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確實是沒得玩了。


    對鄭經來說,阮留之想用士子們的群情激憤來綁架他,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正如他跟清冷小道姑所說的那樣,夏蟲不可語冰。


    他一個現代人,跟一大群三觀完全不同的士子去論對錯?


    傻不傻?


    作為曾經的古文化研究者,他當然清楚,他的那番言論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絕對是顛覆性的,稍有不慎,就會給自己惹來無窮麻煩。


    既然會惹麻煩,那他自然不可能廣而告之,四處去張揚,更不可能為了爭個明白,來跟這麽多士子作對,因為這根本就沒意義。


    至於為啥想跟道家的高人去辯一辯,道理則很簡單。


    既然他來到了這個世界,那他後世那些相對科學的觀點,跟這個世界的觀點相矛盾相衝突是必然的事,而相對更為強大的儒家跟道家,又是避不開的,因此,他必須找機會來試試水。


    現在他算是儒家人,那就拿一個不相幹的道家來試試水唄!


    原因就這麽簡單。


    而且,為避免麻煩,還隻能私下裏試,而不是過分張揚。


    因此,今晚這個透明人他是當定了,不管阮留之怎麽玩。


    他無動於衷,阮留之也沒得玩了,把火給燒了起來,但卻不想把自己送進火坑的他隻好平息事態道:“這樣吧,等我先去會會那大膽狂徒,將此事論個明白,再跟諸位探討如何?”


    他委婉地逐客了。


    但卻給鄭經冠上了一大膽狂徒的名號。


    既然鄭浪之不肯出聲,那他跟這幫士子也沒啥好辯的,不如養精蓄銳,留待明晚去跟鄭浪之爭高低。


    於是乎,顧傾城等一幹不甘心的士子,被他送出了講經堂。


    “師尊,此事你怎麽看?”


    在送走一幹士子之後,他又即刻回道了後堂,開始跟諸糅真人探討起來。


    這是有必要的。


    既然鄭浪之不屑於跟那些年輕的士子們論,那就隻能由他跟諸糅真人來接過這一重任。


    這可是對聖人之言的顛覆啊!


    他們又豈能輕視?


    作為道家高人,秉著道家一貫的求真風格,他們倒不會像那些士子那樣,在沒有辯個明白之前,就輕率地下結論說,鄭浪之的觀點是錯的。


    就算說他錯,那也得用理論的方式,來跟他爭個明白,才能最終下結論。


    隻是該怎麽論呢?


    阮留之根本就沒頭緒。


    “何為道?”


    諸糅真人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阮留之楞了一下。


    作為道家之人,他當然不會認為,諸糅真人這一問,隻是讓他來解釋什麽是道家的道,要知道,這一問題他們起碼已討論了不下三百遍了。


    “師尊的意思是說,先讓他講清楚這一問題?”


    他反應了過來。


    諸糅真人讚許地點了點頭:“沒錯,他若是能把這一問題講得讓我滿意,我再來跟他好好辯上一辯。”


    阮留之不由得連連稱妙。


    確實太妙了。


    道這一概念,真有那麽容易講清楚嗎?


    還真不是。


    要知道,“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最核心的概念,沒有之一,諸子百家、三教九流都講“道”,但每一家,對道的理解都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是對立。


    比如說,在儒家,這個“道”字,基本是跟德聯係在一起的,主要探索的是為人處世之道,如仁孝禮義信,偏人之道。


    可就算是在儒家內部,也有派別之分,如孔聖人是起源,接下來是包括孟子、荀子在內的戰國八派,漢時的讖緯神學等,各派別對道的具體理解也不盡相同,甚至還有對立,根本就很難解釋清楚。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至於道家的道就更不用說了。


    別看道家是以《道德經》為聖典,就誤以為這個道字就已經講得很清楚,事實上,一個道字,在《道德經》裏出現了不下七十遍,但每一道字的含義都可能各不相同。


    “道可道,非常道。”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


    就算是讓阮留之來說,他也隻能從“道法自然”的角度,將道家的道理解為自然之道,然後再稍稍加以延伸,還是很難概而論之地講清楚。


    若是再加上其它聖賢對道的理解和說法,那就更沒法說了。


    比如說莊子的無為之道、以氣為道,韓非子的以理為道,《易傳》裏的形而上之道、陰陽之道……


    太多太多!


    根本就講不清!


    既然講不清,那你憑什麽說儒和道是一家,是一種互補的關係?


    阮留之頓時就放心了下來。


    第二天就是德王府的拜祭。


    道家的拜祭,是有規矩和禮儀的,尤其是德王府這種規模的拜祭,那規矩和禮儀還不是一般的多,一整套下來,還真得耗上差不多整整一天。


    別的不說,光是上香、祭神、供養、誦經等這一整套流程下來,就得耗費不少的時間。


    不過這些跟阮留之關係都不算大,主持拜祭的事,有諸糅真人親自去負責,誦經、儀式等,各殿也都有專人負責,而阮留之負責的,是監督,也就是到處去轉一下,保證拜祭儀式不出亂子。


    因此他有大把閑工夫。


    有這閑工夫,不如再找一下玄機小師妹,再仔細問一下那鄭浪之的情況,來為晚上的大辯做準備。


    說是放心了,可他心裏還是沒底,生怕那鄭浪之悟道太深,真能把道給講明,那他們這邊就被動了,這讓他不得不小心應對。


    今天的徐玄機也是閑的。


    因為這是自家,拜祭的儀式她自然是不必參加,而郡主和小王爺因為得跟著拜祭儀式走,因此他們的安全今天也用不著她操心,這讓她當然有時間來跟阮留之再次聊聊鄭浪之的情況。


    其實也沒太多可聊的了。


    除了夏蟲不可語冰。


    很快,她把前一天所發生的事,盡可能準確地跟阮留之複述了一遍。


    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希望真人不是夏蟲?


    好狂妄的家夥啊!


    阮留之很快就聽傻眼了。


    也再次給鄭浪之貼了一個大膽狂徒的標簽。


    可不知為什麽,他心裏卻更是不安了。


    那大膽狂徒,昨晚之所以在那些士子麵前無動於衷,是因為嫌他們傻,見識短?


    那這真是狂妄嗎?


    問題是,他是在拿道家李聖人之道在解釋這一行為啊!


    那萬一他不是狂妄,而是有真才實學呢?


    阮留之確實又不安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夏狀元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近墨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近墨黑並收藏大夏狀元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