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回到嘉峪關以後,就直接讓徐達帶他去看霍起建。≥
霍起建養病的地方在一座位置偏僻的樓裏。那座樓的不遠處就是城牆,平時絕少有人去那裏。自從被馬岱下毒之後,霍起建就一直被囚禁在那裏,周圍還有重兵把守,除了馬岱,禁止任何人出入。
荊川跟著徐達來到那座樓前,走了進去。
樓裏麵窗戶極少,光線昏暗,所以雖然是白天,裏麵也點著蠟燭。荊川跟著徐達在一條幽深的通道中走了一會兒,走進了一間很大的屋子裏。
那間屋子就位於整個樓的中間,是一大間圓形的房間,頂上直通屋頂。屋子中間放了一張大床,床的周圍用厚厚的帷幔遮住,密不透風,屋子周圍站著八個仆人。
整個屋子裏散著一股黴的味道,此外還有刺鼻的草藥味和一股屎尿的臭味。
“義士請進。”徐達走在前麵,對荊川手一伸,“霍大人就在床上。”
荊川問:“為何用布遮住?”
徐達說:“霍大人這病十分奇怪,怕見光,故屋內光線昏暗,用帷幔遮住。”
荊川聽了,心裏十分疑惑,便隨著徐達走向那張床。
床邊站著兩個仆人,見他們走過來,就拉開了帷幔。
荊川一走進去,就聞到了一股濃烈的腐臭味,那種味道一聞就令人想要嘔吐。荊川和徐達都捂住了口鼻。
霍起建躺在床上,臉色黑,嘴唇白,巴滿了幹裂的硬皮。身上蓋著一床厚厚的被子,因為悶熱,額頭上全是汗水。
“怎麽不把霍大人抬到幹淨一點的地方去?”
“試過好幾次了,但是霍大人根本無法動彈,隻要輕輕移動,哪怕是抬床,霍大人都是痛苦萬分,所以隻好先放在此處了。”
荊川更覺疑惑,就問:“身上可有什麽傷口?”
“有好幾處,而且已經開始潰爛了。”
徐達剛說完,霍起建的喉嚨裏就出了咕嚕咕嚕的聲音,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徐達對外麵喊道:“來人。”
馬上有四個仆走到床邊,兩個人手裏拿著一疊白色的布,另外兩人都端著一盆熱水,揭開帷幕走了進去,荊川和徐達也跟了進去。
荊川和徐達站在一邊,看著仆人輕輕揭開被子,露出了霍起建的身體。霍起建穿著一身白色的衣服,衣服已經被汗水浸濕了,全部貼在皮膚上。其中腹部和兩條大腿的地方都黃了一大塊,浸出了好多黃色的液體。被子揭開以後,一股惡臭撲鼻而來,幾個仆人聞了,一下子忍不住,都吐了出來。荊川和徐達也受不了那個味道,連忙用衣袖捂住了鼻子。
“這是怎麽了?”
徐達說:“霍大人的身體已經潰爛了,你剛才看到的那幾處就是潰爛的地方。”
仆人們忍住惡臭,輕輕地解開了霍起建的衣服。由於衣服已經和潰爛的傷口黏到了一起,盡管他們動作很輕很慢,霍起建還是痛得忍不住大聲地呻吟,豆大的汗水不斷從額頭上冒出來。顯然,他正在忍受巨大的痛苦。
衣服被解開之後,露出了潰爛的地方。荊川走近看了一下,現潰爛之處的肉冒著黃色的膿水,腐爛的肉和傷口周邊都已黑了。
徐達說:“大人不知是中了什麽毒,一開始是不能說話不能動彈,又怕見光,到後來身上就開始出現了潰爛,除了這幾處,背上還有。我們找遍了附近名醫,都沒有辦法。再不醫治,霍大人恐怕就有危險了。”
荊川受不了裏麵的氣味,看了一會兒,就走了出去。
徐達跟上去,問荊川:“義士,你看霍大人是中的什麽毒?”
荊川說:“在下不通醫術,看不出來。我倒是有一個朋友,是個苗醫,略懂用藥,隻不過他已經去山西了。”
徐達知道荊川也沒有辦法,就不再追問。
荊川走出房間來到外麵,心裏琢磨著霍起建身上的傷口。他想到了陳麻衣之前用昆侖山腳下的紫蓮花來治張刃下體潰爛的辦法,但霍起建的病與張刃的病不同,霍起建是中了毒,即便是用紫蓮花,也不知道能否奏效。
荊川對徐達說:“要治霍大人的病,還是要找個大夫來看,對症下藥才行。”
徐達說:“我們何嚐不是這樣想的?隻是請了方圓無數大夫來看,都沒有辦法。”
荊川說:“容在下想想辦法,如果實在沒辦法,那就請恕我無能為力了。”
“義士能留下來幫忙想辦法,我等已經是感激不盡了,怎敢怪罪義士?隻是霍大人病勢危急,如果出了什麽問題,嘉峪關就危險了。”
荊川大概猜到了徐達的意思,嘴上並沒有說出來,而是故意問:“徐參政此話何解?”
徐達長歎了一口氣,說:“說來話長,我見義士是忠勇之士,能留下來救霍大人,說明義士心懷國家,在下佩服。此處說話不便,義士請隨我來。”
荊川跟著徐達離開了樓。
徐達領著荊川到了議事廳,讓人給荊川奉了茶,屏退下人,這才開始說:“義士有所不知,我剛才所言,並非危言聳聽。如今朝廷奸臣當道,橫行霸道;皇帝昏庸,不問世事。很多地方的百姓深受欺壓,水深火熱,國運亦是岌岌可危!義士行走江湖,自有所聞所見,無需我多言。朝廷如此,更不用說這荒涼的西北邊陲了。西北雖有七衛把守,但實際上七衛俱包藏禍心,企圖謀反,這是眾人皆知的。霍大人也早已看出了他們的奸計,多次上書朝廷,無奈皇帝早已被奸臣控製,諫言不用,反被奸臣彈劾,霍大人反受排擠!七衛曾經派人送信給霍大人,我見霍大人看信後麵露怒色,就猜到是七衛是想來拉攏霍大人一起謀反。霍大人是名將之後,忠義耿直,怎肯做亂臣賊子之事?隻是朝廷不理,在西北又孤立無援,有報國平亂之心,卻無能為力,故整日憂愁,茶飯不思。後來馬岱被朝廷派到了嘉峪關,仗著他爹是朝廷錦衣衛大臣,橫行無忌,為所欲為,霍大人多次斥責懲戒,他依舊我行我素。後來霍大人被馬岱設計用毒藥暗害,不能言語,又無法行動,馬岱奪了霍大人的權,控製了嘉峪關,與七衛勾結,秘圖造反。多虧義士及時出手,將馬岱這個禍害除掉,不然嘉峪關將不在是往日的嘉峪關了。隻是現在霍大人重病在身,嘉峪關沒有總兵,其他七衛要是知道馬岱已死,必然起兵圍攻,嘉峪關定然是難以守住。嘉峪關要是丟了,那麽朝廷就危險了!”
荊川聽徐達說了這一通之後,看得出他是個忠臣,心裏放下了對他的戒備,便說:“關西七衛謀反的事,我之前就知道了。”
徐達有些驚訝,問:“義士是如何知道的?”
荊川就把去昆侖山采藥遇到幾個錦衣衛,偶然得到了那封密信,然後又在肅州衛見到魏國忠韓延年和馬岱等人密會的事情告訴了徐達。
徐達聽了大驚:“你是說連兵部尚書魏國忠也參與了此次謀反?”
“在下親眼所見,不敢妄言。”
徐達一下子從座位上站起來,來回走動,麵露焦急,說:“這下糟了,看來他們圖謀已久,到時候打算裏應外合,這樣一來,天下真的要大亂!”
荊川想到那封秘信,就問徐達:“那封秘信,我一直都貼身帶著,隻是不知現在何處。”
徐達說:“那****受了傷,我馬上派人醫治,從你的舊衣物中看到了一封信,我想是你重要物品,所以衣物一切,都著人好好看管。”
荊川說:“現在可否將那封信拿來?”
徐達馬上派人去將荊川身上的那封信取來。
荊川看到信的時候,信經過那日在雨中苦戰,已經破損不堪了,隻能依稀辨認出信封上的幾個字。荊川拆開信,把裏麵的信紙拿出來,現信紙經雨水浸透,再經揉磨,早已變得麵目全非,上麵的字全都看不清了。
“這就是我偶然得到的那封秘密造反信,信是阿瑞衛指揮使賀奔寫給肅州衛韓延年的,具體內容記不清了,大意是其他幾個衛都已經備好了兵馬,隨時聽候韓延年差遣,準備造反。”
徐達聽了,更顯焦急,來回走動著。
徐達又想到荊川所說的錦衣衛,不禁感到疑惑:“你說你是從一個信使的身上得到這封信的,但是那個信使又被錦衣衛追殺;而且魏國忠等人在肅州衛密會的那夜,還來了刺客。錦衣衛現在受馬維雍控製,馬岱既然參加了謀反,那麽他爹馬維雍定然也是謀反者之一,為何又出現了錦衣衛從中阻隔謀反的事情?”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
徐達苦思了一陣,仍然不得其解,就說:“此事萬分緊急,隻是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救霍大人,等霍大人好了,再等他來拿主意。”
荊川表示同意。
但是如何找到救霍起建的辦法,卻讓兩個人犯了難,想了半天,還是沒想出什麽辦法來。
這時,一個仆人來到了門口,報告說:“徐大人,奴才有事稟報。”
徐達讓他進來,就問:“有什麽事情?”
“奴才知道一個人,或許可以救霍大人。”
霍起建養病的地方在一座位置偏僻的樓裏。那座樓的不遠處就是城牆,平時絕少有人去那裏。自從被馬岱下毒之後,霍起建就一直被囚禁在那裏,周圍還有重兵把守,除了馬岱,禁止任何人出入。
荊川跟著徐達來到那座樓前,走了進去。
樓裏麵窗戶極少,光線昏暗,所以雖然是白天,裏麵也點著蠟燭。荊川跟著徐達在一條幽深的通道中走了一會兒,走進了一間很大的屋子裏。
那間屋子就位於整個樓的中間,是一大間圓形的房間,頂上直通屋頂。屋子中間放了一張大床,床的周圍用厚厚的帷幔遮住,密不透風,屋子周圍站著八個仆人。
整個屋子裏散著一股黴的味道,此外還有刺鼻的草藥味和一股屎尿的臭味。
“義士請進。”徐達走在前麵,對荊川手一伸,“霍大人就在床上。”
荊川問:“為何用布遮住?”
徐達說:“霍大人這病十分奇怪,怕見光,故屋內光線昏暗,用帷幔遮住。”
荊川聽了,心裏十分疑惑,便隨著徐達走向那張床。
床邊站著兩個仆人,見他們走過來,就拉開了帷幔。
荊川一走進去,就聞到了一股濃烈的腐臭味,那種味道一聞就令人想要嘔吐。荊川和徐達都捂住了口鼻。
霍起建躺在床上,臉色黑,嘴唇白,巴滿了幹裂的硬皮。身上蓋著一床厚厚的被子,因為悶熱,額頭上全是汗水。
“怎麽不把霍大人抬到幹淨一點的地方去?”
“試過好幾次了,但是霍大人根本無法動彈,隻要輕輕移動,哪怕是抬床,霍大人都是痛苦萬分,所以隻好先放在此處了。”
荊川更覺疑惑,就問:“身上可有什麽傷口?”
“有好幾處,而且已經開始潰爛了。”
徐達剛說完,霍起建的喉嚨裏就出了咕嚕咕嚕的聲音,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徐達對外麵喊道:“來人。”
馬上有四個仆走到床邊,兩個人手裏拿著一疊白色的布,另外兩人都端著一盆熱水,揭開帷幕走了進去,荊川和徐達也跟了進去。
荊川和徐達站在一邊,看著仆人輕輕揭開被子,露出了霍起建的身體。霍起建穿著一身白色的衣服,衣服已經被汗水浸濕了,全部貼在皮膚上。其中腹部和兩條大腿的地方都黃了一大塊,浸出了好多黃色的液體。被子揭開以後,一股惡臭撲鼻而來,幾個仆人聞了,一下子忍不住,都吐了出來。荊川和徐達也受不了那個味道,連忙用衣袖捂住了鼻子。
“這是怎麽了?”
徐達說:“霍大人的身體已經潰爛了,你剛才看到的那幾處就是潰爛的地方。”
仆人們忍住惡臭,輕輕地解開了霍起建的衣服。由於衣服已經和潰爛的傷口黏到了一起,盡管他們動作很輕很慢,霍起建還是痛得忍不住大聲地呻吟,豆大的汗水不斷從額頭上冒出來。顯然,他正在忍受巨大的痛苦。
衣服被解開之後,露出了潰爛的地方。荊川走近看了一下,現潰爛之處的肉冒著黃色的膿水,腐爛的肉和傷口周邊都已黑了。
徐達說:“大人不知是中了什麽毒,一開始是不能說話不能動彈,又怕見光,到後來身上就開始出現了潰爛,除了這幾處,背上還有。我們找遍了附近名醫,都沒有辦法。再不醫治,霍大人恐怕就有危險了。”
荊川受不了裏麵的氣味,看了一會兒,就走了出去。
徐達跟上去,問荊川:“義士,你看霍大人是中的什麽毒?”
荊川說:“在下不通醫術,看不出來。我倒是有一個朋友,是個苗醫,略懂用藥,隻不過他已經去山西了。”
徐達知道荊川也沒有辦法,就不再追問。
荊川走出房間來到外麵,心裏琢磨著霍起建身上的傷口。他想到了陳麻衣之前用昆侖山腳下的紫蓮花來治張刃下體潰爛的辦法,但霍起建的病與張刃的病不同,霍起建是中了毒,即便是用紫蓮花,也不知道能否奏效。
荊川對徐達說:“要治霍大人的病,還是要找個大夫來看,對症下藥才行。”
徐達說:“我們何嚐不是這樣想的?隻是請了方圓無數大夫來看,都沒有辦法。”
荊川說:“容在下想想辦法,如果實在沒辦法,那就請恕我無能為力了。”
“義士能留下來幫忙想辦法,我等已經是感激不盡了,怎敢怪罪義士?隻是霍大人病勢危急,如果出了什麽問題,嘉峪關就危險了。”
荊川大概猜到了徐達的意思,嘴上並沒有說出來,而是故意問:“徐參政此話何解?”
徐達長歎了一口氣,說:“說來話長,我見義士是忠勇之士,能留下來救霍大人,說明義士心懷國家,在下佩服。此處說話不便,義士請隨我來。”
荊川跟著徐達離開了樓。
徐達領著荊川到了議事廳,讓人給荊川奉了茶,屏退下人,這才開始說:“義士有所不知,我剛才所言,並非危言聳聽。如今朝廷奸臣當道,橫行霸道;皇帝昏庸,不問世事。很多地方的百姓深受欺壓,水深火熱,國運亦是岌岌可危!義士行走江湖,自有所聞所見,無需我多言。朝廷如此,更不用說這荒涼的西北邊陲了。西北雖有七衛把守,但實際上七衛俱包藏禍心,企圖謀反,這是眾人皆知的。霍大人也早已看出了他們的奸計,多次上書朝廷,無奈皇帝早已被奸臣控製,諫言不用,反被奸臣彈劾,霍大人反受排擠!七衛曾經派人送信給霍大人,我見霍大人看信後麵露怒色,就猜到是七衛是想來拉攏霍大人一起謀反。霍大人是名將之後,忠義耿直,怎肯做亂臣賊子之事?隻是朝廷不理,在西北又孤立無援,有報國平亂之心,卻無能為力,故整日憂愁,茶飯不思。後來馬岱被朝廷派到了嘉峪關,仗著他爹是朝廷錦衣衛大臣,橫行無忌,為所欲為,霍大人多次斥責懲戒,他依舊我行我素。後來霍大人被馬岱設計用毒藥暗害,不能言語,又無法行動,馬岱奪了霍大人的權,控製了嘉峪關,與七衛勾結,秘圖造反。多虧義士及時出手,將馬岱這個禍害除掉,不然嘉峪關將不在是往日的嘉峪關了。隻是現在霍大人重病在身,嘉峪關沒有總兵,其他七衛要是知道馬岱已死,必然起兵圍攻,嘉峪關定然是難以守住。嘉峪關要是丟了,那麽朝廷就危險了!”
荊川聽徐達說了這一通之後,看得出他是個忠臣,心裏放下了對他的戒備,便說:“關西七衛謀反的事,我之前就知道了。”
徐達有些驚訝,問:“義士是如何知道的?”
荊川就把去昆侖山采藥遇到幾個錦衣衛,偶然得到了那封密信,然後又在肅州衛見到魏國忠韓延年和馬岱等人密會的事情告訴了徐達。
徐達聽了大驚:“你是說連兵部尚書魏國忠也參與了此次謀反?”
“在下親眼所見,不敢妄言。”
徐達一下子從座位上站起來,來回走動,麵露焦急,說:“這下糟了,看來他們圖謀已久,到時候打算裏應外合,這樣一來,天下真的要大亂!”
荊川想到那封秘信,就問徐達:“那封秘信,我一直都貼身帶著,隻是不知現在何處。”
徐達說:“那****受了傷,我馬上派人醫治,從你的舊衣物中看到了一封信,我想是你重要物品,所以衣物一切,都著人好好看管。”
荊川說:“現在可否將那封信拿來?”
徐達馬上派人去將荊川身上的那封信取來。
荊川看到信的時候,信經過那日在雨中苦戰,已經破損不堪了,隻能依稀辨認出信封上的幾個字。荊川拆開信,把裏麵的信紙拿出來,現信紙經雨水浸透,再經揉磨,早已變得麵目全非,上麵的字全都看不清了。
“這就是我偶然得到的那封秘密造反信,信是阿瑞衛指揮使賀奔寫給肅州衛韓延年的,具體內容記不清了,大意是其他幾個衛都已經備好了兵馬,隨時聽候韓延年差遣,準備造反。”
徐達聽了,更顯焦急,來回走動著。
徐達又想到荊川所說的錦衣衛,不禁感到疑惑:“你說你是從一個信使的身上得到這封信的,但是那個信使又被錦衣衛追殺;而且魏國忠等人在肅州衛密會的那夜,還來了刺客。錦衣衛現在受馬維雍控製,馬岱既然參加了謀反,那麽他爹馬維雍定然也是謀反者之一,為何又出現了錦衣衛從中阻隔謀反的事情?”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
徐達苦思了一陣,仍然不得其解,就說:“此事萬分緊急,隻是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救霍大人,等霍大人好了,再等他來拿主意。”
荊川表示同意。
但是如何找到救霍起建的辦法,卻讓兩個人犯了難,想了半天,還是沒想出什麽辦法來。
這時,一個仆人來到了門口,報告說:“徐大人,奴才有事稟報。”
徐達讓他進來,就問:“有什麽事情?”
“奴才知道一個人,或許可以救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