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邏的侍衛提著風燈列隊走過,惜月斂息屏氣,將自己藏身在假山處,待隊伍過去,再繞到對著書房的回廊,攀到簷槽處伏下。
書房仍亮著燈,透過半掩的窗戶,她終於見到了那個她朝思暮想的身影。燕詡正坐於案前撫琴,神態專注,從這個角度看去,能看到他線條精致的側臉。半月不見,他似乎消瘦了些,眉宇間仍是清清冽冽的,琴聲清悅婉轉,和她平時彈的完全不同,她此時才知道,原來這首曲子竟是這般好聽。
她不由聽得癡了,幾乎忘了自己來此的目的。直到琴聲漸止,她猶豫著該怎麽現身,卻見燕詡取過一畫卷展開細看。她挪動身子調整了一下角度,終於看清他手中卷軸的內容,落英繽紛之中,一紅衣女子正翩翩起舞……
他看著畫中女子,清冽的眸子帶些幾分迷離和向往,眸光逐漸變得柔和纏綿,仿佛他手中捧著的,是他心底最隱秘的珍藏。
她無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伏在冰冷的梁上,看著自己一心愛慕的男子凝視著別的女子的畫像,她腦中陣陣嗡鳴,全身僵硬似墜入無底的深淵,摔得她體無完膚。
不知過了多久,燕詡終於將畫卷合上,起身來到書架旁,伸手往架上一個格子按去,那書架竟然往左邊移開兩丈,露出書架後一個暗門來,燕詡進去片刻後又出來,將書架歸位後才步出書房。
惜月怔怔望著遠去的男子,早已失去了現身的勇氣。他曾經娶過妻,但世子妃在成親第二日便死了,她在他身邊三年,除了自己,從未見他身邊有別的女子出現過。剛才畫卷上的女子會是誰?
她一直以為他和她一樣,心裏隻有對方,雖然她自知地位卑賤,不可能象那些世家女一樣名正言順地做他的妻妾,她從不敢多想,也從不敢奢望,她隻要他心裏有她就行,她也一直以為自己會安於現狀,滿足於無名無份地跟在他身邊,然而她此刻才明白,她所謂的現狀是基於他身邊沒有其它女人的情況下。
她隻覺滿心的苦澀,說不出的難受。
燕詡離開後,有小內侍進去收拾了一番,鎖上房門後才離去。她動了動早已凍得僵硬的身子,順著抱柱滑落,推開窗戶潛了進去,待眼睛適應黑暗後,摸索著來到書架前,照著記憶去按那暗格子。書架果然往左移開,露出一個窄小的暗門。
她深吸一口氣,側身進入暗門,門後是一個密室,她將桌上的羊角燈點然,密室內的擺設一目了然。密室內的格局與外麵的書房極相似,但密室的書案上,放著許多輿圖,山川、平原、河流,均有用筆勾勒過的痕跡,顯得雜亂無。其中一張輿圖旁,還寫有兩行字:天地有十方,一策塗萬靈。字跡有些潦草,但惜月還是認得出,那是燕詡的字。
她輕念了一遍,卻不知是何意思,皺了皺眉,又轉頭看向別處,頓時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四麵牆壁上掛滿了畫軸,而這些畫之中,畫的全是同一個女子,依稀能辨認出正是剛才燕詡深情凝視的畫中人。
她將羊角燈拿在手上挑燈細看,每幅畫上,女子姿態各異,或月下撫琴、或倚榻看書、或湖畔采蓮,而畫得最多的則是她的翩翩舞姿。惜月呆呆地站在那裏,觸目所及全是那名女子,她望著那女子,那女子也望著她,巧笑倩兮……她依稀感覺那女子有些眼熟,卻記不起在哪兒見過。
她便是燕詡一直深愛著的人嗎?那張芳華絕代的臉,讓她有種剜心般的痛,可她不得不承認,燕詡若是和她站在一起,會是怎樣般配的一對神仙眷侶。
燈芯啪地一聲輕響,將惜月驚醒,這個滿是燕詡心底記憶的地方,她片刻也不想多留。她轉身往回走,卻發現那道暗門已自動關上。她打量了一下這間密室,這裏的擺設和外麵的書房一模一樣,東麵依然有一個書架子。她想著既然進來的開關在書架上,大概出去的開關也會在這相應的書架上。
她試著去找開關,可這個書架和外麵的書架不一樣,上麵放了許多年代久遠的古籍,她掃了一眼,盡是些地方誌或武功秘笈。她心裏有些著急,胡亂按了幾下,卻聽喀喇幾聲響,牆角處竟然打開了一個方形的地道口。
她完全沒想到密室之中竟然還有另一個密室,究竟是什麽重要的東西,會讓燕詡這般小心翼翼,藏在密室中的密室?室內靜謐無比,隻有微弱的燭光輕輕晃動,望著那個陰森的口子,她的胸口劇烈跳動。
猶豫片刻,好奇心還是占了上峰。惜月咽咽口水,舉著羊角燈踏入地道之中。地道是個環形的石階,越是往下走,越感陣陣寒氣襲來,似比外麵還要冷,她心中暗驚,難不成這下麵是個冰窖?
終於下到地麵,惜月已是冷得瑟瑟發抖,舉起羊角燈照了照,這個地下室果然砌滿了大塊大塊的冰磚,寒氣繚繞,除了正中央放著一具白玉石模樣的玉棺,室中再無一物。
她心裏頓時升起一絲恐懼,她方才不過想著地下室裏很有可能再藏著些與那女子相關的東西,可若是這裏的東西與那女子無關,她根本不想去知道。她很想立即轉身走人,可心念一動,卻又強忍著,反而向玉棺走近。
她試著伸手摸了一下,手一觸到棺壁,頓覺寒徹透骨,這玉棺不知是什麽質材,竟然比真正的冰還要冰冷。她倒抽一口涼氣縮回了手,放下羊角燈撕下半截裙擺裹住雙手,這才將棺蓋推開約兩尺寬。按捺著狂跳不已的心跳,她再次舉燈往玉棺裏照。一照之下,她踉蹌地倒退了兩步,雖然方才心裏已隱約有幾分預感,此時還是有一股寒意從頭頂直透到背脊。
玉棺中躺著一名年輕女子,柳般的眉毛,長長的眼線和睫毛,豐潤的嘴唇,高挺的鼻子,小巧的瓜子臉,身上的紅色綢緞色澤鮮豔,仿佛是剛穿上不久的新衣。本以為會看到一具可怖的屍體,卻沒想到玉棺中躺著的女子,無論容貌、發膚,都像個熟睡了的人一般無異。
而這個人,正是那畫中女子。至於這女子的身份,哪怕她再不願意相信,此時此刻,她也無法再自欺欺人,那是已故的世子妃。
她驚惶至極,跌跌撞撞退到石階,想一走了之,可隨即想到絕不能讓燕詡發現她來過此處,又逼著自己冷靜下來,將玉棺蓋上。回到密室,在書架上搗鼓了一翻,終於將暗門打開。
大概是心神不寧,剛剛離開若拙園她便遇上了麻煩,本想攀上一棵鬆柏,借助鬆柏的高度翻進自己的園子,不料腳一滑,竟將借力的鬆枝踩斷,人便失了重心往下跌落。
正在不遠處巡視的侍衛聽到了聲響,提著風燈往她的方向靠近。惜月大驚失色,提氣想離開,腳心卻一陣刺痛,竟是扭到了。她急得冷汗直冒,正不知所措之際,忽覺背後有人靠近。她一驚,反手便是一記手刃,卻是遲了,身子被人從背後箍緊,嘴巴也被緊緊捂住。
那人的力道極大,她被禁錮在他寬闊的胸膛裏,絲毫動彈不得,溫熱的氣息自背後傳來,耳畔響起低沉的聲音,“別怕,是我。”
她聽出那竟是子爍的聲音,不待她有所反應,他已摟緊她提氣急奔。待終於停下時,兩人已是到了思過宮。思過宮隻住了兩位被廢的妃子,伺候的宮人攏共也隻四、五人,天寒地凍,此時更是人影也沒一個。
雖然剛才若非得他相助,她恐怕擺脫不了險境,但此時被他緊緊摟著,她還是有些不滿他的無禮。她掙脫子爍的手,瞪著眼看他,“你怎麽會在那裏?”
子爍卻似沒聽到她的話,半垂眸子看她,臉色有點陰沉,竟反問道:“那日你沒聽到我與你說的話嗎?我等了你七個晚上。”
惜月一怔,他那日確實和她說過子時在思過宮見麵,可是,她根本沒想過要來見他,“你以為你是誰?我為什麽要聽你的?”
子爍原本陰沉的臉在聽到這句話後更是一沉,他半眯著眼看她,眸中隱約有怒火燃起,“我是誰?你果真是忘得一幹二淨了,你倒是瀟灑。”
那略帶怨氣的話,讓惜月有點恐懼,可她不願意讓他看出她的怯意,後退一步道,“那你說,你到底是誰?”
她方退後,子爍卻踏前一步,直視她雙眼,“我可以告訴你我是誰,但我所說的一切,你必須相信我。”
這人真是狂妄之極,憑什麽他所說的,她就要相信?她嗤了一聲,“你願意說就說,信與不信,卻是我的事。再說,你是誰又與我有何關係?”
書房仍亮著燈,透過半掩的窗戶,她終於見到了那個她朝思暮想的身影。燕詡正坐於案前撫琴,神態專注,從這個角度看去,能看到他線條精致的側臉。半月不見,他似乎消瘦了些,眉宇間仍是清清冽冽的,琴聲清悅婉轉,和她平時彈的完全不同,她此時才知道,原來這首曲子竟是這般好聽。
她不由聽得癡了,幾乎忘了自己來此的目的。直到琴聲漸止,她猶豫著該怎麽現身,卻見燕詡取過一畫卷展開細看。她挪動身子調整了一下角度,終於看清他手中卷軸的內容,落英繽紛之中,一紅衣女子正翩翩起舞……
他看著畫中女子,清冽的眸子帶些幾分迷離和向往,眸光逐漸變得柔和纏綿,仿佛他手中捧著的,是他心底最隱秘的珍藏。
她無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伏在冰冷的梁上,看著自己一心愛慕的男子凝視著別的女子的畫像,她腦中陣陣嗡鳴,全身僵硬似墜入無底的深淵,摔得她體無完膚。
不知過了多久,燕詡終於將畫卷合上,起身來到書架旁,伸手往架上一個格子按去,那書架竟然往左邊移開兩丈,露出書架後一個暗門來,燕詡進去片刻後又出來,將書架歸位後才步出書房。
惜月怔怔望著遠去的男子,早已失去了現身的勇氣。他曾經娶過妻,但世子妃在成親第二日便死了,她在他身邊三年,除了自己,從未見他身邊有別的女子出現過。剛才畫卷上的女子會是誰?
她一直以為他和她一樣,心裏隻有對方,雖然她自知地位卑賤,不可能象那些世家女一樣名正言順地做他的妻妾,她從不敢多想,也從不敢奢望,她隻要他心裏有她就行,她也一直以為自己會安於現狀,滿足於無名無份地跟在他身邊,然而她此刻才明白,她所謂的現狀是基於他身邊沒有其它女人的情況下。
她隻覺滿心的苦澀,說不出的難受。
燕詡離開後,有小內侍進去收拾了一番,鎖上房門後才離去。她動了動早已凍得僵硬的身子,順著抱柱滑落,推開窗戶潛了進去,待眼睛適應黑暗後,摸索著來到書架前,照著記憶去按那暗格子。書架果然往左移開,露出一個窄小的暗門。
她深吸一口氣,側身進入暗門,門後是一個密室,她將桌上的羊角燈點然,密室內的擺設一目了然。密室內的格局與外麵的書房極相似,但密室的書案上,放著許多輿圖,山川、平原、河流,均有用筆勾勒過的痕跡,顯得雜亂無。其中一張輿圖旁,還寫有兩行字:天地有十方,一策塗萬靈。字跡有些潦草,但惜月還是認得出,那是燕詡的字。
她輕念了一遍,卻不知是何意思,皺了皺眉,又轉頭看向別處,頓時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四麵牆壁上掛滿了畫軸,而這些畫之中,畫的全是同一個女子,依稀能辨認出正是剛才燕詡深情凝視的畫中人。
她將羊角燈拿在手上挑燈細看,每幅畫上,女子姿態各異,或月下撫琴、或倚榻看書、或湖畔采蓮,而畫得最多的則是她的翩翩舞姿。惜月呆呆地站在那裏,觸目所及全是那名女子,她望著那女子,那女子也望著她,巧笑倩兮……她依稀感覺那女子有些眼熟,卻記不起在哪兒見過。
她便是燕詡一直深愛著的人嗎?那張芳華絕代的臉,讓她有種剜心般的痛,可她不得不承認,燕詡若是和她站在一起,會是怎樣般配的一對神仙眷侶。
燈芯啪地一聲輕響,將惜月驚醒,這個滿是燕詡心底記憶的地方,她片刻也不想多留。她轉身往回走,卻發現那道暗門已自動關上。她打量了一下這間密室,這裏的擺設和外麵的書房一模一樣,東麵依然有一個書架子。她想著既然進來的開關在書架上,大概出去的開關也會在這相應的書架上。
她試著去找開關,可這個書架和外麵的書架不一樣,上麵放了許多年代久遠的古籍,她掃了一眼,盡是些地方誌或武功秘笈。她心裏有些著急,胡亂按了幾下,卻聽喀喇幾聲響,牆角處竟然打開了一個方形的地道口。
她完全沒想到密室之中竟然還有另一個密室,究竟是什麽重要的東西,會讓燕詡這般小心翼翼,藏在密室中的密室?室內靜謐無比,隻有微弱的燭光輕輕晃動,望著那個陰森的口子,她的胸口劇烈跳動。
猶豫片刻,好奇心還是占了上峰。惜月咽咽口水,舉著羊角燈踏入地道之中。地道是個環形的石階,越是往下走,越感陣陣寒氣襲來,似比外麵還要冷,她心中暗驚,難不成這下麵是個冰窖?
終於下到地麵,惜月已是冷得瑟瑟發抖,舉起羊角燈照了照,這個地下室果然砌滿了大塊大塊的冰磚,寒氣繚繞,除了正中央放著一具白玉石模樣的玉棺,室中再無一物。
她心裏頓時升起一絲恐懼,她方才不過想著地下室裏很有可能再藏著些與那女子相關的東西,可若是這裏的東西與那女子無關,她根本不想去知道。她很想立即轉身走人,可心念一動,卻又強忍著,反而向玉棺走近。
她試著伸手摸了一下,手一觸到棺壁,頓覺寒徹透骨,這玉棺不知是什麽質材,竟然比真正的冰還要冰冷。她倒抽一口涼氣縮回了手,放下羊角燈撕下半截裙擺裹住雙手,這才將棺蓋推開約兩尺寬。按捺著狂跳不已的心跳,她再次舉燈往玉棺裏照。一照之下,她踉蹌地倒退了兩步,雖然方才心裏已隱約有幾分預感,此時還是有一股寒意從頭頂直透到背脊。
玉棺中躺著一名年輕女子,柳般的眉毛,長長的眼線和睫毛,豐潤的嘴唇,高挺的鼻子,小巧的瓜子臉,身上的紅色綢緞色澤鮮豔,仿佛是剛穿上不久的新衣。本以為會看到一具可怖的屍體,卻沒想到玉棺中躺著的女子,無論容貌、發膚,都像個熟睡了的人一般無異。
而這個人,正是那畫中女子。至於這女子的身份,哪怕她再不願意相信,此時此刻,她也無法再自欺欺人,那是已故的世子妃。
她驚惶至極,跌跌撞撞退到石階,想一走了之,可隨即想到絕不能讓燕詡發現她來過此處,又逼著自己冷靜下來,將玉棺蓋上。回到密室,在書架上搗鼓了一翻,終於將暗門打開。
大概是心神不寧,剛剛離開若拙園她便遇上了麻煩,本想攀上一棵鬆柏,借助鬆柏的高度翻進自己的園子,不料腳一滑,竟將借力的鬆枝踩斷,人便失了重心往下跌落。
正在不遠處巡視的侍衛聽到了聲響,提著風燈往她的方向靠近。惜月大驚失色,提氣想離開,腳心卻一陣刺痛,竟是扭到了。她急得冷汗直冒,正不知所措之際,忽覺背後有人靠近。她一驚,反手便是一記手刃,卻是遲了,身子被人從背後箍緊,嘴巴也被緊緊捂住。
那人的力道極大,她被禁錮在他寬闊的胸膛裏,絲毫動彈不得,溫熱的氣息自背後傳來,耳畔響起低沉的聲音,“別怕,是我。”
她聽出那竟是子爍的聲音,不待她有所反應,他已摟緊她提氣急奔。待終於停下時,兩人已是到了思過宮。思過宮隻住了兩位被廢的妃子,伺候的宮人攏共也隻四、五人,天寒地凍,此時更是人影也沒一個。
雖然剛才若非得他相助,她恐怕擺脫不了險境,但此時被他緊緊摟著,她還是有些不滿他的無禮。她掙脫子爍的手,瞪著眼看他,“你怎麽會在那裏?”
子爍卻似沒聽到她的話,半垂眸子看她,臉色有點陰沉,竟反問道:“那日你沒聽到我與你說的話嗎?我等了你七個晚上。”
惜月一怔,他那日確實和她說過子時在思過宮見麵,可是,她根本沒想過要來見他,“你以為你是誰?我為什麽要聽你的?”
子爍原本陰沉的臉在聽到這句話後更是一沉,他半眯著眼看她,眸中隱約有怒火燃起,“我是誰?你果真是忘得一幹二淨了,你倒是瀟灑。”
那略帶怨氣的話,讓惜月有點恐懼,可她不願意讓他看出她的怯意,後退一步道,“那你說,你到底是誰?”
她方退後,子爍卻踏前一步,直視她雙眼,“我可以告訴你我是誰,但我所說的一切,你必須相信我。”
這人真是狂妄之極,憑什麽他所說的,她就要相信?她嗤了一聲,“你願意說就說,信與不信,卻是我的事。再說,你是誰又與我有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