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氏明伊,含冤受屈,被逐出宮,念其忠心,今追授為正五品尚宮;尚宮韓白榮,向者被誣以謀逆之罪,實屬清白,今特加恩,追諡正四品……”
長今朗讀著大王的追贈教旨,聲音顫抖。大王為死者提高官爵的教旨稱為追贈教旨。正四品是尚宮中的最高品級。
狂風起處,墳頭上的灰塵胡亂飛舞。不久就有草籽飛來在此紮根,形成一個翠綠色的新塚,就連暴風雨也吹不倒。沒有人拔草,茁壯的雜草叢中連個落腳之處都沒有,綠得耀眼。
政浩挪開堆積的石頭,挖出屍骨搬到向陽的地方。樹林就在他們初次見麵的鬆坡碼頭附近,距離長今當年找到地榆的向陽的岩石不遠。政浩在樹林裏找了大半天,總算折了一枝過了季卻仍然活著的山草莓,插在墳頭。
他們乘船回來。從鬆坡碼頭到麻浦碼頭,坐在船邊的長今心想,現在就算被水衝走,永無止境地漂流也無所謂了。母親和韓尚宮的冤屈得以昭雪,雖然自己沒有成為禦膳房最高尚宮,然而做為一名內醫女,已經得到大王和太後的高度信任,何況現在還有政浩。如果她還有什麽奢望,好象會因為野心勃勃罪而遭到天譴。政浩的想法和長今不同。
“沒想到你會因為這種事被帶到義禁府。雖然同在王宮,我卻全然不知道,直到你被釋放出來。簡直太狼狽了。”
“殿下不是很快就下旨了嗎?我不是也安然無恙地被釋放出來了?”
“僅是這樣還不能讓我安心!王宮的確是是非莫測之地,對嗎?”
政浩認為,長今動不動就遭到誣告而被帶走,也許是身份卑微的緣故。政浩一直以為區別身份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非常愚蠢。從出生到現在,身為兩班貴族的他第一次認識到貴族之外的人們要在世俗風波中忍受如此的折磨和煎熬。如果不是長今,他一輩子都不會明白這個道理。
即便她是貴族,未必就能避開所有的風波,但至少要比現在安全得多。如果有可能,他真想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為長今包上一層保護膜,使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敢觸摸她。但他想不出這樣的辦法,貴族與賤民之間是不能通婚的。不,就算成了婚,他也不能賦予長今貴族的身份和地位。即使那樣做了,也是非法的行為。
他一直都為這樣的想法而困擾,當他接到大殿急召禦醫的通知時,他感覺時機已經到來。當時,禦醫和值班醫官正好在敬嬪樸氏的住處,不在內醫院。
政浩先把自己的意見稟告大王,然後等待大王的指示。
“那孩子的醫術我也了解。不過,這件事要是傳揚出去,內醫院豈不是要亂套嗎?”
“如果説先王創造了醫女製度的骨架,那麽殿下則賦予醫女製度以血肉。如果醫女仍像從前那樣經常出入宴會,那她們分明就是賣笑的妓女,哪裏還是行醫的醫女呢。如果殿下再猶豫不決,那醫女製度究竟何時才能成型,並為國家的醫學發展做出貢獻呢?”
“你説得有道理,但在我們國家,有兩樣東西不可能朝夕而改之。即身份高低有別,男女內外有別。”
“可現在禦醫和值班醫官都不在位。”
“是嗎?如果副提調堅持這樣,那就讓內醫女給寡人醫治吧。”
之所以這麽容易應承,也是大王太過痛苦的緣故。大王的老毛病褥瘡又犯了,既不能躺,也不能靠,隻能坐著,難受得要命。隻要能減輕痛苦,就算是鬼他也情願托付。
看見長今進入大殿,政浩靜靜地離開了。為了讓長今集中精力給大王看病,他覺得自己還是回避得好。尚醞內侍也在大殿,萬一有什麽緊急情況,他會采取措施的。
政浩一走,長今感覺自己就像被丟棄在公共墓地裏一樣。室內光線暗淡,大王的表情比光線更加晦澀,靜得令人窒息。脫去龍袍和翼善冠的大王鬆弛下來了,與其説是大王,倒不如説這是個男人。
除了政浩,長今從來沒有給其他男人看過病,何況現在麵對的是大王的龍體。長今突然被一種奇怪而愚蠢的想法所困擾,男人的構造好象都跟女人完全相反。
“過來。”
大王的聲音比想象中要柔和許多,這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長今的恐懼。她猶豫良久,向前邁出一步,步子比平時要小得多。
“再往前走走!我們也算是老相識了吧?”
“是的……”
“在太後殿之前,我們最初相見是在射箭場上吧?置醫官們的反對於不顧,以青苔治療蜂毒的情景給寡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王還記得當時的事情,但他絕對不會記得初次見麵時的情景。
“對不起,奴婢初次見到大王並非在射箭場上。”
“哦,是嗎?之前你就見過寡人?”
“是。往近處説,丁尚宮嬤嬤提議舉行最高尚宮比賽時,我曾經給殿下做過禦膳。放了柿子醋的涼拌海鮮,大王您還記得嗎?”
“涼拌海鮮……是不是那個用藏了數十年的柿子醋調味的涼拌海鮮?”
“是的。”
大王竟然還記得。那是母親和韓尚宮共同調製而成,積二十年大地元氣發酵的柿子醋。
“那往遠了説呢,我們什麽時候還見過麵嗎?”
“反正舉事前一天,樸元宗大監給大君大人送酒。”
“不錯!”
“每個酒瓶都帶著顏色不同的標簽,標簽上寫著酒名。”
“哦,這麽説來,你就是那個……”
“天天酒、既當酒、死為酒、今顯酒……”
“是的,你説得對!那些酒對我來説終生難忘,怎麽直到現在你還記得那些酒的名字呢?”
“那天夜裏的事情,對我來説也是終生難忘的經曆。”
“哎呀!那個糾纏致密尚宮要做宮女的聰明伶俐的孩子,沒想到竟然變成了為太後和寡人治病的內醫女。難得的奇緣啊!”
大王好象也為今天的邂逅而高興,他竟然忘記了疼痛。長今這才想起自己的本分,想起自己到大王寢殿來的目的。
“大王,現在可以治療了嗎?”
長今的話喚起了大王已經遺忘的疼痛,他呻吟了一聲。
大王的褥瘡是多年的老毛病了。患處血液循環不暢,逐漸泛起紅色,並伴有壓迫感,嚴重時會起水皰,如果繼續惡化,就會有散發著惡臭的分泌物從黑色的潰瘍中流出。
褥瘡多半發生在長期臥床的患者身上,長時間坐在椅子上的人,或者沒有必要活動身體的貴族,也可能出現這種病症。患有脊髓障礙或消渴症的人發病係數也比較高。人的皮膚隻要連續一個時辰承受同樣的壓力,血液就會不暢通,從而導致褥瘡。消渴症患者血液流通不暢,皮膚組織柔弱,因此需要格外留心。在同一位置站立的時間過長,腳部的皮膚組織就將開始死亡。
皮膚忍受不了外部壓力,開始腐爛,這種痛苦嚴重得無法用語言形容,嚴重的時候就像以刀刮骨般疼痛。大王雖然沒有達到這種程度,但是也很嚴重。
讓長今驚慌的不僅是褥瘡。大王突然因寒冷而顫抖,看起來像是高燒。他還説頭疼、關節疼,脈搏越來越微弱,呼吸也急促起來。
可能是褥瘡引起了並發症,長今甚至懷疑大王患上了敗血症。有時化膿菌會通過患部進入血液,並在血液中繁殖,這時會生成毒素,一旦中毒就會感染全身,嚴重的會出現意識模糊。大王已經有了這些跡象,長今十分擔心。
大王的心髒搏動也不穩定。如果再磨蹭下去,難保不會發生什麽意外。
首先應該對患處進行徹底的消毒,但是長今想不出辦法來擠膿血。化膿菌就已經侵入血液,為了不讓毒氣擴散到全身,當然不能用手擠。且不説在濟州時曾經用過的鮑魚貝了,現在就連螞蝗都找不到。
長今不再遲疑,把嘴唇貼到患處。醫女治病的工具沒必要隻限於兩隻手。
“你要幹什麽?”
坐立不安地從旁觀望的尚醞內侍感覺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便出麵製止長今。
“大王已經有了敗血症的跡象,除此以外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長今匆忙做了個解釋,便用嘴吸起了膿血。
長今吐出來的膿血足有一碗,然後是三種不同類型的針紮到十二個穴位上,又拔了五次火罐,治療就結束了。
長今筋疲力盡,後麵的事情交給尚醞內侍,自己回了住處。她幾乎虛脫了,就連自己到底做了什麽都不知道。她甚至懷疑,那人真的是大王嗎?沒穿昆侖袍的大王是陌生的,他的身體因褥瘡而腐爛,根本不像平時那位威風凜凜的君王。
也許是鬼迷心竅,也許是做夢,就這樣想著想著,長今進入了夢鄉。
卑賤的醫女竟然觸摸至尊的患處,甚至用嘴吸出了膿血,消息傳開後,朝廷陷入了混亂。長今給大王針灸之後,大王的狀況有了起色,禦醫脅迫尚醞內侍透露了事情的經過。
隻要有兩個以上的人聚集在一起,自然就會談到趕走副提調閔政浩和內醫女長今的話題,宮裏混亂不堪。自從大王登基以來,大小官員對同樣的事情持一致意見,這還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有關副提調彈劾問題的爭論日趨激烈。大王還沒從病床上站起來。大臣和官員們動員各種方法和手段,想趕在大王康複之前把政浩從副提調的位置上拉下來。
長今決定主動離開。她不希望看到政浩、甚至太後和大王為這件事愁眉不展。現在她已經別無所求,她最討厭被這些煩人的問題所連累。
長今希望過上平靜的生活,就像在白丁村度過的童年時光那樣。通過花朵、樹木、風、陽光和星星傾聽大自然的故事,隨心所欲地過生活,困倦的時候睡覺,饑餓的時候吃飯,不被任何人、任何事所追逐,想活動的時候就活動。她覺得自己現在可以擁有這樣的生活了。
長今決心已定,當她收拾行李的時候,聽到了大王醒來的消息。大王不僅拒絕了大臣們關於彈劾副提調的請求,反而下旨把內醫女長今提拔為主治醫。朝野內外再次震驚。
連日上書不斷,朝廷事務幾乎陷入癱瘓狀態。此時,大王不得不後退一步,收回了任命長今為主治醫的教旨,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然而火種尚未泯滅,説不定什麽時候又會熊熊燃燒。
從此以後,大王不再叫禦醫了,隻叫長今一人,身體的病痛和心靈的病痛都講給她聽。對大王來説,長今已經不僅是一名主治醫了,更近乎可以敞開心扉訴説心裏話的朋友。
長今朗讀著大王的追贈教旨,聲音顫抖。大王為死者提高官爵的教旨稱為追贈教旨。正四品是尚宮中的最高品級。
狂風起處,墳頭上的灰塵胡亂飛舞。不久就有草籽飛來在此紮根,形成一個翠綠色的新塚,就連暴風雨也吹不倒。沒有人拔草,茁壯的雜草叢中連個落腳之處都沒有,綠得耀眼。
政浩挪開堆積的石頭,挖出屍骨搬到向陽的地方。樹林就在他們初次見麵的鬆坡碼頭附近,距離長今當年找到地榆的向陽的岩石不遠。政浩在樹林裏找了大半天,總算折了一枝過了季卻仍然活著的山草莓,插在墳頭。
他們乘船回來。從鬆坡碼頭到麻浦碼頭,坐在船邊的長今心想,現在就算被水衝走,永無止境地漂流也無所謂了。母親和韓尚宮的冤屈得以昭雪,雖然自己沒有成為禦膳房最高尚宮,然而做為一名內醫女,已經得到大王和太後的高度信任,何況現在還有政浩。如果她還有什麽奢望,好象會因為野心勃勃罪而遭到天譴。政浩的想法和長今不同。
“沒想到你會因為這種事被帶到義禁府。雖然同在王宮,我卻全然不知道,直到你被釋放出來。簡直太狼狽了。”
“殿下不是很快就下旨了嗎?我不是也安然無恙地被釋放出來了?”
“僅是這樣還不能讓我安心!王宮的確是是非莫測之地,對嗎?”
政浩認為,長今動不動就遭到誣告而被帶走,也許是身份卑微的緣故。政浩一直以為區別身份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非常愚蠢。從出生到現在,身為兩班貴族的他第一次認識到貴族之外的人們要在世俗風波中忍受如此的折磨和煎熬。如果不是長今,他一輩子都不會明白這個道理。
即便她是貴族,未必就能避開所有的風波,但至少要比現在安全得多。如果有可能,他真想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為長今包上一層保護膜,使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敢觸摸她。但他想不出這樣的辦法,貴族與賤民之間是不能通婚的。不,就算成了婚,他也不能賦予長今貴族的身份和地位。即使那樣做了,也是非法的行為。
他一直都為這樣的想法而困擾,當他接到大殿急召禦醫的通知時,他感覺時機已經到來。當時,禦醫和值班醫官正好在敬嬪樸氏的住處,不在內醫院。
政浩先把自己的意見稟告大王,然後等待大王的指示。
“那孩子的醫術我也了解。不過,這件事要是傳揚出去,內醫院豈不是要亂套嗎?”
“如果説先王創造了醫女製度的骨架,那麽殿下則賦予醫女製度以血肉。如果醫女仍像從前那樣經常出入宴會,那她們分明就是賣笑的妓女,哪裏還是行醫的醫女呢。如果殿下再猶豫不決,那醫女製度究竟何時才能成型,並為國家的醫學發展做出貢獻呢?”
“你説得有道理,但在我們國家,有兩樣東西不可能朝夕而改之。即身份高低有別,男女內外有別。”
“可現在禦醫和值班醫官都不在位。”
“是嗎?如果副提調堅持這樣,那就讓內醫女給寡人醫治吧。”
之所以這麽容易應承,也是大王太過痛苦的緣故。大王的老毛病褥瘡又犯了,既不能躺,也不能靠,隻能坐著,難受得要命。隻要能減輕痛苦,就算是鬼他也情願托付。
看見長今進入大殿,政浩靜靜地離開了。為了讓長今集中精力給大王看病,他覺得自己還是回避得好。尚醞內侍也在大殿,萬一有什麽緊急情況,他會采取措施的。
政浩一走,長今感覺自己就像被丟棄在公共墓地裏一樣。室內光線暗淡,大王的表情比光線更加晦澀,靜得令人窒息。脫去龍袍和翼善冠的大王鬆弛下來了,與其説是大王,倒不如説這是個男人。
除了政浩,長今從來沒有給其他男人看過病,何況現在麵對的是大王的龍體。長今突然被一種奇怪而愚蠢的想法所困擾,男人的構造好象都跟女人完全相反。
“過來。”
大王的聲音比想象中要柔和許多,這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長今的恐懼。她猶豫良久,向前邁出一步,步子比平時要小得多。
“再往前走走!我們也算是老相識了吧?”
“是的……”
“在太後殿之前,我們最初相見是在射箭場上吧?置醫官們的反對於不顧,以青苔治療蜂毒的情景給寡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王還記得當時的事情,但他絕對不會記得初次見麵時的情景。
“對不起,奴婢初次見到大王並非在射箭場上。”
“哦,是嗎?之前你就見過寡人?”
“是。往近處説,丁尚宮嬤嬤提議舉行最高尚宮比賽時,我曾經給殿下做過禦膳。放了柿子醋的涼拌海鮮,大王您還記得嗎?”
“涼拌海鮮……是不是那個用藏了數十年的柿子醋調味的涼拌海鮮?”
“是的。”
大王竟然還記得。那是母親和韓尚宮共同調製而成,積二十年大地元氣發酵的柿子醋。
“那往遠了説呢,我們什麽時候還見過麵嗎?”
“反正舉事前一天,樸元宗大監給大君大人送酒。”
“不錯!”
“每個酒瓶都帶著顏色不同的標簽,標簽上寫著酒名。”
“哦,這麽説來,你就是那個……”
“天天酒、既當酒、死為酒、今顯酒……”
“是的,你説得對!那些酒對我來説終生難忘,怎麽直到現在你還記得那些酒的名字呢?”
“那天夜裏的事情,對我來説也是終生難忘的經曆。”
“哎呀!那個糾纏致密尚宮要做宮女的聰明伶俐的孩子,沒想到竟然變成了為太後和寡人治病的內醫女。難得的奇緣啊!”
大王好象也為今天的邂逅而高興,他竟然忘記了疼痛。長今這才想起自己的本分,想起自己到大王寢殿來的目的。
“大王,現在可以治療了嗎?”
長今的話喚起了大王已經遺忘的疼痛,他呻吟了一聲。
大王的褥瘡是多年的老毛病了。患處血液循環不暢,逐漸泛起紅色,並伴有壓迫感,嚴重時會起水皰,如果繼續惡化,就會有散發著惡臭的分泌物從黑色的潰瘍中流出。
褥瘡多半發生在長期臥床的患者身上,長時間坐在椅子上的人,或者沒有必要活動身體的貴族,也可能出現這種病症。患有脊髓障礙或消渴症的人發病係數也比較高。人的皮膚隻要連續一個時辰承受同樣的壓力,血液就會不暢通,從而導致褥瘡。消渴症患者血液流通不暢,皮膚組織柔弱,因此需要格外留心。在同一位置站立的時間過長,腳部的皮膚組織就將開始死亡。
皮膚忍受不了外部壓力,開始腐爛,這種痛苦嚴重得無法用語言形容,嚴重的時候就像以刀刮骨般疼痛。大王雖然沒有達到這種程度,但是也很嚴重。
讓長今驚慌的不僅是褥瘡。大王突然因寒冷而顫抖,看起來像是高燒。他還説頭疼、關節疼,脈搏越來越微弱,呼吸也急促起來。
可能是褥瘡引起了並發症,長今甚至懷疑大王患上了敗血症。有時化膿菌會通過患部進入血液,並在血液中繁殖,這時會生成毒素,一旦中毒就會感染全身,嚴重的會出現意識模糊。大王已經有了這些跡象,長今十分擔心。
大王的心髒搏動也不穩定。如果再磨蹭下去,難保不會發生什麽意外。
首先應該對患處進行徹底的消毒,但是長今想不出辦法來擠膿血。化膿菌就已經侵入血液,為了不讓毒氣擴散到全身,當然不能用手擠。且不説在濟州時曾經用過的鮑魚貝了,現在就連螞蝗都找不到。
長今不再遲疑,把嘴唇貼到患處。醫女治病的工具沒必要隻限於兩隻手。
“你要幹什麽?”
坐立不安地從旁觀望的尚醞內侍感覺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便出麵製止長今。
“大王已經有了敗血症的跡象,除此以外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長今匆忙做了個解釋,便用嘴吸起了膿血。
長今吐出來的膿血足有一碗,然後是三種不同類型的針紮到十二個穴位上,又拔了五次火罐,治療就結束了。
長今筋疲力盡,後麵的事情交給尚醞內侍,自己回了住處。她幾乎虛脫了,就連自己到底做了什麽都不知道。她甚至懷疑,那人真的是大王嗎?沒穿昆侖袍的大王是陌生的,他的身體因褥瘡而腐爛,根本不像平時那位威風凜凜的君王。
也許是鬼迷心竅,也許是做夢,就這樣想著想著,長今進入了夢鄉。
卑賤的醫女竟然觸摸至尊的患處,甚至用嘴吸出了膿血,消息傳開後,朝廷陷入了混亂。長今給大王針灸之後,大王的狀況有了起色,禦醫脅迫尚醞內侍透露了事情的經過。
隻要有兩個以上的人聚集在一起,自然就會談到趕走副提調閔政浩和內醫女長今的話題,宮裏混亂不堪。自從大王登基以來,大小官員對同樣的事情持一致意見,這還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有關副提調彈劾問題的爭論日趨激烈。大王還沒從病床上站起來。大臣和官員們動員各種方法和手段,想趕在大王康複之前把政浩從副提調的位置上拉下來。
長今決定主動離開。她不希望看到政浩、甚至太後和大王為這件事愁眉不展。現在她已經別無所求,她最討厭被這些煩人的問題所連累。
長今希望過上平靜的生活,就像在白丁村度過的童年時光那樣。通過花朵、樹木、風、陽光和星星傾聽大自然的故事,隨心所欲地過生活,困倦的時候睡覺,饑餓的時候吃飯,不被任何人、任何事所追逐,想活動的時候就活動。她覺得自己現在可以擁有這樣的生活了。
長今決心已定,當她收拾行李的時候,聽到了大王醒來的消息。大王不僅拒絕了大臣們關於彈劾副提調的請求,反而下旨把內醫女長今提拔為主治醫。朝野內外再次震驚。
連日上書不斷,朝廷事務幾乎陷入癱瘓狀態。此時,大王不得不後退一步,收回了任命長今為主治醫的教旨,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然而火種尚未泯滅,説不定什麽時候又會熊熊燃燒。
從此以後,大王不再叫禦醫了,隻叫長今一人,身體的病痛和心靈的病痛都講給她聽。對大王來説,長今已經不僅是一名主治醫了,更近乎可以敞開心扉訴説心裏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