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昌和黃維年乃是本家,也是得益於黃家的支持,黃子昌才能占了錢業公會的會長一職。


    恒豐錢莊開業之後,隱隱透露出的巨大威脅讓黃子昌有些寢食難安,他還找黃維年商議過,隻是那時黃維年不甚上心,甚至對黃子昌這位本家有些輕視。認為他是越老越膽小,一個鄉下的錢莊在縣裏開設的分號就把他嚇成那個樣子,真是太過無用。


    但是隨著恒豐錢莊答應加入錢業公會之後,開始偃旗息鼓,一收開業前的鋒芒畢露,平日裏若不注意,根本就不會想到它。


    有心想找個由頭製衡一下恒豐錢莊,但發現無從下口。恒豐錢莊除了保留開業前定下的開戶優惠政策外,其外所有事都跟著錢業公會走,即不反抗,也不鬧事,晃然讓人覺得之前恒豐錢莊給人的威脅是個錯覺。甚至想讓恒豐錢莊去掉開戶優惠的政策,都讓人覺得自己太過無理取鬧。


    然而黃子昌一輩子的老江湖,自信不會看錯,他一直堅信恒豐錢莊是把鋒利的劍,若是時機到來,隻怕自己等人毫無還手之力。


    現在的恒豐錢莊表麵上沒什麽特別,甚至因為鎮上大部分商戶開戶過後而顯得冷清。但是日夜關注恒豐錢莊的黃子昌卻知道,最近進出恒豐錢莊的人是越來越多,辦理業務的也有很多。


    為此黃子昌專門召集人員商討,讓恒豐錢莊把業務數據提交上來,他甚至做好了恒豐錢莊為此翻臉的準備,但是不想恒豐錢莊卻乖乖的把營業數據給了他們,沒有一絲偽造!


    然而看過恒豐錢莊的營業數據的人都一陣無語,甚至懷疑是假的,因為恒豐錢莊的人員薪水占了很大一部分,夥計、跑堂、跑街,加上管事、賬房、護衛、掌櫃,足足有三四十人,這些人的薪水讓恒豐錢莊賺取的利潤根本不足以支付!


    黃子昌卻曉得假不了,恒豐錢莊確確實實有那麽多人,而恒豐錢莊所貸出去的款,和他統計出來的幾乎溫和。


    在旁人看來,恒豐錢莊養著那麽多閑人,做著無用的轉賬業務是很愚蠢的行為,因為這些並不能為恒豐錢莊帶來半分利益。


    想要做起來轉賬業務,必須要有足夠多的夥計、賬房來負責為客戶辦理,還要一些跑堂的負責拉攏和介紹,還要準備專車負責聯絡交通八丈河鎮的分號,等等這些耗費了恒豐錢莊很大一部分人力和物力。


    陸駿蠢嗎?不蠢!


    那麽他為何會做這個在他人看起來毫無用處的轉賬業務?


    黃子昌想不通,思慮了多日也無法明白其中奧妙,最後和黃維年的一次小聚,就提起了這事,卻他被嗤笑黃維年江湖越老膽子越小。


    “黃會長?”周彥聽黃維年提到了黃子昌,自然知道其人,錢業公會的會長,自己也沒少和他打過交道。


    “是他。”黃維年點點頭,卻問周彥道:“良聿如今可有什麽法子籌集錢財?”除卻周家,就數他黃家的生意大,周彥的起初的提議如果成功對他來說獲利是最大的,因為他有著新陽縣最大的糧鋪,但這需要龐大的金銀做支撐,所以黃維年對此還是很上心的。


    “有是有,不過卻需要額外要付出些利息。”周彥說道:“他們不願拿出從錢莊去除錢財,一來是因為方便交易,二來是想我額外支出些利息來。”


    “利息幾何?”


    “倒也不多,月息隻有六厘。”周彥說道:“然而也是一筆大的支出,還需要同各位商議。”


    “比錢莊的月息二到三分是很少。”黃維年別看身體肥胖,給人以蠢笨的感覺,其實則甚是精明,隻聽他緩緩說道:“可以和他們先約定好,等到我們需要時,提前幾天拿錢,這樣也可少付一些利息。”


    “外麵從哪裏還能借到現銀?”施敏山卻皺著眉頭問道。


    “除了錢莊,小侄想不出哪裏還能借到。”周彥有些苦笑:“畢竟數額不小,一次借太多隻怕沒人肯借,隻能多問一些人借銀……做這件事的風險不小,獲利卻不會一下凸顯出來,所以不敢問錢莊借銀。”


    施敏山了解他的打算,萬一此事失利,損失的銀子他們還可湊湊還上,但是問錢莊借銀,那高達三分的利息能讓他們傷筋動骨,弄不好自家的根基都要動搖。


    順利的話,也隻是稍稍獲利,貴在長久,並不能為了利益竭澤而漁。去問錢莊借銀,等於他們白白忙活,卻什麽都得不到。


    “那就先和各個商會的會長打好招呼……唉,多事之秋,這個就麻煩良聿了。”


    “這是小侄應當做的。”周彥欠了欠身說道。


    幾人又談了些細枝末節,施敏山起身說道:“好了,大家還有什麽要說的?”


    眾人互相看了看,也都起身說道:“暫時沒有,我等就先告辭了。”


    施敏山送他們一行人出去,這才折返回來,對管家說道:“宋知縣可有什麽動靜?”


    管家施福躬身道:“沒有,這些日子以來穩坐縣衙,期間倒是找了陸駿去見他,二人密談許久。等陸駿出來之後,宋知縣神清氣爽,據說當晚還有興致和黃師爺吟詩作對。”


    不要奇怪為什麽施福能探聽到宋知縣的情況,還能這麽具體,這就是知縣得罪本地豪族的悲哀。


    縣衙裏,除了知縣的內宅為其自家下人安排打理,其他人均是本地人氏,很容易探聽情況。若是個窮知縣,身邊連個使喚的下人都沒,那幾乎在縣裏大族眼中無半分隱秘。


    平日大家或能相敬相重,本地勢力不會做的太過分。若是二者勢同水火,那幾乎可以是明目張膽的去監視。


    “那你去送帖子,縣尊可有回複?”


    “不曾。”施福說著,略帶些怒氣道:“往日老爺的帖子隻要遞上,宋知縣第二日必定會接見老爺,如今帖子遞上卻是泥沉大海,沒有半點消息回複……真是欺人太甚。”


    “嗬嗬。”施敏山笑了笑,宋知縣的避而不見倒也不算意外,他也不氣惱,緩聲說道:“再遞。”


    “……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財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太白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太白豁並收藏大明財團最新章節