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關羽這麽一問,李孟羲笑了。


    李孟羲轉身看向矮幾後劉備,笑著,“玄德公,昨日,我倆剛論及黃巾軍勢,今日,關將軍所言,與我倆昨日所言,竟一般無二?這便是英雄所見略同也!”


    李孟羲一句話,誇了三個人,誇了劉備,誇了關羽,也誇了自己。


    其實,細說起來,蜀漢三傑,戰略眼光都很不錯的。


    以關張之勇,一戰潰黃巾數萬並不是什麽難事。


    但是,打贏歸打贏,關羽能以僅有的戰例,判斷出黃巾軍戰力低下不堪一擊,並見微知著,以此推斷出肆虐天下的黃巾軍大多都是如此,並得出黃巾軍旦夕可滅的結論。其眼光之獨到,判斷之精準,令人側目。


    雖說,李孟羲也有這樣的判斷。


    但是,李孟羲自付,若是沒有穿越者的視角,知道黃巾遲早滅亡的這個結果,由果推因不難,但若是像劉備關羽這樣,在不知道結果的情況,僅憑一戰結果,判斷出黃巾整體戰力,李孟羲自問,沒有這樣精準的眼光。


    真實情況與關羽的判斷一般無二,原本的曆史之中,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不到短短八個月便被各地義軍聯合絞殺,黃巾起義也因此宣告失敗。


    關羽問,黃巾覆滅之後,朝廷勵精圖治,為何不能天下太平。


    這一點,劉備應能答得。


    李孟羲本想,讓劉備來答,可看劉備不知為何,正在愣神。


    李孟羲喊了兩次,劉備無甚反應。


    也好,那便由我李孟羲來說說,為何黃巾亂後,朝廷不能圖治。


    李孟羲原地踱步,來回數步,然後占定。


    為何朝廷不能勵精圖治,如何反駁關羽,李孟羲已想好說辭。


    “關將軍。”李孟羲對著拱手一禮。


    “將軍所說,待黃巾平定,朝廷勵精圖治,天下便可安穩。”


    “將軍怎知,朝廷必然會勵精圖治?若不然呢?”


    “我非是朝廷要員,怎知朝廷會如何?”關羽眼睛微眯,如此回複。


    李孟羲不由無奈的搖了搖頭。


    說什麽你我不是朝廷中人,怎知朝廷朝廷安排。這不就跟“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吾,焉知吾不知魚之樂?”一樣了,再就這一點爭辯下去,豈不陷入了永遠沒有終點的詭辯之中?


    略做沉思,李孟羲再問,“聽聞關將軍昔年在家鄉殺人,隨後逃亡他鄉,可有此事?”


    關羽詫異,盯著李孟羲看了片刻,“確有此事。”關羽點頭。


    “那關將軍為何要殺人?”李孟羲笑著又問。


    “官差欺淩鄉人,我於是殺之!”關羽眼神淩然。


    “奧。”李孟羲恍然點了點頭,“那即已殺人,為何又要遁逃?”李孟羲故設陷阱。


    “某不逃,等捕吏捉我不成?”關羽哼了一聲。


    “縱是官差欺人,將軍殺人,違了法度卻也是不該。”李孟羲搖頭。


    關羽目光微妙的看著李孟羲,把手拂長須,閉口不言。


    “依我看,將軍一時衝動,頗為不智。將軍應靜等朝廷【勵精圖治】,等朝廷有心整頓吏治,罷黜奸佞,提拔賢能,使官不欺民,民不懼官,如此,天下豈不太平?”


    李孟羲刻意加重了勵精圖治幾個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陰陽怪氣的節目效果拉的滿滿的。


    “我問將軍,何不等朝廷勵精圖治,整頓朝綱,為何偏要殺人,將軍豈不知,殺官等同造反,關將軍難道是早有反心?”


    李孟羲有些咄咄逼問了,出言無禮。


    關羽雙眼瞬間睜大,他被逼問的一時語滯,“你……某殺官吏,隻因……隻因……”


    “隻因如何?”李孟羲窮追不舍。


    “隻因官府逼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


    想及縣官欺淩鄉鄰們的一幕幕惡行,他怒意勃發,情緒激蕩,拳頭被他不自覺的握的咯吱咯吱作響。


    待數息之後,關羽激蕩的情緒恢複過來,看到了李孟羲正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


    關羽此時終於想明白了,縱然黃巾之亂結束,天下安定與否,還是兩可之間。


    朝廷若能勵精圖治,何止今日?朝廷若能勵精圖治,罷黜奸佞,選賢任能,自己又何必殺人遁逃背井離鄉。


    關羽麵露悵然,想到自己,殺人遁逃流落異鄉,至今,已十數年了。


    天下安定與否,不在黃巾,在於朝廷。


    可朝廷……


    不想,自己竟不如一個娃娃看的透徹,“孟羲見識深遠,關某不及也。”關羽正色朝李孟羲抱拳施禮。


    李孟羲拱手回禮。


    “玄德公。”李孟羲回到矮幾之前。


    稚嫩的話音在耳邊響起,被李孟羲話語驚醒,因為被大漢將亡這話弄的思緒混亂的劉備猛然回過神來的劉備勉強的擠出了一個笑容,“奧,坐!”


    劉備伸手做出一個虛請的姿勢時,他能使雌雄雙劍力能撕革裂帛的蒲扇般的大手,此刻在微微的顫抖。


    李孟羲的話,劉備全然聽到了,雖然字字誅心,卻無可辯駁。


    難道,大漢真的氣數已盡?


    劉玄德不願相信李孟羲的話,也想說,他李孟羲一黃口孺子信口開河懂什麽大勢,然,反複思索,卻找不到任何話語去反駁李孟羲。


    悵然良久,劉備想及自身,想及國家,不僅悲從中來。


    李孟羲言辭之犀利,入骨三分,讓人無從辯駁。


    劉玄德跪坐於矮幾之後,目光渙散,嘴角無意識的不住抽動著,口中囁喏著不知在自言自語著什麽。


    劉備這個樣子,李孟羲完全看在眼裏,他低著腦袋,以眼觀鼻,並不言語。


    李孟羲言說大漢將亡,劉備心神皆震。


    (我大漢,當真將亡?)劉備心中哀呼一聲。


    (大漢已國祚四百年,想及昔日,王莽亂政,非是光武帝,漢祚早亡。如今,又值傾覆……)


    對,光武!


    劉備突然瞪大了眼睛,被李孟羲一番話打擊的心如死灰的劉備,突然靈光一動,想到了反駁李孟羲的說辭。


    “孟羲!”劉備突然說到,“國朝傾覆之禍,古曾有之。”


    “前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漢,其時九州紛亂,天下之動蕩尤甚於今日之黃巾。”


    “當是時,時人皆以為大漢天命旁落,氣數已盡。”


    “可最終如何?”劉備有了底氣,一掃片刻之前的頹然之態,他目露精芒,神采飛揚,“待光武帝劉秀起兵,征討王莽,雙方大軍對峙於昆陽,王莽兵盛,而光武勢弱。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info">xiaoshuting.info</a>


    卻不想,【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然,吏士皆厭伏】。”


    “如此異像,千古未聞。”


    “可見,天命在我大漢,雖有震蕩,而不能損其根本!”


    “小兄弟以一時動蕩而妄言大漢天命已失,豈不草率?”劉玄德目光如炬,手指於矮幾之上的一下一下輕輕扣著。


    劉備最後的底氣,竟是虛無縹緲的天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第一兵法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我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我夢並收藏漢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