那張還算英挺的麵龐上平白多了幾分傻氣。
……
洛陽城的守兵腰挎大刀,在寒風中站得猶如一杆杆標槍,直挺挺地豎在城頭上,身旁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幾扇巨大的城門已經緊緊地闔上。棗紅色的門上,那一排排黃銅錠襯著搖曳的火光熠熠閃動。
按理說在玩家的觀念裏素來沒有什麽宵禁的概念,各大城鎮準點關上城門的舉措也就在特定幾天才會施行,這些天關城門應該多半是為了牡丹花會的緣故,當然也許跟城裏發生的怪事兒也有些幹係。
徐家老宅的議事廳裏,眾人正坐在一起聽徐管家說著最近洛陽城裏發生的兩樁怪事。這其中一樁厲師傅早有所知,就是大部分資深銅印客都不見了蹤影,之所以不說全部,是因為此刻眾人之中還坐著一位紅銅印客。
這另一樁則涉及到了本屆的洛陽花會。近日洛陽城裏走丟了不少孩子,多半介於總角之年。雖說也有那麽一兩個過了幾天又突然在家門口冒出來的,但餘下的那些至今未歸。最早那會兒丟的那一雙孩子,是為洛陽花會選出來的一對雙胞姐弟,約莫七、八歲的年紀,長相上那是不用說的,粉雕玉琢的一對金童玉女。
“小姐大約還有些印象,那對姐弟是城東官學裏劉夫子的一對老來子。兩位少爺小時候還在那裏進過學,挨過劉夫子的板子。二少爺還是他們的送子金童,那天哭著鼻子被夫子送回家……”
“咳咳……”厲師傅試圖挽救一下徐家少爺在大師同他家小娘子麵前的形象,卻在徐管家掃過來一記不鹹不淡的眼神之後給咽了回去。
老宅的管家徐福紀現今已是六十八的高齡,他服侍了徐家三代祖孫,徐家現在的幾位老爺、少爺幾乎都是他看著長大的。徐管家曆來不苟言笑,生平奉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準則,平日雖有些冷麵寡言,但整個宅子和徐氏的產業在他的管理之下,事事皆是有條不紊,有規有矩,絕少出差錯,堪稱洛陽一眾大管家的楷模。
徐氏一門對他一直頗為敬重,徐家的幾個老少爺們少不更事的時候都受過他的訓誡。那方式也實在算不上“以下犯上”,就是整日“陰魂不散”地跟在你後頭,用萬年不變的聲調,在你耳邊念叨,針對你不合規矩的地方,背誦家規還有君子之道等等……直叫徐家的男丁猶如芒刺在背,夜夜做夢都是徐管家那張嚴肅刻板的褶子臉,還有那無甚起伏的條條家規和君子戒律,最後不得不深刻檢討自己的過失,用小楷工整地寫下三尺來長的“責己書”交給他,表明今後再也不會重蹈覆轍方能解脫。當然,若是下回再犯,那就請眾位少爺把耳皮子繃繃緊,自求多福去吧……
因此言辭間就能看出他在徐氏父子麵前的地位,這位徐管家在述及徐家男丁過往的糗事之前,是從不會先打招呼,也不用顧及徐氏父子臉麵的。他用行動“告誡”了徐氏子弟,人生不會重來,若要“案底”清白如雪,平日裏就得多提點著自己少幹蠢事。也正是如此,徐氏男丁才牢牢記住了為人處世要沉得住氣,謹言慎行,決不能衝動莽撞……如若不然,就等著被取笑一輩子吧……
對於徐管家方才說到的事,徐小姐也印象頗深,說起來這還是自家哥哥小時候的一樁囧事。那年,她二哥的同窗不知在何處得了條青秋秋的小蛇木偶,大約劉夫子戒尺那麽長,拎著尾巴就能扭來扭去,那雕工活靈活現的,好似真的一般。某日那少年帶著小木蛇去書院裏嚇唬同學,本是想看人笑話順便顯擺一下,卻嚇得她素來號稱不怕蛇的二哥三魂失了七魄,哭喪著臉就往外一陣亂衝,像顆噴出來的爆爆豆似的一下就撞暈了來送飯的師母。也正是那一天,劉夫子才驚喜地知道劉夫人有了近一個月身孕的消息。隻是期間的過程略微驚險和鬧騰了些,而徐二少也在雙重刺激之後嚇得不輕,以為師母被自己害死了,眼淚鼻涕地扒著窗框在病房外守了大半日,直到劉夫人轉危為安,才扭扭捏捏被劉夫子提溜著送回家……
整件事從徐管家嘴裏被一板一眼地說了出來,並沒有任何添油加醋,但徐二少的形象卻毫無疑問地被定位了。神秀端坐在一旁耐心地聽著,麵上不動聲色,坐姿卻稍稍側著迎向徐府的眾人,一身寬大的衣袍恰好擋住了少年此時正輕微抖動的身形。
娘子大人,嘲笑他人年少無知的時候還是低調一些為好啊……
厲師傅此刻正為自家少爺的形象哀悼,汗顏地看向大師,見他依舊保持著那副波瀾不驚的微笑,才對著徐管家問道:“那,那究竟是怎麽回事兒呢?”
他覺得徐管家不會無故地說起這些陳年舊事,想必也是想借著自家二少爺少時的趣事,讓大師有些許觸動,進而能夠順利的開口請他出手救回那些孩子吧……
這件事詳說起來,得回憶到七天之前……
本屆花會是由洛陽的茶行負責籌辦的。前不久,那坐落在城郊萬花穀的會場,在官府的協助下剛剛被布置妥當,隻待花會前再做些許調整就能剪彩迎賓,正式開園了。這是洛陽一年一度的盛世,備受當地官民和各地愛花人士的關注。
那日,那雙孩子正隨著一幹大人去萬花穀裏彩排,道是天晴雲朗,牡丹飄香,眾人俱是心情舒暢,各個節目和開園流程的彩排進行得很順利。那對孩子在花會上要做的是扮演牡丹花神座下的童男童女,隨花會的經典劇目《花仙入凡》一起表演,最後坐在事先準備好的牡丹花台上,為入園的每一個遊客分送代表花開富貴的小香囊,以及吉祥的祝詞。
那花台是層層綻開的兩朵牡丹,並不是人工雕琢的仿製花,而是兩朵實實在在的巨型牡丹,名曰“雪山點翠台”,是茶行在深穀裏意外發現的兩株傳說中珍品,移植到了園子裏。這個品種的牡丹莖稈粗壯,有成年男子的腰身那般粗細,大約大半個人那麽高,立在門口就像兩尊門神,每株上都隻開一朵花,色如白雪大如磨盤,層層重重的花瓣尖上還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嫩綠色,故此得名。
孩子還小,自然沒法自己爬到那花蕊中去,所以茶行的人就專程在門後造了帶著扶手和滾輪的小階供兩人上下,不需要的時候還可以推到隱蔽處收起來,下來的時候會有大人再幫著把活動小台階送過來。誰知那日在旁候著的男人被太陽一晃眼的功夫,孩子就憑空不見了人影,那台階還好端端的在他手裏,根本沒迎在那花台之下!眾人喊著姐弟倆的名字找遍了附近的花叢,又翻遍了整座園子都沒能在落日前找回他們。
此後,又陸續發現城裏走丟了幾戶人家的孩子,都是些長相齊整乖巧聽話的。官府意識到事態嚴重,由於花會在即,城裏的人流變得愈加絡繹不絕,知情的人都懷疑是不是混進了一夥人販子。但一時衙差們也不好大肆搜查,怕打草驚蛇反倒令人販子狗急跳牆,隻能加緊了城門進出的排查和宵禁的力度。
誰知沒過幾天,有幾戶人家的孩子突然回來了,身上安然無恙,麵色並無不好的地方,衣衫也幹淨整潔,但他們對失蹤期間發生的事情一概不知,像是沒有任何印象,也不知道為何自己會突然立在了家門口。
畢竟都還是孩子,在他們看來捕快那都是抓壞人的,被一條條問得多了,人孩子就一嗓子嚎了開來。有一個男孩一邊哇哇地哭著,一邊把自己前日偷吃了幾塊糖,某某日捉了毛蟲嚇唬隔壁小梅,幾歲還在尿床等一係列他幹過的“壞事”都一一交代了出來……
但沒有一條是跟他失蹤的事兒搭上邊的……
這就令官府眾人更加頭疼……
大爺他頂天也就能算作個賊,偶爾在月黑風高的夜晚“劫富濟貧”。跟那下三濫、損人清白、惡貫滿盈的“淫”之一字又怎會扯上點滴關係呢?雖說吧,平日裏也會多瞧兩眼漂亮姑娘,調戲個把身材火辣的小妞兒……這叫風流倜儻,成年的男人哪個不是這樣,此乃□是也,算不得“淫”吧……
一身黑衣的青年背靠著樹幹,支著一條腿坐在樹上,懷裏抱著他的大刀,一手壓了壓頭上的草帽。那架勢十足的江湖浪蕩子,桀驁不馴中帶著點瀟灑不羈,再加上嘴角那似笑非笑的模樣,更是在身上平添了幾分邪氣。
隻是還不到一刻光景,這幅夜林遊俠圖就像開水鍋裏的氣泡,被連番的噴嚏聲戳破……
“啊、啊欠,啊欠……欠……”他又揉了揉鼻子。
儀琳妹妹可千萬要等田某人回去啊,等宰了那個不長眼的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色胚,證明了田某的“清白之身”,田某一定會立刻飛奔回到儀琳妹妹身邊來的~
帽簷下的眼神漸漸有些想入非非,像是在回憶“儀琳妹妹”甜美的微笑還有羞澀的嬌容,嗯……或許還有“儀琳妹妹”對著他溫柔細語、噓寒問暖的美好畫麵……
於是那張還算英挺的麵龐上平白多了幾分傻氣。
……
洛陽城的守兵腰挎大刀,在寒風中站得猶如一杆杆標槍,直挺挺地豎在城頭上,身旁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幾扇巨大的城門已經緊緊地闔上。棗紅色的門上,那一排排黃銅錠襯著搖曳的火光熠熠閃動。
按理說在玩家的觀念裏素來沒有什麽宵禁的概念,各大城鎮準點關上城門的舉措也就在特定幾天才會施行,這些天關城門應該多半是為了牡丹花會的緣故,當然也許跟城裏發生的怪事兒也有些幹係。
徐家老宅的議事廳裏,眾人正坐在一起聽徐管家說著最近洛陽城裏發生的兩樁怪事。這其中一樁厲師傅早有所知,就是大部分資深銅印客都不見了蹤影,之所以不說全部,是因為此刻眾人之中還坐著一位紅銅印客。
這另一樁則涉及到了本屆的洛陽花會。近日洛陽城裏走丟了不少孩子,多半介於總角之年。雖說也有那麽一兩個過了幾天又突然在家門口冒出來的,但餘下的那些至今未歸。最早那會兒丟的那一雙孩子,是為洛陽花會選出來的一對雙胞姐弟,約莫七、八歲的年紀,長相上那是不用說的,粉雕玉琢的一對金童玉女。
“小姐大約還有些印象,那對姐弟是城東官學裏劉夫子的一對老來子。兩位少爺小時候還在那裏進過學,挨過劉夫子的板子。二少爺還是他們的送子金童,那天哭著鼻子被夫子送回家……”
“咳咳……”厲師傅試圖挽救一下徐家少爺在大師同他家小娘子麵前的形象,卻在徐管家掃過來一記不鹹不淡的眼神之後給咽了回去。
老宅的管家徐福紀現今已是六十八的高齡,他服侍了徐家三代祖孫,徐家現在的幾位老爺、少爺幾乎都是他看著長大的。徐管家曆來不苟言笑,生平奉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準則,平日雖有些冷麵寡言,但整個宅子和徐氏的產業在他的管理之下,事事皆是有條不紊,有規有矩,絕少出差錯,堪稱洛陽一眾大管家的楷模。
徐氏一門對他一直頗為敬重,徐家的幾個老少爺們少不更事的時候都受過他的訓誡。那方式也實在算不上“以下犯上”,就是整日“陰魂不散”地跟在你後頭,用萬年不變的聲調,在你耳邊念叨,針對你不合規矩的地方,背誦家規還有君子之道等等……直叫徐家的男丁猶如芒刺在背,夜夜做夢都是徐管家那張嚴肅刻板的褶子臉,還有那無甚起伏的條條家規和君子戒律,最後不得不深刻檢討自己的過失,用小楷工整地寫下三尺來長的“責己書”交給他,表明今後再也不會重蹈覆轍方能解脫。當然,若是下回再犯,那就請眾位少爺把耳皮子繃繃緊,自求多福去吧……
因此言辭間就能看出他在徐氏父子麵前的地位,這位徐管家在述及徐家男丁過往的糗事之前,是從不會先打招呼,也不用顧及徐氏父子臉麵的。他用行動“告誡”了徐氏子弟,人生不會重來,若要“案底”清白如雪,平日裏就得多提點著自己少幹蠢事。也正是如此,徐氏男丁才牢牢記住了為人處世要沉得住氣,謹言慎行,決不能衝動莽撞……如若不然,就等著被取笑一輩子吧……
對於徐管家方才說到的事,徐小姐也印象頗深,說起來這還是自家哥哥小時候的一樁囧事。那年,她二哥的同窗不知在何處得了條青秋秋的小蛇木偶,大約劉夫子戒尺那麽長,拎著尾巴就能扭來扭去,那雕工活靈活現的,好似真的一般。某日那少年帶著小木蛇去書院裏嚇唬同學,本是想看人笑話順便顯擺一下,卻嚇得她素來號稱不怕蛇的二哥三魂失了七魄,哭喪著臉就往外一陣亂衝,像顆噴出來的爆爆豆似的一下就撞暈了來送飯的師母。也正是那一天,劉夫子才驚喜地知道劉夫人有了近一個月身孕的消息。隻是期間的過程略微驚險和鬧騰了些,而徐二少也在雙重刺激之後嚇得不輕,以為師母被自己害死了,眼淚鼻涕地扒著窗框在病房外守了大半日,直到劉夫人轉危為安,才扭扭捏捏被劉夫子提溜著送回家……
整件事從徐管家嘴裏被一板一眼地說了出來,並沒有任何添油加醋,但徐二少的形象卻毫無疑問地被定位了。神秀端坐在一旁耐心地聽著,麵上不動聲色,坐姿卻稍稍側著迎向徐府的眾人,一身寬大的衣袍恰好擋住了少年此時正輕微抖動的身形。
娘子大人,嘲笑他人年少無知的時候還是低調一些為好啊……
厲師傅此刻正為自家少爺的形象哀悼,汗顏地看向大師,見他依舊保持著那副波瀾不驚的微笑,才對著徐管家問道:“那,那究竟是怎麽回事兒呢?”
他覺得徐管家不會無故地說起這些陳年舊事,想必也是想借著自家二少爺少時的趣事,讓大師有些許觸動,進而能夠順利的開口請他出手救回那些孩子吧……
這件事詳說起來,得回憶到七天之前……
本屆花會是由洛陽的茶行負責籌辦的。前不久,那坐落在城郊萬花穀的會場,在官府的協助下剛剛被布置妥當,隻待花會前再做些許調整就能剪彩迎賓,正式開園了。這是洛陽一年一度的盛世,備受當地官民和各地愛花人士的關注。
那日,那雙孩子正隨著一幹大人去萬花穀裏彩排,道是天晴雲朗,牡丹飄香,眾人俱是心情舒暢,各個節目和開園流程的彩排進行得很順利。那對孩子在花會上要做的是扮演牡丹花神座下的童男童女,隨花會的經典劇目《花仙入凡》一起表演,最後坐在事先準備好的牡丹花台上,為入園的每一個遊客分送代表花開富貴的小香囊,以及吉祥的祝詞。
那花台是層層綻開的兩朵牡丹,並不是人工雕琢的仿製花,而是兩朵實實在在的巨型牡丹,名曰“雪山點翠台”,是茶行在深穀裏意外發現的兩株傳說中珍品,移植到了園子裏。這個品種的牡丹莖稈粗壯,有成年男子的腰身那般粗細,大約大半個人那麽高,立在門口就像兩尊門神,每株上都隻開一朵花,色如白雪大如磨盤,層層重重的花瓣尖上還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嫩綠色,故此得名。
孩子還小,自然沒法自己爬到那花蕊中去,所以茶行的人就專程在門後造了帶著扶手和滾輪的小階供兩人上下,不需要的時候還可以推到隱蔽處收起來,下來的時候會有大人再幫著把活動小台階送過來。誰知那日在旁候著的男人被太陽一晃眼的功夫,孩子就憑空不見了人影,那台階還好端端的在他手裏,根本沒迎在那花台之下!眾人喊著姐弟倆的名字找遍了附近的花叢,又翻遍了整座園子都沒能在落日前找回他們。
此後,又陸續發現城裏走丟了幾戶人家的孩子,都是些長相齊整乖巧聽話的。官府意識到事態嚴重,由於花會在即,城裏的人流變得愈加絡繹不絕,知情的人都懷疑是不是混進了一夥人販子。但一時衙差們也不好大肆搜查,怕打草驚蛇反倒令人販子狗急跳牆,隻能加緊了城門進出的排查和宵禁的力度。
誰知沒過幾天,有幾戶人家的孩子突然回來了,身上安然無恙,麵色並無不好的地方,衣衫也幹淨整潔,但他們對失蹤期間發生的事情一概不知,像是沒有任何印象,也不知道為何自己會突然立在了家門口。
畢竟都還是孩子,在他們看來捕快那都是抓壞人的,被一條條問得多了,人孩子就一嗓子嚎了開來。有一個男孩一邊哇哇地哭著,一邊把自己前日偷吃了幾塊糖,某某日捉了毛蟲嚇唬隔壁小梅,幾歲還在尿床等一係列他幹過的“壞事”都一一交代了出來……
但沒有一條是跟他失蹤的事兒搭上邊的……
這就令官府眾人更加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