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經的這一句,確實把大家給說蒙圈了。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就算你已經看破了,又何必說出來?
久不出聲的阮留之尷尬地說道:“哈哈,鄭公子,你誤會了,沒有的事。”
也好在鄭經沒有繼續揭短。
而諸糅真人則思索起鄭經的說法來。
是啊,人心是複雜的,一味的懷柔,對良善的老百姓可能還有效,可是對於惡人,效果確實不大,這個時候,確實需要有人唱白臉當好人,有人唱黑臉當壞人,恩威並施,才有效果啊!
如此一來,儒家和道家在前麵唱白臉當好人,法家在後麵唱黑臉當壞人,確實效果要好得多。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而且,得人心的往往是唱白臉的,而得罪人的是唱黑臉的,這麽一來,就算引入法家來配合,似乎也不會對儒家和道家的地位產生威脅啊!
“嗯,確實有一定道理。”
他立即又厚著臉皮捧哏了一句。
假裝當鄭經之前所舉的那一例子不存在。
“那就再說說富強吧。”
鄭經也不在意諸糅真人的厚臉皮,開始了下一階段的論述。
“相比天之道,人之道的力量其實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人類若是想變得富有、強大,就必須得因勢利導,合理利用天之道。
“在合理利用天之道這一塊,儒家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理念,道家也有天人合一的說法,但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我個人都覺得無法與墨家相比。
“與儒家和道家相比,墨家在天之道方麵的研究明顯要強上幾分,他們不僅研究,還善於利用工具。
“就好比說水車的發明,就能將水往高處引,以增加莊稼的產量,來養活更多的人。”
諸糅真人:“……”
剛給了法家機會,你現在又要拉上墨家?
這是要恢複百家爭鳴的節奏?
他還是有些不情願,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在合理利用天之道方麵,墨家確實比儒家和道家要強上許多。
就好比說儒家,盡管早已在《大學》裏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思想,可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之後,重心卻是放在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方麵,格物、致知幾乎已被遺忘。
而道家,盡管也有天人合一的說法,但卻沒有具體、明確的思想來指導如何合理利用天之道。
唉,又沒法反駁啊!
他又一次暗暗歎了一口氣。
而鄭經卻又說道:“說到一個富字,除了墨家以外,農家、雜家的作用其實也是不可忽略的,沒有農家的耕種,就不會有足夠多的糧食來養活所有的人,沒有雜家的商貿,商品就沒法流通,不能合理利用資源,來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
在古代,有農家的說法,但卻沒有商家的說法,這是因為,沒有誰在商業領域拿出成係統的理論著作,因此商家隻能算在以呂不韋為代表的雜家裏麵。
作為古文化研究者,鄭經自然清楚這一點。
諸糅真人:“……”
剛拉上了法家和墨家,你現在又要拉上農家和雜家,士農工商,這可是儒家的等級之分,你是一家都不想落下啊!
這一次,他真的不想再捧哏了。
而鄭經卻沒理會這麽多,又繼續說道:“說完富字,該說強字了。”
畢竟是當老師出身,一開口,他又有點收不住了。
“何謂強?
“人類要想生存、發展、富有,首先就得具備自保的能力。
“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人類麵對的是自然災害,以及強大的野獸侵襲,而到現在,麵對的則是異族的入侵。
“正所謂人以群分,就算是聖人,想做到真正的天下大同也是極其艱難的,因此,自保的能力始終得有。
“在自保能力的提升方麵,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遠遠沒法跟兵家、法家、墨家相比,因此,兵家也是不能或缺的。”
諸糅真人:“……”
又來了!
之前剛拉上了法家、墨家、農家、雜家,現在又拉上了一個兵家,果真是要恢複百家齊鳴的節奏!
可他也不得不承認,鄭浪之的這一番話又是很有道理的。
過去的數百年裏,為什麽會四分五裂、兵荒馬亂?
不就是因為做不到天下大同,人以群分嗎?
而在自保能力方麵,兵家確實是首屈一指,而法家除了以法治國的思想之外,還有富國強兵的提議,至於墨家,而墨家所發明的贛車、連弩車、籍車、雲梯、懸門、橐、軒車、軺車等,也確實在戰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這三家確實也不能缺啊!
一時之間,他又不知該說啥了。
負責唱黑臉的阮留之卻又有些不樂意了,他心想,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儒家和道家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現在你一張口,就想讓大家一夜回到戰國前?
盡管他是由儒轉道,可已刻進他骨子裏的等級觀念,一時還是難以扭轉,於是出聲質疑道:“按鄭公子的意思,除了儒家和道家以外,墨家、法家、農家、雜家、兵家都不可或缺?”
這倒是在鄭經意料之中的事,他早就知道,在這個等級觀念極強,門派意識也極強的時代,他的這些後世的平等觀念,自然是有不少人反對的。
但既然已經說了,他便所當然地回道:“當然,真正的聖人,為天下人著想,就得摒除門派之見,廣納天下真正有用的思想和文化。”
阮留之當然不會就此罷休,立即又追問道:“這麽多家都不可或缺,那誰排前,誰排後?”
又一個極為尖銳的問題被他拋到了鄭經麵前。
在封建社會,等級觀念是極強的,早在戰國時期,管子就提出了士農工商的說法,然後這一說法又被儒家所認可,最終變成了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的階層排序。
現在,阮留之當然是想用儒家的概念來打鄭經的臉了。
鄭經笑了一下。
作為古文化研究者,他當然清楚,在這個時代,階層的排序到底有多重要,別說是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就算是相當有地位的兵家之人,也就是武將,也被文人所輕視。
各家都有用的話他可以說,但直接破除等級觀念的敏感話題,他是不能隨便接的,於是笑道:“留之先生,這個問題我可以不回答你嗎?”
“為何?”
阮留之明知故問。
這道家名士,跟德王妃一樣腹黑啊,心眼是不是稍稍有點小?
無奈地笑了笑,他問道:“留之先生問出這樣一問題,是想讓我得罪光所有得罪不起的人,置我於死地嗎?”
不等阮留之回答,他又說道:“不要忘了一個前提,真人問的是人之道的真諦,因此,我是站在真正的聖人的角度來回答這一問題的,若是真正的聖人的話,我想他一定會把人人平等這一目標當成他畢生的追求。”
阮留之:“……”
真是滴水不漏啊!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就算你已經看破了,又何必說出來?
久不出聲的阮留之尷尬地說道:“哈哈,鄭公子,你誤會了,沒有的事。”
也好在鄭經沒有繼續揭短。
而諸糅真人則思索起鄭經的說法來。
是啊,人心是複雜的,一味的懷柔,對良善的老百姓可能還有效,可是對於惡人,效果確實不大,這個時候,確實需要有人唱白臉當好人,有人唱黑臉當壞人,恩威並施,才有效果啊!
如此一來,儒家和道家在前麵唱白臉當好人,法家在後麵唱黑臉當壞人,確實效果要好得多。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而且,得人心的往往是唱白臉的,而得罪人的是唱黑臉的,這麽一來,就算引入法家來配合,似乎也不會對儒家和道家的地位產生威脅啊!
“嗯,確實有一定道理。”
他立即又厚著臉皮捧哏了一句。
假裝當鄭經之前所舉的那一例子不存在。
“那就再說說富強吧。”
鄭經也不在意諸糅真人的厚臉皮,開始了下一階段的論述。
“相比天之道,人之道的力量其實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人類若是想變得富有、強大,就必須得因勢利導,合理利用天之道。
“在合理利用天之道這一塊,儒家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理念,道家也有天人合一的說法,但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我個人都覺得無法與墨家相比。
“與儒家和道家相比,墨家在天之道方麵的研究明顯要強上幾分,他們不僅研究,還善於利用工具。
“就好比說水車的發明,就能將水往高處引,以增加莊稼的產量,來養活更多的人。”
諸糅真人:“……”
剛給了法家機會,你現在又要拉上墨家?
這是要恢複百家爭鳴的節奏?
他還是有些不情願,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在合理利用天之道方麵,墨家確實比儒家和道家要強上許多。
就好比說儒家,盡管早已在《大學》裏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思想,可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之後,重心卻是放在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方麵,格物、致知幾乎已被遺忘。
而道家,盡管也有天人合一的說法,但卻沒有具體、明確的思想來指導如何合理利用天之道。
唉,又沒法反駁啊!
他又一次暗暗歎了一口氣。
而鄭經卻又說道:“說到一個富字,除了墨家以外,農家、雜家的作用其實也是不可忽略的,沒有農家的耕種,就不會有足夠多的糧食來養活所有的人,沒有雜家的商貿,商品就沒法流通,不能合理利用資源,來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
在古代,有農家的說法,但卻沒有商家的說法,這是因為,沒有誰在商業領域拿出成係統的理論著作,因此商家隻能算在以呂不韋為代表的雜家裏麵。
作為古文化研究者,鄭經自然清楚這一點。
諸糅真人:“……”
剛拉上了法家和墨家,你現在又要拉上農家和雜家,士農工商,這可是儒家的等級之分,你是一家都不想落下啊!
這一次,他真的不想再捧哏了。
而鄭經卻沒理會這麽多,又繼續說道:“說完富字,該說強字了。”
畢竟是當老師出身,一開口,他又有點收不住了。
“何謂強?
“人類要想生存、發展、富有,首先就得具備自保的能力。
“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人類麵對的是自然災害,以及強大的野獸侵襲,而到現在,麵對的則是異族的入侵。
“正所謂人以群分,就算是聖人,想做到真正的天下大同也是極其艱難的,因此,自保的能力始終得有。
“在自保能力的提升方麵,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遠遠沒法跟兵家、法家、墨家相比,因此,兵家也是不能或缺的。”
諸糅真人:“……”
又來了!
之前剛拉上了法家、墨家、農家、雜家,現在又拉上了一個兵家,果真是要恢複百家齊鳴的節奏!
可他也不得不承認,鄭浪之的這一番話又是很有道理的。
過去的數百年裏,為什麽會四分五裂、兵荒馬亂?
不就是因為做不到天下大同,人以群分嗎?
而在自保能力方麵,兵家確實是首屈一指,而法家除了以法治國的思想之外,還有富國強兵的提議,至於墨家,而墨家所發明的贛車、連弩車、籍車、雲梯、懸門、橐、軒車、軺車等,也確實在戰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這三家確實也不能缺啊!
一時之間,他又不知該說啥了。
負責唱黑臉的阮留之卻又有些不樂意了,他心想,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儒家和道家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現在你一張口,就想讓大家一夜回到戰國前?
盡管他是由儒轉道,可已刻進他骨子裏的等級觀念,一時還是難以扭轉,於是出聲質疑道:“按鄭公子的意思,除了儒家和道家以外,墨家、法家、農家、雜家、兵家都不可或缺?”
這倒是在鄭經意料之中的事,他早就知道,在這個等級觀念極強,門派意識也極強的時代,他的這些後世的平等觀念,自然是有不少人反對的。
但既然已經說了,他便所當然地回道:“當然,真正的聖人,為天下人著想,就得摒除門派之見,廣納天下真正有用的思想和文化。”
阮留之當然不會就此罷休,立即又追問道:“這麽多家都不可或缺,那誰排前,誰排後?”
又一個極為尖銳的問題被他拋到了鄭經麵前。
在封建社會,等級觀念是極強的,早在戰國時期,管子就提出了士農工商的說法,然後這一說法又被儒家所認可,最終變成了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的階層排序。
現在,阮留之當然是想用儒家的概念來打鄭經的臉了。
鄭經笑了一下。
作為古文化研究者,他當然清楚,在這個時代,階層的排序到底有多重要,別說是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就算是相當有地位的兵家之人,也就是武將,也被文人所輕視。
各家都有用的話他可以說,但直接破除等級觀念的敏感話題,他是不能隨便接的,於是笑道:“留之先生,這個問題我可以不回答你嗎?”
“為何?”
阮留之明知故問。
這道家名士,跟德王妃一樣腹黑啊,心眼是不是稍稍有點小?
無奈地笑了笑,他問道:“留之先生問出這樣一問題,是想讓我得罪光所有得罪不起的人,置我於死地嗎?”
不等阮留之回答,他又說道:“不要忘了一個前提,真人問的是人之道的真諦,因此,我是站在真正的聖人的角度來回答這一問題的,若是真正的聖人的話,我想他一定會把人人平等這一目標當成他畢生的追求。”
阮留之:“……”
真是滴水不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