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蹤已現,就在往東百三十裏處,騎兵一日多就可到,而步軍帶著眾多輜重車隊,路況好可日行五十裏,路況要是不好,就能走個三十裏。
若按李孟羲所想,黃巾在前,加快行軍去打黃巾。
但是,當聽到關羽說重新整隊,把隊形湊緊一點然後放緩步子行軍,這時,李孟羲就知道,自己又想錯了。
發現敵情之後,最正確的應對方法,就是把行軍速度降低一點的啊。
因為,若是同一支軍隊,那麽自然,行軍速度越慢,隊列就越整齊,越有序。
這樣,萬一遭遇敵軍,就能快速更有序的應敵。
有時,快那麽十幾秒把陣型列好,很可能就是勝負的關鍵。
關羽認為李孟羲可能真的不懂兵法,但是,關羽認為李孟羲心思細膩,縱是他真的不懂兵法,亦多能於有所見解。
故而,在這日紮營以後,關羽多派了兩倍人手值守。
然後,關羽來找李孟羲商量了。
“羲兒,我欲於軍中選鋒,如何?”
“何為選鋒?是選先鋒?”篝火旁正用塊破瓦給弟弟烤麥花吃的李孟羲,正翻著麥花,愣了一下,脫口而出。
李孟羲不知選鋒為何意。
關羽看了李孟羲一眼,沉吟道,“選鋒一詞,出自《孫子》一書,【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敗。】
又曰,【凡與敵戰,須要選揀勇將、銳卒,使為先鋒,一則壯其誌,一則挫敵威。】
選鋒,指選拔精兵之法。”
“選鋒一詞,《司馬法》簡述為,【選良次兵,益人之強】
《吳子》一書,述為【簡募良才,以備不虞】。”
關羽引用兵法的著述,解釋了何為選鋒,選鋒一詞最早出自哪裏,曆代兵法家又是怎麽對選鋒一詞做解釋的。
李孟羲聽關羽引經據典的,佩服極了。
李孟羲聽明白了,這選鋒法原來不是字麵的意思是選先鋒,而是,選兵的啊。
說起來,關於古代選鋒的標準,李孟羲多少知道一點。
那何為好兵呢?據說,嶽武穆嶽爺爺說過,到陣上喉嚨裏有唾沫,能拿的住槍,心裏不慌的就是好兵。
李孟羲不知關羽選精兵的標準到底如何,於是順著關羽的話往下說,“將軍既用選鋒法,那詳則如何?”
關羽引用了兵書作答,他手捋長須,認真講到,“選兵之法,曆來多有不同,《吳子·治兵》篇講,【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為謀主】
此為一例。
又有,戰國精兵魏武卒,其考核之法,【卒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軸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裏。】”
關羽說著,目露神往,“衣三重重甲,戈矢齊備,遠趨百裏尚能日中而至。而今我軍身無甲胄累身,一日不能行四十裏,差精兵遠矣!”
想到鄉勇們的種種不堪,關羽唉聲歎氣的。
李孟羲安慰,“魏武卒精兵需舉國之力方能成,今我軍僅有千餘人,如何能比?將軍切莫自慚。”
魏武卒啊,那可是古往今來,有數的精兵,魏武卒確實厲害,讓人眼饞,可現在義軍的條件,練一支能奔襲部隊都練不出來,何況比肩魏武卒的精兵。
在隨後關羽和李孟羲兩人一同商議出了選奔襲精兵的方法。
即,測試法。
簡單來說,就是讓鄉勇們放開了跑,跑個十裏,每次,記錄下是哪些人先跑到前邊。
如是數次之後,應當就能選出體能最好的那一小部分人了。
然後,以這部分體能耐力皆出眾人為基礎,開始訓練奔襲能力。
這日,待晚上時,李孟羲依照習慣,記錄一天學到的東西。
“八月九日。
張飛領哨騎回,說與敵蹤。
敵蹤百三十裏,大軍與輜重眾多,行軍緩慢。
若耽擱時日,恐敵情有變,錯失戰機。
故,輜重和戰兵兩分,輕兵直出。
然,無有可奔襲之兵。
概奔襲之要,在疾在整,缺一而不可。
迅疾,隊列齊整,奔走數十裏而隊列不亂,此方為奔襲之士。
再者,練兵之事,不必等閑暇之時,行軍之時亦可隨行隨練。”
寫完,李孟羲把火把放在地上軲轆了幾圈,又踩了幾腳,把火把熄滅了。
——
四日後,劉備大軍有驚無險的抵達文安縣城附近,這一路隻遇到黃巾哨騎欺近打探,然後被關張領著騎兵衝上去陣斬幾人,後邊,連哨騎也少了。
黃巾無有偷襲後路之舉,也未見其大部有出,愣是讓劉備大軍安然抵達。
黃巾還依然縮在縣城裏,即不走,也不跟其他地方的黃巾聯絡,看來占了縣城,就是黃巾將領所能想到的最高戰略目標。
農民起義,很多時候缺乏遠見,黃巾將領什麽也不做,困守孤城,自絕生路,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關張二人搶先一步,各率二百鄉勇圍堵住了縣城東西兩門,讓後隊大軍從容在城池附近安營紮寨,站穩腳跟。
幸好,一件極其幸運的事是,在不久前有了以防車壞了沒工具修車,買了許多木工用具。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並且,也初步從軍中找到了不少的木匠。
現在可能要強啃城池了,木工用具和木匠,不用再花精力去找了,意外的充足。
說起攻城,李孟羲倒是在各種影視作品中看到過。
木匠們扛著斧頭鋸子去樹林那裏砍樹了,李孟羲見了,他也想看看攻城器械怎麽做的,反正無所事事,他想跟去看看。
“俺也要去!”磚頭怕哥哥丟下他不管,他又沒人玩,非要跟著哥哥也去。
“那走。”李孟羲接住了從板車上跳下來的弟弟,帶著弟弟一塊去。
李孟羲快步跟上一扛著斧子的人,問,“你們是要砍樹的嗎?”
那人笑著回頭:“是砍樹。”
木匠們急著伐木,走的飛快,李孟羲和弟弟都是小短腿,正常的步子跟不上,隻有撒開腿小跑才能跟上。
“哎吆吆,他們走那麽快。”磚頭跟哥哥一起追著木匠們跑覺得好玩,笑得咯咯的。
“他們走那麽快的嗎。”
人家走的不快,是你走的慢而已。
李孟羲抓起弟弟的小手,嗷吼一聲拽著弟弟向木匠隊伍前追去。
弟弟被拽的的跟頭流水的,笑得更開心了。
跑到了木匠營前邊,在這幾十人的木匠隊伍前邊,李孟羲見到了熟人,那個魯……魯什麽來著。
“魯班!”李孟羲脫口而出,就朝那人喊了一聲。
李孟羲一喊,所有人停下都停下看著他。
自之口誤,李孟羲摸了摸鼻子,“奧,魯犁!”
很尷尬。
李孟羲有一套很巧妙的記名字的方法,比如當初的軍醫,軍醫名字叫田卜,李孟羲的記憶方法是,甜不辣!
這一下就記住了。
同理,當時找到的木匠小哥名叫魯犁,正好,姓魯的,木匠們的祖師爺魯班也姓魯。
於是,就這樣聯想了。
很尷尬的口誤了。
若按李孟羲所想,黃巾在前,加快行軍去打黃巾。
但是,當聽到關羽說重新整隊,把隊形湊緊一點然後放緩步子行軍,這時,李孟羲就知道,自己又想錯了。
發現敵情之後,最正確的應對方法,就是把行軍速度降低一點的啊。
因為,若是同一支軍隊,那麽自然,行軍速度越慢,隊列就越整齊,越有序。
這樣,萬一遭遇敵軍,就能快速更有序的應敵。
有時,快那麽十幾秒把陣型列好,很可能就是勝負的關鍵。
關羽認為李孟羲可能真的不懂兵法,但是,關羽認為李孟羲心思細膩,縱是他真的不懂兵法,亦多能於有所見解。
故而,在這日紮營以後,關羽多派了兩倍人手值守。
然後,關羽來找李孟羲商量了。
“羲兒,我欲於軍中選鋒,如何?”
“何為選鋒?是選先鋒?”篝火旁正用塊破瓦給弟弟烤麥花吃的李孟羲,正翻著麥花,愣了一下,脫口而出。
李孟羲不知選鋒為何意。
關羽看了李孟羲一眼,沉吟道,“選鋒一詞,出自《孫子》一書,【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敗。】
又曰,【凡與敵戰,須要選揀勇將、銳卒,使為先鋒,一則壯其誌,一則挫敵威。】
選鋒,指選拔精兵之法。”
“選鋒一詞,《司馬法》簡述為,【選良次兵,益人之強】
《吳子》一書,述為【簡募良才,以備不虞】。”
關羽引用兵法的著述,解釋了何為選鋒,選鋒一詞最早出自哪裏,曆代兵法家又是怎麽對選鋒一詞做解釋的。
李孟羲聽關羽引經據典的,佩服極了。
李孟羲聽明白了,這選鋒法原來不是字麵的意思是選先鋒,而是,選兵的啊。
說起來,關於古代選鋒的標準,李孟羲多少知道一點。
那何為好兵呢?據說,嶽武穆嶽爺爺說過,到陣上喉嚨裏有唾沫,能拿的住槍,心裏不慌的就是好兵。
李孟羲不知關羽選精兵的標準到底如何,於是順著關羽的話往下說,“將軍既用選鋒法,那詳則如何?”
關羽引用了兵書作答,他手捋長須,認真講到,“選兵之法,曆來多有不同,《吳子·治兵》篇講,【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為謀主】
此為一例。
又有,戰國精兵魏武卒,其考核之法,【卒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軸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裏。】”
關羽說著,目露神往,“衣三重重甲,戈矢齊備,遠趨百裏尚能日中而至。而今我軍身無甲胄累身,一日不能行四十裏,差精兵遠矣!”
想到鄉勇們的種種不堪,關羽唉聲歎氣的。
李孟羲安慰,“魏武卒精兵需舉國之力方能成,今我軍僅有千餘人,如何能比?將軍切莫自慚。”
魏武卒啊,那可是古往今來,有數的精兵,魏武卒確實厲害,讓人眼饞,可現在義軍的條件,練一支能奔襲部隊都練不出來,何況比肩魏武卒的精兵。
在隨後關羽和李孟羲兩人一同商議出了選奔襲精兵的方法。
即,測試法。
簡單來說,就是讓鄉勇們放開了跑,跑個十裏,每次,記錄下是哪些人先跑到前邊。
如是數次之後,應當就能選出體能最好的那一小部分人了。
然後,以這部分體能耐力皆出眾人為基礎,開始訓練奔襲能力。
這日,待晚上時,李孟羲依照習慣,記錄一天學到的東西。
“八月九日。
張飛領哨騎回,說與敵蹤。
敵蹤百三十裏,大軍與輜重眾多,行軍緩慢。
若耽擱時日,恐敵情有變,錯失戰機。
故,輜重和戰兵兩分,輕兵直出。
然,無有可奔襲之兵。
概奔襲之要,在疾在整,缺一而不可。
迅疾,隊列齊整,奔走數十裏而隊列不亂,此方為奔襲之士。
再者,練兵之事,不必等閑暇之時,行軍之時亦可隨行隨練。”
寫完,李孟羲把火把放在地上軲轆了幾圈,又踩了幾腳,把火把熄滅了。
——
四日後,劉備大軍有驚無險的抵達文安縣城附近,這一路隻遇到黃巾哨騎欺近打探,然後被關張領著騎兵衝上去陣斬幾人,後邊,連哨騎也少了。
黃巾無有偷襲後路之舉,也未見其大部有出,愣是讓劉備大軍安然抵達。
黃巾還依然縮在縣城裏,即不走,也不跟其他地方的黃巾聯絡,看來占了縣城,就是黃巾將領所能想到的最高戰略目標。
農民起義,很多時候缺乏遠見,黃巾將領什麽也不做,困守孤城,自絕生路,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關張二人搶先一步,各率二百鄉勇圍堵住了縣城東西兩門,讓後隊大軍從容在城池附近安營紮寨,站穩腳跟。
幸好,一件極其幸運的事是,在不久前有了以防車壞了沒工具修車,買了許多木工用具。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並且,也初步從軍中找到了不少的木匠。
現在可能要強啃城池了,木工用具和木匠,不用再花精力去找了,意外的充足。
說起攻城,李孟羲倒是在各種影視作品中看到過。
木匠們扛著斧頭鋸子去樹林那裏砍樹了,李孟羲見了,他也想看看攻城器械怎麽做的,反正無所事事,他想跟去看看。
“俺也要去!”磚頭怕哥哥丟下他不管,他又沒人玩,非要跟著哥哥也去。
“那走。”李孟羲接住了從板車上跳下來的弟弟,帶著弟弟一塊去。
李孟羲快步跟上一扛著斧子的人,問,“你們是要砍樹的嗎?”
那人笑著回頭:“是砍樹。”
木匠們急著伐木,走的飛快,李孟羲和弟弟都是小短腿,正常的步子跟不上,隻有撒開腿小跑才能跟上。
“哎吆吆,他們走那麽快。”磚頭跟哥哥一起追著木匠們跑覺得好玩,笑得咯咯的。
“他們走那麽快的嗎。”
人家走的不快,是你走的慢而已。
李孟羲抓起弟弟的小手,嗷吼一聲拽著弟弟向木匠隊伍前追去。
弟弟被拽的的跟頭流水的,笑得更開心了。
跑到了木匠營前邊,在這幾十人的木匠隊伍前邊,李孟羲見到了熟人,那個魯……魯什麽來著。
“魯班!”李孟羲脫口而出,就朝那人喊了一聲。
李孟羲一喊,所有人停下都停下看著他。
自之口誤,李孟羲摸了摸鼻子,“奧,魯犁!”
很尷尬。
李孟羲有一套很巧妙的記名字的方法,比如當初的軍醫,軍醫名字叫田卜,李孟羲的記憶方法是,甜不辣!
這一下就記住了。
同理,當時找到的木匠小哥名叫魯犁,正好,姓魯的,木匠們的祖師爺魯班也姓魯。
於是,就這樣聯想了。
很尷尬的口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