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羲收獲一項厲害的攻城戰術,他很開心,並且感慨,還是得集眾人之智,就像在壕溝裏搭人橋的戰術,若非是關羽所想,李孟羲自思, 自己可能打一百場仗可能都想不到。
劉備說,關張二人都想到了破解壕溝之法,李孟羲不由好奇,這張飛,張飛將軍,又有什麽方法。
解散了盾牆, 李孟羲轉問關羽。
關羽笑而不答。“若論高明, 三弟之法,還勝於你我盾橋之法, 可自去問三弟。”
關羽不說,李孟羲好奇起來。
張飛到底是想了何種方法,比盾橋還要高明,不能吧?
迫切的想知道第三種深壕破解之法的李孟羲,立刻去找張飛。
此時,張飛和劉備還在城外。
找到張飛,李孟羲問其如何過深壕。
張飛滿不在乎的哈哈一笑,“大哥說用土填,二哥說搭盾牆,要俺說,不必麻煩!抬個梯子過來,這頭搭那頭,不就過去了?”
李孟羲表情凝固在了臉上,好半晌,他一個臥槽從心裏發出。
李孟羲驚訝的看著張飛, 他沒想到, 張飛的方法,還真的是最好的過壕方法。
不用費力又笨拙的去把護城河填了, 不用再吭吭哧哧的搭人梯了,隻需要攻城梯!攻城梯賊長,輕輕鬆鬆從壕溝這頭搭到那頭。
然後,攻城士踩著梯子踏踏踏踏的跑,跑的多快。
這邊過壕如過平地,城下,則可以爬梯迅速,爬梯速度若能跟當日文安縣攻城時的爬梯速度一樣,則昨日攻城,何至受挫。
張飛想的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然而這個方法,確是最強大的。
傾得一破壕良法,李孟羲迫不及待的,立刻著人抬來攻城梯一架,然後,將攻城梯平放,橫跨寬壕兩岸。
不用試,李孟羲也知道, 此法能續繼前後攀梯之人,使攻城士不至於前後不繼而成添油戰術。
梯子兩頭架好, 李孟羲按耐不住一試究竟的心,他親自從這頭,小心翼翼的一階一階踩跳到另一頭,然後又拐回來。
壕溝邊,劉關張三人笑著看著李孟羲笨手笨腳的來去。
實在是梯階太寬,李孟羲如今,還是個小孩子,於大人來說,兩梯間距是正好,於李孟羲來說,間距太大了,每跨一階,就得邁開大步。
一個來回後,李孟羲又回到了壕溝邊。
他盯著架在壕溝上的攻城梯,思路飛轉,想到了很多。
既然攻城梯可以架壕溝上,使深壕變平地,那其實還可以把梯子加強一下,不用再做梯階,可以把梯子,用木板給嵌上,做的就跟真正的橋一樣。
然後,攻城士卒就不用再把注意力放在腳下,不用再費心思得踩準每一個階梯了,直接踩梯就如同踩路。
如果說把木梯做成木橋有難度,工程量大,那其實完全可以簡化難度。
以李孟羲現在對漢末技術的理解,和他在木工營混跡許久的見識,做木橋,完全可以做成軟的木橋。
何為軟的木橋?
既,先做普通的攻城梯,然後,再用伐木時折下來的樹枝,把梯階與梯階之間,用樹枝給編出網兜一樣的兜。
然後,士卒踩著樹枝網兜過去,不就一樣如履平地了?
如果說樹枝不堅固,那可以用繩子,用繩子編網也行,如果繩子還不夠,可以再加布料,用士卒們的舊衣服,在木橋下方做一個布兜,有布作為支撐,樹枝網就更具有踩踏時的踏實感了。
這是李孟羲所想到的最好的木橋製作方法了。是最好的,而不是質量最高的。
質量最高的木橋,自然得用好木頭,用木板,用茆榫結構,這才做得精良的木橋。
然而,用在實戰中,攻城的時候,能找到樹不錯了,哪裏有好木頭,哪有時間去刨木板,哪裏又有功夫去做複雜的茆榫結構。
所以,實際運用時,質量好的,不如簡單的性價比高。
用木板茆榫做木橋,非熟手木匠不可,非大量時間人力不可。
而用樹枝編網,用繩子加固,再用破衣服兜底,都不用木匠參與,人手不足之時,普通士卒也能把橋給做好。
此跨壕木橋,除可單個使用以外,還可以多個並聯。
單個橋是獨橋,人力投放速度還是有限,多個橋,乃至足夠的橋,把敵軍的壕溝全部都蓋上,那麽,敵軍的壕溝跟平地還有什麽不同?
敵軍壕溝全變坦途之時,我軍不僅兵力投放速度達到了最大,而且,士卒們閃轉騰挪也有了空間,我軍可以有更多的兵力集結城下,也就能進一步提高攻城兵力投放密度。
什麽護城河,什麽護城壕溝,器械充足,就可視護城河為平地。
在壕溝上過梯,士卒得手遮掩著頭頂,還得留意腳下,難度畢竟還是有,諸如會有人一腳踩空的情況。
李孟羲令攻城士們沿著梯子來回走幾趟看看,到底速度能有多快,又多大可能,會有人出意外。
攻城士遵令踩著梯子一個接一個衝到溝對麵去。
“快!快!”
李孟羲在邊上玩命的催,“再快點!再快!”
攻城士們被催的不行,隻能不停提速。
這樣,過了一會兒,期間,的確是有人會踩空失足陷下去。
然後,後邊的人躲之不及,要麽撞了上去,要麽就不得不往旁邊跳了下去。
這讓李孟羲皺眉。
踩梯子過壕,不同於過真正的木橋,過梯子的時候,得一氣跑到頭,不能驟停,一旦驟停,就必然失衡。
現在這壕裏幹幹淨淨,實戰的時候,壕裏可能有尖的木頭樁子,掉下去人就沒了。
因而,過梯的時候,應該一個一個過,這樣就不至於有人萬一腳下沒踩準,又或者突然中箭造成的驟停,而害的後邊數人掉落長梯。
可如此以來,一個人過完,再過另一個,速度就太慢了,似乎又成了添油戰術。
<a id="wzsy" href="http://www.yawenku.com">yawenku.com</a>
看來,如果有條件,還是盡可能的把木橋做的有板有底為好。這樣萬一前邊有人驟停,後邊人也能輕鬆穩住,不至於一個沒踩穩,就掉了下去。
這邊,李孟羲在想東西,那邊,攻城士們仍然不停的在過梯子。
突然啪的一聲,一陣驚呼,李孟羲回過了神,他看過去,看到溝裏摔了人,而梯子,一頭砸在溝裏。
“怎麽了?”李孟羲問,他沒弄明白發生了什麽事。
“梯子滑溝裏了。”刀盾士答道。
梯子會滑溝裏?李孟羲愣了一下。
然後,他朝溝對岸看去,看到溝對岸,是一個斜坡,剛才梯子搭過去,就是擔在斜坡上,李孟羲看明白了怎麽回事了。
兩邊溝不一樣寬,梯子搭到了坡上,然後,不停的過人,人的重量,壓著梯子,不停的一點一點往下滑,梯子最終,就滑到了溝裏。
刀盾士們再把梯子扶好,李孟羲走到梯子尾巴後,“得找個楔子,釘著,省的出溜。”李孟羲看著梯子尾巴,若有所思的說到。
一旁走來關羽,關羽道,“不必拿鍥子,用環首刀,紮地上,一釘,就妥。”
“奧!”李孟羲恍然受教,“那得拿個錘子……”他下意識就說。
關羽用無語的眼神看著李孟羲,都不拿鍥子了,你還拿錘子,不更拖累?
“錘子也可不必。刀紮地上,跺兩腳就成。若嫌不穩,拿盾砸,盾又沉,一砸入土頗深。”
李孟羲一想,眼睛亮了,是了!要個錘子的錘子!錘子才多大重量?包鐵的大盾多沉?盾啪的一拍,都不用對準,一下把刀把都砸地裏去了。而就算拿錘子,那小的跟玩兒一樣的錘頭,還得對準,還得一點一點,一錘子一錘子砸,還不如盾好用呢。
還別說,刀又尖又長,可不就跟一根鐵釺子一樣好用?不比木鍥子好用?
環首刀可以起到釘子鍥子鐵釺等工具的用處。
行軍在外,鐵釺子不好找,環首刀可遍地都是。
因而,隨手把刀往梯子尾巴處一插,擋住梯子的滑動,這個方法好。
可李孟羲一想,好像不對,他抬頭,看向關羽,“可是關將軍,攻城士把刀給別個,他咋作戰?
總不能空手。
我看,抬梯的攻城士,得配兩把刀,一把刀當鍥子,一把刀作戰……”
什麽帶兩把刀,關羽又是無語的看著李孟羲,這家夥想事,怎麽有時他往麻煩了想呢。
“不用帶兩把刀,借別人的刀不就妥了?前邊的人,刀插於地以為鍥子,借刀於身後之人。”
奧,刀還能借啊。
李孟撓了撓頭,“那,身後的人不也沒刀了?”李孟羲還是不解。
關羽目光微妙,道,“身後人,再借身後人。”
李孟羲皺眉,“那身後人之身後人,不還是沒刀?”
關羽澹然道,“再往身後借便是。”
可不論怎麽借,總有人手裏沒刀啊,攻城的時候,刀借出去,自己沒刀,就是個死,誰肯把刀借別人。
見李孟羲一臉迷茫,關羽解釋道,“城下聚眾百十士,又非這百十士,個個立登城頭搏殺,總有個先後。故而,前人借後人刀,後人雖無刀,半天無憂也。
這半天之久,或許城已破了,不需有刀。
縱城不破,前借後,後再後借,累借不窮,前排攻城之士,永無需缺刀之憂也。”
關羽這麽一解釋,李孟羲算是明白了。
總之,是時間差,城下一堆人,第一個爬梯的人,到後一個爬梯的人,可能得輪一個時辰,輪到一個時辰之後,後邊又跟上來的人,又是一堆。
所以,後士濟前士,永無人缺刀。
戰場上處理問題的方法,竟能如此簡單。
不用帶鍥子,不用帶錘子,不用帶雙刀,隻用一把刀就把問題解決了,刀往那裏一擋,梯子就算搭在斜坡上,也絕不會滑落。
說起滑落,李孟羲再把目光朝壕溝那頭看去,他看到,對岸城下的那個斜坡,斜坡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發灰的泥,又硬又密實,可能是三合土一類的玩意兒,也就是說,對岸牆根下的那個斜坡,不是隨便就挖了一個坡,而是花大力氣,刻意建築了那麽一個坡。
看坡離城的距離,再往城頭看,城頭要是丟個石頭下來,正好落坡上。
然後,石頭高處落斜坡,自然會往下滾動,斜坡的尾端,是深壕,石頭滾下來,正巧砸到溝裏。
這個斜坡,等於是把擂石的攻擊距離延長了許多。
想到這裏,李孟羲明白了,為何南和城這深壕,為何遠城的這一邊,是直上直下的近乎筆直的深溝,而近城的那邊,反而留個坡,本來還想,這個坡不正方便攀爬嗎?還不如兩邊都筆直陡峭呢。
現在懂了,留的那個坡,一是讓攻城梯容易滑,不好立穩,二是,城頭人力投石頭,其實攻擊距離有限,有了個斜坡,石頭順著坡就能百分之百砸到溝裏去。
也不知,這城是誰人設計的,太他喵的陰險了。
李孟羲覺著,這個方法好,以後,咱要是建城,也這樣弄個非常深的坑,坑一沿留斜坡,斜坡剛好處在城頭石頭可以丟到的距離,然後讓石頭丟下來順著坡滾,砸的敵軍嗷嗷的叫。
李孟羲這邊想的開心,那邊,突然卡察一聲響,又是一陣驚叫。
李孟羲轉頭看,梯子竟然從中斷了。
之後檢查發現,因為梯子是從別處搬來的攻城舊梯,攻城戰中有損傷,所以這會兒來回折騰,就把梯子踩斷了。
李孟羲皺眉,怎麽搞的,好像此次攻城,壞的梯子格外的多。
刀盾士們把梯子壞的一截去了,然後想繼續用剩下的一長截繼續搭在壕溝上,一試發現,本來很長的攻城梯,短了一截之後,竟然不夠長了,不夠從這頭搭到那頭了。
這倒給李孟羲提了個醒,看來,跟攻城梯還不一樣,攻城梯要做的長短合適,這壕梯,還是長一點好,留出足夠盈餘,萬一是斷了,立刻就能把斷梯往前湊一湊,繼續搭上。不然,再從後邊再費力抬新梯子來,太耽誤時間了。
攻城的梯子,是梯子,搭壕溝的梯子,也是梯子,為做區別,李孟羲覺得,可以把架在壕溝護城河上的梯子,稱之為【壕橋】。
河和橋,護城河和壕橋,正對應。
劉備說,關張二人都想到了破解壕溝之法,李孟羲不由好奇,這張飛,張飛將軍,又有什麽方法。
解散了盾牆, 李孟羲轉問關羽。
關羽笑而不答。“若論高明, 三弟之法,還勝於你我盾橋之法, 可自去問三弟。”
關羽不說,李孟羲好奇起來。
張飛到底是想了何種方法,比盾橋還要高明,不能吧?
迫切的想知道第三種深壕破解之法的李孟羲,立刻去找張飛。
此時,張飛和劉備還在城外。
找到張飛,李孟羲問其如何過深壕。
張飛滿不在乎的哈哈一笑,“大哥說用土填,二哥說搭盾牆,要俺說,不必麻煩!抬個梯子過來,這頭搭那頭,不就過去了?”
李孟羲表情凝固在了臉上,好半晌,他一個臥槽從心裏發出。
李孟羲驚訝的看著張飛, 他沒想到, 張飛的方法,還真的是最好的過壕方法。
不用費力又笨拙的去把護城河填了, 不用再吭吭哧哧的搭人梯了,隻需要攻城梯!攻城梯賊長,輕輕鬆鬆從壕溝這頭搭到那頭。
然後,攻城士踩著梯子踏踏踏踏的跑,跑的多快。
這邊過壕如過平地,城下,則可以爬梯迅速,爬梯速度若能跟當日文安縣攻城時的爬梯速度一樣,則昨日攻城,何至受挫。
張飛想的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然而這個方法,確是最強大的。
傾得一破壕良法,李孟羲迫不及待的,立刻著人抬來攻城梯一架,然後,將攻城梯平放,橫跨寬壕兩岸。
不用試,李孟羲也知道, 此法能續繼前後攀梯之人,使攻城士不至於前後不繼而成添油戰術。
梯子兩頭架好, 李孟羲按耐不住一試究竟的心,他親自從這頭,小心翼翼的一階一階踩跳到另一頭,然後又拐回來。
壕溝邊,劉關張三人笑著看著李孟羲笨手笨腳的來去。
實在是梯階太寬,李孟羲如今,還是個小孩子,於大人來說,兩梯間距是正好,於李孟羲來說,間距太大了,每跨一階,就得邁開大步。
一個來回後,李孟羲又回到了壕溝邊。
他盯著架在壕溝上的攻城梯,思路飛轉,想到了很多。
既然攻城梯可以架壕溝上,使深壕變平地,那其實還可以把梯子加強一下,不用再做梯階,可以把梯子,用木板給嵌上,做的就跟真正的橋一樣。
然後,攻城士卒就不用再把注意力放在腳下,不用再費心思得踩準每一個階梯了,直接踩梯就如同踩路。
如果說把木梯做成木橋有難度,工程量大,那其實完全可以簡化難度。
以李孟羲現在對漢末技術的理解,和他在木工營混跡許久的見識,做木橋,完全可以做成軟的木橋。
何為軟的木橋?
既,先做普通的攻城梯,然後,再用伐木時折下來的樹枝,把梯階與梯階之間,用樹枝給編出網兜一樣的兜。
然後,士卒踩著樹枝網兜過去,不就一樣如履平地了?
如果說樹枝不堅固,那可以用繩子,用繩子編網也行,如果繩子還不夠,可以再加布料,用士卒們的舊衣服,在木橋下方做一個布兜,有布作為支撐,樹枝網就更具有踩踏時的踏實感了。
這是李孟羲所想到的最好的木橋製作方法了。是最好的,而不是質量最高的。
質量最高的木橋,自然得用好木頭,用木板,用茆榫結構,這才做得精良的木橋。
然而,用在實戰中,攻城的時候,能找到樹不錯了,哪裏有好木頭,哪有時間去刨木板,哪裏又有功夫去做複雜的茆榫結構。
所以,實際運用時,質量好的,不如簡單的性價比高。
用木板茆榫做木橋,非熟手木匠不可,非大量時間人力不可。
而用樹枝編網,用繩子加固,再用破衣服兜底,都不用木匠參與,人手不足之時,普通士卒也能把橋給做好。
此跨壕木橋,除可單個使用以外,還可以多個並聯。
單個橋是獨橋,人力投放速度還是有限,多個橋,乃至足夠的橋,把敵軍的壕溝全部都蓋上,那麽,敵軍的壕溝跟平地還有什麽不同?
敵軍壕溝全變坦途之時,我軍不僅兵力投放速度達到了最大,而且,士卒們閃轉騰挪也有了空間,我軍可以有更多的兵力集結城下,也就能進一步提高攻城兵力投放密度。
什麽護城河,什麽護城壕溝,器械充足,就可視護城河為平地。
在壕溝上過梯,士卒得手遮掩著頭頂,還得留意腳下,難度畢竟還是有,諸如會有人一腳踩空的情況。
李孟羲令攻城士們沿著梯子來回走幾趟看看,到底速度能有多快,又多大可能,會有人出意外。
攻城士遵令踩著梯子一個接一個衝到溝對麵去。
“快!快!”
李孟羲在邊上玩命的催,“再快點!再快!”
攻城士們被催的不行,隻能不停提速。
這樣,過了一會兒,期間,的確是有人會踩空失足陷下去。
然後,後邊的人躲之不及,要麽撞了上去,要麽就不得不往旁邊跳了下去。
這讓李孟羲皺眉。
踩梯子過壕,不同於過真正的木橋,過梯子的時候,得一氣跑到頭,不能驟停,一旦驟停,就必然失衡。
現在這壕裏幹幹淨淨,實戰的時候,壕裏可能有尖的木頭樁子,掉下去人就沒了。
因而,過梯的時候,應該一個一個過,這樣就不至於有人萬一腳下沒踩準,又或者突然中箭造成的驟停,而害的後邊數人掉落長梯。
可如此以來,一個人過完,再過另一個,速度就太慢了,似乎又成了添油戰術。
<a id="wzsy" href="http://www.yawenku.com">yawenku.com</a>
看來,如果有條件,還是盡可能的把木橋做的有板有底為好。這樣萬一前邊有人驟停,後邊人也能輕鬆穩住,不至於一個沒踩穩,就掉了下去。
這邊,李孟羲在想東西,那邊,攻城士們仍然不停的在過梯子。
突然啪的一聲,一陣驚呼,李孟羲回過了神,他看過去,看到溝裏摔了人,而梯子,一頭砸在溝裏。
“怎麽了?”李孟羲問,他沒弄明白發生了什麽事。
“梯子滑溝裏了。”刀盾士答道。
梯子會滑溝裏?李孟羲愣了一下。
然後,他朝溝對岸看去,看到溝對岸,是一個斜坡,剛才梯子搭過去,就是擔在斜坡上,李孟羲看明白了怎麽回事了。
兩邊溝不一樣寬,梯子搭到了坡上,然後,不停的過人,人的重量,壓著梯子,不停的一點一點往下滑,梯子最終,就滑到了溝裏。
刀盾士們再把梯子扶好,李孟羲走到梯子尾巴後,“得找個楔子,釘著,省的出溜。”李孟羲看著梯子尾巴,若有所思的說到。
一旁走來關羽,關羽道,“不必拿鍥子,用環首刀,紮地上,一釘,就妥。”
“奧!”李孟羲恍然受教,“那得拿個錘子……”他下意識就說。
關羽用無語的眼神看著李孟羲,都不拿鍥子了,你還拿錘子,不更拖累?
“錘子也可不必。刀紮地上,跺兩腳就成。若嫌不穩,拿盾砸,盾又沉,一砸入土頗深。”
李孟羲一想,眼睛亮了,是了!要個錘子的錘子!錘子才多大重量?包鐵的大盾多沉?盾啪的一拍,都不用對準,一下把刀把都砸地裏去了。而就算拿錘子,那小的跟玩兒一樣的錘頭,還得對準,還得一點一點,一錘子一錘子砸,還不如盾好用呢。
還別說,刀又尖又長,可不就跟一根鐵釺子一樣好用?不比木鍥子好用?
環首刀可以起到釘子鍥子鐵釺等工具的用處。
行軍在外,鐵釺子不好找,環首刀可遍地都是。
因而,隨手把刀往梯子尾巴處一插,擋住梯子的滑動,這個方法好。
可李孟羲一想,好像不對,他抬頭,看向關羽,“可是關將軍,攻城士把刀給別個,他咋作戰?
總不能空手。
我看,抬梯的攻城士,得配兩把刀,一把刀當鍥子,一把刀作戰……”
什麽帶兩把刀,關羽又是無語的看著李孟羲,這家夥想事,怎麽有時他往麻煩了想呢。
“不用帶兩把刀,借別人的刀不就妥了?前邊的人,刀插於地以為鍥子,借刀於身後之人。”
奧,刀還能借啊。
李孟撓了撓頭,“那,身後的人不也沒刀了?”李孟羲還是不解。
關羽目光微妙,道,“身後人,再借身後人。”
李孟羲皺眉,“那身後人之身後人,不還是沒刀?”
關羽澹然道,“再往身後借便是。”
可不論怎麽借,總有人手裏沒刀啊,攻城的時候,刀借出去,自己沒刀,就是個死,誰肯把刀借別人。
見李孟羲一臉迷茫,關羽解釋道,“城下聚眾百十士,又非這百十士,個個立登城頭搏殺,總有個先後。故而,前人借後人刀,後人雖無刀,半天無憂也。
這半天之久,或許城已破了,不需有刀。
縱城不破,前借後,後再後借,累借不窮,前排攻城之士,永無需缺刀之憂也。”
關羽這麽一解釋,李孟羲算是明白了。
總之,是時間差,城下一堆人,第一個爬梯的人,到後一個爬梯的人,可能得輪一個時辰,輪到一個時辰之後,後邊又跟上來的人,又是一堆。
所以,後士濟前士,永無人缺刀。
戰場上處理問題的方法,竟能如此簡單。
不用帶鍥子,不用帶錘子,不用帶雙刀,隻用一把刀就把問題解決了,刀往那裏一擋,梯子就算搭在斜坡上,也絕不會滑落。
說起滑落,李孟羲再把目光朝壕溝那頭看去,他看到,對岸城下的那個斜坡,斜坡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發灰的泥,又硬又密實,可能是三合土一類的玩意兒,也就是說,對岸牆根下的那個斜坡,不是隨便就挖了一個坡,而是花大力氣,刻意建築了那麽一個坡。
看坡離城的距離,再往城頭看,城頭要是丟個石頭下來,正好落坡上。
然後,石頭高處落斜坡,自然會往下滾動,斜坡的尾端,是深壕,石頭滾下來,正巧砸到溝裏。
這個斜坡,等於是把擂石的攻擊距離延長了許多。
想到這裏,李孟羲明白了,為何南和城這深壕,為何遠城的這一邊,是直上直下的近乎筆直的深溝,而近城的那邊,反而留個坡,本來還想,這個坡不正方便攀爬嗎?還不如兩邊都筆直陡峭呢。
現在懂了,留的那個坡,一是讓攻城梯容易滑,不好立穩,二是,城頭人力投石頭,其實攻擊距離有限,有了個斜坡,石頭順著坡就能百分之百砸到溝裏去。
也不知,這城是誰人設計的,太他喵的陰險了。
李孟羲覺著,這個方法好,以後,咱要是建城,也這樣弄個非常深的坑,坑一沿留斜坡,斜坡剛好處在城頭石頭可以丟到的距離,然後讓石頭丟下來順著坡滾,砸的敵軍嗷嗷的叫。
李孟羲這邊想的開心,那邊,突然卡察一聲響,又是一陣驚叫。
李孟羲轉頭看,梯子竟然從中斷了。
之後檢查發現,因為梯子是從別處搬來的攻城舊梯,攻城戰中有損傷,所以這會兒來回折騰,就把梯子踩斷了。
李孟羲皺眉,怎麽搞的,好像此次攻城,壞的梯子格外的多。
刀盾士們把梯子壞的一截去了,然後想繼續用剩下的一長截繼續搭在壕溝上,一試發現,本來很長的攻城梯,短了一截之後,竟然不夠長了,不夠從這頭搭到那頭了。
這倒給李孟羲提了個醒,看來,跟攻城梯還不一樣,攻城梯要做的長短合適,這壕梯,還是長一點好,留出足夠盈餘,萬一是斷了,立刻就能把斷梯往前湊一湊,繼續搭上。不然,再從後邊再費力抬新梯子來,太耽誤時間了。
攻城的梯子,是梯子,搭壕溝的梯子,也是梯子,為做區別,李孟羲覺得,可以把架在壕溝護城河上的梯子,稱之為【壕橋】。
河和橋,護城河和壕橋,正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