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羲兒。”關羽突然問,“這地躺刀法?”


    關羽帶著詢問的眼神問到。


    李孟羲愣了下,“奧!”他恍然的點了點頭,然後笑了,“是猴兒說的吧?”


    李孟羲腦海中此時浮現了一個長的稀奇古怪的小兵。


    猴兒?應該說的是那個身高不及五尺的小卒吧。關羽想著。


    關羽要管的人多了,記得伍長們就好了,不可能所有人都記住的。


    關羽問起地躺刀了,李孟羲倒是好奇的問,“關將軍,那個鄉勇瘦瘦小小,為何,我軍招他入伍?


    怕是,我看他誰也打不過吧。”


    李孟羲疑惑的問到。


    不管任誰看,那個猴兒,瘦瘦小小的,一陣風都能吹到,加之人又一副畏畏縮縮的膽小模樣,這樣一個士兵招到軍中,在以肉搏為主的戰場上,怕是,性價比很低的士兵吧。


    關羽聞言,抬頭思索了一下,像是想起來了。


    “當時,大哥見此人衣衫襤褸,麵目青灰,行將餓死模樣。若不招他,他不就死了?故,大哥招其為軍。”關羽答到。


    原來,竟然是這樣,李孟羲瞪大眼睛,有些驚訝。


    難怪,軍中有這麽一個戰力低下的小兵,人個都欺負他。


    想到,猴兒被人家欺負,因為有些交情,李孟羲覺得,順勢,幫他一把吧。


    “來,關將軍,某來與你說說,何為地躺刀術。”


    李孟羲相邀。


    關羽起身跟來。


    來到,陣列前。


    李孟羲探頭墊腳張望,愣是看不到,猴兒在哪。


    “猴兒,出列!”


    李孟羲索性直接喊了。


    猴沒應聲。


    然後,李孟羲就聽到了陣列後方的騷動,猴兒一個咧斜,撞了出來。


    看樣子,是誰把他推出來了。


    這家夥被人欺負是常態了。


    李孟羲朝猴兒招手,猴兒低著頭,慢騰騰的過來了。


    有心要讓猴兒在關羽麵前露露臉,李孟羲看了看列隊齊整的鄉勇,沉聲說到,“眾位,幫擺槍陣!”


    鄉勇們第一時間未動。


    李孟羲身後,關羽把手一擺,鄉勇們這才散開。


    然後,拿兵器的拿兵器,排位置的排位置的。


    不一會兒,一個密集槍陣就擺了出來。


    讓猴兒自己去找了個盾,然後,往後退了一段距離。


    李孟羲跟猴交代,讓他用地躺刀衝陣。


    猴兒這會卻慫了,畏畏縮縮的,“俺……俺不敢。”猴兒害怕極了。


    李孟羲恨鐵不成鋼的,他咬牙切齒,“不衝也得衝!”李孟羲狠狠的說到。


    隨後,關羽旁觀,衝陣開始。


    離十來步距離,猴兒抱著盾,吼叫一聲,像是跟自己打氣,然後咬牙嗷的一聲撒腿朝槍陣跑去。


    臨陣的刹那,猴機靈的突然身體一低,往地上一滾,盾朝頭上一頂,就要滾過槍陣。


    然後,沒有意外。


    槍陣那邊的鄉勇,拿槍杆把猴兒輕而易舉的按死在地上。


    鄉勇們看著地上王八一樣動彈不得的猴兒,爆發出一陣哄笑。


    何止是鄉勇們,嚴肅如關羽,也忍不住笑了。


    關羽搖了搖頭,這也未能破陣啊。關羽看向李孟羲。


    像是看出了關羽的疑惑,李孟羲解釋到,“將軍可能不知。將軍未來時,此人就地一滾,措不及防下,滾過了槍陣,衝到了陣中。


    單以地趟刀法想破陣的確艱難,此地堂刀法,無論如何,讓我軍多了破陣手段。


    猴兒此舉破陣不利,是因鄉勇已熟悉此法,已有所防備。若他日臨陣,敵軍若無防備,出其不意,當能有奇效。”


    李孟羲的解釋。


    關羽聞言沉思了下,覺得李孟羲說的,有幾分道理。


    看著猴兒狼狽不堪的從槍林下爬了出來,關羽若有所思。


    這個小卒能得李孟羲認可,說明,有點可取之處。


    別的不說,這小卒又瘦又小,雖力不如人,但靈活無比。


    身小也有優勢的,看他抱著個盾,盾把他身體一半都遮住了。


    還因為個子小,別人就不易戳的住他。


    關羽於是,順勢升任猴兒為伍長。


    雖說,小小一個官,但也是官了。


    有此軍職,猴兒也能少被欺負一些。


    挺好。


    時候不早了,太陽已高高的了。


    這場臨時起意的操練,畫上了句號。


    鄉勇們四散去收拾東西,將要拔營。


    李孟羲和關羽站在一起,看著營中忙碌,李孟羲皺眉回顧了一遍,把最後一個百思不解的問題,向關羽問了出來。


    “關將軍。”


    “嗯?”關羽轉頭,朝下看,“何時?”


    “將軍於我說,錐陣為破陣首選。


    可我於校場所見,方陣與長蛇陣,似也能破陣。


    可為何,方陣與長蛇陣,不是破陣首選?”


    李孟羲把壓在心裏的問題,問了出來。


    這一問,把關羽問住了。


    “這個……”關羽眉頭皺起,撚著胡須,遲疑。


    為何錐陣是破陣首選,先賢兵書就是這麽寫的。


    至於為什麽,某不知道啊。關羽想著。


    於是,關羽正色說到,“為何用錐陣,不用方陣、長蛇,羲兒不妨自思量。”


    關羽是被問的答不上來了。


    李孟羲以為,關羽是要鼓勵自己獨立思考呢,他明白了,這就回去,好好琢磨琢磨,錐陣在破陣這方麵,和長蛇陣與方陣有何不同,有何優異處。


    有鄉勇給關羽牽來了馬,李孟羲也回到車駕,行軍走了。


    ——


    車上,有筆有墨有紙。


    在顛簸的車廂中,李孟羲拿紙,畫了簡單的一些“塗鴉”。


    大的長方形,是方陣,小的三角形,是錐陣。


    細長的,尺子一樣的陣型,是長蛇縱陣。


    那麽,這三個陣型,到底,差別在哪?


    李孟羲盤腿,手臂支在膝蓋上,手拖著下巴,冥思苦想。


    最明顯的區別,是形狀來的。這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但,形狀的區別,在破陣時,又有什麽差異呢。


    陣法相接之時,和破陣之時,李孟羲分辨不出錐陣和蛇形陣有何高下之分。


    (那……破陣之後呢?)李孟羲突然想到。


    錐陣是破陣用的吧,可破陣之後呢?


    難道站著不動嗎?


    當然不是。


    破陣之後,等敵軍潰敗,自然是要追殺敵軍的。


    “敵軍潰敗的話……”李孟羲眉頭幾乎皺在了一起,他低著頭,用筆在紙上畫著。


    潰敗時,若是交戰的人數夠多,多到單個人數可以忽略不計,在此情況下,潰敗自然是從雙方士兵接觸的地方開始潰敗。


    冷兵器時代,受製於武器長度,雙方作戰的士兵隻有最前方的兩三排人。


    假設,一個極限大的錐形陣,擊潰了一個極限大的方陣,那麽,方陣潰敗,潰兵潰散的方向,應是從錐形陣的邊緣,會像水一樣向反方向潰散。


    於錐形陣,潰兵中心是一個大的不停膨脹且遠離的巨型三角形,三角越膨脹便離錐陣越遠。


    於長蛇陣,方陣的潰兵組成一個大的不停的膨脹且遠離的長形,越膨脹離蛇形陣越遠。


    而破陣一方若是追擊,處於陣中的部分,自然能緊貼著敵軍追上去。


    而還在陣外的部分,若要追擊潰兵……


    李孟羲手指來回沿著兩個簡易幾何圖形的邊緣摸索著,李孟羲像是魔怔了。看著看著,李孟羲突然瞪大了眼睛。


    他突然明白了差距在哪了!


    或許錐陣和長蛇陣破陣能力相仿佛,可在潰陣能力,也就是擊破敵陣後追殺敵軍,把戰果擴大的方麵,長蛇陣遠不如錐陣。


    我軍從中間切陣而入,敵軍成左右兩個方向潰逃,那麽我軍未接敵的第一列,需要立刻分兵左右去追敵軍。


    第二列一樣。


    第三列一樣如此。


    ……


    而錐陣越往後,橫列越長,追擊潰兵時。


    這就相當於拿著一個三角尺橫著往緩緩開啟的電梯裏走。


    電梯在緩緩開啟,三角尺往電梯間裏平移。


    盡管電梯門在開啟,空間越來越大,然而隨著三角尺不停電梯裏平移,三角尺的兩個邊之間的也在不停的增大,因此三角尺也會不停的撞上電梯門。


    這置換在戰場之上,緩緩向兩側開啟的電梯門,等於向外潰散的潰兵。


    而三角尺,等於不停前突的錐形陣。


    此為,追擊提前量。


    錐形陣哪怕隻往裏一個勁突,列長逐步遞增的後列也能不停的追上潰兵,而根本不用讓錐陣掉頭去追。


    錐陣隻要狠命前突,長長的越來越長的後排,就等於是在追擊左右潰散的敵軍了。


    敵軍向左右潰一步,錐形陣後列向前也進了一步,後列比前列多了一些人,多出的陣列長度,剛好讓橫列水平線上最外圍的兩個人,剛好又追上敵軍。


    敵軍再潰一步,錐陣繼續前突一步。更長的後列又向前一步,後列又長一截,又剛好追上潰兵……


    用簡單的電梯門來模擬,那就是三角尺往電梯門裏平推,兩個邊會不停的撞到電梯門,等於每新加入的一列錐形陣的橫列,都能追上敵人。


    縱然無法追上,也因為錐陣後列左右有跨度,相當於其實已經有了向左右追的提前量,更容易追上潰兵。


    人力充裕的情況下,比較變態的錐形陣,最後一列橫列的長度,甚至要比敵方方陣還要長了,巨大的提前量下,若是橫列包抄,甚至能直接迎頭攔住潰兵。


    而長蛇陣,一點向左右追擊的提前量都沒有,一點都沒有!


    突然想明白了一切,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李孟羲長舒了一口氣。


    (我宣布,錐陣為破陣第一強陣!)李孟羲在心裏宣布到。


    錐陣破陣能力第一,潰陣能力也是最強。


    想明白了其中原理之後,李孟羲在心裏把錐形陣列為最犀利的破陣陣型。


    哪裏又用的著他宣布了,曆代兵法家早已從理論和實踐上弄明白了錐陣的作用,不然傳世兵法中又怎麽會把錐陣設為基礎陣之一?


    雖然,李孟羲好像做了無用功。


    他耗費無數腦細胞,拽掉了數根頭發,才想清楚曆代兵法家所劃定的破陣和攻擊用的錐形陣,有很強的破陣和攻擊能力。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有套娃之嫌。


    李孟羲似乎不知不覺間,走上了和有史以來震古爍今的兵法家一樣的路。


    縱然很多人都讀兵法,都知道錐陣長於破陣。


    可大多數人隻知道錐陣長於破陣,卻不清楚錐陣為何長於破陣的原理,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而李孟羲,無意間,竟然把陣法重新推導了一遍。


    這等同於創造。


    雖然他創造的是早已存在的陣法。


    李孟羲的思維高度,在有那麽一刹那之間,幾乎和當年最早創立諸般軍陣的兵家先賢一樣高了。


    李孟羲不知不覺間這麽做沒有任何目的,隻是來自於他迫不及待的想努力學會帶兵打仗的極度熱枕和投入帶來的意外收獲罷了。


    雖說不懂兵機,不懂廝殺,不懂行軍,不懂管理糧草,不懂安營紮寨,連陣法也不太懂。但是李孟羲現在進步了一點點,他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弄明白了,錐陣是最厲害的正麵破陣陣法。


    徹徹底底弄明白了一個問題,李孟羲整個人都感覺輕了數倍,身心皆適。


    這隨後半天,漫長無聊的行軍。


    李孟羲撕了小紙團當做兵卒,一個紙團,代表十人。


    然後,以紙為戰場,以紙團為兵馬,來回推演一遍又一遍。


    錐陣更核心的一個比長蛇陣破陣更有優勢的點,自玩紙團的過程中,被李孟羲頓悟到了。


    核心是,在於人力投放效率上。


    就按士兵奔襲速度一樣來算,錐形陣按三,四,五,六……依次遞加來排陣,而同樣人數的長蛇陣以三,三,三,三的人數排陣。


    那麽同樣時間,兩陣衝至敵軍陣前的橫列數相等。


    假設都有五列士兵投入到前列作戰,那麽五列橫陣,錐形陣投入的人數就是,3+4+5+6+7=25人。


    而長蛇陣,3x5=15。


    隻短短五列,投放人數已經差了三分之二。


    而且隨著戰鬥時間越來越長,錐陣平均時間能投入戰力也會越來越多,敵軍會頓生人越打越多的錯覺;而長蛇陣,平均時間能投入的人力是不變的。


    如此以來,和錐形陣人越打越多的人力投放方式相比,長蛇陣顯得如龜速。甚至有可能會出現前邊打開的缺口過大,後邊跟上的人太少,不夠填上缺口的情況。


    而錐形陣,不存在人不夠無法鞏固戰果的情況,而隻會麵臨打開的缺口不夠大,人堵著衝不進去的情況。


    如果正麵破陣的關鍵是在某一點以最短的時間,投入最多能接敵的人。


    那無疑,錐形陣是把攻擊力量集中的同時,又有很強的人力投放效率,堪稱最優的陣法。


    李孟羲經驗還是不足,隻今天才親眼看過一次錐陣和方陣的對抗,李孟羲對錐陣和方陣交換比的評估有些過於理想化了。


    李孟羲認為錐形陣破陣會傷亡很高,但他是在攻守雙方甲胄一樣,士兵防具防禦力一樣,並且士兵訓練程度精銳程度也一樣的情況下來計算的。


    而實際情況,若是問關羽,關羽會告訴李孟羲,錐陣破陣時我軍和敵軍的交換比大概會在二比一左右,我軍傷亡甚至會比這更低,根本不會像李孟羲猜測四比一甚至十比一那麽慘烈。


    其根本在於,錐陣破陣時,攻防雙方士兵的戰力往往不可能一樣,而是拉開著較大差距的。


    我軍若破陣,必集結身披重甲,拿最好的兵器,最孔武有力,戰技最嫻熟的士兵,去攻擊敵人力量最薄弱,陣型最散亂,士兵甲胄最寒酸的那一個點。


    甚至錐陣的攻擊點往往都特意挑的是敵軍陣線就要崩潰的薄弱處。


    以我軍最強的重甲精兵,去打敵軍最薄弱的之處,零傷亡也不是不可能。


    除了被逼急了,不得不硬著頭皮往敵人精銳上去衝,傻子才去放著薄弱點不打,故意往敵軍堅固的陣線上撞個頭破血流。


    破陣要義,有二,一是,人力集中衝擊一點,二是,人力投放效率。


    若論人力集中,自然,人力最集中的是一字長蛇陣。


    一字長蛇陣可確保,每一個兵力,都準確的衝擊到敵陣一點之上。


    但,一字長蛇陣,人力投放速度太慢,一個個上,等於送人頭。


    而若論,人力投放速度。


    無疑,方陣人力投放速度,是最快的。


    方陣一排長長的好多人能同時和敵人接戰,其投放人力投放效率,無數倍於一字長蛇陣。


    但,和一字長蛇陣相反,方陣人力投放效率是高了,人力卻不集中了。


    一般若破陣,都是選敵陣薄弱的某一點。


    而敵陣薄弱的某一點,顯然,兵力不足以大規模展開。


    方陣拉了老長一排,兵力不能有效集中攻擊一點。


    長蛇縱陣,人力能極限集中攻擊一點,但投放太慢。


    方陣投放很快,但人力不夠集中。


    故,錐陣之於方陣和長蛇陣,錐陣人力比方陣集中,人力投放效率遠高於長蛇陣,等於是結合兩個陣型的優點!


    “一為人力集中,二為人力投放效率,兩者兼顧,如此,錐陣勝於長蛇縱陣者,勝於方陣者。原來如此。”


    車廂中,李孟羲長舒了一口氣。


    抬起了頭,猛然發覺,四周竟一片漆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第一兵法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我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我夢並收藏漢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