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信手段落後,前邊發生了什麽事,後邊得好幾天才能接到信息。


    而且,當數天後接到信息時,已經離事發之時過去好多天了,信息很可能已經過期了。


    當前鋒張飛部襲城未遂,趕回來匯合時,義軍麵臨的就是此種情況。


    大道上,張飛和劉備迎頭撞見。


    顧不得寒暄,“大哥!往前有賊!賊人把城池占了!”張飛立稟軍情。


    “籲!”劉備勒馬,下令暫且停軍。


    然後,劉備張飛二人一同去尋關羽商量對策。


    自然,作為軍師的李孟羲也被拉過去討論了。


    好啊,終於有黃巾的消息了。


    這行軍路漫漫,每日都是趕路,李孟羲可快無聊死了。


    四人,確切的說是五人,李孟羲還帶著一個小尾巴,小磚也跟著過來了。


    眾人圍在道邊。


    李孟羲把一個薄的木板遞給張飛,木板上,還敷著一張紙,連同木板遞給張飛的,還有一杆竹筆。


    張飛接過,不明所以的看了李孟羲一眼,“做甚?”


    “將軍可把敵情畫下。”李孟羲解釋。


    敵情?


    張飛瞪大著眼,迷茫了一下。


    敵情不就是,黃巾把城占了。


    是畫這個?


    張飛於是,隨便拿筆在紙上,畫了四四方方的一個小方塊。


    李孟羲訝然。


    這就畫完了?


    好吧。


    李孟羲也不知道作戰分析圖該咋畫。


    以後再說吧。


    目光匯聚於關羽身上,連李孟羲也在等拿主意。


    許久,李孟羲見關羽眉頭緊皺,時不時看看左近停隊的鄉勇,似拿不定主意。


    “關將軍,有何為難之處?”李孟羲不由的問到。


    關羽抬頭李孟羲,臉上遲疑依然未解,“我軍輜重眾多,行如龜速。


    此去百二十裏地不止,若待我軍緩緩而至,萬一敵情有變,豈不撲了一空?”


    故,某想領一輕兵,一路奔襲,直取敵城!”


    說到這裏,歎氣,“可眼下,我軍中無有可奔襲之兵。為難之節,就在此處。”


    關羽的話,李孟羲大致聽明白了。


    無有可奔襲之兵……


    李孟羲聞言扭頭看向停在道中的鄉勇隊列。


    按李孟羲所想,這些鄉勇也算曆經戰事了,拋開輜重隊,輕兵急進,有什麽難度?


    口糧?軍中糧食充足啊。


    想不明白。


    李孟羲想不明白,於是問到,“敢問將軍,我軍兵士已多曆戰陣,為何還不能奔襲?何處不能為?”


    關羽認真的看著李孟羲,見李孟羲麵帶疑惑,當真是真心發問。


    關羽笑了。


    “羲兒你問,我軍眼下為何不堪奔襲。


    那某便與你說說,為何不能。


    取勝之道,不在一夫之勇,而在萬眾如一。今我軍鄉勇不能至五十裏而禦敵,非是力不足至,而是紀不嚴,軍心不一,非不能至五十裏,而不能齊至五十裏也。


    奔襲之舉,難在齊整。


    奔襲者,當約而束眾,使勇者不及走,弱者不及逃;使善奔者不得快,體弱者不得落。由是五百之眾,趨十裏,為五百之眾;五百之眾趨二十裏,為五百之眾;五百之眾長趨七十裏,猶是五百之眾且陣容不亂。


    如此,方為奔襲,遇敵方能立戰!”


    李孟羲瞪大了眼睛,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是跑不齊。


    長途奔襲,難的不是士兵體力不足,也不是後勤是否充足,也不是速度快慢,原來,難得是跑幾十裏隊列絲豪不亂。


    難的是紀律和組織度。


    李孟羲猶豫了下,想了想,又問,“縱是不能齊,那是否可先約定一地,待人跑到,再一齊整隊,如何?”


    李孟羲想到了一個自認為可以的方法。


    關羽聽完李孟羲想到的主意,哈哈大笑,邊笑邊搖頭,“若照你所說,那我問你,我軍前後不濟,若遇敵,我軍不聚,散如羊群,不能戰也!敵若有三五騎一路沿路掩殺而來,潰兵如潮水之勢倒卷而回,瞬息,兵敗如山也!”


    關羽向李孟羲剖析了不聚眾奔襲的後果,那就是,不遇敵還好,確實能約定地點,從容集結。


    但萬一遇敵,那麽奔襲之士,一個個散的跟羊一樣,敵人騎兵沿路殺來,我軍兵士,不能有一點抵抗之力。


    然後,前邊的人潰退回來,潰兵裹挾著後邊的人倒卷本陣,小股的潰敗很容易就發展成全軍大財。


    說兵敗如山倒,山倒乃人力不可抗之勢也!


    李孟羲本還想說,不一定會碰到黃巾騎兵的啊。


    但是話還未說出口,他又一想,敵蹤已現,怎麽可能不遇敵,怎麽又可能從容約定一地緩緩集結呢。


    分散奔襲,風險太大了。


    一千人結隊一起走,這叫行軍;一千人走的稀稀拉拉的,前邊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能落開幾裏去,這叫趕集;一千人能快速行進,但是跑的亂七八糟,這叫放羊;一千人能隊列整齊的快速行軍,並且萬一遇敵,能立刻停下應戰,勝能進,不能勝則能從容而退,方為奔襲。


    奔襲有兩個必須要完成的目標,一是迅疾,二是齊整。


    單單隻完成一個,若隻求快,不求整齊,則很容易做到,或者隻求整齊,不求快,也能很容易做到。


    唯獨,即快且齊,以義軍現在情況,雖然義軍經曆了不少戰事,但是,作戰經驗可以在戰鬥中積累,組織度與紀律則必須經過訓練才能擁有。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若隻戰不訓,那麽可能打十年仗,士兵們的紀律性和組織度依然會處於一個比較低的程度。


    訓練代替不了實戰,同樣,實戰無法取代訓練。


    想明白此節,想來古來能長途奔襲之兵,無一不是精銳,而且,若要有能奔襲的精兵,必然要訓練。


    想到這裏,李孟羲看著關羽,“關將軍,能奔襲之士,該如何練出,某不知。


    隻是,既然要練,為何不見將軍操練?”


    李孟羲不解。


    關羽沉撫須吟到,“大軍行進不休,無有練訓之嫌隙。”


    “怕不盡然。”李孟羲眉頭一挑,“敢問將軍,我軍全軍一日行軍為多少裏?”


    “五十裏。”關羽答到。


    “那,將軍何不選三二百精兵,每日隨行隨練?


    我大軍日行五十裏,可令此部奔襲之卒輕裝而進,每日行奔襲操練七十裏,如是操練兩日,此部已在我大軍四十裏外。而後,再往回趕,與大軍匯合,更兼補給口糧,再往前奔襲。


    如是往複不休,豈不日日可練,何瞅無暇練兵?


    縱七十裏奔襲不能,從十裏奔襲開始,十裏十裏的操練,如何不能?”


    李孟羲說到。


    關羽聞言,大受啟發,他丹鳳目大睜,刷的一聲站起,作勢,就要立刻召集人手開練。


    可手已抬起,親兵都跑過來了,關羽又想起什麽了,把手放下了。


    “可惜戰事臨前,士卒還是要節省體力備戰,日後可依此法,隨行隨練!”


    關羽讚賞的看了李孟羲一眼。


    軍師果然心思細膩,能察人不察之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第一兵法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我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我夢並收藏漢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