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肅參與大將軍府議事。


    眾將領議了一夜,到了後半夜裏,開始談論宇文丞相的三條詔令。


    其中與眾人最切身相關的,便是縮減禁軍的詔令。


    很多將領都表達了不滿。


    縮減禁軍編製,不光是縮小他們手中的軍權,還縮小了他們手中的財權。


    比如以前,有一萬的編製在他手上,那他可以拿到朝廷的糧餉,如果發滿額的話,便是一萬大軍的糧餉。


    那麽他作為軍中大將,稍微抽個一兩成,也是合情合理。


    現在朝廷要縮減禁軍,那麽糧餉也會相應縮減。


    原本他扣下來的一二成裏的量就會變少,變相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財路。


    斷人財路,有如殺人父母。


    所以底下的這些將領都急了,紛紛建議楊瑞明日直接上書宇文佋,否決這第三條頒布的詔令。


    楊瑞也不傻,如今中樞大權旁落,他兄長又還沒有醒來。


    現在向宇文佋發難,等於是自己找死。


    所以他立即拒絕了這條建議,搪塞解釋道:“宇文佋的意思,不是說要縮減現在諸君的兵權,而是將一些大將外派到四方鎮守。”


    “天下盜匪四起,不強力鎮壓的話,今年的收成又要變少。”


    “收成變少,那就要在可以收到收成的地方加大稅收,同時朝廷大軍的糧餉也會變少,大軍開拔困難,無法鎮壓四方盜匪。”


    楊瑞說的是惡性循環的道理,眾人一聽便懂。


    很多人這個時候,便偷偷把目光挪移到曹肅身上。


    哪知道曹肅十分敏銳,有人看他,他立即回看過去。


    嚇得對方假裝不經意的挪開目光,心裏做賊心虛的“蓬蓬”直跳。


    楊瑞沉聲說道:“你們不必擔憂,到時候也一定是如同禁軍這般輪番值守,難道還想一輩子都發配到苦寒之地作業去了?”


    他也懂眾人的心思,幹咳一聲道:“通常來說,北麵和西麵的匪患比較嚴重,且馬匪比較多,所以可能會用到更多的騎兵作戰。”


    他說完這句話,很多人就都把目光聚焦到曹肅身上。


    曹肅一副很澹然的樣子,沒有要死要活的不出去,這讓很多人都鬆了口氣,看樣子這件事是可以做到的。


    也對,曹肅雖然是平西將軍,但才隻有二十歲,資曆尚淺,他不外放鎮守鍛煉,誰外放?


    曹肅坐在那裏,心頭有些吃驚。


    剛想著應該用什麽方式離開這神都的政治旋渦,沒想到這就給機會了。


    他忽然感覺此刻是不是反應有些太平澹了?


    於是裝模作樣的露出一些惱怒的神色,表達自己的吃虧和憤怒。


    眾人:........


    有人出來打圓場,說:“也不一定非得是我等,之前王憲籠絡了不少禁軍的校尉,這些個牆頭草,各個投入宦官門下,依我看,就應該讓這些人去邊疆。”


    邊疆和神都差別太大,去了邊疆,就好比是發配。


    因此一般正常人都不願意離開神都。


    曹肅沒有再多說什麽,接下來的談論中,就顯得比較沉默一些。


    議事結束了之後,魏楷專門過來找曹肅。


    兩人在大將軍的府內找到了一處涼亭論事。


    都知道魏楷、曹肅、王猛是一個地方出來的老鄉,老鄉之間多聊幾句很正常,因此兩人單獨在涼亭裏會麵,也沒有哪個不長眼的非得過來湊熱鬧。


    曹肅沉聲問道:“魏師,右將軍真的醒不來了?”


    魏楷搖了搖頭,臉色凝重。


    右將軍傷的似乎比大將軍更嚴重,現在躺在那裏,隨時都可能駕鶴西去,右將軍一死,曹肅在朝廷裏,算是徹底沒了直接的靠山,想要繼續安穩向前,就必須尋找新大腿。


    但曹肅此刻已經想到了去外麵闖一番基業,因此朝廷的靠山,有則最好,無也問題不大。


    魏楷則是認為曹肅初創早期,最需要這樣的朝廷大老來幫襯,因此認為右將軍秦虎的重傷暫時離場,對曹肅影響極大。


    他沉聲道:“燕笪的箭法,竟能強到這種地步,將來你若是在戰場上遇到他,也要小心一些。”


    燕笪動用了神通,又拿了寶弓寶箭,二品武夫一箭之下重傷,直接改變了整個戰局。


    相比下來,曹肅帶著兩萬人殺了個來回,反而沒有燕笪一箭更有影響力。


    曹肅歎息道:“可惜我身法也不行,那一箭如果射的是我,我也躲不開。”


    曹肅一直在努力修煉身法,可摘星功的修煉進度很慢,這件事他也請教過王猛和魏楷。


    王猛給他的建議是先將雷刀修成,曹肅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煉,雷刀已經逐漸摸到了門檻,自己刀法中逐漸帶上了雷刀的刀勢韻味。


    練功上的事情,魏楷也幫不了曹肅。


    如今曹肅武功遠超於他。


    魏楷默然道:“朝廷動蕩,局勢混亂不休,若是多一門保命的身法功夫,肯定是要好一些。”


    曹肅也知道這個道理,可惜他身法練得慢,且現在整個局勢變化莫測,不允許他閉關多日來修煉武功,這也是他決心另找一地出路的原因所在。


    他的目光視野,已經站在了高出常人的曆史維度上。


    “縮減禁軍一事,你也不用過於擔心。”


    “之前大將軍允諾的長水校尉一職,應當還是會讓你來擔任,現在兵部和大將軍這邊都已經同意了,隻看榮太尉那邊是否同意,如果他同意,就可以表奏皇帝。”


    魏楷說到這裏,臉露一抹古怪。


    主要是如今的表奏,等於是走個形式而已。


    小皇帝哪裏知道拒絕,大臣們流程都走完了,表奏結束,剩下便是直接宣詔。


    2k


    曹肅對於榮太尉沒有什麽印象,隻見過那榮太尉的兒子,是個很囂張的衙內。


    這次的皇城之變中,榮太尉明哲保身,一直都沒有明確站隊,直到最後宇文佋出場,榮太尉嗅到了什麽風聲,跟著宇文佋一起出現,以三公之一的高貴身份,坐上了從龍之功的前列寶座。


    如今在朝中,這些個老骨頭,話語分量極重。


    曹肅澹笑一聲,顯得不是很在意。


    長水校尉?


    他意不在此。


    魏楷又想起另一件事,低聲道:“還有,靖妖司的職位,你要快些辭掉了,如今朝廷混亂,隸屬於天子直管的三司也沒了前途。”


    “拱衛司中,你該去爭取的東西爭取到,隨後便可以辭去這個職務了,不要再留在拱衛司裏。”


    當初曹肅加入拱衛司,也是皇帝欽點的名字,看重的是曹肅的忠心耿耿,身世清白。


    現在皇權弱勢,三司位置尷尬,曹肅早些脫身是正確的選擇。


    曹肅笑了笑,表示知道的。


    但他同時辭去的,又何止是靖妖司百戶這一個職位?


    ........


    ........


    連續數日,朝廷頒布數道法令。


    在右相宇文佋的法令下,整個神都政令清明,朝堂景象煥然一新。


    但宇文佋這個人,又十分的強勢,朝廷之中但凡有些不同的聲音,都會遭受他的排擠,一些朝中老臣合作了幾日,就感覺有些受不了,跑到皇帝麵前告狀。


    新皇帝才不過11歲,能有個什麽魄力,連親政都做不到,自然奈何不了宇文佋。


    這種情況,直到皇帝新立下的皇太後燕後走上曆史舞台,開始垂簾聽政之後,方才好了許多。


    與此同時,朝廷中的一波官員得到了升遷,一波官員得到了貶謫。


    像燕後身邊的燕笪,直接被提任為執金吾,成為朝廷二品大將。


    燕笪也才不過三十多歲,三十多歲就是朝廷的二品大將,封侯拜將,將來保不齊又是一個大將軍。


    在這種情況下,“小小的平西將軍”曹肅請辭靖妖司百戶一職,根本沒有激起任何波浪。


    而曹肅辭掉靖妖司百戶職位後,便開始向宮中活絡。


    很輕易的就搭上了當初的小黃門荀芝。


    令曹肅沒想到的是,這個荀芝竟然還是名門世家的子弟,隻不過是寒門中的寒門,從小家境貧苦的不像樣,無奈之下才進入皇宮之中淨身做了太監。


    後來憑借著一定的學識,從諸多小太監中脫穎而出,一步步做到了小黃門。


    這次皇宮之變,小黃門荀芝更進一步,升任內仆令。


    內仆令就相當於是統管皇宮內仆車乘,出入導引的最大官員,類似於海大富,再向前一步,就是進入書房的掌印太監之流,通常也可以稱為是中常侍。


    所以荀芝的地位不低。


    曹肅把大量銀票強行塞給荀芝的時候,荀芝顯得格外高興。


    太監本來就是十分缺乏安全感的職業,現在就在宮城之外,有一夥公認的強人要和他加深友誼。


    對方高壯威武、誠意滿滿,他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武夫好凶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南路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南路北並收藏這個武夫好凶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