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羲正想著塔盾的事,“敵軍”登城了。
從城垛下露出了腦袋,跟李孟羲大眼瞪小眼的瞪了半天。
李孟羲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然後趕緊從城垛上跳下來,給人家讓位,打擾人家廝殺了。
李孟羲剛挪開,城上守著的人就拿著棍子就對著爬上來那個刀盾兵,用棍砸,用棍戳。
刀盾兵被砸的拚命用盾護住腦袋,不敢把盾偏開一點。
不一會兒,盾兵被砸的招架不住,破綻露出,被城頭的鄉勇用木棍挑開了盾,然後兩根木棍就懟到了盾兵臉上。
“滾下去!”守城之士吼到。
盾兵是個敞亮人,根本不拖泥帶水的,幹脆利落的把盾一丟,手裏的木棍也一丟,轉頭就從梯子上跳下去了。
見人直接往下跳,咚的一聲。
李孟羲嚇的不輕,趕忙分開了擋路的人。
李孟羲爬上城垛,見城下剛跳下去的盾兵已經拍拍屁股上的灰,沒事人一樣走了。
這麽高,直接跳下去了,摔死怎麽辦?!
“停!別打了,停!”李孟羲臉色不好看,直接叫停。
正欲廝殺的城上城下的將士,被李孟羲這一叫停,頓時不知所措。
劉備此時拿著山字盾,在城下扶著攻城梯,聽李孟羲城上叫停,不知發生了什麽,“停!”劉備也勒令手下的人停下。
還以為李孟羲磕著碰著了呢,劉備著急忙慌的順著攻城梯,匆匆爬到了城牆上,咚的一聲跳過城垛上來了。
“羲兒?為何叫停?”上下打眼一掃,見李孟羲不像有事的樣子,劉備放心下來。
“玄德公,怎能如此不體恤士卒?城高兩丈,猛然跳下,人摔壞了怎麽辦?”李孟羲不滿指責到。
劉備先是愕然,然後明白了李孟羲的話是什麽意思之後,劉備忙道歉,說考慮不周。
其實不是劉備考慮不周,而是李孟羲把人看的太金貴了。
古代人很皮實的。
兩丈高的城,著實不算太高,有所準備和估摸的話,從兩丈高的地方跳下來,很尋常的事。
劉備不是不體恤士卒,是他本人也認為兩丈高跳下來不是個事,要讓劉備跳,劉備根本不帶一點害怕的直接就跳了。
“近身搏殺,在平地也可練,不必於今日練。
攻守之法,於攻城一方,要點在器械衝城,在弓弩對射,在盾陣遮掩。
刀盾兵借城上箭雨,可磨練用盾技巧,可練攀爬速度,可練彼此配合。登城搏殺,於平地練也是一樣。”
李孟羲說了自己的看法。
雖說攻城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但訓練的話,不必每一個環節都訓練。
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提高效率,還是盡可能的訓練不借助城池沒辦法訓練的點。
比如從上而來的箭雨如何更好的用盾遮擋,沒有城池,就無法進行這一項訓練;還有弓弩對射,上射下和下射上都跟平地射擊有所區別,不借助城池,同樣不好訓練。
而像攀登之士和城頭之卒角力廝殺,危險性高不說,還沒多少訓練的必要性。
刀往劍來,平地上一樣可以練。真不行,日後邊行軍可以邊練,隨便用鋤頭鐵鍬挖掉土堆兩個高坡,就可以模擬城頭廝殺了。
李孟羲一般有了什麽說辭的時候,言之皆有物,甚少有廢話。
劉備聽完李孟羲之言,認真思索片刻,劉備點了點頭,“那攻城之法,就練衝城,弩弓隊對射,還有……盾陣。城頭廝殺,便不必練了。”
劉備突然笑了,看著一臉正色的李孟羲,“孟羲,你方才細說我攻城之法,不知你守城之法,又想的如何了?”
劉備這一問,問的李孟羲直撓頭,“守城之法,某暫且不知。”
李孟羲尷尬的笑了笑。
劉備像聽到了什麽好玩的事一樣,哈哈大笑,“我去整頓兵馬,再來!”
劉備下城去了,走時他拍了拍李孟羲的肩膀。
守城之法,該如何改進呢?李孟羲一點頭緒都沒有,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有什麽戰術細節。
扔石頭倒金汁這些知道,但有必要練嗎?練如何挑大糞?如何把糞給煮沸騰?
劉備下城整兵,李孟羲眉頭緊皺。
李孟羲在很認真的學習軍略,可學習就沒有輕鬆的事。
李孟羲爬上城垛,借來鄉勇弓箭,試著比劃了好幾個射擊動作,正射,側著身子射,還有藏頭縮肩的,模仿槍戰電影的動作身體縮在城垛後邊射,亦或是把箭從射擊口往下射。
射擊口是城垛的一部分,是斜向下的一個隧道型小口,這樣城上可以順著射擊口向下直射箭支。
如果射擊口是平直的,那射擊口於城垛,就像是窗戶一樣,敵軍一箭射來,城垛後躲著的人就不安全了。
射擊口做成斜的,城外的箭縱然射到射擊口上,卻因為角度的關係,箭會撞在斜著的射擊孔的壁上,無法傷到城垛後的人。
除非一種情況——在極少的合適的角度,由神射手在城牆上瞄準射擊口剛好能把箭順著射擊口斜向上射進去,釘死城垛藏著的家夥。
但是,由射擊口向外射擊,和由城外向射擊孔射擊,射擊難度天壤直接。
由射擊口射人,人體是那麽大的靶子,又到了城下,那麽近,容易射中。
而城下的人射射擊口,目標隻有拳頭大一點。射擊難度是幾十倍的差別。
李孟羲笨拙的拿著弓箭,調整著各種射擊角度,弓箭怎麽拿都感覺不舒服。
一旁的鄉勇看不下去了,拿過弓箭給李孟羲做了示範,“左手握弓臂,右手拉弦。”
有鄉勇示範,鄉勇沒解釋為何這麽左,而李孟羲已經無師自明了——右手力量大於左手,拉開弓弦需要力量。雖說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拉弓時左右手受力相同。
但是右手遠比左手靈活,對微小動作的掌控微調能力遠勝左手。
隻要不是左撇子,右手拉弦,一定比左手拉弦射的準。
見了弓箭,李孟羲便聯想到了弩,他突發奇想,守城時,用弩好呢,還是用弓好呢?
所謂,強弩之末,不足穿什麽來著,意思就是說弩箭直射,無法拋射,隨著距離的增加,動能衰減的很厲害,太遠就沒有殺傷力了。
而弓箭可以拋射,動能比較好的存留下來,在很遠的地方依然有殺傷力。
而守城之時,不需要射多遠,弩絕大多數時候所要攻擊的,都是一二十步近距離的敵人。
在近距離的範圍內,弩箭的力道要遠強於羽箭。
所以,李孟羲想到,弩是否比弓更適合守城呢?
李孟羲皺著眉頭,摸著下巴,眼睛往一圈尋摸,看了一圈,弓手有,但一個弩手沒見。
“弩手呢?怎不見弩手?”李孟羲問。
“將軍怕傷人,不準用弩。”一旁的鄉勇回答了李孟羲的問題。
李孟羲疑惑,這什麽道理,爬傷人不用弩,那為什麽用箭?
疑惑在一秒之後,自動消失了。
這是練兵而已,弓手們都把箭頭給拔了,用沒有箭頭的箭杆射人,不太容易傷到人,再加上弓容易控製力道,鄉勇們刻意的把弓隻拉了半滿,就更不會傷人了。
而弩不同,弩的構造特殊,沒辦法控製力道。弩隻能上滿擊發。
加之弩的力道強勁,沒有箭頭,禿杆弩箭射人也很危險。
城外五十步,又見槍旗亂晃,劉玄德又叫囂要活捉李孟羲了。
李孟羲讓人揮旗回應,他叫住了三四個弓手。
“來,你們拉弓射箭,我算算一箭射出,得多少時間。”
李孟羲對弓手們說著。
弓手們不明所以,還是照做了。
開弓射箭,共有一下步驟——把箭從箭筒拿出來——把箭杆搭在弓臂上,箭尾抵在弦上——然後開弓——接著,身體探出城垛——放箭,回身躲藏。
<a href="https://m.biquge.name" id="wzsy">biquge.name</a>
從城垛下露出了腦袋,跟李孟羲大眼瞪小眼的瞪了半天。
李孟羲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然後趕緊從城垛上跳下來,給人家讓位,打擾人家廝殺了。
李孟羲剛挪開,城上守著的人就拿著棍子就對著爬上來那個刀盾兵,用棍砸,用棍戳。
刀盾兵被砸的拚命用盾護住腦袋,不敢把盾偏開一點。
不一會兒,盾兵被砸的招架不住,破綻露出,被城頭的鄉勇用木棍挑開了盾,然後兩根木棍就懟到了盾兵臉上。
“滾下去!”守城之士吼到。
盾兵是個敞亮人,根本不拖泥帶水的,幹脆利落的把盾一丟,手裏的木棍也一丟,轉頭就從梯子上跳下去了。
見人直接往下跳,咚的一聲。
李孟羲嚇的不輕,趕忙分開了擋路的人。
李孟羲爬上城垛,見城下剛跳下去的盾兵已經拍拍屁股上的灰,沒事人一樣走了。
這麽高,直接跳下去了,摔死怎麽辦?!
“停!別打了,停!”李孟羲臉色不好看,直接叫停。
正欲廝殺的城上城下的將士,被李孟羲這一叫停,頓時不知所措。
劉備此時拿著山字盾,在城下扶著攻城梯,聽李孟羲城上叫停,不知發生了什麽,“停!”劉備也勒令手下的人停下。
還以為李孟羲磕著碰著了呢,劉備著急忙慌的順著攻城梯,匆匆爬到了城牆上,咚的一聲跳過城垛上來了。
“羲兒?為何叫停?”上下打眼一掃,見李孟羲不像有事的樣子,劉備放心下來。
“玄德公,怎能如此不體恤士卒?城高兩丈,猛然跳下,人摔壞了怎麽辦?”李孟羲不滿指責到。
劉備先是愕然,然後明白了李孟羲的話是什麽意思之後,劉備忙道歉,說考慮不周。
其實不是劉備考慮不周,而是李孟羲把人看的太金貴了。
古代人很皮實的。
兩丈高的城,著實不算太高,有所準備和估摸的話,從兩丈高的地方跳下來,很尋常的事。
劉備不是不體恤士卒,是他本人也認為兩丈高跳下來不是個事,要讓劉備跳,劉備根本不帶一點害怕的直接就跳了。
“近身搏殺,在平地也可練,不必於今日練。
攻守之法,於攻城一方,要點在器械衝城,在弓弩對射,在盾陣遮掩。
刀盾兵借城上箭雨,可磨練用盾技巧,可練攀爬速度,可練彼此配合。登城搏殺,於平地練也是一樣。”
李孟羲說了自己的看法。
雖說攻城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但訓練的話,不必每一個環節都訓練。
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提高效率,還是盡可能的訓練不借助城池沒辦法訓練的點。
比如從上而來的箭雨如何更好的用盾遮擋,沒有城池,就無法進行這一項訓練;還有弓弩對射,上射下和下射上都跟平地射擊有所區別,不借助城池,同樣不好訓練。
而像攀登之士和城頭之卒角力廝殺,危險性高不說,還沒多少訓練的必要性。
刀往劍來,平地上一樣可以練。真不行,日後邊行軍可以邊練,隨便用鋤頭鐵鍬挖掉土堆兩個高坡,就可以模擬城頭廝殺了。
李孟羲一般有了什麽說辭的時候,言之皆有物,甚少有廢話。
劉備聽完李孟羲之言,認真思索片刻,劉備點了點頭,“那攻城之法,就練衝城,弩弓隊對射,還有……盾陣。城頭廝殺,便不必練了。”
劉備突然笑了,看著一臉正色的李孟羲,“孟羲,你方才細說我攻城之法,不知你守城之法,又想的如何了?”
劉備這一問,問的李孟羲直撓頭,“守城之法,某暫且不知。”
李孟羲尷尬的笑了笑。
劉備像聽到了什麽好玩的事一樣,哈哈大笑,“我去整頓兵馬,再來!”
劉備下城去了,走時他拍了拍李孟羲的肩膀。
守城之法,該如何改進呢?李孟羲一點頭緒都沒有,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有什麽戰術細節。
扔石頭倒金汁這些知道,但有必要練嗎?練如何挑大糞?如何把糞給煮沸騰?
劉備下城整兵,李孟羲眉頭緊皺。
李孟羲在很認真的學習軍略,可學習就沒有輕鬆的事。
李孟羲爬上城垛,借來鄉勇弓箭,試著比劃了好幾個射擊動作,正射,側著身子射,還有藏頭縮肩的,模仿槍戰電影的動作身體縮在城垛後邊射,亦或是把箭從射擊口往下射。
射擊口是城垛的一部分,是斜向下的一個隧道型小口,這樣城上可以順著射擊口向下直射箭支。
如果射擊口是平直的,那射擊口於城垛,就像是窗戶一樣,敵軍一箭射來,城垛後躲著的人就不安全了。
射擊口做成斜的,城外的箭縱然射到射擊口上,卻因為角度的關係,箭會撞在斜著的射擊孔的壁上,無法傷到城垛後的人。
除非一種情況——在極少的合適的角度,由神射手在城牆上瞄準射擊口剛好能把箭順著射擊口斜向上射進去,釘死城垛藏著的家夥。
但是,由射擊口向外射擊,和由城外向射擊孔射擊,射擊難度天壤直接。
由射擊口射人,人體是那麽大的靶子,又到了城下,那麽近,容易射中。
而城下的人射射擊口,目標隻有拳頭大一點。射擊難度是幾十倍的差別。
李孟羲笨拙的拿著弓箭,調整著各種射擊角度,弓箭怎麽拿都感覺不舒服。
一旁的鄉勇看不下去了,拿過弓箭給李孟羲做了示範,“左手握弓臂,右手拉弦。”
有鄉勇示範,鄉勇沒解釋為何這麽左,而李孟羲已經無師自明了——右手力量大於左手,拉開弓弦需要力量。雖說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拉弓時左右手受力相同。
但是右手遠比左手靈活,對微小動作的掌控微調能力遠勝左手。
隻要不是左撇子,右手拉弦,一定比左手拉弦射的準。
見了弓箭,李孟羲便聯想到了弩,他突發奇想,守城時,用弩好呢,還是用弓好呢?
所謂,強弩之末,不足穿什麽來著,意思就是說弩箭直射,無法拋射,隨著距離的增加,動能衰減的很厲害,太遠就沒有殺傷力了。
而弓箭可以拋射,動能比較好的存留下來,在很遠的地方依然有殺傷力。
而守城之時,不需要射多遠,弩絕大多數時候所要攻擊的,都是一二十步近距離的敵人。
在近距離的範圍內,弩箭的力道要遠強於羽箭。
所以,李孟羲想到,弩是否比弓更適合守城呢?
李孟羲皺著眉頭,摸著下巴,眼睛往一圈尋摸,看了一圈,弓手有,但一個弩手沒見。
“弩手呢?怎不見弩手?”李孟羲問。
“將軍怕傷人,不準用弩。”一旁的鄉勇回答了李孟羲的問題。
李孟羲疑惑,這什麽道理,爬傷人不用弩,那為什麽用箭?
疑惑在一秒之後,自動消失了。
這是練兵而已,弓手們都把箭頭給拔了,用沒有箭頭的箭杆射人,不太容易傷到人,再加上弓容易控製力道,鄉勇們刻意的把弓隻拉了半滿,就更不會傷人了。
而弩不同,弩的構造特殊,沒辦法控製力道。弩隻能上滿擊發。
加之弩的力道強勁,沒有箭頭,禿杆弩箭射人也很危險。
城外五十步,又見槍旗亂晃,劉玄德又叫囂要活捉李孟羲了。
李孟羲讓人揮旗回應,他叫住了三四個弓手。
“來,你們拉弓射箭,我算算一箭射出,得多少時間。”
李孟羲對弓手們說著。
弓手們不明所以,還是照做了。
開弓射箭,共有一下步驟——把箭從箭筒拿出來——把箭杆搭在弓臂上,箭尾抵在弦上——然後開弓——接著,身體探出城垛——放箭,回身躲藏。
<a href="https://m.biquge.name" id="wzsy">biquge.nam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