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這份飛禽傳書,同樣來自安陽縣域。”


    “並且內容同樣是你所奏的慘桉,隻不過它的內容更加詳實細致。”


    “最重要的是,這是郭子儀親自發給朕的急報。”


    “在這份飛禽傳書之上,郭子儀的說法和你大同小異。同樣是安陽縣出現了巨匪,同樣是安陽縣衙的官員被殺,隻不過嘛, 行凶的歹徒不一樣。”


    “比如在愛卿你的奏疏之中,你把郭子儀說成了殺官造反的惡徒,並且言之鑿鑿,顯得義憤填膺。”


    “但是朕仔細回味你剛才的奏疏,卻發現你通篇都是在猜測和推斷。套用朕剛剛學過的一個說法,愛卿你這分明是疑罪從有的套路。”


    “哈哈哈哈, 疑罪從有, 諸位愛卿聽到這個說法之後,是不是都感覺到十分新奇?”


    “朕也感覺很新奇,可是新奇之後忽然心裏一陣陣的恐慌。”


    皇帝說到這裏的時候,突然竟從龍椅上慢慢站起,然後目光掃視朝堂,看向在場的每一個官員。


    “疑罪從有,認為有罪就會按照有罪的方式推斷,那麽得到的結果可想而知,必然是把懷疑的罪名給坐實。”


    “偏偏咱們大唐的朝律包容,很少會有官員因言獲罪,所以什麽話都敢說,什麽厥詞都敢放,有時候某個官員參奏別人之時,最基本的手段就是這種疑罪從有。”


    “臣認為某某有罪,臣猜測這事是他幹的……”


    “諸位愛卿回憶回憶,汝等在參奏之時是不是經常這麽說?而朕這位大唐的皇帝,在做出最終裁決的時候, 恰恰也因為聽信了汝等的說辭,故而對汝等參奏之事做出了決斷。”


    “這讓朕很恐慌啊!”


    “朕竟然聽信了幾十年的讒言。”


    “那些因讒言而獲罪,那些因為疑罪從有而受罰的人,他們,冤不冤?”


    自從開元二十八年以後,皇帝很少這麽長篇大論過。


    這一刻滿朝文武心中凜然,彷佛又回到了唐玄宗年輕的時代。那時候的唐玄宗殺伐果斷,做事有一股雷厲風行的狠勁,而那時候的朝廷官員,絕不敢像近幾年這般的散漫。


    然而就在眾臣心中凜然之時,皇帝竟然慢悠悠的坐回了龍椅,似乎精氣神不濟,十分困倦的打個哈欠。


    “朕真是老了啊,說一點話就感覺疲倦。”


    皇帝打著哈欠,眼神似乎變的渾濁,但卻不忘剛才的正事,招呼高力士把一份奏疏拿出來。


    “今日上朝的官員很多,朕就不讓大家挨個傳閱了,否則耽擱時間太久,讓朕沒法早點回宮休息。”


    “讓高力士念給大家聽吧, 諸位愛卿聽一聽郭子儀的這份奏疏。等會聽完之後, 朕還有幾個問題,到時候可能會問大家,讓你們說說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你,孫愛卿,你參奏郭子儀之時,用的方法是疑罪從有。那麽現在你聽聽郭子儀的飛禽傳書,看看人家是怎麽向帝王奏疏事情的。”


    “不過你不用學,因為你以後可能沒機會了。”


    下麵群臣心中一動,隱約聽出皇帝的暗指。


    什麽叫‘以後沒機會用了?’


    對於官員而言最起碼意味著罷疏。


    如果更嚴重一點,甚至丟官了還得賠命。


    那個奏疏的大臣臉色漸漸蒼白,身體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他幾乎是下意識脫口而出,又急又慌的道:“陛下,微臣沒罪啊。咱們大唐的朝律規定,並無因言獲罪一條。”


    皇帝再次打個哈欠,似乎精力越發的不濟,但是說的話卻很森冷,透著一股子帝王的殺伐味道:“那是以前,不是現在。”


    短短八個字,在場所有大臣心中又是一凜。


    ……


    這時高力士展開那份飛禽傳書,大聲在朝堂上誦讀起來:


    “皇帝陛下,臣是郭子儀,十七日之前,啟程離開長安。牛車趕路,漫漫而行,每日行走八十餘裏,途徑州府十四個……”


    “於今日夜間,到達安陽縣境內,此地距離長安1200裏,距離臣的轄地同樣是1200裏,說來真是巧合,竟然一半一半。”


    “由於夜晚到來,商隊需要投宿,所以向一個名為牛家村的村子發出請求,希望對方可以讓我們借宿一晚。”


    “初時,此村婉拒,言語雖然懇請,但是神態略顯悲傷,臣的屬下們經過旁敲側擊,漸漸知曉了此村悲傷的內幕。”


    “原來有賊。”


    “且是巨寇。”


    “當夜,臣以騎兵一千埋伏樹林,靜待不久,賊寇來襲,人數竟然有五千之巨,並且擁有騎馬悍匪五百餘。”


    “很嚇人啊。”


    “距離長安僅僅1200裏的地方,竟然出現了賊數如此龐大的匪患。臣一邊心中憤怒,一邊率領麾下鏖戰,經過一夜苦戰之後,勉強才將匪患打退……”


    “次日清晨,臣繼續啟程,由於昨夜匪寇來襲,導致牛家村百姓人心惶惶,竟然苦苦哀求微臣,讓臣帶著他們遷徙。”


    “遷徙是大事,必須當地官衙配合才行。所以微臣連忙前往縣衙,準備讓當地官員交洽通融,哪知進入縣城之後才驚懼發現,縣衙官員竟然全都被殺了。”


    “原來昨夜並不止一夥賊寇,原來昨夜同時有兩夥賊寇。其中一夥衝擊村鎮,屠村滅戶搶奪錢糧,另一夥則是襲擊縣城,殺死了當地的所有官員。”


    “衝擊村鎮的匪患被臣平定,但是襲擊縣城的匪患已經跑了,臣原本想要在此地鎮守一陣,揪出這幫匪患進行平定,但是臣的妻子已經懷胎八個月,時間方麵實在耽擱不起,無奈之下,臣隻能啟程繼續趕路。”


    “但是臣的心裏憂心忡忡,認為著此地的匪情不可忽視,所以連夜撰寫飛禽傳書,報於陛下早早知曉。並請陛下及時決斷,派出兵馬前來鎮守……”


    “臣專門推薦一人,認為可以擔當此職,乃是千牛衛的偏將白孝德,讓他領兵過來坐鎮吧。”


    “兵馬不用給太多,五千兵力就行了,到時候麵對匪患之時,應該可以勉強戰勝。”


    <a href="http://m.bidige.com" id="wzsy">bidige.com</a>


    “以上,山東南路五府鎮守,琅琊大將軍,郭子儀,親筆密奏。”


    這一份奏疏念完之後,滿朝文武鴉雀無聲。


    好厲害的奏疏啊。


    一份奏疏達到了好幾個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下出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下出水並收藏大唐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