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潘多拉之“意”意識場能,終於激發出作為奇偶空間第一戰神的古小龍,具有反麵的那個殺神的另一個古小龍。求點擊求打賞求訂閱求月票!
第一百二十五篇潘多拉之“意”十六
長平之戰,千古罪證。秦國剩下的宿敵隻有一個:趙國。在戰國七雄中,最有可能和秦爭奪統一權的,也是趙國。
秦國商鞅變法完成之後,趙國也開始了“胡服騎射”的改革。秦趙兩國的勢均力敵,從“戰國四大名將”就可見一斑:白起戰廉頗、王翦對李牧,他們分屬秦趙兩國,是彼此畢生的勁敵。
公元前二百六十二年,白起再度攻打韓國,奪取野王城(今河南沁陽),切斷了韓國的上黨(今山西長治)和都城(新鄭)的聯係。
上黨郡守馮亭和老百姓商量說:“通往都城的道路被切斷了,韓國肯定沒法管我們。秦軍逼近,韓國不能接應,我們不如歸附趙國。趙國如果接納了我們,秦國肯定會攻打趙國。趙國受到武力威脅,必定和韓國結盟。這樣一來,就能阻擋秦國了。”
上黨的歸附,在趙國引起了一場爭議。有人預見到了禍害,有人垂涎一郡之地。最後,趙王還是決定接納上黨。
兩年後,秦國的報複來了。秦將王齕奪取上黨,上黨軍民紛紛逃往趙國。趙國在長平(今山西高平市長平村)駐軍。接應上黨的百姓。這給秦國落下了攻趙的口實。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的一場生死大戰。趙國派出了王牌將軍廉頗。在長平,廉頗堅壁清野,三年不出。迫使秦軍陷入僵持戰。
無可奈何的秦國人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曆史上最著名的一場反間計就此上演——秦相範雎派人帶著千兩黃金,進入趙國,“間諜”逢人就說,秦軍不怕廉頗,廉頗有什麽本事,隻會守不會攻。秦軍就怕趙奢的兒子趙括。
趙王果然中計,立即把趙括調往前線。趙括隻會紙上談兵。不懂臨陣應變。秦國反間計得逞後,立即啟用白起為主將,王齕調為副將。同時下令:“任何人敢泄露武安君擔任主帥的秘密,斬!”趙括準備好的一套應對王齕的策略。完全落空了。
長平之戰以白起的勝利告終。趙括走投無路,被秦軍射死,四十萬士兵投降。
此時的白起做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為防降兵暴動,除了派二百四十名年幼的趙國小兵回國報信外,其餘的人全部坑殺!
趙國震驚,七國震驚。這也是白起在史書上留下的濃重一筆,縱然有一生不敗的戰功,但坑卒四十萬,成了白起萬世難辯的罪證。成就了一個千古戰神、殺神之名。
而千古殺神,卻落得君王猜忌,一樣的以悲劇結局。長平之戰過後。是秦國滅趙的最好時機,白起當然希望一勞永逸。但一報還一報,趙國也想到了反間計。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大名鼎鼎的說客蘇代受趙王委托,帶上豐厚的禮物入秦。
蘇代反問秦相範雎:“武安君擒殺了趙括嗎?”“是。”“秦國就要圍攻趙都邯鄲了嗎?”“是。”
蘇代於是說:“滅了趙國,秦國稱王。武安君必然位列三公,他為秦國奪取了七十多座城池。就是曆史上周公、召公的功勞,也不過如此。到時候,您就要屈居其下了。”
蘇代接著說:“上黨的百姓寧可歸附趙國,也不向秦投降,可見天下百姓不願做秦國的臣民。(.)如果秦國滅了趙國,趙國北方的人就會投奔燕國,東邊的歸入齊國,南麵的跑去韓國魏國,秦國能得到的百姓又有多少呢?不如趁著趙國驚恐之際,叫趙國割地求和,別再讓武安君建功立業了。”
這段話說到了範雎的心坎上,他果然勸秦昭王和談,這令白起大失所望。一年後,等秦昭王再次意欲攻趙時,時機已然錯過了:趙國從重創中喘息過來,白起的身體也大不如前。
秦昭王首先派王陵出兵,大敗。於是去請白起,白起斷然拒絕:“邯鄲不是那麽容易拿下的,何況各國的救兵紛紛開進趙國,他們對秦國的怨恨何止一日兩日?長平一戰,趙軍雖然死了四十萬,但秦軍也折損了一半,我們國內空虛,還要遠征別國。趙軍以逸待勞,各國援軍裏應外合,秦軍必敗。”
昭王不聽,強行派兵。不久,第二員大將王齕果然遭遇了趙楚魏三國聯軍的夾擊。
白起不免自鳴得意:“不聽我的話,如今怎麽樣啊?”這句話傳到昭王的耳朵裏,昭王惱羞成怒。
那好,那就讓你白起上陣吧!國相範雎親自去請,但白起強如黃牛,偏不從命。一個將軍,既然不能為王所用,就隻能為王所棄。
公元前二百五十八年,白起被奪官、削爵,降為士兵,遷居他鄉。由於病情反複,白起無法遠遷。
他滯留在鹹陽的三個月裏,正是秦軍節節敗退之時。顏麵掃地的秦昭王,不想看到白起繼續得意,更不想讓他看到自己決策的失敗,便勒令他立即離開。
白起才走,秦昭王就和範雎商量:“白起心懷怨誹,不如處死。”在鹹陽城外十裏,白起接到了賜死的命令。
剛烈的白起拔出劍:“我有什麽彌天大罪,何至於得到這個下場?”
良久,他又歎息道:“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人投降,我欺騙了他們,把他們都活埋了,這足夠死罪。”
說罷,他舉起了那把鮮血浸染過的戰劍,刺向了自己。
白起的悲劇。源於他的性格。昭王明知必敗仍強令出征,這已經不是對白起軍事能力的考驗,而是對他聽命與否的檢測。白起偏偏看不到這一點,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
此後秦國的另一位名將王翦就很好地接受了白起的教訓,在殘暴的秦始皇手下得到善終。
在後人的眼中,白起更多是以“殺神”的形象出現。然而在當年,他是秦國真正的“戰神”,他的軍事才能無人能敵。
秦國最終能一統天下,和他征戰數十年取得的赫赫戰功關係密切——這是曆代史學家都不會否認的事實。
從一代名將白起。作為藍色星球c國古代秦國的戰神,到千古罵名的殺神之間。也就不過是一念之間。
這就像能力的大小並不能決定好壞正反一樣,越是能力越大的人,一旦做起壞事來,就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大壞事。
而作為當代奇偶空間第一奇人的古小龍。正站在這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一旦要是一閃念做出了錯誤的決定,這奇偶空間第一戰神,是否就會成為第一殺神呢?
還是藍色星球c國古代,出了一個有名的“十三太保”李存孝,這是古代有名的又一個戰神。
“十三太保”李存孝這個人,正史著墨不多,但在演義小說和民間傳說中,卻非常有名的。撇開這些傳說,單從曆史的角度,依然能看到他的驍勇善戰。
藍色星球c國曆史書《舊五代史?唐書列傳五?李存孝傳》中記載:“本姓安,名敬思。少於俘囚中得隸紀綱。給事帳中。及壯,便騎射,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嚐挫敗;從武皇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新五代史?義兒傳》“存孝,代州飛狐人也。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給事帳中,賜姓名,以為子,常從為騎將…存孝猨臂善射,身被重鎧,櫜弓坐槊,手舞鐵楇,出入陣中,以兩騎自從,戰酣易騎,上下如飛。”
兩書中都提到李存孝的勇猛果敢,他經常帶領騎兵,做李克用的先鋒,所向無敵,他身披沉重鐵甲,腰挎弓箭長矛,獨自揮舞鐵楇衝鋒陷陣,成千上萬的人在他麵前都喪膽逃退。
最令人稱奇的是他常常帶著兩匹戰馬作戰,騎著的馬稍微疲乏,他就在陣地上改騎另一匹馬,上下如飛,其驕健神勇之極。
由於李克用軍營中的將領都比不過他,後來同樣是“義兒”的李存信出於嫉妒的挑唆,而使他背叛了李克用,但以他一勇之夫,不是老謀深算的李克用的對手,結果被李克用稍施小計在幽州捉住,押解回太原後,用五馬分屍(或五牛分屍)的酷刑結束了他短暫的生命。
對此,《新五代史?義兒傳》記曰:“縛載後車,至太原,車裂之以徇。”
京劇《飛虎崗》或《飛虎山》中,則主要講的是:李存孝即安敬思父母早亡,自幼替人放羊度日,後安敬思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正逢李晉王李克用目睹安敬思之神勇,收為義子,取名李存孝的故事。李存孝墓在山西太原西山風峪溝口的太山腳下,其墓為一石砌墳丘,墳前有小平台,上麵擺放著兩枚石元寶,有石碑一幢,上刻“李存孝之墓”。
五代史最鼎鼎有名的猛將莫過於李存孝,在一些野史中曾說李存孝引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雖說是誇張之詞,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
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個。
在傳說中,對於他的死就說得更神了:由於他神力無邊,行刑時,在他的雙手雙腳和脖子上拴上繩子用五頭牛往開拉,硬是拉不死他。相反,他一發力,就能把五頭牛都拽得倒回來。
後來,還是李克用派人哄他說,他死了以後,天上玉皇大帝會給他一個很好的職務,比在地上強多啦。他才放鬆五體。從容赴死。
景福元年(公元八百九十二年)正月,王熔、李匡威合兵十餘萬攻堯山,李克用任命李存信為蕃、漢馬步都指揮使。協同李存孝一同攻打王,李存孝、李存信二人互相猜疑忌恨,彼此逗留觀望而不前進。
李克用隻有改派李嗣勳,大敗幽州、鎮州的軍隊,斬殺擒獲三萬人。李存信回到李克用那裏,讒言說:“存孝有二心,常避趙不擊。”
李存孝心裏不安。暗中聯結梁(朱溫)和趙,向朝廷上呈表章以邢州、州、磁州三州歸順朝廷。並請求賞賜給他節使度的旌旗節鋱,以及會同各道軍隊討伐李克用。
昭宗頒發詔令,任命李存孝為邢州、州、磁州節度使,但不同意會合軍隊的舉動。隻命王鎔前往救援。
緊接著三月,李克用又與義武節度使王處存聯合軍隊攻打王熔,癸醜(初九),攻克滹沱河東北的天長鎮。
戊午(十四日),王熔在鎮州九門縣的新市與李克用、王處存展開激戰,結果這次李克用、王處存大敗,反被斬殺擒獲三萬餘人;辛酉(十七日),李克用率眾退到欒城駐紮。唐昭宗頒發詔令勸河東及鎮州、定州、幽州四鎮和解。
景福二年(公元八百九十三年),李克用親領大軍出井陘。逼迫真定,而這是李存孝卻去見了王鎔商討軍機。
李克用知道後大怒,七月出兵討存孝。王熔先是遣兵救援邢州,被李克用在平山打敗了,壬申(初六),李克用進擊鎮州。王熔十分懼怕,臨陣易幟,“乞盟。進幣五十萬,歸糧二十萬。請出兵助討存孝”(《新唐書》)。李克用許可了王熔的請求。
李克用在欒城整訓軍隊,會合王熔軍隊總共三萬人在邢州東南的任縣駐紮,李存信則在邢州龍岡縣的琉璃陂駐紮。
九月,李存孝夜犯李存信營,虜奉誠軍使孫考老,存信軍大亂。李克用親自率兵前往,掘溝塹以圍城。李存孝出兵衝擊,晉軍無法築成溝塹。
河東牙將袁奉韜派人對李存孝說:“您所畏懼的隻是晉王。晉王待溝塹築成,一定會留兵圍城自己退去,他手下諸將都不是您的對手,築好了溝塹又有什麽用?”
李存孝同意,於是任由晉軍築溝塹。溝塹築成後,深溝高壘,無法靠近,李存孝非常被動。城中糧盡。
乾寧元年(公元八百九十四年)三月,存孝登上城樓,哭著對城下的李克用說道:“兒蒙王的大恩,位至將相,難道願意舍父子的關係而投仇敵?這是由於存信誣陷的緣故。希望能活著見王,說一句話就死。”
李克用很感傷,派劉夫人入城慰諭。劉夫人帶著李存孝回來,他磕頭請罪道:“兒於晉有功而無過,所以至此,是存信的緣故!”
李克用嗬斥道:“你寫給朱全忠、王熔的信,大肆毀謗我,這也是李存信逼你幹的嗎?!”
於是將他押回太原,以車裂之刑處死。其實李克用本不想殺他,希望諸將為他求情,就此順勢免了他的罪,誰知諸將都妒忌他,沒一個為他求情。
李克用為此深恨諸將,但卻沒有譴責過李存信。李克用惋惜存孝,為之十多天不理政事,兵勢也逐漸轉弱,而朱溫的勢力則開始變得越來越強大。
李存孝死後,李克用每次和諸將賭博,談到李存孝都流淚不止。乾寧元年十月,昭義節度使康君立前赴晉陽拜見李克用。已未(三十日),李克用會聚屬下各位將領盡情飲酒,喝到興頭上,李克用談起李存孝,淚水不停地往下流。
康君立平時和李存信親近友好,不慎一句話觸怒了李克用,李克用拔出劍來就向康君立砍去,把他囚禁在馬步司,不久將他毒殺。
自古以來,在大同、朔州一帶,流傳著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傳說。
當年,在代州的一個小村莊裏,村中立起一座將軍的石碑。
傳說,這尊石像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凡是得到石將軍青睞的人,都會得到好運。
有一天,村中一位姓何的姑娘采花歸來,她看到這尊石像,隨手一拋,花籃居然不偏不倚好套在了石將軍的頸上。
沒想到,這何姑娘回到家中,就有了身孕。在那個時代,未婚先孕是要被人鄙視的。
盡管何小姐再三解釋都是無濟於事,隻能將這個孩子生了下來。親朋好友漸漸遠離,何小姐帶著一個孩子,母子二人孤苦伶仃地生活著。
等到孩子四歲那年,何小姐帶著孩子,來到那石將軍的麵前,讓孩子拜祭他的父親。
沒想到,當孩子知道他的父親竟然是這麽一尊石像時,竟然發起狠來,一拳將石像打了一個粉碎。
何小姐見狀,不由勃然大怒,當的是又氣又急。她逼小孩跪下向父親請罪,並且讓孩子將地上的石頭揀了起來重新一塊一塊地安了回去,並給孩子取名叫做“安靜思”(安進石的諧音),以此為記。
小安靜思的生活過得非常清苦,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在他十歲的一天,小安靜思正在山坡上放羊。
這時,山坡上忽然出現了一隻猛虎,來勢洶洶。然而,麵對猛虎,小安靜思卻並不懼怕。
他天生神力,盡管老虎稱得上是人間至惡,但他也沒把它放在眼裏,竟然赤手空拳,將老虎活活打死。
這時,對麵的山澗上,正巧走過一個人。他就是晉王李克用。李克用遠遠望見這孩子年紀尚幼,居然能將老虎打死,心中端的是非常喜愛。
他故意向這邊說道:“是哪家的小孩把我家養的老虎給打死了?”小安靜思也並不生氣,看向李克用,說:“原來這老虎是你家養的啊。我打死你養的老虎是不對,這就把老虎還給你。”
說罷,隔著一條山澗,竟把整隻老虎,像扔石子一樣輕飄飄地扔了過去,扔到李克用麵前。李克用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之後,李克用便向各家各戶打聽,這倒底是哪家的孩子。他找到何小姐家中,見了何小姐,問清了小安靜思的身世。
他對小安靜思那是頗為喜愛,便希望能收養他為義子。而何小姐知道對方是大名鼎鼎的李克用時,便欣然同意,從此,安靜思便改名叫做李存孝,跟隨李克用左右,隨李克用征戰南北,成為了李克用的左膀右臂。
憑著天生的神力,再加上出色的武技,李存孝征戰南北,從無敵手。就連武功天下第二的鐵槍王彥章,也在李存孝手下走不了兩個回合。
而武功第三的高繼思,曾在李存孝連挑數十名大將後,全力脫力狀況下,趁勢擊敗多名唐將。
李存孝聽說後,披掛上陣,用十個回合竟然以重病之身將武功不比王彥章弱多少的高繼思活活生擒。
後來,在李存孝死後,王彥章再無敵手,竟然連挑晉軍猛將三十六人,急得李克用大哭說道:“假如我兒存孝若在,何至於此?”
關鍵時刻,軍師出計,派人假扮李存孝出陣,竟驚走王彥章,將王彥章的弟弟王彥龍活活嚇死。由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李存孝的勇猛。
“十三太保”李存孝由於驚人的武藝,每戰必勝,贏得了“王不過霸,將不過李”的美譽,是藍色星球c國古代當之無愧的戰神,但也因為奸人的嫉妒讒言,導致悲慘的結局。(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五篇潘多拉之“意”十六
長平之戰,千古罪證。秦國剩下的宿敵隻有一個:趙國。在戰國七雄中,最有可能和秦爭奪統一權的,也是趙國。
秦國商鞅變法完成之後,趙國也開始了“胡服騎射”的改革。秦趙兩國的勢均力敵,從“戰國四大名將”就可見一斑:白起戰廉頗、王翦對李牧,他們分屬秦趙兩國,是彼此畢生的勁敵。
公元前二百六十二年,白起再度攻打韓國,奪取野王城(今河南沁陽),切斷了韓國的上黨(今山西長治)和都城(新鄭)的聯係。
上黨郡守馮亭和老百姓商量說:“通往都城的道路被切斷了,韓國肯定沒法管我們。秦軍逼近,韓國不能接應,我們不如歸附趙國。趙國如果接納了我們,秦國肯定會攻打趙國。趙國受到武力威脅,必定和韓國結盟。這樣一來,就能阻擋秦國了。”
上黨的歸附,在趙國引起了一場爭議。有人預見到了禍害,有人垂涎一郡之地。最後,趙王還是決定接納上黨。
兩年後,秦國的報複來了。秦將王齕奪取上黨,上黨軍民紛紛逃往趙國。趙國在長平(今山西高平市長平村)駐軍。接應上黨的百姓。這給秦國落下了攻趙的口實。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的一場生死大戰。趙國派出了王牌將軍廉頗。在長平,廉頗堅壁清野,三年不出。迫使秦軍陷入僵持戰。
無可奈何的秦國人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曆史上最著名的一場反間計就此上演——秦相範雎派人帶著千兩黃金,進入趙國,“間諜”逢人就說,秦軍不怕廉頗,廉頗有什麽本事,隻會守不會攻。秦軍就怕趙奢的兒子趙括。
趙王果然中計,立即把趙括調往前線。趙括隻會紙上談兵。不懂臨陣應變。秦國反間計得逞後,立即啟用白起為主將,王齕調為副將。同時下令:“任何人敢泄露武安君擔任主帥的秘密,斬!”趙括準備好的一套應對王齕的策略。完全落空了。
長平之戰以白起的勝利告終。趙括走投無路,被秦軍射死,四十萬士兵投降。
此時的白起做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為防降兵暴動,除了派二百四十名年幼的趙國小兵回國報信外,其餘的人全部坑殺!
趙國震驚,七國震驚。這也是白起在史書上留下的濃重一筆,縱然有一生不敗的戰功,但坑卒四十萬,成了白起萬世難辯的罪證。成就了一個千古戰神、殺神之名。
而千古殺神,卻落得君王猜忌,一樣的以悲劇結局。長平之戰過後。是秦國滅趙的最好時機,白起當然希望一勞永逸。但一報還一報,趙國也想到了反間計。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大名鼎鼎的說客蘇代受趙王委托,帶上豐厚的禮物入秦。
蘇代反問秦相範雎:“武安君擒殺了趙括嗎?”“是。”“秦國就要圍攻趙都邯鄲了嗎?”“是。”
蘇代於是說:“滅了趙國,秦國稱王。武安君必然位列三公,他為秦國奪取了七十多座城池。就是曆史上周公、召公的功勞,也不過如此。到時候,您就要屈居其下了。”
蘇代接著說:“上黨的百姓寧可歸附趙國,也不向秦投降,可見天下百姓不願做秦國的臣民。(.)如果秦國滅了趙國,趙國北方的人就會投奔燕國,東邊的歸入齊國,南麵的跑去韓國魏國,秦國能得到的百姓又有多少呢?不如趁著趙國驚恐之際,叫趙國割地求和,別再讓武安君建功立業了。”
這段話說到了範雎的心坎上,他果然勸秦昭王和談,這令白起大失所望。一年後,等秦昭王再次意欲攻趙時,時機已然錯過了:趙國從重創中喘息過來,白起的身體也大不如前。
秦昭王首先派王陵出兵,大敗。於是去請白起,白起斷然拒絕:“邯鄲不是那麽容易拿下的,何況各國的救兵紛紛開進趙國,他們對秦國的怨恨何止一日兩日?長平一戰,趙軍雖然死了四十萬,但秦軍也折損了一半,我們國內空虛,還要遠征別國。趙軍以逸待勞,各國援軍裏應外合,秦軍必敗。”
昭王不聽,強行派兵。不久,第二員大將王齕果然遭遇了趙楚魏三國聯軍的夾擊。
白起不免自鳴得意:“不聽我的話,如今怎麽樣啊?”這句話傳到昭王的耳朵裏,昭王惱羞成怒。
那好,那就讓你白起上陣吧!國相範雎親自去請,但白起強如黃牛,偏不從命。一個將軍,既然不能為王所用,就隻能為王所棄。
公元前二百五十八年,白起被奪官、削爵,降為士兵,遷居他鄉。由於病情反複,白起無法遠遷。
他滯留在鹹陽的三個月裏,正是秦軍節節敗退之時。顏麵掃地的秦昭王,不想看到白起繼續得意,更不想讓他看到自己決策的失敗,便勒令他立即離開。
白起才走,秦昭王就和範雎商量:“白起心懷怨誹,不如處死。”在鹹陽城外十裏,白起接到了賜死的命令。
剛烈的白起拔出劍:“我有什麽彌天大罪,何至於得到這個下場?”
良久,他又歎息道:“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人投降,我欺騙了他們,把他們都活埋了,這足夠死罪。”
說罷,他舉起了那把鮮血浸染過的戰劍,刺向了自己。
白起的悲劇。源於他的性格。昭王明知必敗仍強令出征,這已經不是對白起軍事能力的考驗,而是對他聽命與否的檢測。白起偏偏看不到這一點,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
此後秦國的另一位名將王翦就很好地接受了白起的教訓,在殘暴的秦始皇手下得到善終。
在後人的眼中,白起更多是以“殺神”的形象出現。然而在當年,他是秦國真正的“戰神”,他的軍事才能無人能敵。
秦國最終能一統天下,和他征戰數十年取得的赫赫戰功關係密切——這是曆代史學家都不會否認的事實。
從一代名將白起。作為藍色星球c國古代秦國的戰神,到千古罵名的殺神之間。也就不過是一念之間。
這就像能力的大小並不能決定好壞正反一樣,越是能力越大的人,一旦做起壞事來,就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大壞事。
而作為當代奇偶空間第一奇人的古小龍。正站在這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一旦要是一閃念做出了錯誤的決定,這奇偶空間第一戰神,是否就會成為第一殺神呢?
還是藍色星球c國古代,出了一個有名的“十三太保”李存孝,這是古代有名的又一個戰神。
“十三太保”李存孝這個人,正史著墨不多,但在演義小說和民間傳說中,卻非常有名的。撇開這些傳說,單從曆史的角度,依然能看到他的驍勇善戰。
藍色星球c國曆史書《舊五代史?唐書列傳五?李存孝傳》中記載:“本姓安,名敬思。少於俘囚中得隸紀綱。給事帳中。及壯,便騎射,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嚐挫敗;從武皇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新五代史?義兒傳》“存孝,代州飛狐人也。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給事帳中,賜姓名,以為子,常從為騎將…存孝猨臂善射,身被重鎧,櫜弓坐槊,手舞鐵楇,出入陣中,以兩騎自從,戰酣易騎,上下如飛。”
兩書中都提到李存孝的勇猛果敢,他經常帶領騎兵,做李克用的先鋒,所向無敵,他身披沉重鐵甲,腰挎弓箭長矛,獨自揮舞鐵楇衝鋒陷陣,成千上萬的人在他麵前都喪膽逃退。
最令人稱奇的是他常常帶著兩匹戰馬作戰,騎著的馬稍微疲乏,他就在陣地上改騎另一匹馬,上下如飛,其驕健神勇之極。
由於李克用軍營中的將領都比不過他,後來同樣是“義兒”的李存信出於嫉妒的挑唆,而使他背叛了李克用,但以他一勇之夫,不是老謀深算的李克用的對手,結果被李克用稍施小計在幽州捉住,押解回太原後,用五馬分屍(或五牛分屍)的酷刑結束了他短暫的生命。
對此,《新五代史?義兒傳》記曰:“縛載後車,至太原,車裂之以徇。”
京劇《飛虎崗》或《飛虎山》中,則主要講的是:李存孝即安敬思父母早亡,自幼替人放羊度日,後安敬思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正逢李晉王李克用目睹安敬思之神勇,收為義子,取名李存孝的故事。李存孝墓在山西太原西山風峪溝口的太山腳下,其墓為一石砌墳丘,墳前有小平台,上麵擺放著兩枚石元寶,有石碑一幢,上刻“李存孝之墓”。
五代史最鼎鼎有名的猛將莫過於李存孝,在一些野史中曾說李存孝引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雖說是誇張之詞,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
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個。
在傳說中,對於他的死就說得更神了:由於他神力無邊,行刑時,在他的雙手雙腳和脖子上拴上繩子用五頭牛往開拉,硬是拉不死他。相反,他一發力,就能把五頭牛都拽得倒回來。
後來,還是李克用派人哄他說,他死了以後,天上玉皇大帝會給他一個很好的職務,比在地上強多啦。他才放鬆五體。從容赴死。
景福元年(公元八百九十二年)正月,王熔、李匡威合兵十餘萬攻堯山,李克用任命李存信為蕃、漢馬步都指揮使。協同李存孝一同攻打王,李存孝、李存信二人互相猜疑忌恨,彼此逗留觀望而不前進。
李克用隻有改派李嗣勳,大敗幽州、鎮州的軍隊,斬殺擒獲三萬人。李存信回到李克用那裏,讒言說:“存孝有二心,常避趙不擊。”
李存孝心裏不安。暗中聯結梁(朱溫)和趙,向朝廷上呈表章以邢州、州、磁州三州歸順朝廷。並請求賞賜給他節使度的旌旗節鋱,以及會同各道軍隊討伐李克用。
昭宗頒發詔令,任命李存孝為邢州、州、磁州節度使,但不同意會合軍隊的舉動。隻命王鎔前往救援。
緊接著三月,李克用又與義武節度使王處存聯合軍隊攻打王熔,癸醜(初九),攻克滹沱河東北的天長鎮。
戊午(十四日),王熔在鎮州九門縣的新市與李克用、王處存展開激戰,結果這次李克用、王處存大敗,反被斬殺擒獲三萬餘人;辛酉(十七日),李克用率眾退到欒城駐紮。唐昭宗頒發詔令勸河東及鎮州、定州、幽州四鎮和解。
景福二年(公元八百九十三年),李克用親領大軍出井陘。逼迫真定,而這是李存孝卻去見了王鎔商討軍機。
李克用知道後大怒,七月出兵討存孝。王熔先是遣兵救援邢州,被李克用在平山打敗了,壬申(初六),李克用進擊鎮州。王熔十分懼怕,臨陣易幟,“乞盟。進幣五十萬,歸糧二十萬。請出兵助討存孝”(《新唐書》)。李克用許可了王熔的請求。
李克用在欒城整訓軍隊,會合王熔軍隊總共三萬人在邢州東南的任縣駐紮,李存信則在邢州龍岡縣的琉璃陂駐紮。
九月,李存孝夜犯李存信營,虜奉誠軍使孫考老,存信軍大亂。李克用親自率兵前往,掘溝塹以圍城。李存孝出兵衝擊,晉軍無法築成溝塹。
河東牙將袁奉韜派人對李存孝說:“您所畏懼的隻是晉王。晉王待溝塹築成,一定會留兵圍城自己退去,他手下諸將都不是您的對手,築好了溝塹又有什麽用?”
李存孝同意,於是任由晉軍築溝塹。溝塹築成後,深溝高壘,無法靠近,李存孝非常被動。城中糧盡。
乾寧元年(公元八百九十四年)三月,存孝登上城樓,哭著對城下的李克用說道:“兒蒙王的大恩,位至將相,難道願意舍父子的關係而投仇敵?這是由於存信誣陷的緣故。希望能活著見王,說一句話就死。”
李克用很感傷,派劉夫人入城慰諭。劉夫人帶著李存孝回來,他磕頭請罪道:“兒於晉有功而無過,所以至此,是存信的緣故!”
李克用嗬斥道:“你寫給朱全忠、王熔的信,大肆毀謗我,這也是李存信逼你幹的嗎?!”
於是將他押回太原,以車裂之刑處死。其實李克用本不想殺他,希望諸將為他求情,就此順勢免了他的罪,誰知諸將都妒忌他,沒一個為他求情。
李克用為此深恨諸將,但卻沒有譴責過李存信。李克用惋惜存孝,為之十多天不理政事,兵勢也逐漸轉弱,而朱溫的勢力則開始變得越來越強大。
李存孝死後,李克用每次和諸將賭博,談到李存孝都流淚不止。乾寧元年十月,昭義節度使康君立前赴晉陽拜見李克用。已未(三十日),李克用會聚屬下各位將領盡情飲酒,喝到興頭上,李克用談起李存孝,淚水不停地往下流。
康君立平時和李存信親近友好,不慎一句話觸怒了李克用,李克用拔出劍來就向康君立砍去,把他囚禁在馬步司,不久將他毒殺。
自古以來,在大同、朔州一帶,流傳著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傳說。
當年,在代州的一個小村莊裏,村中立起一座將軍的石碑。
傳說,這尊石像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凡是得到石將軍青睞的人,都會得到好運。
有一天,村中一位姓何的姑娘采花歸來,她看到這尊石像,隨手一拋,花籃居然不偏不倚好套在了石將軍的頸上。
沒想到,這何姑娘回到家中,就有了身孕。在那個時代,未婚先孕是要被人鄙視的。
盡管何小姐再三解釋都是無濟於事,隻能將這個孩子生了下來。親朋好友漸漸遠離,何小姐帶著一個孩子,母子二人孤苦伶仃地生活著。
等到孩子四歲那年,何小姐帶著孩子,來到那石將軍的麵前,讓孩子拜祭他的父親。
沒想到,當孩子知道他的父親竟然是這麽一尊石像時,竟然發起狠來,一拳將石像打了一個粉碎。
何小姐見狀,不由勃然大怒,當的是又氣又急。她逼小孩跪下向父親請罪,並且讓孩子將地上的石頭揀了起來重新一塊一塊地安了回去,並給孩子取名叫做“安靜思”(安進石的諧音),以此為記。
小安靜思的生活過得非常清苦,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在他十歲的一天,小安靜思正在山坡上放羊。
這時,山坡上忽然出現了一隻猛虎,來勢洶洶。然而,麵對猛虎,小安靜思卻並不懼怕。
他天生神力,盡管老虎稱得上是人間至惡,但他也沒把它放在眼裏,竟然赤手空拳,將老虎活活打死。
這時,對麵的山澗上,正巧走過一個人。他就是晉王李克用。李克用遠遠望見這孩子年紀尚幼,居然能將老虎打死,心中端的是非常喜愛。
他故意向這邊說道:“是哪家的小孩把我家養的老虎給打死了?”小安靜思也並不生氣,看向李克用,說:“原來這老虎是你家養的啊。我打死你養的老虎是不對,這就把老虎還給你。”
說罷,隔著一條山澗,竟把整隻老虎,像扔石子一樣輕飄飄地扔了過去,扔到李克用麵前。李克用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之後,李克用便向各家各戶打聽,這倒底是哪家的孩子。他找到何小姐家中,見了何小姐,問清了小安靜思的身世。
他對小安靜思那是頗為喜愛,便希望能收養他為義子。而何小姐知道對方是大名鼎鼎的李克用時,便欣然同意,從此,安靜思便改名叫做李存孝,跟隨李克用左右,隨李克用征戰南北,成為了李克用的左膀右臂。
憑著天生的神力,再加上出色的武技,李存孝征戰南北,從無敵手。就連武功天下第二的鐵槍王彥章,也在李存孝手下走不了兩個回合。
而武功第三的高繼思,曾在李存孝連挑數十名大將後,全力脫力狀況下,趁勢擊敗多名唐將。
李存孝聽說後,披掛上陣,用十個回合竟然以重病之身將武功不比王彥章弱多少的高繼思活活生擒。
後來,在李存孝死後,王彥章再無敵手,竟然連挑晉軍猛將三十六人,急得李克用大哭說道:“假如我兒存孝若在,何至於此?”
關鍵時刻,軍師出計,派人假扮李存孝出陣,竟驚走王彥章,將王彥章的弟弟王彥龍活活嚇死。由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李存孝的勇猛。
“十三太保”李存孝由於驚人的武藝,每戰必勝,贏得了“王不過霸,將不過李”的美譽,是藍色星球c國古代當之無愧的戰神,但也因為奸人的嫉妒讒言,導致悲慘的結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